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首发]杨莲:爱和拥抱--民办孝南三汊建材幼儿园推荐=全站总置顶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1 08:4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湖北孝感周雄 于 2013-4-16 01:37 编辑

[local]1[/local]              爱和拥抱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建材幼儿园   杨莲

   开学了,我的班上来了30个孩子:有满脸笑容的、有一声不响的、有哭个不停的、有哭得满地打滚的、有哭得手脚并用乱踢狂抓的……30个孩子,30种个性,让我一时难以招架。幼教工作虽然辛苦,但我在疲惫之余经常这样想: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肯定希望他们的老师能够以最耐心、最温暖、最慈祥的态度来对待他;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肯定也会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哭闹而忧心忡忡。当我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也就全心全意地疼爱起班上的这些孩子。爱,是情感的表现,教育要有情感的支配,如果教育没有情感,也就不成其为教育。小班的孩子年龄最小,了是幼儿园最小的一个班级,所以,他们特别需要老师更多的爱。因此,在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毫无保留地付出了我的爱,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心地谈笑,愉快地游戏,即便偶尔地批评后,我也不会忘记告诉孩子们:老师是爱你们的!孩子反过来也更加爱我,常常象小鸡啄米似地亲吻我的脸颊,紧紧的抱紧我双腿,缠着我,围着我,看到我“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也时常会摸摸他们的小脑袋,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儿。

    很久以来,我一直以为这样就能表达出我对孩子们深情的爱,直到有一天,在我拥抱了一个孩子之后,他所表达出来的那份受宠若惊与满足,以及旁边孩子蜂拥而上叫嚷着“抱抱我”“抱抱我”时,我才意识到:之前——孩子们并没有真正得到我深情的爱。是啊!天下哪一位母亲没有深情地拥抱过自己的孩子,可有多少老师深情地拥抱过自己的幼儿呢?一个简简单单的拥抱传递着太多太多的信息:包容、接纳、关爱、信任、还有鼓励。这是每一位爱孩子的母亲都愿意给孩子的,也是每一位爱孩子的老师应该愿意给幼儿的。教育家孙云晓说过:“一个孩子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家庭中亲子间的感情也是如此,爱孩子就要表达出来。

    在这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一切机会拥抱每一位幼儿:早晨,当孩子来园时,我会从家长手中接过幼儿拥入怀中;当孩子在游戏与活动中有进步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把他(她)揽入怀中;在等待家长迎接孩子时,我也会把孩子抱在怀中……在我的怀中,孩子们温顺、乖巧、轻松而又快乐,本要闹情绪的幼儿不再烦躁,也不再不安。每当此时,浓浓的爱的气息会久久地围绕在我和孩子们的周围。我也暗下决心:让每个幼儿在爱的怀抱中度过每一天!因为我的爱,我们班30个小朋友也非常的爱我。我只要有一会儿没到班级露个脸,小朋友就会只嚷嚷:“杨老师,你去哪里了?怎么这么久没来啊?”听了这话,我感到特别幸福:原来小朋友会这么想我啊!看来没白疼!的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孩子们需要在爱的怀抱中健康成长。
   我们幼儿教师既然选择了这种职业,就应该把爱无条件地献给孩子。我到小班这么长时间以来最大的感触,最大的收获就是——只要付出你的爱和你的拥抱,幼儿一定可以在爱的阳光下健康茁壮成长。  
抢拍了一线杨林老师的活动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8:49:45 | 只看该作者
三汊镇建材幼儿园的杨林老师的这篇文章《爱和拥抱》,我一口气读完后,感到震撼:
      这篇文章很朴实但很深刻,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民办幼儿园的幼教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她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认为这样的老师在平时的幼教工作中脚踏实地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爱的教育!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启发和借鉴!



http://xnjyw.5d6d.net/thread-53077-1-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发表于 2013-4-22 23:55:59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6-2 15:22:2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样的幼儿园作息制度最科学  2013年06月02日  作者:苏令  
  
禹天建 绘  
  在作息时间上,有的朝八晚四,有的朝七晚五,有的朝九晚三;在餐点安排上,有的三餐两点,有的一餐两点,有的两餐一点……当前,不仅不同类型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不一样,就是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也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秀秀(化名)是北京一所幼儿园中班的学生,由于父母需要赴江苏省无锡市工作几年,她随着父母来到无锡的幼儿园就读。但没过多久,秀秀就被父母送回北京,继续就读原来的幼儿园,由姥姥负责照料。原来,秀秀在北京的幼儿园17∶00才离园,幼儿园提供三餐两点;而在无锡则是16∶00离园,幼儿园仅提供一餐两点。秀秀的父母工作很忙,16∶00来不及去接秀秀。虽然离园以后幼儿园有延迟班,有专门教师看管,但秀秀妈妈还是觉得不放心。而秀秀本身也不是很适应,在北京身体很好的她,到了无锡以后经常生病。无奈之下,只好将其送回北京。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的类型有关,幼儿园的类型有全日制、半日制、定时制、季节制等。当前,幼儿园主要是以全日制为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同是全日制幼儿园,其作息时间差异也较大,不仅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就是在距离较近的同一区域幼儿园也可能存在差异。幼儿园的作息制度的安排应遵循哪些原则?什么样的幼儿园作息制度最合理?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朝八晚四还是朝七晚五?
  作息时间是否该和家长上下班同步
  盖女士是北京朝阳区7岁女孩的母亲,由于老人年龄大,老公工作忙,孩子出生后,她不得不辞掉工作,在家里做起了全职。孩子上幼儿园后,她发现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很适合她告别全职状态:早上7∶30入园,下午17∶00以后离园,一日三餐都在幼儿园吃。于是,盖女士在幼儿园附近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工作的同时可以顺便接送孩子。
  眨眼间,女儿上了小学,盖女士发现小学15∶30就要放学,只有午餐可以在学校吃。这下,盖女士慌了,如果继续工作,就没法接孩子了。无奈之下,她在工作了三年之后又一次选择了辞职。“如果雇一个保姆接送孩子,挣的工资还不够保姆费的。还是孩子上幼儿园时比较省心!”盖女士无奈地说。
  盖女士之所以说女儿上幼儿园省心,主要是因为女儿所在幼儿园的离园时间为17∶15-17∶30,作息时间和自己的上下班时间基本同步。与这所幼儿园一样,河北邢台、山东滨州等地的幼儿园,大多也是17∶00以后离园。
  “幼儿完全无行为能力,不能独自在家,所以幼儿园不能照搬中小学的作息时间,这是由我国职工的休息休假制度和幼儿园的特殊性质决定的。”河北省邢台县幼儿园园长樊青芳告诉记者,早晨家长急着上班,而幼儿起床晚、吃饭慢,在家吃不好饭,往往被送到幼儿园吃早餐。“幼儿园中午11∶20开饭,下午17∶10离园,如果回家吃晚饭,时隔6个多小时,对3到6岁幼儿来说,两餐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幼儿成长,所以我们就在16:30安排晚餐。”
  但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幼儿园都是这样安排,江苏无锡、浙江丽水、重庆巫山县等地的许多幼儿园,就是在15∶30—16∶30之间离园,比家长下班时间早半个小时到1个多小时。
  “无论是按国家的相关规定,还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幼儿园的放学时间都应当与当地职工下班时间对应。”四川省成都市幼儿家长乐天表示,如果当地职工17∶00下班,而幼儿园16∶00左右就放学了,则绝大多数双职工家庭无法接送幼儿,要么交费委托托管机构代管(存在安全问题),要么只能交费上幼儿园的兴趣班(又违反收费政策)。即使家有保姆或老人接送,这个时段也要准备晚餐,减少了与孩子一起做游戏的时间,也易发生安全问题。
  当然,对于提前离园,幼儿园也有自己的苦衷。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早教研究中心主任祝晓燕认为:“当前,教师的工作量已经很大,如若延长幼儿在园时间,则需要幼儿园增加早晚护导人员,而幼儿园编制、物价核准中没有这个项目。”
  那么,该如何化解一些家长晚接与幼儿园放学早的矛盾呢?乐天认为,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鉴:在上海,大多数公立幼儿园最迟17∶30关园,针对一些无法保证在正常关园时间之前接孩子的家长,物价主管部门很早就规定了幼儿园可以收取晚接费(按月收取),即把孩子暂时交给晚接班老师。延长服务时间的收费标准是晚托至19∶00的每个月收费25元,晚托19∶00至21∶00的每个月收费35元。
  三餐两点还是一餐两点?
  幼儿园该怎样科学安排就餐环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幼儿园之间不仅在入园离园的时间上有区别,在幼儿就餐环节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幼儿园不提供餐点,有是两餐一点,有的是三餐两点,有的是一餐两点。从孩子的成长角度来看,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孩子呢?
  “我们这些做妈妈的经常在一起谈论这个问题,我们都觉得幼儿园还是提供三餐两点比较好。”家有5岁幼儿的鲁女士是幼儿园“三餐两点”的强烈支持者。在鲁女士看来,幼儿在幼儿园饮食、饮水,往往比在家里更科学,食谱营养搭配也比较合理。即使孩子偶尔身体不舒适,也有菜谱备案可查。虽然在家里家长会给孩子做一些他更喜欢吃的,虽然在家里吃饭也是亲子交流的好时机,但孩子往往在家长面前更挑食,而且与幼儿园相比,家里的饮食结构相对单一。
  “大锅饭吃着香。孩子们在幼儿园集体吃饭,会互相比着吃,会吃得更香、吃得更好。我儿子在幼儿园吃饭就吃得很好,但在家里,往往是我在后面追着喂他,吃的也没有在幼儿园多。”鲁女士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餐,更容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在园是一餐两点还是三餐两点,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易凌云认为,一般而言,如果家长是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就需要幼儿园能够提供三餐两点以解决后顾之忧;也有部分地区的幼儿园由于人力物力紧张,难以提供三餐两点,就只能考虑提供一餐两点,并推迟幼儿入园时间、提早幼儿离园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5个小时。”
  “当前,幼儿园就餐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中、晚餐开餐时间早,导致正餐间隔时间短,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餐后活动或散步时间得不到保证。”湖南省常德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林认为,幼儿园的就餐次数、就餐时间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科学安排。
  以家长需求为先还是以幼儿成长为主
  制订作息制度需要优先考虑什么
  关于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国家并没有统一规定。幼儿园的作息制度的制订涉及幼儿园办园条件、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家长需求以及教师工作时长等多个复杂的因素,而这众多因素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需要规则制订者权衡各方利弊,对各影响因素的孰先孰后进行排序,在排序不同的情况下,最终呈现出来的有差异的作息制度也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家长的需求不一致,幼儿园要考虑到各方需求就比较为难。”对此,江苏省省级机关一幼朱敏老师向记者诉苦:“有些家长送得早,有时老师还没有来,家长匆忙要走,就让孩子自己在班级门口等待。为孩子安全着想,门卫会提醒家长在园门口等待老师,或是家长有急事时,让家长先走,孩子在门卫处等待。”
  “当前,一些幼儿园对影响作息制度的因素的排位是:家长要求;园所实际情况;各地季节变化;政府部门导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很明显,这些做法,没有将幼儿摆在首位。”湖南省教科院基教所幼特教教研室副主任周丛笑认为,根据幼儿园“教育好幼儿,服务好家长”的双重任务,幼儿园制订作息制度时应将幼儿身心发展放在首位,其次是考虑大部分家长的接送方便,再其次是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时长。在充分尊重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季节特征和家长实际需求予以科学安排。
  在周丛笑看来,合理的幼儿园作息制度应做到以下几点:合理安排睡眠、进餐、大小便、活动、游戏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注意动静结合、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结合,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
  “在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中,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体育活动时间必须予以保证,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易凌云说。关于家长接送方便和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的关系,易凌云认为,这可以由家长委员会和幼儿园进行沟通协调,妥善解决。在家长确实有接送困难,希望延长幼儿在园时间的情况下,幼儿园可以通过并班、教师轮流值班等方式来解决。当然,幼儿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对于值班教师进行补助和奖励。(记者 苏令)
    《中国教育报》2013年6月2日第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19:30 , Processed in 0.1459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