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云晓:警惕应试教育导致的"教育荒废"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4 11:4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云晓:警惕应试教育导致的"教育荒废"现象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17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06)”上指出,由于应试教育导致的“教育荒废”现象值得社会各界高度警惕,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负担虽然越来越重,但真正的教育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他说,在许多人看来,今天的中国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似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进行的系列调查研究,也屡屡证明这是一个事实。91.7%的受访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的受访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调查还发现,65.0%的受访中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学校以外的作业,其中,88.4%的受访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50.9%的中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 >>谈谈我的观点

  “事实上,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已经制造了太多的童年恐慌。儿童因不能够理解和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产生较为强烈和持久的焦虑。”孙云晓说。

  他说,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不少地方的教育也出现了高度扭曲,学生的学习负担虽然越来越重,但真正的教育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他援引经过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教育的反思成果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教育进行反思之后,提出了“教育荒废”的观点,认为由于激烈的考试竞争,用人单位偏重学历,日本教育出现所谓问题教师,学校出现大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教育荒废”导致包括在学生内的社会各界对学校、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界极度不信任。日本有关方面认为两个原因导致了“教育荒废”现象的产生:第一,赶超近代工业文明,将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的积累上,而忽视了对精神的关注。第二,僵化、封闭、激烈的升学竞争、极端的管理措施,加重了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感,妨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由于升学至上的考试,使教育逐步地背离了教育目标,脱离了社会,忽视了教育对象,甚至忽视了儿童本身。他强调日本教育的教训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避免重蹈覆辙。


来源:新华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0 17:53 , Processed in 0.0816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