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一中学女孩造出“两栖机器人”
2012年4月8日 来源:《北京晚报》
“两栖机器人”,听起来是个高科技产物。但是在全国第十一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中,因为设计了“可变轮辐水陆两栖移动式机器人”而获得一等奖的北京八中女孩董美麟,却是个从没接触过工程设计的“门外汉”。一个非专业的小姑娘,如何成了“机器人小专家”?
讲述者:北京八中高三学生董美麟
喜欢看F1赛车转播
像很多如今的高中生一样,在我的小学阶段,爸爸妈妈也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比如弹钢琴、跳舞,但是我一个都没坚持下来,因为我觉得不喜欢。现在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后悔,为什么自己小时候不坚持弹钢琴、不坚持画画,可我对放弃的东西从来没后悔过,因为我知道那些不是我擅长的。
初中时我有个同学喜欢F1赛车,在同学的影响下我开始看赛车转播,一看就上瘾了。也许对许多人来说,赛车实在是个无聊的节目,看着那些车绕着相同的赛道一圈一圈地跑,一场比赛要绕几十圈,很枯燥。但是我却很喜欢,看着赛车一圈圈越跑越快,真是激动人心,它们为什么能达到那么高的速度呢?
升入高中后,北京市实施的一个科技后备人才项目从各中学挑选学生,可以进入大学实验室参与实验项目,还能得到大学导师的指导。我幸运地入选了这个项目,在填写实验室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北航机器人研究所。
从零开始设计机器人
当时的我对工程一窍不通,高一那年一月份,我第一次走进了北航的机器人实验室,看到研究人员使用的各种精密仪器以及制作出来的各式复杂的机器人,我被吸引住了。之后不久,我们开始选择自己的课题。我想了很久一直难以确定。最开始我想研究汽车安全气囊问题,但因为涉及到人体力学等问题,我的知识水平很难达到;之后我又想设计个靠太阳能控制开关的窗帘,导师说太简单了。最后,在看过一个国外的履带式机器人视频之后,我决定设计个“无敌机器人”。
最初我的想法是希望自己的机器人是水陆空全天候工作的,导师听了我的设想开玩笑说:“这个设计,你做梦的时候可以这么做。”于是我放弃了这个伟大的方案,决定做水陆两栖机器人。
完全是“门外汉”的我,开始凭自己的想象设计图纸。既然是水陆两栖,我希望在陆地上跑动的轮子,在水里能打开变成桨叶。两个星期之后,我把第一次的设计方案交给导师,导师看了看说,你设计的这个轮子是无法打开的,因为它的关节没法活动。怎么才能让关节灵活打开?一个圆的轮子,如何能简单地实现变化?我忽然想到了圆形的雨伞,雨伞的伞骨不是能够收放自如吗?回到家我立即拿出雨伞研究结构,根据雨伞的结构画出了新的设计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