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道”有无“尊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1 09:1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道”有无“尊严”
作者:陈平原   
   大学校园里,师道有无尊严,以及师道能否尊严,都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师道不能合一,这是个大趋势。这是因为,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越来越普及,求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进入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包括在家自修或参加远程教学。这样一来,师在道德教诲以及知识传授中的功能,将日渐弱化。中小学还好说,踏进大学校门,独立思考的欲望与能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天地君亲师”,再也不能束缚住今日的大学生。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尊师但不重道——管他说的对不对,你都得服从;重道而不尊师——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重道且尊师——追求真理,同时尊敬有道德有学问的师长。当然,师必自尊,而后生始尊之。启功为北师大书写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与传统中国“传道授业解惑”的设想,很接近。问题在于,近年大学校园老出事,于是有人危言耸听,说是“二千年的师道尊严毁于一旦”。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些属于刑法管辖范围,比如杀人、嫖娼、猥亵小学生,这跟师道是否尊严关系不大。作为公民,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违法必究。你要是把这跟特定职业挂钩,比如在教师大会上宣布:为了维护师道尊严,严禁嫖娼,那也太低级了。
大学乃社会的一部分,同样存在各种矛盾,包括:师生与政府的矛盾,极端的例子是“闹学潮”;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层与教师学生的矛盾;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师生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尽可能使其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
关于大学管理,我的理想是:为中才定规则,为天才留空间。至于师生关系,我的想法是:不即不离,不远不近。此前,大家较多批评师生之间如同路人,缺乏感情交流,学校只是贩卖知识,学生选课真的是Shopping。但还有另一种倾向,很少被人提及,那就是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距离。
在我看来,大学校园里,教授不一定非跟学生“打成一片”不可。当班主任是一回事,如果只是教学或带研究生,没这个必要。我甚至认定,教授必须跟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表面的威严与内心的温情,二者并行不悖。过于随和,缺乏原则性,什么事都好商量,容易使学生对师长及学问失去敬畏之心,效果并不好。上学期考试,有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打电话给我,说是“商量商量,给提提分数”。被我严辞拒绝后,学生还抱怨:怎么那么死板!
在教学评估日益严格、流行学生给老师打分的今天,还敢不敢严格要求?本科生的必修课好说,评分时,优良中差有一定的比例。选修课不一样,教师评分天差地别,有严格把关的,也有出手阔绰的。于是造成这么一种局面:听好教师的课,要差教师的学分。过分看重教学评估,很可能导致教师讲课时哗众取宠,努力去讨好学生。只问效果如何,不问程度深浅,大学的课于是越上越水。我以为,即便在大学阶段,教育仍带有某种强制性。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有些重要的关节点,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必须教、必须学。哪些是主干基础课,哪些属于选修,这可以商量;但教育不是超市买菜,不能顾客说了算。学生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讨厌的,我们就淘汰——如此时尚的教育理念,实在让人担忧。
人格上平等、但专业知识悬殊的师生之间,如何保持良好的互动?中小学里,依然存在教师辱骂、体罚学生的情况,必须大讲人格平等。大学不一样,大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遇,博士生更是勇于挑战导师的观点。去年我为北大中文系新生讲话,题目叫《同一个舞台》(《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8日),说的是,两百年后,谁还知道我们之间哪个是老师哪个是学生?师生之间,有传授知识与接受教育的关系,但也是一种对话与竞争。
不同性质的学校,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反应。九十年代初,到北大给学生开讲座,真的是胆战心惊。阶梯教室里,大门在讲台两边,座椅是翘起来的,有些学生为了表示自己很有见识,没听几句,抡起书包,走过讲台,扬长而去。但听座椅噼里啪啦,不时有人影从眼前飘过,再有经验的演讲者也会心慌。这对演讲者很不公平。后来我们说服学生,你可以不来,也可以在下面看书,但不要这样表演,得给讲课的人必要的尊重。
反过来,在一些自诩“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好些民办大学以此为荣,必须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辱骂,更不该蔑视,应给予学生选择学习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把学校管得像监狱,不准外出,不让独立思考,也不给犯错误的机会,这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不利。
过去为师的少,大家把“师”想得太高深了,近乎圣人;现在师多起来,遍地都是教授,自然品类不一。只能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再略有提升。说得太伟大,做不到,很容易变得虚伪;说得太渺小,跟扫马路的、卖大白菜的没什么区别,那也不行,忽略了“为人师表”的特殊性。
“师道尊严”某种程度的丧失,并非西学东渐的结果。晚清以及二三十年代,教师很受尊重。抗战是一大转折,炮火连天中,“百无一用是书生”。五十年代的思想改造,对“师道”是一大冲击;到了文革,更是斯文扫地。最近二十年,政府在努力,包括设立教师节,增加学校拨款等,民间的态度也开始转变,可以说,教师正逐渐捡回失去的尊严。但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大学与中小学、大学里从事基础研究的与应用研究的,所受到的尊重以及经济收入,仍有很大差距。
社会上普遍以金钱为评价标准,不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也不再附庸风雅了。说句笑话,以前把老板叫老师,现在把老师叫老板。别的地方我不清楚,在北京,你走进饭馆,服务员保准叫你“老板”。我曾试图纠正,但没用,说是叫老板好听,大家都高兴。现在连大学校园里,也都流行这样的称谓,管自己的导师叫“老板”,真是岂有此理。师生之间,不再是从游、问学,而是雇佣关系,这太可悲了。
最后谈一个小问题,即校园里的礼仪。几十年反对形式主义,再加上文革中的破四旧,中国人不再讲“礼”,很可惜。不久前,文化部召开“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有学者说起:在校园里碰到老师,怎么办,打不打招呼,该怎么称呼。视而不见,不太礼貌;叫“老师好”,好像小学生;叫某某老师,则可能影响人家的生活。那位先生称,最好就叫“老师”,不带姓。我的意见是,只求适意,不必太拘泥。或点头微笑,或打打招呼,或干脆回避,视情境而定。你想,教授在校园里散步,或思考,或休息,或亲密交谈,或陪客人游览,你硬要上去打招呼,不太合适。尊敬师长,有此意识,但不强求。
所谓的“礼”,并非只是仪式,很大程度是一种心情。辜鸿铭认为,“礼”应该译为“Art”,而不是“Rite”;周作人对此大为赞赏,称这就是“生活的艺术”(《雨天的书·生活之艺术》)。所谓“生活的艺术”,不仅仅在于调和禁欲与纵欲,达成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还包括控制理智与情感、调节社会与个人、兼及庄严与轻松等,确实是一门艺术。惟一需要说明的是,我不主张自上而下地“制礼”,那样做,很容易意识形态化;我更倾向于通过教育,逐渐养成。
2#
发表于 2009-3-28 18:03:20 | 只看该作者
把学校管得像监狱,不准外出,不让独立思考,也不给犯错误的机会,这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不利。


自由最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23:12 , Processed in 0.1126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