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上语文老师的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5 17:1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上语文老师的当
作者:李希贵    文章来源:《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1995年秋天,一封学生来信让我们不得不直面语文教育的尴尬。

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给他正在上高三的朋友写来了一封信,介绍学习方法。信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数学、外语、历史等学科的学习方法,但谈到语文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语文呀,你可千万不要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课上搞的那一套统统不顶用。

这封信被我们一位语文老师看到了,就在语文教研室里讲了这件事情。他讲完之后,全教研室19位语文老师竟然好长时间没人吭声。老师们被刺痛了,也被刺中了,大家陷入了深思。

约翰生说:“人们现在有一种奇怪的想法,认为无论什么都要通过讲授来教给学生。我看不出讲授比阅读究竟好在哪里,因为讲义都是从书本上抄来的。”

我由此又想起了几年前高密四中发生的一件事情——没有老师的语文课,学生语文考试成绩反倒不差。不能再等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我首先要做的是说服语文老师。怎么说服?我想用事实来说话。到寒假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让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李大伟和正在读初四的内侄女王庆玲一起参加了当时的高三语文考试。

卷子是混装在高三的卷子中批阅的,批出来的结果叫我们语文老师更尴尬:高三全年级的平均分是84.5分,初一的李大伟考了82分,初四的王庆玲考了85分。

离高三一个相差6年,一个相差3年,少受了这么多年语文老师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成绩却是如此的接近!原因何在?分析来分析去,老师们最终信服了:这两个孩子有属于自己的大量的阅读。在小学,他们读了安徒生、格林、格列佛、西游记……童话世界丰富和拓展了孩子想像的天空;在初中,武松刚毅的个性、赤壁弥漫的硝烟、聊斋曲折的故事、杨子荣林海雪原里的驰骋……又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体验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思索、感悟,有着提高语文修养所必需的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淀。而这,恰恰是老师的讲授代替不了的。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说他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好读书”,也就是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这本来应当是语文学习的常识,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可是审视一下如今的语文教与学的实际情形,走的却是与之相反的道路:不“好读书”,而好求“甚解”。这或许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

不是吗?现在的高中生,除了那几册语文课本,除了地无尽无休机械刻板的应试训练,所读的名家名作寥寥无几,文化视野狭窄,语言积累贫乏,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岂不是一句空话?就像对待一个体育运动员,不给他的身体丰富的营养,却拼命让他接受各种技术技能的训练,这与其说是在培养冠军,不如说是在毁灭冠军。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不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语文,就是让孩子鼓帆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3 05:21 , Processed in 0.1056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