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龚克昌:回忆编辑工作中的二三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09: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龚克昌:回忆编辑工作中的二三事






我是1974年中到《文史哲》工作的,算来已有38年,可说是《文史哲》编辑中的元老了。在编辑过程中,曾遇到一些难题,处理得不尽人意,可说是经验教训。但令我颇为自慰的是,被认为《文史哲》复刊(1973年,只出一期)后六年内所发表质量最高的三篇文章,竟不巧都是我所编发的。个人在长期的阅稿编辑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审辨能力,而并非如人所说,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吃亏了。
我查阅《文史哲》目录,看到1974年3期(当时为季刊)发表张伯海评《红楼梦》论文——《建筑在累累白骨上的天堂》,和发表在4期上另一作者写的《大观园的造反生力军》,这是我在《文史哲》数十年间编发的其中两篇评《红》论文。这事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因为在文革中,经常传闻毛主席推崇《红楼梦》,说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等等。又说《红楼梦》不读五遍,没有发言权。我当然遵循领袖的教导,反复读《红楼梦》,前后不只读五遍。“文革”中还替中文系编选一本《红楼梦论文集》,并请蒋先生刻图章印在封面。我还积极参与一些老师撰写发表评《红》论文。但随后又频频风闻:毛主席认为所有评《红》文章都不是马列主义的。我们因而泄气,不再写评《红》文章了。我到《文史哲》后,有关评《红》的文稿不少,但我凭感觉,以为这些来稿与我们的思考差不多,也当不是马列观点的,因而不大敢选用。后收到张伯海等投来的两篇论文,以为角度较新,也就大胆选登了。此后数年,我仍不大愿刊发评《红》论文。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收到北京一位老先生写的一篇考索曹家长文,从清一直追溯至宋,近三万字。我心想,按此写法,还可追溯到曹操、曹嵩、曹腾,了无尽期。但有关领导指示,全文照登。结果是1991年我到新加坡参加汉学会,不巧会上有几个搞《红》学的名家,讨论中竟也对《文史哲》刊发此文提出异议。在对待“红学”问题上,我好像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行止失踞,不知如何是好,这当是我应吸取的教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频频传来臧克家、杨向奎等人口信,说殷孟伦先生《试论唐代碎叶城的地理位置》(《文史哲》1974年4期),陆侃如先生《与刘大杰论杜甫信》(刊1977年4期)和肖涤非先生《关于〈李白与杜甫〉》(《文史哲》1979年)等三篇,是《文史哲》复刊六年内质量最高的论文。很巧,此三篇论文都是我编发的。其间过程还有些曲折:
陆侃如先生系我当研究生时的三位导师之一。他原为山大副校长,一级教授,兼山大图书馆馆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等等。但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一切头衔顷刻化为乌有。他被整得小心谨慎,经年累月只知道写检查、向党交心、提交入党申请书等等。数年间山大收存他的档案材料有几尺厚(他原属省管教授,档案在省)。但“四人帮”垮台后,他夫人早已仙逝,自己身体也彻底垮了,整日卧床不起,可是他的思想却不知什么时候发生巨变。我每次去探望他,他都要说某某领导向他借钱不还,个人的存款被扣自己不能自由支配,学校为什么不给他落实政策等等。(陆先生1978年12月逝世,山东省委1979年10月才给他平反)每说到伤心处,他都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有一次,他交给我一封信——即《与刘大杰论杜甫信》,问能不能在《文史哲》上发表?他是很希望发表的。
此信是批评复旦大学刘大杰教授在其新版《中国文学发展史》(陆先生只看到该书杜甫章节大字本,全书尚未印行)中把杜甫说成法家。陆先生以为此说有误。他马上通读《杜甫全集》,把杜甫诗文中凡牵涉到历史上儒法两家人物的文字都细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杜甫不是法家人物。
刘著《中国文学发展史》是为适应“四人帮”批儒评法的需要而作的。陆先生此长信写好后,即寄给刘大杰本人,但得不到回音。可能连刘大杰本人也作不了主。当时四人帮还极其嚣张,陆先生的批评肯定是要冒着风险。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09:23:32 | 只看该作者
陆先生的信发表后,山大有人找蒋捷夫先生(他是《文史哲》总负责人)告状,说陆侃如文革中所戴多顶帽子尚未摘掉,怎么发这样人的文章?这是蒋捷夫先生亲口对我说的。可见在当时有些人的心目中,陆先生是没有资格发表文章的,更何况批评罕见的文革中出版物。
萧先生的文章是我多次鼓动下写的。1972年,我在曲阜山大书店买到郭沫若写的《李白与杜甫》。当时全国就只出版郭老这本有点学术味道的书,我当然马上阅读。但我越读越觉得不是滋味。我在书上写了许多批语,认为郭老扬李抑杜太出格,投人所好。为此我借了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评注》细细阅读,写了厚厚一本笔记。有一次曾繁仁同志到我住处,看到我在阅读仇著,微笑点头,他知道我的用心。因为书中也讥刺萧先生等杜甫研究专家,所以我极盼萧先生作文回答。前后鼓动萧先生不下三、四次。萧先生很厚道,不愿给郭老难堪。所以他先批了“梁效”评杜甫,最后才写了题为《关于〈李白与杜甫〉》,题目上仍不愿直点郭沫若的名字。
殷孟伦先生的论文是我听说后到他家要来的,我只做一点编辑工作。殷先生是一个饱学才子,自幼聪明绝顶。二十几岁即出版《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此书至今仍被视为经典之作。他又翻译了中国辞赋界少有的日人铃木虎雄的《赋史大要》。但才子往往有点浪漫,不拘行止。他的稿子往往需要文字加工。我为此问蒋维崧先生。蒋先生告诉我,你给他文章修改不要紧,他不知道。他的文章我略作删削修饰就发出去了。
总之,我为老先生刊发这些文章,都花些心思,但这都是编辑分内的工作。
我初到《文史哲》,是借用的。当时中文系主任章茂桐对我说,《文史哲》没有文学编辑,想借你去帮忙,你愿意吗?我稍加思索即说,我可以去,但我如果想回系里教书,你们不能阻拦。章表示去来由我。所以我就到《文史哲》帮忙了。
当时《文史哲》在化学楼二层大会议室,只有几张桌椅。戴述雨以编辑部副主任的身份做政治编辑工作,史学通为历史编辑,我是借用的文学编辑,顾琴芬负责编排,总共只有四个人,每人分管一滩。我看到给我的办公桌上高高地堆满了文学稿,足有数百篇,长期无人处理。因为当时全国高校只有山大《文史哲》和复旦《学习与批判》两个刊物,又时搞大批判,所以来稿极多,每天寄来的文学稿都不下十来篇。我当时还算年轻,身体很好,就不分昼夜阅稿。拟用的,留下来仔细修饰;不用的退还,但要编辑亲自复信说明。我还要阅读报刊有关文章。举几个例子:北京有位所谓名人写了一篇评荀子《赋篇》的论文,我花了两天时间加以重写,因为难得收到一篇有关辞赋方面的论文。又如有一位大学教师带学生到乡下实习,回来写一篇论文送来,我一看,似曾相识,细细回想,想起天津某文艺刊物发过类似文章。找来此刊物一对照,果然查出此文有抄袭倾向。只好放弃不用。类似情况不少。
大概因为文学方面来稿太多,我又颇为认真,篇篇必读,取舍必复,用心太剧,因而两年后就觉得心头时时隐隐作痛,医生说可能是神经痛,吃点谷维素就好了。我照医生嘱咐办,但疼痛并没有消除。后经心电图一查,说我心脏出了问题。时在1976年10月,我到文史哲工作才两年多。
但我到《文史哲》编辑部工作收获也很大,因为整天看稿,阅读的范围拓宽了,眼睛渐渐明亮多了。可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收到一篇评《西游记》的文章。我一看其行文,就断定作者是个新手,不出中学生文化水平。审查者不以为然,主张刊发。后来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篇文章是出自一位高中尚未毕业的转业军人之手,其人只是喜欢《西游记》,时时练写一些短文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18:58 , Processed in 0.11393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