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改进习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1 09:2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改进习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崔峦
2005年度《小学语文教学》第9期
1、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教师就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写话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想方设法使学生将习作兴趣长久保持。这是教师要花费c思的、经常的、重要的工作。
2、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既教学生学作文,又教学生学做人。求真,求诚,反对说假话、空话、成人话,这些要求应贯穿小学习作训练的始终。还要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与确立。
3、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不宜大讲写法。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就用例文、范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此次作文不是没内容可写,而是有许多内容想写,要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有趣和有益的、最喜欢的内容写。我们提倡教师写“下文水”,这样教师才深知甘苦,指导才能有针对性,但要用得适时、适度。
4、习作指导还要教会学生“想心思”。如为什么写(主旨);写哪些,不写哪些(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顺序)。想的过程,是把思想、语言、写法合在一起思考的过程。初期也可指导学生练习拟提纲,借以帮助学生“想心思”。
5、习作讲评重在激励。教师既要概括全班学生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又要充分肯定一些同学的努力与进步。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总评得到激励,感到心里热乎乎的;还要通过优秀习作、进步习作(更多的是写得较好的一段话、一两句话)的充分展示,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表扬要面向全体,把赞誉送给更多的学生,要偏爱差生。通过讲评,使学生看到成绩与进步,更真切地体会到应当怎样写,同时激起学生盼望下次习作的欲望。
6、指导修改要循序渐进,可操作性强。作文讲评要一分为二,教师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与进步,又要指出其普遍存在的不足,并指导修改。低年级改句子,中年级改一段话,高年级改整篇习作。在很多时候改内容和改语言是不可分的,一上手就要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指导修改。修改的指导不可泛泛而谈,要以文为例,师生同改,使学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然后再进入互改或自改。教师还要通过展示。评议,让学生看到修改后的效果。
7、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的课上练笔(如续写、扩写、改写,写感受、写启示、写自己想写的),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鼓励课外统笔(如写日记、写读书笔记)。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来的成功者,必定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学生。
8、要把下述习惯的培养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都应重视并认真落实。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等。
另一篇:
对作文教学的思考
崔峦
一、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习作的性质。
小学生的习作就是练笔。低年级就是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就是习作。也就是低年级是乐于表达,中年级自由表达,高年级是个性表达,按叶老的话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J”作文就应该是生活的需要,需要我们写的时候就写。它跟衣食一样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习作教学千万不要给孩子一种印象,我们要正襟危坐做作文。
二、充分地来发挥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论是低年级写话还是中高年级的写作,首要地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像小崔刚说的,要变我写为我要写。我们的每一次习作和写话都要使孩子有一种很强烈的表达欲望,有一种不吐不快,跃跃欲试,如果我们的习作做到这一步,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三、作文有种种的要求,我以为有真意是最重要的要求。
要让我们的孩子诚实地说自己地话,也是叶老的话。要立诚求诚。只能成于中,才能形于外,而要想做到诚,必须为人真诚,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所以立诚的问题是作文的问题,更是作人的问题。这是有真意的一个意思。第二作文的源头是生活,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作的源头就是生活,习作不能够胡编乱造,特别是记实的作文一定不能胡编乱造,就要有生活,就要让他们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学会开源活流,要在作文教学当中,使我们学生学习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样就有取之不尽用之
四、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
通讲作法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无济于是的,讲得越多,越不会做作文。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写中悟法,写中用法,用归纳法,不要用演驿法,使孩子在怎样写当中慢慢懂得这次作文应该怎么写。作文不仅是技能还是习惯,习惯就要经常地历练,养成种种习惯才算有了作文能力,所以作文要勤于动笔,如果想要*每学期几篇习作形成比较强的能力
五、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在阅读能力。
平时我们说写作积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就是这个道理。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一是告诉我们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当中领悟的,习得的,因为好的文章它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写。二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要加强改进阅读教学。要重视在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
六、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无论是写文章,无论是编写教材,甚至包括我们孩子的习作都是这样。今天的小朋友告诉我们改好几遍才改成这个样子。叶老在人教社主持编写时就是教给我们改文章。一天的时间狗尾巴长的文章改不了一两篇真叫字斟句酌,认真的修改是一种好的习惯,也是一种作事认真的人生态度,要重视修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
七、关于改革习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1、从低年级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孩子写话的兴趣,使写话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各年段都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指导和讲评过程中,千方百计氢学生的习作兴趣得以长久地保持,这是老师在作文教学当中要花费心思经常做的一件事。
2、从低年级写话开始要求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既教学生学作文,又教学生作人,要求真求诚,反对说假话空话,成人的话。要把求真立诚贯穿在小学习作训练的始终,特别是记实作文,一定要说真话,不胡编乱,在具体作文教学当中,可能有些学生说错话,要注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比哪有的孩子幻想哪一天中了大奖,这就是不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不能不允许他说,要处理好。个性表达和价值导向之间的关系。
3、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不宜一上来就大讲写法,怎么做。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想写要写的内容。一般一上来就用例文和老师范文容易拘限学生的思路,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习作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这次作文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有好多内容可写,要写,想写,而是要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去写。一是打开思路,二是帮助学生选择。习作指导正向扶小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但时时不忘放手,这是叶老指导他的孩子的体会。我们提倡教师写下水文,小语会搞过几次下水文比赛,叶老也很提倡,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深知甘苦,指导学生作文才能更有针对性。但下水文用不用,怎么用值得研究。
4、习作指导还要教会学生想心思。这也是叶老的话。想些什么呢,打开思路了,孩子有内容了,就要指导他学会想心思了。一这次作文我会什么,想说点什么,想告诉点别人什么,二是写哪些不写哪些,要想明白,这实际上涉及内容取舍问题,三,哪些先写哪些后写,涉及顺序问题,先把这三点想清楚,实际上想的过程把思想语言写法结合在一起思考的过程,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语言,俗称打腹稿。打腹稿之前老师有一个方法帮助他,列提纲,先帮他列提纲,有这么一个过程后就学生打了。
5、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既要比较概括充分地肯定全班同学作文的优点和进步。又要充分地肯定一些同学他们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要使尽可能多的同学通过老师的总评得到激励,心里边感动热呼呼,还要通过更多优秀的习作,进步的习作,一句话几句话的展示使尽可能多的同学享受到习作的快乐,对那些稍微后进的,原来写得不太好的没有给予充分的鼓励。表扬要面向全体,要把赞美的语言给更多的学生。甚至表扬差生。更真切的体会到应该怎样写,激起他们对下次习作的渴望。
6、指导修改要循序渐进。作文讲评除激励以外还要指出这次习作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要一分为二,并且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进一步修改。作文的修改是有层次的。低年级侧重修改句子。中年级侧重修改一段话,高年级开始练习修改整篇,要有层次不要要求过高,每次修改要有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文句的修改段落的修改都要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进行修改,不能只偏重到语言两个方面结合着,而且在很多时候改内容和改语言是不可分的。想起一个例子,郭沫若写的话剧《屈原》现场听台词时他总觉得不够味。
“你是没有骨气的人”怎么听不够味,一个演员一边练一边念,把台词改成把是改成“这”,为此郭,一字之师。再有,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教育孩子一分,一分收获,要鼓励孩子下功夫去改。举个例子,德国有个画家,有一次有人向他诉苦,我费了心思画的画,一年都卖不出去,那请你倒过来,画一年的画一天卖出去。所以说修改作文的指导不能泛泛,一句话也好,一段话也好,以文句为例,最好是师生共改,打在大屏幕上,怎么改的让同学们清清楚楚,修改之后通过展示评议,让孩子的的确确感受到修改的效果。
7、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在课上进行练笔。
意思是作文不是只在作文课上才做的,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在课上进行小的练笔。这种练笔机会是很多的,形式也很多,老师创造很多经验。要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阅读课多数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要动起手来。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比如写日记,写读书笔记,语文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仅几本教科书,是不能够培养出很高很强的语文素养的,在语文方面
8、要把种种好的习惯的培养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
比如说勤于观察勤于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再比如,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以及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等都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而且要贯穿于小学习作教学的始终。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开了一个好头,这次活动得到各自治区重视,高兴地看到一些教师崭露头角。衷心地希望大家创造出更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6 19:44 , Processed in 0.0825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