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的知足、知不足和不知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2 17:4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的知足、知不足和不知足
冯为民


有一首歌名为《知足》:“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风/ 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 总是不能懂不能觉得足够/ 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 要怎么收藏要怎么拥有/ 如果你快乐不是为我/会不会放手其实才是拥有/当一阵风吹来风筝飞上天空/为了你而祈祷而祝福而感动/终于你身影消失在人海尽头/才发现笑着哭最痛/那天你和我那个山丘/那样的唱着那一年的歌/那样的回忆那么足够/足够我天天都品尝着寂寞/才发现笑着哭最痛wo /如果你快乐再不是为我/知足的快乐叫我忍受心痛”。这虽然是一首爱情歌曲,但所揭示的道理对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拥有就应该知足”,知足的快乐虽然有时会让人“忍受心痛”,但拥有知足的回忆都是更具价值的。语文教师要学会知足,珍惜知足,要知道语文教师的精神生活比其他各科教师的精神生活都富有得多,即使将来退休了,写写传记、谈谈天聊聊地也比一般人的优势明显得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更是一般学科所没有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的空间也与生活的空间相等,在课堂上永远带着一颗真诚的心,绝不受现实生活中负面因子的影响,追求一种本真,追求人格的魅力,追求自己的崇高,因而可以心灵纯净得多、坦然得多,百忧扰其心的平时生活会荡然无存,精神振奋,心理健康。这样的生活境界是弥足珍贵的,应该知足,也只有知足,才会常乐,才会敬业爱生,才会不断进取,才不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语文教师也需要具有“知不足”意识,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后者主要强调“知不足”的难得。一个人如果经常反思,“知不足”而努力弥补之,则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成熟。荀子讲“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实际上就是说明“自知者明”,只有能知不足,才能最终成为君子。现在有很多语文教师博览群书、思维活跃,这本来是很大的优势,但却常常因此而毁了自我,究其根源,恰恰就是缺少“知不足”的气度和胸怀,有的气盛的年轻语文教师把别人公认的“不足”甚至是人格缺陷作为自己的个性价值所在,自鸣得意,借以特立独行、我行我素,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需要“知不足”的品德,教无止境,教学永远是带有遗憾的,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知”每一节课的“不足”,尤其在开了公开课后听了许多人热捧甚至追捧后,更要进行冷思考,在“知不足”上多下功力,这样就会不断接近完美,在教学中学会教学。《道德经》有“祸莫大于不知足”之言,但老子所要表明的意思一般人却是误解了的,老子是说对你接触的对象如果了解得不够充分,这不仅会遭致灾祸,本身就是最大的灾祸,真是深刻极了。如果语文教师能充分全面的知道自己的不足,虽然有可能也会遇到不顺之时,但自身的追求却是值得肯定的。
语文教师不知足情形只有一种,那就是永不满足地学习,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语文教师需要学的知识和技能很多,就确保一节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质量而言,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三大能力: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而这三方面的能力都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不懈认真钻研,并且永无止境。何况语文教学需要具备的其他素质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11:15 , Processed in 0.1012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