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 20:5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岸四地诗界精英齐聚珠海分校
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成功举行
310上午,“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开幕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包括中国诗歌评论界巨擎谢冕、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著名诗学评论家吴思敬在内的两岸四地四十余所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珠海,热议畅谈中生代诗歌和诗学的发展。这也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大型高层次诗学论坛。开幕式上,珠海市委宣传副部长、珠海市社科联主席钱言教授还向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颁发了珠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牌匾。




      

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珠海市社科联主席钱言教授向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颁发珠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牌匾
开幕式上,会议组委会主任、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致开幕辞。张明远教授强调,今天我们关注中生代,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因为目前的华文文学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中生代则对华文诗歌的发展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承先启后,两岸沟通,诗坛表率,诗史新峰。四大使命便是定位中生代的四大标准。他同时指出,定位并非目的,发展才是本意。他呼吁更多的诗人与诗学家加入到发展的队伍中来,共同书写大中华诗坛的划时代乐章。



会议组委会主任、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


与会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导谢冕教授在大会上发表了自己对两岸四地诗歌近年来发展的观点。他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如何使广大读者更容易接受诗歌,如何延续诗歌的辉煌是个严肃的命题。他提出交流是积极的,珠海分校能提出这个中生代的题目是不简单的,他代表北京大学期待这次论坛的成功。谢冕同时在接受记者团同学采访时表示本次论坛极具规模,与会嘉宾很多是许久未见的诗坛代表人物,论坛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是国内罕见的。对他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导谢冕教授

来自两岸四地的众多著名诗人、学者纷纷表示了对此次论坛庞大规模和独到议题的赞叹。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著名诗评家吴思敬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的重大意义,他称赞珠海分校安排此次盛会非常好,给海峡两岸的诗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他对珠海分校文学院及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赞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吴思敬教授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当代诗学会会长屠岸先生感叹这次论坛是2007年开春以来中国文学界的盛会。他认为中生代诗学的研究是华文所发展的重要步骤,这为华文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前途是无量的。



文学院记者团同学在采访屠岸先生

台湾亚洲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简政珍教授认为自己作品能够引起这么大规模论坛的讨论是出乎意料的,并且这次论坛聚集了海峡两岸具有代表性的诗学家在一起交流合作,这样的机会是难能可贵的。他同时表示,本次论坛将论坛与研讨会结合起来,使之上升为学术研究的高度,文学院的进取心和魄力是非常大的,能聚集这么多有名的学者与诗人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样的论坛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台湾亚洲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简政珍教授

《华夏诗报》总编辑野曼先生、香港文学报总编辑张诗剑先生、暨南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潘亚暾教授,韶关五月诗社社长桂汉标先生等诸多学者均认为这次论坛提出的中生代问题值得研究,并对文学院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开幕式上,呼中陶书记还向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顾问谢冕、吴思敬、吕进、朱寿桐、黄德伟教授颁发了聘书。


呼中陶书记向台湾佛光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德伟教授颁发聘书

开幕式结束后,所有专家学者进行了八场关于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的讨论。为了继续推进会议成果,会议期间,还由两岸四地各方代表磋商,共同建立了当代诗学论坛”机制。本次会议作为“论坛”的首届,将对以后的当代诗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论坛及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文文学研究发展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以及当代诗学会共同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台湾亚洲大学文理学院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珠海作家协会韶关五月诗社协办。


大会成员合影




文学院记者团
附:出席会议及提交论文代表名单


岸: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当代诗学会会长


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王光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怡:北京
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谭桂林: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导
刘登翰: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导

进: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朱寿桐: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导
骆寒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陆耀东: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宋剑华: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罗振亚: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杨承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导
潘亚暾:暨南大学教授
吴欢章:上海大学教授、学科带头人
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台港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吴开晋: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姜耕玉:东南大学华文诗歌研究所所长、教授
蒋登科: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教授
周晓风: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奇:西安财经学院教授


虚:宁波大学外国语学
院副院长、教授
耿建华: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系主任、教授


珂: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熊国华: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基林: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章亚昕: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陈玉麟:暨南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
黎山峣: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温阜敏:广东省韶关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陈仲义:厦门城市大学中文系教授

岸: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

杨四平: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桃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钱志富: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王宁川: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副教授
姬云鹏: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副教授
桂汉标:韶关五月诗社社长

塔: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


克:广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编审

龙彼德:前浙江文联理论室主任

矿:重庆市文联创评室主任

杨际岚:《台港文学选刊》主编
徐明德:《扬子江》诗刊主编
李秀姗:《诗潮》杂志主编
谢振泽:《红枫》杂志编辑部副主编
何树科:何止网总编
简政珍:台湾亚洲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教授
黄德伟:台湾佛光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郑慧如: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诗学学刊主编
陈大为:台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灵:台北科技大学副教授

翁文娴: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陈建民:台湾中兴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明:台湾诗学学刊顾问

汪启疆:创世纪诗刊顾问


鸣: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
、教授

羽:当代诗学会秘书长、特约研究员
余丽文: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李观鼎: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戈: 澳门文化杂志编审

刚:澳门大学
中文系教授

风:澳门大学
葡文系教授
刘月莲:澳门镜海学园校长

张明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傅天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文文学发展所名誉所长、教授

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文文学发展所常务副所长、教授

郭海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团委书记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文文学发展所文学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蔡新华:珠海市文化局局长
胡的清:珠海市作家协会主
卢卫平:珠海市作家协会副主
唐晓虹:珠海市香洲区文化局局长

野:珠海电视台编导


特邀嘉宾

言:
珠海市委宣传副部长、珠海市社科联主席、教授
殷亚敏:珠海广播电视台总编辑、教授
缪 力: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青:国际诗人笔会执行主席(香港)
野 曼:国际诗人笔会副主席、《华夏诗报》总编辑
张诗剑: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理事长

桑:翻译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0:30 , Processed in 0.1119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