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中老年教师[视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5 13:5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3:55:20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再现,美丽无限
                                                     ——高淳县小学语文中年教师赛课活动感想
         “我们在春天走过,领略秋天的丰硕,感受中年的青春。”——题记
        为进一步打造有效课堂,促进广大语文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提升中年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高淳县小学语文中年教师赛课活动从09年10月开始筹备,从金秋到寒冬,再到阳春,每一位四十岁以上语文老师、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协作区都全员参与,从校级赛课、乡镇赛课到协作区赛课,每一步,大家在经历、在思考、在实践、在收获。
     一、基本特点
     本届小学语文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1.目的明确。这次赛课紧承本县广泛推广的“小学语文基本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深入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策略,深入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2.性质特殊。本次赛课不同于往届的一般意义上的赛课,参加这次赛课的教师,都已人到中年。在家庭中,他们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压;在单位里,他们又是学校的顶梁柱、中坚力量,开展这一活动,就是为广大中年教师搭建一个“教学展示”的舞台,让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参与面广。本次赛课引起了各校的高度重视,协作区共派9名教师参赛,这些老师都是各校、各个乡镇40岁以上教师全员赛课推选出来的。
      4.服务周到。本次活动得到了承办学校校领导、师生的鼎力支持,老师积极参与听课,学生精神状态好,回答问题的质量高。学校各级领导都在为我们的活动忙碌,每天带赛课老师见学生、拷课件,安排赛课场所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二、主要成绩
      本次赛课,评委和现场听课的教师大多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我们的语文课正在向我们期望的目标回归,向常规课回归。这些课可以概括为“六多六少”:
      1.注重“语文味”的课多了,重人文、轻语文的课少了。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的味道,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接受人文的熏陶和感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赛课中,我们惊喜的发现,离开语言文字,就内容分析内容或就人文内涵进行挖掘的课少了。绝大多数课做到了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如胡萍萍老师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老师指导学生抓住“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一中心句,通过板块教学,把汤姆的话和父亲的几次对话,对应起来教学,让学生感悟明理。吴红凤老师的《夹竹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2.重基础的课多了,轻字词句教学的课少了。
本次的参赛课中语文学科的本位得到了更为有力的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一是重视语言的积累,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课文本身的情况,正音、析形,做得扎扎实实(马秀珍老师的《蜗牛的奖杯》)。二是重视词句的理解,教学中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如杨雪美老师由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如姜义林老师《祖父的园子》抓住“自由”这个关键词展开教学。此外,许多老师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采用比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在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夏爱香老师执教的《识字6》,一边读词语,一边让学生练习说话,在认读中相机落实了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3.重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的课多了,课堂上“空读”的现象少了。
       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课堂上重新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出现了学生精彩的感悟和回答。杨雪美老师执教《秦兵马俑》时,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王根娣老师执教《蜗牛的奖杯》,围绕“这是一个()的蜗牛。”,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朗读,在朗读中思考。吴红凤老师在《夹竹桃》教学中,采用师生互读的方式,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感受夹竹桃的韧性。马秀珍老师在《蜗牛的奖杯》教学中,声情并茂地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胡萍萍老师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人物对话,体会课文的寓意。王万明老师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进行赏读……绝大多数的课,都做到了伴随着课文的语言在朗读中行走,读中悟,悟后读,读与思紧密结合在一起。
      4.重视整体把握、内容简约的课多了,整体与部分处理失当的课少了。
       以往有的课,教学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老师也难以完成;要么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此次赛课中吴红凤老师的《夹竹桃》,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得当。
     5.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的多了,繁琐复杂、叠床架屋的少了。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此次不少的课,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
    6.教法灵活、简便,善用媒体的课多了,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图文资料,甚至“课件满堂飞”的情况少了。孙居桃老师在教《学棋》时,首先出示了围棋,做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布子”。赛课中很多老师能够把重点词、句提炼到课件上,而不是整段、整篇不加选择,突出了词句训练的重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主要问题
      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
      1.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有的教师没有吃透教材,教学不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对“文”“道”统一的问题处理不好。
      2.读的深度不够,教师对读的指导不得法、不得力。主要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深入的没有深入,触其表面。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把握不住时机,指导的方式方法不得当,读的方式单一。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把握不住契机,引导缺少方法。
      3.语言的训练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加强。一些课是进行了字词句的训练,但训练明显不够,特别是识字的问题(字音、字形、字意)在中高年级有所失落。
     4.没有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还没有留给学生较为充足的阅读时间“潜心会文”,边读边想,还做得很不够。
     5.缺乏阅读学习方法的引导。阅读教学不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是目前阅读教学一大败笔,是无效教学最本质的表现。
    6.很多课堂关注了“读写结合”,但是指导不到位,为了写而写。
    7.课堂的评价缺乏。教师不知怎样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把握不住评价的时机。
    8.板书没有引起重视,板书不规范,缺乏科学。
    9.教师的素质还亟待提高。尤其是教师的文学素养贫乏,朗读水平不高。在课堂上大声范读课文的极少。有些语文老师写不好粉笔字,不读课文的问题要引起关注。
      四、改进意见
      怎样改进今后高淳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里一些粗浅认识抛砖引玉:
      1.要既重“人”,又重“文”。
      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重人文轻语言是现象,根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任务。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2.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三是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总之,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1)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网上的优秀设计,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或者高估,进行无限挖深、拓展。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也有的是难度太高,学生望尘莫及。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2)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还要抓住三个关键词:“语言”、 “模式”、“简单”。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鲁迅有鲁迅的幽默,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很多课文的词句形象传神,要注意学生的内化积累。
       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
       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第二个关键词是“模式”。在“高淳县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可进行多种方式教学。无论哪种方式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流程;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方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方式;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方式;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方式;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方式;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环节;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第三个关键词是“简单”。简单是使教学走向真实、丰满的有效策略。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大道至简”。简单教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们下气力进行不懈的探索。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次中年教师赛课活动取得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模式”的正确实施,加强对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把高淳县的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3:56:29 | 只看该作者
象山区第四届小学语文中年教师“抓住特点识写汉字”识字教学竞赛暨研讨活动圆满结
作者:文:象山区教研室 李敏;铁路西小学 张艳林    来源:象山区教研室   

为了加强学习和培训,深入开展识字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汉字文化素养及语文教学技能,象山区教研室于2010年6月10至11日在铁路西小学电教室组织开展了象山区第四届小学语文中年教师“抓住特点识写汉字”识字教学竞赛暨研讨活动。来自辖区各公办小学的16名选手参与了比赛角逐,辖区各校分管教学领导、区语文学科“教坛名师”、区校级语文骨干教师、区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以及相关语文教师代表约260人次参加了活动,共同见证和观摩了参赛中年教师的风采。


本次活动邀请了广西著名汉字学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周瑞宣,桂林市教科所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朱莉担任评委并做专题讲学。市首批小语学科带头人、象山区教研室主任张林,广西特级教师、区教研室副主任李敏,全国识字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区小语学科“教坛名师”、宁远小学副校长周鑫担任评委并指导教学。李敏副主任全程主持了活动。


比赛包括课堂教学、课后评委提问、选手现场答辩、评委简评四项内容。选手们现场展示的课型有归类识字、随文识字等。赛场上,选手们根据预备会上的抽签顺序先后登上讲台,将经过认真准备、反复打磨的课例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展示。16节赛课充分体现出选手们正确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对课堂良好的驾驭能力。尽管每节赛课所选的教材不同,但是选手们均能围绕“抓住特点识写汉字”的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凸显汉字音形义的特点,“理”“趣”结合地引导学生识字学文。课后10分钟的评委与选手互动问答可以说是对参赛者汉字学知识素养、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一次考验。评委们根据现场教学精心设计问题,选手们一一从容作答。每轮问答过后,评委的精彩点评更是令全体观摩教师豁然开朗、深受启发。


赛课结束后,朱莉老师对这两天来的赛课情况进行了总评。她既肯定了选手们在课堂教学上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并就今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周瑞宣教授进行了汉字学专题讲学。他结合本次比赛的课例,向老师们详细讲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构字规律及有关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识字教学的理念。


张林主任对各校参赛中年教师勇于承担比赛任务、参赛学校借此契机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赏,对辖区各校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学习的精神表示肯定。她指出:辖区各校中年教师所占比例最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流砥柱。本次比赛,中年教师沉稳、求实、自然、和谐的教学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展示的精彩课例为辖区小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她希望教师们以本次竞赛研讨为新起点,继续努力研习汉字学,深入开展专题教学研究,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更加扎实、高效。


本次活动采取现场评分的形式,对16位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平均分进行了统计,并按照一等奖40%、二等奖60%的比例评奖。最终回民小学教师刘莉等6名选手荣获一等奖,凯风小学教师张利华等10名选手荣获二等奖。


最后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颁奖仪式。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选手们心情激动地走到台前,双手接过了载满荣誉的获奖证书。
后记:教学竞赛只是一种形式,在竞赛暨研讨的过程中让教师们得到锻炼、学有所获才是区教研室组织活动的根本目的。象山区每年一届的识字教学竞赛品质不断提高,辐射面日益扩大,从辖区“教坛名师”工程学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至中年教师,活动不仅为辖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观摩提高的平台,并对教师们知识素养意识的增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周瑞宣教授称赞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方面,象山区走在了桂林市各县区的前面!我们衷心地期待象山区“抓住特点识写汉字”识字教学竞赛暨研讨活动成为辖区教学的一个品牌,脚踏实地、充满活力地继续走下去。
广西著名汉字学专家周瑞宣教授做汉字学专题讲学。
象山区教研室主任张林讲话。
市教科所小语教研员朱莉进行总评指导。
评委们认真听课并记录。



参赛选手执教的16节识字课风格各异。

专家评委与参赛选手互动问答。
专家评委对选手的赛课做精彩点评。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识字学文。

选手们手捧获奖证书与专家评委合影留念。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3:58:25 | 只看该作者
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 2008-05-13 冯济平

    一、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
   
    人到中年,许多教师感叹:“名师工程”、“精英计划”是正值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的天下。他们在青年教师的身影中渐感精力的消退、激情的泯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这时也凸现于平淡如水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之中……渐渐地,中年教师成为了被“遗忘”的一族: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少了,参加比赛的机会没了,开设公开课的机会让了,甚至学习讨论时的发言都省了。3年前我校35周岁以上的中年教师有84人,占总教师数的60%以上,这批中年教师不仅在数量上占多数,而且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但这群教师能够站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的却是寥寥无几。分析我校中年教师群体的现状,我们看到有这样两种类型:
   
    1.更新型教师的现状。这类型的教师教龄一般在20年左右,此类教师,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已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修为,也获得一定的荣誉,有了一定的位置,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绝大多数担任学校的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的职责,并负责对青年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但是这类教师,一部分人认为自己该有的都有了,因此,满足于现状,不求进取。还有一部分人有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愿望,但是自身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的“高原期”,他们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外援的力量”(如学校提供一定的成长环境,专家的引领等),如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没有及时关注这一类教师的可持续成长,往往会让他们因看不到“前景”而产生消极的甚至负面的情绪。因此激发更新型教师继续成长的动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这类教师恢复到专家型教师生涯阶段,是学校的义务和责任。
   
    2.退缩型教师的现状。这类型的教师表现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他们在学校中可以说是人数最多、也是最被忽视的一群。他们没有发展的愿景,甘于平庸,很少致力于教学革新,所用的教材内容,年复一年,他们的学生表现平平。他们教学理念相对落后,课堂教学艺术相对陈旧,经验主义和想当然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大多半都沉默寡言,跟随别人,消极行事。如果学校对这类教师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关注,会使他们逐渐成为了弱势教师,造成学校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给予适时、适当的支持与鼓励,这些教师将会朝着专家型教师发展。

    二、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1.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可使教师素质结构更合理。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是更新型教师高度提升的新动力,是退缩型教师二次成长的新舞台。通过中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的全面提升,全体教师在角色形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素质结构上趋于科学、合理,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个性修养、专业知识、一般文化科学知识、一般方法知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等个体素质得到提升。
   
    2.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可使教师成长氛围更宽松。通过中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支持性的成长氛围。学校要在感情上关心教师,事业上支持教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这样,当教师处于中年期时,则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和太多的精神负担,从而为克服“停滞、退缩”在情绪、情感上做了保证。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关注教师的成长,了解不同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学习、培训、提高的方式,帮助教师可持续发展。
   
    3.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是一所学校创建品牌的新契机。创建品牌学校,提高教师素质乃是本中之本。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剧,师资培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也只有通过师资培训才能尽量减少教育“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来培养明天的人才”的尴尬。一所学校在优化教师队伍过程中所进行的师资培训活动必须针对本校师资情况的实际,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教师个体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间的这种差异,也需要“因人施教”。如果不顾及占半数之多的中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许多学者认为,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作为学校,应强化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师专业成长中由于厌倦、自卑等因素造成的“停滞、退缩”现象。学校可以通过造就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使学校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解决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走创特色品牌学校之路。

    三、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一)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确保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
   
    学校将中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在制度上予以规范,在物质上予以保障,为中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学校先后出台了《仙居一小教职工考核细则》、《仙居一小教职工奖励办法》、《仙居一小教师职称评定考核细则》、《仙居一小校本培训制度》、《仙居一小先进教研组评比制度》、《仙居一小文明办公室评比办法》、《仙居一小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仙居一小校中年教师管理办法及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执行、保障制度,确保中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的工作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为更新型教师创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1.学习与反思。我们引领这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学水平。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要写考后记,反思成功与不足等等,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
   
    2.专业引领。这些教师迫切地需要前沿的理论知识,一流的教育教学技术,而这一切离不开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专业人员的引领才能使这些教师不会囿于同水平反复和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也不会使发展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业引领是更新型教师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我们确定的专业引领的方针是:校外延伸,校内培植。每学期我们都邀请各级教育教学专家,采取开辟讲座、论文评改、参与会议、直面对话、网上交流、阅读资料的方式给予指导;派遣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回来后写一篇体会,上一堂示范课,起到交流和引领的作用。学校内各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做到能开讲座,能指导开课,能有效评价;又能撰写教育论文,能上导向课,能上竞赛课。

    3.任务驱动式专题活动。有压力方能有动力,有任务方能彰显行动中的实力。我们给更新型教师宽松的氛围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一定的任务和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年必须做到“五个一”:带好一名年轻教师徒弟,指导徒弟的备课工作,每周听、评徒弟一节课,每月为徒弟上一节示范课,一周期结束后经学校考核通过后给予奖励,让中年教师与年轻教师在互助互学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至少读好一部教育专著,写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至少有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在国家级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市级以上获奖;搞好一次教科研活动,从活动的策划,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的过程主持,活动后的总结等都应独立完成;主持好一项市级以上的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在这些教师取得实效时,我们在评优评先上予以优先考虑,在推荐名额上予以倾斜,使这些教师有更多的“出人头地”的机会。

    (三)为退缩型教师构建交流、提高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
   
    在退缩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上我们采用教学艺术研讨班的活动形式进行,创设了以点带面、三位一体的活动结构。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首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尊重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的参与热情,让在教学能力上需要提升的教师在活动中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其次开放的活动方式,有利于教师的水平发挥,鼓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不要用过多的条条框框去规范教师,给教师更大的自由遨翔的空间。我们以听课和评课为契入口和落脚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引领老师在听课与评课、备课与上课、协作与独创这三位一体的活动中进行探讨、研究与提升。
   
    1.备课与上课。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反对各自为战,有效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备课组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设计课堂教学,再由教师自主上课,形成学习共同体;我们也在积极尝试集体备课的另一种方式——方案优选法,既同课教师分别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交流、讨论,从中形成一个最佳教学设计方案,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班级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后进行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时我们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集体研讨时,中心发言人发言的同时,组内每人都必须参与发言,发言的内容不得重复,不说客套话,研讨的主题要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依据。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在一天的工作后,要求教师提起笔,写下自己的教学反思,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一个困惑的教学问题,一个“学困生”的转化,一种指导朗读的方法……教科室每月编出一本《教学随笔》,推荐给全体教师阅读,帮助教师对教学实践后的个人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自我反思,通过阅读别人的反思,使每一位教师获益。

    我们还要求每一位成员开展“四个一”活动:
   
    一节课。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人上一节课,在此基础上选出两人各上一节校级示范课,全校领导和教师听课。课后进行评课活动。领导教师以座谈、讨论的形式评课,具体、实在、有启发性,对讲课者、听课者都极有益处。
   
    一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内容为前面所上的那节课,要求内容全面,步骤具体,环节清楚,体现出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的特点,并且要写出设计的理念。

    一篇说课稿。说课稿内容仍为前面所上的那节课,要求实在、清晰、体现新课改精神。
   
    一份多媒体课件。研讨班成员在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和掌握信息技术较好的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之具备一定的多媒体制作能力,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有一份多媒体课件,并且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这些活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有利于教师的思索、学习、探究、总结,有利于每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听课与评课。
   
    每周三下午是研讨班听课与评课的活动日,我们以省市县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开设各类示范课、教改课等公开课的形式,让研讨班成员听课、评课,为互助合作、感悟启发提供了一个群体合作的平台。研讨班成员不仅认真地记录了教师的教法,更注重领悟教师学法的指导,不仅注重听,更注重学习和吸收、内化有价值的东西,在听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在评课时,我们先分年级组进行评课,每位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组长作好记录并进行梳理,然后全体成员集中,再一次进行评课交流,由组长发表组内的意见,在交流过程中每位教师随时可以提问,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发各种争论。我们在评课时更多地去挖掘上课教师的优点,因为我们的研讨班成员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在听课的,充分挖掘公开课一点一滴的优点,以此为借鉴努力吸收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使自己的教学艺术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3.协作与独创。我们提倡教师间互助协作的校本教学研究,是要让教师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发挥团队合作的互补共生、群策群力、互动成长的巨大优势,提升教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深度会谈(课改沙龙)、专题讨论(辩论、质疑、答疑)等形式分享成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同伴互助就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进度、
   
    统一行动的“大一统”的思想,即使统一备课,集体备课,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思考,要结合校师情、生情再进行整合,进行教学二度设计,不要同一课题要求统一的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实现教学的“个性化”。要给教师提供表现和创新的机会,允许教师标新立异,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

    (四)建立健全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1.制定中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根据我校中年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出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把中年教师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转型阶段、定型阶段、超越阶段。在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个极其痛苦的飞越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专业发展要求,体现出教师发展逐步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发展的特点。我们分别从师德规范,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教学质量、听课评课反思、理论学习、科研论文、多媒体技术等八个方面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相应的要求,各科室根据要求对教师过程管理。由于有了比较明确的显性的可操作的具体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发展的方向,并努力向明确的方向前进。
   
    2.重视教研组文化建设。重视教研组的建设,让全体教师参与管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决策工作,以提高他们的身份、影响和满足感。为了充分发挥中年教师的创造性,还把他们组织起来,组织结构上可以备课组为主,权力分散一些,便于他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提高。教研活动鼓励并放手让中年教师去组织实施。学校领导实行蹲点制度,关心中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常参加教研活动,对中年教师做必要的指导,用语言用行为来引领中年教师关注自己的发展。重视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建立一套情感激励为主的激励方式,开展“优秀班主任”、“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形成和谐的氛围,使中年教师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三了。
   
    3.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传统教师评价过分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它抑制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要求;传统教师评价是一种静止的、横断面的评价,它忽视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基础。我校建立了以“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为引领的面向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的职业、教育思想、教学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只要教师通过努力达到了每一个发展目标体系的要求,我们都会予以肯定和奖励,在评优、评先、个人荣誉的推荐上予以优先考虑。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提升中年教师的工作绩效和职业成就感,持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四、实施的成效分析
   
    通过三年的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年教师处于弱势的地位已一去不复返,中年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更加精湛。原先由中年教师“一枝独秀”、青年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可喜的是中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全校教师,形成了积极学习、共同探索、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1.教师素质自主提高。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保证了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批爱业、勤业、精业的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正日益高涨,在各级教学评比中获奖的研讨班教师人数正逐步上升,教师的课题、论文获奖发表在全校教师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更新型教师的成长更为迅速,许多教师现已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其中4位教师获省“教坛新秀”称号,20多人获得县市级名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校有11位教师获得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更为可喜的是这些教师的成长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示范和榜样的作用,他们的成长也给青年教师施加了压力,使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了更多的动力,学校教师呈现了勤于工作、钻研业务、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学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2.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各级公开课上,还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氛围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看、动、做、摆、想的过程中自我发现知识,感悟知识,获取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在课堂上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飞扬着新课程的理念。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活动所给予的力量和智慧,源于教师本身的努力和奋斗,源于集体的互助和合作。
   
    3.学校教研活动丰富多彩。通过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使教研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由此学校教研活动出现了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过去一言堂的教研活动方式正在悄悄地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气氛所代替,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一样得到重视,教研活动研讨气氛日趋浓厚。
   
    4.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以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为载体,使全校教师的素质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得到巩固。以往一年级的新生,家长拼命走各种关系要把自己的子女往年轻教师的班级挤,中年教师往往“门庭冷落”,这对中年教师是一种痛,也是学校的一处伤疤。如今,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年教师,家长都很乐意,从中也反映了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活动开展得深入人心。
   
    我们给中年教师一支鞭,愿他们扬鞭策马;我们给中年教师一张网,愿他们罗起满仓的鱼虾;我们给中年教师一本书,愿他们在学习中厚实;我们给中年教师一方天,愿他们在课堂拼搏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克定。《教师策略性知识的成分与结构特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4.
    [2]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3]沈亚梵。《师资培育多元化与教师品管之研究》。台湾师大书苑。1995年.
    [4]赵昌木。《论教师成长》。《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来 源: 《现代校长》2007年第2期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3:59:45 | 只看该作者
激发教学活力 关注中年教师发展

激发教学活力 关注中年教师发展—我院继续教育中心举办柳州市小学、初中中年教师培训班
撰稿人 兰珊珊    发布时间 2009年3月24日
   2009年3月18日上午8:30,来自柳州市小学、初中近400名中年教师集中于学院南校区礼堂,参加中年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撒忠民、党委书记殷茁雄,我院党委书记朱伟才、院长助理陈建平等领导出席仪式。
   撒忠民局长在开班动员报告中强调,培训是给教师最好的福利,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在职业生涯中发挥余热,不断激发教学活力,追求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并鼓励中年教师争做一个“处处负责任,学生终生把你认”的精品教师。
   我院党委书记朱伟才十分关心支持本次培训,他在开班仪式上对400名中年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学院相关部门对本次培训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员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希望各位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开动脑筋,转换角色,在培训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教育局殷茁雄书记作了开班第一讲,给学员讲授“如何做到关注全体学生”专题。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用太极图的寓意,阐述“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观;用孔子“学做人”的六个标准,即孝、悌、谨、信、爱、仁,引导中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文”, 即要求学生做人在前、读书在后;进德在前,修业在后。他的博学与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局督学王载铮校长作了“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的专题讲座,这位老校长以其丰富的教育人生经历,精彩诠释智慧型教师的内涵。他在讲授中引用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名言:“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向学员揭示了做智慧型教师的重要意义。精辟的语言,卓识的见解,让学员茅塞顿开。
   本次培训致力于让中年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采取专题讲座、经验介绍、网络教学、阅读资料等多种方式对中年教师进行指导,提升老师们的理论素养;加强中年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开拓老师们的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出席柳州市小学、初中中年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的领导和学员


                                                     
教育局局长撒忠民作开班动员报告




                                                        
学院党委书记朱伟才在开班仪式上讲话











学员们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4:01:56 | 只看该作者
浅谈中年教师的成长
作者:张君明   


当我们提起教师的成长自然会想到年青教师的成长。这合乎情理,也是每位走上教师岗位的人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年青教师朝气蓬勃、富有活力;他们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和远大的理想;他们有敢于奋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他们经过不断的磨练,加之各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呵护,在5——1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基本可以健康的成长起来,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此时他们也将要步入中年,中年教师还追求成长吗?中年教师还要成长吗?答案是肯定的。本人想就中年教师的现状作一分析,然后我们浅谈一下中年教师的成长。
我曾对中年教师进行过调查,统计表格如下:

被调查教师
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人数
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人数
未晋升到相应的教师职称人数
60
28
25
7


我感觉中年教师要渡过以下几个阶段
一、迷茫困惑的阶段:
当青年教师经过艰苦的拚搏,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后(我这里所谓的目标是:初中和高中教师取得中学高级职称、小学教师取得小学高级职称),感到成功的欣喜之时,有的已经感觉身心疲惫,到达了身体的极限。是停下来还是继续前进,在我调查统计中出现三种情况:
(1)认为教师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教师如果没有了追求就会不思进取,教学就会出现危机,说不定会遭遇淘汰的厄运。这种看法的教师有33人,占所调查教师人数的55%,虽然认识到了这点,但究竟如何再提高呢?谈到如何进一步成长的时候,他们表现相对积极。
(2)认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达到。现在已经进入不惑之年,身体状态有些透支,和年青教师从各方面都比不了;还需要再拚命追求新目标吗?追求会有什么结果呢?有这种看法的教师有25人,占所调查人数的42%。他们对教师的再成长感到茫茫然。
前两种情况的教师已经取得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或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在农村的学校或者县城的学校教师们非常重视晋升职称,因为职称与工资是挂靠的。相应的职称就可以有相应的工资;所以追求职称的晋升就相当于许多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当然也就自然的成为教师能力大小的标签,教师成长快慢的衡量器。由于教师把晋升职称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们就要为自己捞到教学资本。要争荣誉、要出教学成果,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教师互相抢占时间、互相攀比甚至互相猜疑、表面合作内心敌视的现象。这样怎么能不耗费精力、消耗体力呢?
(3)认为追求花费的精力那么多,对自己很不公平。一些客观因素造成每年的评定职称工作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合理(众口难调)。使得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同样都在追求,有的教师很容易就得到,而我怎么就得不到,是政策的偏差还是自己倒霉……。反正也就这样了,我还追求什么呀?我还怎么追求呀?所以对教师的再成长不抱幻想。
第三种情况的教师还没有晋升到中学高级或小学高级职称,但也即将步入中年。他们有的也曾很努力的工作,取得过很好成绩,就是因为每年的评定职称工作,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他们没有如愿晋升,遭受很大打击;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工作不努力,对自己要求松懈,职称就很难晋升。这些教师处境既然如此,也就产生听之任之的想法。与其苦苦的追求不如耐心的等待,还省去好多烦恼。
二、苦闷期待的阶段:
当中年教师取得了满意的职称、调整好心态,准备下一步奋斗目标,继续成长的时候。教师们往往会发现为他们成长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学校的整个环境似乎都是为青年教师营建的。荣誉、鲜花和掌声离他们越走越远,他们似乎应该退出与青年教师竟争的平台,把所有的机会都给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算是老教师的高风亮节吧。岂不知中年教师也需要继续有个好的环境,他们自身不希望就此停步;但他们由于更加的成熟,张扬的个性变得沉静,好胜的心态变得平和。所以他们只好选择:
(1)苦闷在心:
自己一向在学校都是最优秀的教师,难道说由于自己成熟太快,取得成绩太多,得到相应的技术职称太早(中学高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就要遭到学校的忽视,真的不甘心,面对这样的局面让人痛心、苦闷。曾经有这样一位刘老师,原在我县的一所高中任教,教育教学成绩相当突出,教高考班有一定水平,获得了许多的成绩:县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市级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被我县唯一的重点高中(天津市蓟县第一中学)领导看重后,顺利地调入蓟县第一中学。(要知道想进入蓟县第一中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由于蓟县第一中学是藏龙卧虎之地,学生的来源也是全县最好的。刘老师初到蓟县第一中学后,应该说对环境是不熟悉的,他不熟悉同事、不熟悉自己的学生;尽管他非常努力地教学,可教学成绩平平,学校领导和同事渐渐地对他就不再重视。他感觉心中苦闷,一颗倔犟好胜之心使他不顾一切的拚搏,可惜由于体力不支,把生命的最后时刻留在了三尺讲台。这是一个年仅30多岁的教师;这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教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案例。
我曾经和一位脱颖中学高级教师(就是不够晋升条件而破例晋升职称的教师)进行多次接触,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该教师原来是一所高级中学的教师,本人有特长,写的一手好字,受聘于某书法学会理事,其作品屡次获奖。教学成绩裴然,所以脱颖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本来很有发展潜力,但由于职称已晋升,学校也就把更多的机会留给没有晋升职称的那些教师了。所以这位教师就有莫明其妙的冷落感,心中非常苦闷,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从这所高级中学调入了一所普通的小学。去默默无闻地埋头教学吧!
(2)中年教师也有期待的心理:
中年教师的期待不言于表而见于行。他们不会再象年青教师那样,有张扬的个性、激情的表现、明确的追求。青年教师为了尽可能地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他们会凭借自己的工作激情来感染身边的所有人。他们可以影响他的学生、感动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各种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也确实有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他们的工作热情加之敢干拚搏的工作精神,往往会取得优异的教学业绩;真的值得我们高兴,因为这是教育的希望、学校的未来!
可中年教师不也刚刚走过这一阶段吗?这一辉煌的阶段到此为止吗?中年教师不甘心,中年教师有心理期待:学校领导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的教学、扶持自己的成果,使自己的成绩不断上新台阶,自己在学校的地位不断提升。
三、下决心重新选择阶段:
中年教师经过前两个阶段后,应该快速下定决心、进入自己的选择阶段。如何选择也会出现三种情况:
1、积极地选择:
一些教师感到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新的教学工具不断出现。要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师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认可;使自己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在我对60名教师(30名中学教师和30名小学教师)的随机调查中,有53人已经取得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相当于中学中级教师职称,而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取得相应的高级职称,就职称晋升而言已接近极限),这些取得高级职称的的教师中,有这种选择的仅仅有20人,不足取得高级教师职称人数的38%,是被调查人数的33%。但下面的案例,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在我们县城的一所中学,有一位数学教师,数学基本功非常好,数学作图是他的强项,徒手画的几何图形非常漂亮。因此学生曾经特别喜欢上这位教师的数学课,许多同事也极其羡慕她,她也经常在学校内作课。随着《几何画板》的出现,许多年青教师掌握非常快,她感到了教学危机,不再象原来那样有那么多的公开课,被学生喜欢的程度也越来越减弱。当时这位教师的年龄已快半百,本可以凭经验进行自己的教学,但她选择的是学习学习新的教学技术、学习使用新的教学工具。我感觉这是积极的选择、是教师的风范。
2、惰性选择 = 消极被动的等待
对晋升了职称的教师,他们感觉已经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身心的疲劳让他们自然地进入休息和放松期。他们此时才会有时间考虑自己:我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已经透支?如果透支身体将来受苦的是我自己能是别人吗?我的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学校内(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教好学应该没问题吧!即使成绩不在前也不至于落在后面,何况我和年青教师争什么呢?
因此,这些教师教学积极性就大不如以前,他们选择消极被动的等待。学校教学任务落在自己头上时,就埋下身体努力工作,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绝不会有创新、绝不会超越自己。他们有小富即康的思想,实际就是一种惰性选择。在我调查的53位晋升了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中,有25人不同程度地有了这种选择。占这部分教师的47%,占我所调查教师人数的42%。数目之大,值得深思。他们应该是学校的资源,是学校的财富。这样的选择如何会发挥他们的教学潜力、能发挥他们的财富和资源的价值呢?
3、恶性选择(不求上进、破罐破摔)
对于一小部分教师,晋升了高级教师职称后,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同事的认可,具有严重的失落感,他们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顿生感悟:凡是事以至此,索性就不再争取,我在哪里教学都给我那么多工资,何必再卖命!
而对于那些经过努力仍没有晋升到高级教师职称的人,有的不找主观原因,放大客观因素的不科学性、不合理性。怨声载道、怨天尤人;没有工作激情、缺少教学热情;应付工作、不求上进。社会关系复杂到如此地步,真让人心寒,我又何必自寻烦恼,倒不如破罐破摔,看谁奈我何如?
在我所调查的60位教师中,竟有5位教师有如此选择,占被调查人数中的8%。让我感觉沉痛,教师队伍中出现这样的想法应该非常可怕:一方面是对教师本人的伤害和摧残,无论什么原因没有能够晋升职称,应该让教师心服口服、心平气和;另一方面是对教育的破坏、对学生的贻误。这样的教师对教育失去信任,他们就不想为教育尽什么责任,怎么谈奉献教育呀,怎么谈一切为了学生呀?
在我调查的60名教师中,有10名教师的态度不明确,他们的想法随时随地变化。分阶段呈现不同的表现:当他们感受到领导的重视和同事的关注时,教学情绪高涨;而发现教学成绩还在原有水平时,就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时,极其容易产生动荡心理。所以对他们的调查应该说是无果而终。
(作者单位:天津蓟县教师进修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17:51 , Processed in 0.1463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