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诗歌教学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7 15:2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诗歌教学研究作者:左志雪   发布时间:2011-03-16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自身的修为,指导学生读诗、写诗相信不是一件难事。这在语文教育界集体重视文学教学的今天,重视学生心灵教育的今天,也有莫大的意义。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而中国又是泱泱诗歌大国,因此,学习诗歌不仅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而且还能传承中华文化。不仅如此,诗歌还可以开发人对语言、声音、思维方式等等的感受与认知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认识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只有在那个艺术的世界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作为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又受欧风美雨洗礼的当代诗歌更是我们触摸世界的审美方式。
诗歌的语言、结构形式及表情达意的方式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因而诗歌的教学与鉴赏具有某些特殊性。本文结合诗歌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诗歌的鉴赏心理等内容,探讨诗歌教学与鉴赏的方法与途径。诗歌教学与鉴赏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诗歌语言信息的接受与剖译,意象的显现与再创造,深层意蕴的探求。
一、诗歌语言信息的接受与剖译
 诗歌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过程。诗人写诗,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一不定期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读者则是通过诗歌的语言形式探寻诗人流动的思想与情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因此“披文入情”是教学与鉴赏的第一步。也就是说要从读懂诗歌的语言开始。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与鉴赏中必须首先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语言的意义,正确掌握诗歌语汇中某些如典故、倒装、互文以及诸种修辞手法特定的内涵,以扫清诗歌字面意义的障碍。
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诵读诗歌的能力,通过诵读理解诗歌语言。时下,我们学习诗歌忽视了诵读。尤其在学习当代诗歌的时候,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学生诵读没有节奏感,缺乏停顿,一种音调到底,缺少变化,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丰富的感情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推荐运用“三步诵读法”。第一步: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第二步:读出重音,抑扬顿挫。第三步:体会情感,着眼变化。诗歌是心情的产物,诵读者必须以情感与作者沟通,才能体会“真味”。“三步诵读法”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步步积累,层层推进,并可灵活采用分小组比赛,个人诵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变化的乐趣,激发学生课外学习诗歌的热情。
二、意象的显现和再创造
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意象的显现与再创造是极其重要的阶段,它是引导读者探求诗歌深层意蕴的桥梁。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审美想象,逐步使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
 1、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进行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外界因素的激发下将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组而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诗歌鉴赏中的想象正是由诗歌作品的语言信息引发,并在诗作所提供的浅层意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想象不是简单的图解和复制,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审美观念适当地予以补充和发挥,因而又包含着一定的创造性的想象成分。如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第一段: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 / 是失修的路基 /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的 / 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教师在讲这段诗歌时,应启发学生带着凝重的历史意识去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这样,显现在我们头脑中的意象就不只是一架破旧的水车,一盏熏黑的矿灯等简单、孤立的意象;而是在创造性想象中把这些凝结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单纯意象,进行有机的意象组合,形成深沉、凝重、荒陋的历史性画面,从而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历史性沉重灾难的痛伤情绪。
2、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用全部的热情去拥抱和感受作品。
诗歌鉴赏中的想象始终是和情感的渗透交织在一起的。诗句提供的意象是想象的依据,读者的情感则是想象的动力。诗歌教学要启迪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进行鉴赏活动,学生必须积极地介入之后才能领悟诗歌的审美价值。这种介入,首先是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感情,当他们能够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去拥抱和感受作品的时候,他们的想象就会升腾起来,诗中的画面就会变得完美,诗中潜藏的意象就会活跃起来,微妙的暗示会更加鲜明,那些在诗中渗透着的无形情思也变得具体明晰了。这样读者就会和诗人有所会心,沉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受的祖国》这首诗的最后一段: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是你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 / 迷惘的我 / 深思的我 / 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 去取得 / 你的富饶 / 你的荣光 / 你的自由;——祖国啊 / 我亲爱的祖国!
诗中写到诗人经过迷惘和深思阶段之后,终于感悟,面对即将腾飞的祖国,热血沸腾,以对祖国如大海般深厚的爱,以如烈火一样炽热的情,迫切地希望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这段蓄积着强烈情感的诗句,给读者以激烈的情感冲击,可以引起读者一连串的审美意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要稍加启发和调动(放录音、放音乐、泛读、诵读比赛等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之内心的情感与诗中蕴含的情感汇聚,产生心灵的碰撞,引起共鸣,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挖掘诗歌的深层意蕴
诗歌的意蕴,是渗透在诗歌艺术形象中的哲理内涵,是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中体味到的某种人生精义。这种内涵和精义往往难以用语言表达,尤其是那些意蕴深邃,意味隽永的诗歌。那么诗歌的深层意蕴是不是就无法揭示呢?并非如此。诗歌的深层意蕴虽有不确定性,也不可作全知性的描述,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注意掌握诗歌的内在结构,善于捕捉诗中的审美意象,把握意象变化与组合的关系,仍然可以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搏,挖掘出潜藏的意蕴。
1、从诗歌的内在结构与构思方法入手,挖掘诗歌的深层意蕴。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和鉴赏时,可以从分析诗人的创作思路入手,讲解诗歌的内在结构与构思方法,从而揭示诗人的写作意图与蕴含的情感。如: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诗人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以“片断情节法”来构思,选取几个最有典型意义的情节片断、跳跃式地向前推进,再揉进各具特征的生活情景,像电影的一组蒙太奇镜头,组合成一幅幅人生历史性的画面,在一片乡思、乡情中灌注的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
2、捕捉审美意象,探寻诗歌的象征意蕴
象征意蕴是诗的内在灵魂,又是凝定在感情的意象上表现出来的。因此,要想探寻象征意蕴就必须捕捉其载体——审美意象。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意象组合的关系和意象变化的规律,把意象放在整体结构中去理解,这样便容易领悟审美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蕴。如舒婷的《致橡树》。此诗的主导意象是橡树和木棉树。我们从这两个主导意象在全诗的整体结构中的关系、相互间的联系上去把握,就可以探寻到它的象征意蕴。诗人是以阴柔的木棉树自喻,对橡树的阳刚气概予以赞美,倾诉内心的爱情理想。诗中流动着一股炽热的情和纯真的爱,表达了诗人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观的追求和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的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
3、交待诗歌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歌。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必须对学生讲清诗人创作的背景与意图,走近作者。让学生在学习时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深入到诗歌的内心里去理解,那么产生的审美意象就会更丰富、生动、更贴近诗的蕴意。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下面谈谈我对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些看法。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些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新旧的迁移,通过比较分析来提高诗歌学习的效果呢。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是不是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本首诗和前边的诗的不同之处,《乡愁》还表现了诗人强烈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这样是不是收到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效果呢。我们教诗歌和学生学诗歌,并非是就诗论诗,这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们学了诗歌后,在师生的共同协作下,要对不同的诗歌及其作者意图作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比如说从结构上作比较、从作者的写作风格上作比较、体会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感情寄托。这样,才能使学生脱离现有的诗歌,去体会赏析另外的诗歌。通过比较分析,能使学生增进认识,使他们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外拓展,实践提高——
课堂上所学的诗歌毕竟是有限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课外要多加学习积累。如举行诗歌朗诵会,在赛诗会上,除了朗诵学生自己喜欢的名作外,还要指导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诗句。如:《夜》、《萤火虫》,外国不少诗人也写到同样的诗题,课外搜集几首这样的诗,说说他们所表达的内涵是什么。又如让学生在阅读课欣赏新诗,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以及当代著名诗人叶延滨、陈云其等诗人的诗歌,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意境来欣赏、点评,并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
总之,现代诗歌的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力于诵读、背诵,少做无为的分析,指导学生重在品味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6:28 , Processed in 0.1257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