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城市探索小学期末“免考”制给孩子减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0 23:4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一些城市探索小学期末“免考”制给孩子减负 2012年01月10日  作者:韦慧 周竟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杭州1月10日电(韦慧 周竟)中国的许多学校通常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衡量学生优秀与否,但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小学正探索取消期末考试,回应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和给学生减负的要求。
  今年,浙江省杭州市10多所小学不同程度地推出期末“免考”制,取而代之的是“游园会”,从游戏中了解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情况。
  “我喜欢这样的‘期末考试’,好玩,还能学到知识!”杭州长寿桥小学一年级的一位学生开心地说。
  长寿桥小学一到三年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是到“丰收园”里大闯关。学校共设置了“小小书法家”“背诵大比拼”“夺宝奇兵”等游戏项目,学生每通过一项就可以拿到代表优秀的“红苹果”卡片一张。这些“红苹果”将作为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显示在成绩单上,成绩单的另一部分则是老师们根据平时的表现给出的评定。
  “不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失去信心。”长寿桥小学教导处教师方丽敏说,传统竞争性的、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考试很容易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将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许多小学生在期末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每天要做三四个小时的作业,和忙碌的“白领”一样“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
  “今年我们接诊了4名因为期末考试压力而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小学生,这种情况令我们很担忧。”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生张琴说。
  正是看到传统应试模式的种种弊端,一些地方的教育者试图改变现状。除杭州外,宁波、武汉、南京等一些城市的小学也逐步推行期末“免考”制,受到学生的欢迎。
  但也有一些家长表示担心,“免考”会影响孩子的应试能力和竞争意识,对以后的升学“大考”不利。
  对此,文三教育集团副校长傅盈表示,学校在孩子的学习初期并不是看中他们的成绩,而是关注他们的个性成长、心理状况、学习的情绪。该学校推行“免考”制已经6年。
  “情商的培养比单纯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要,这也是目前教育普遍缺失的。”傅盈说。
  杭州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蒋锋也表示,杭州市小学近年来已确立起以激励为目标的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期末免考逐渐成为常态。
  “多一个评价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中国应该更多些开放的教育模式。”蒋锋说。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47:47 | 只看该作者
期末免考折射教育文化苏醒

文章作者:雷泓霈 来源:工人日报 2012-1-13     
远离烦恼 释放快乐 漫画作者 李法明
    近日据媒体报道,杭州市推出期末“免考”制,一些小学的孩子们可以放松地参加配音、朗诵、玩迷宫等游戏,不用为考试而烦恼。另据报道,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小学正探索取消期末考试,除杭州外,宁波、武汉、南京等一些城市的小学也逐步推行期末“免考”制。
    笔者认为,“期末免考”是一种教育文化苏醒。当这种免考行为是由基层学校主动实施,且认真落实的时候,这绝对是一种震撼性的教育进步。免考背后是先进教育理念在生根发芽,说明教育环境和机制有所改进,基层教育者从内心理解和接纳快乐教育、轻松教育以及创造性发展意识。
  减负,作为国家职能部门的行政指令,在各地积极贯彻推进,可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家长和学校更看重分数,而忽视了孩子快乐心态的养成。写到这里,笔者不由想起一个小插曲,同事上小学的儿子,因为手指头扭伤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本来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可很多同学却很羡慕他:“你太幸福了”!“我们也应该扭伤手指头”。因为期末复习阶段孩子负担的确太重了,整天做重复性试卷,孩子们太痛苦了。如果有了“期末免考”,这种现实本是可以避免的。
  让孩子快乐越来越成为一种教育渴求,因为沉重课业引发的教育问题,比如心理亚健康不断呈现,因为孩子对应试教育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最重要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了“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等改革模式。这些信号都在说明,我们的教育必须蹲下来,适应孩子的需要,培养孩子快乐的心态。所以,才得到了这种令人期待的“期末免考”。这个免考来得很及时,也的确来之不易。
  笔者期待这种“期末免考”能得到轰轰烈烈的跟进。这些地方的教育评价已经动起来了,已经在尝试创造性发展,更多地方的教育管理者尤其是基层校长,应该多借鉴这种 “评价大撒把”,将孩子放养到课堂以外的空间、孩子感兴趣的空间、自我探索空间,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突破和创新。
  不要认为“期末免考”会让孩子降低素质,看看他们的做法:去气象馆参观,或者去看英文原声片,或者练习书法等。笔者相信,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进步,比“闷头写作业”更有意义。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因为孩子得到了“剩下来的东西”,远期效应值得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9 23:43 , Processed in 0.0832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