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近代教科书与福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1 13:3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近代教科书与福建

来源:海峡都市报2011年5月20日


    因为这本《高等小学修身课本》,记者有了拜访黄以雍老人的机会。采访在5月16日晚上,黄以雍老人的大女儿林华孙笑说:“晚上采访好,我妈妈‘晚上是条龙’,很精神。”
  
  老人记性不错,说话还保持着50年教师生涯养成的慢速清楚的习惯。“我小时候都住在仓山,爸爸很少在家,两家8个孩子,请了老师来教书,没有上学校,因为那时候外面乱得很。”没想到吧?黄翼云、黄展云自己办学,他们的孩子上的居然是家塾。“三字经我没有念过,四书五经我也没有读过。老师教我们认字,那时我作文写得好,数学很差,14岁考上了仓山的教会学校(中学)。”老人说着就笑了。面前的《高等小学修身课本》,虽然是父亲编写的,但老人说她“没有读过”,记者取出带来的教科书图片资料请老人辨认,老人一眼就认出了商务印书馆1903年编辑出版的《最新教科书》,“这个我记得,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爸爸回来,搬回来很多很多教科书,堆在阁楼上,就是这种教科书。”老人家一句话带出一个重要信息:除了黄展云林白水自己编写的教材外,蒙学堂很可能还用过商务印书馆编的《最新教科书》。因为1913年左右,民国成立不久,原来的闽侯两等小学校面临重新调整,黄展云很可能是趁空把原先留在学校仓库里的剩余教科书清理带回家去。
  
  那时教科书很多,为什么唯独“商务版”的留存这么多?记者采访了商务印书馆发言人刘祚臣,以及专门研究教材的两位学者——北京社科院的毕苑老师和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吴小鸥。从他们那里,意外地挖出了一段闽籍教科书编写者的辉煌历史。刘祚臣听到“福建”两个字,立马像听见祖宗似的肃然起敬,“高梦旦先生在我们商务最重要的!他就是福建人!”
  
  毕苑老师想都不想就说:“高梦旦是商务印书馆的当家人。晚清时期的出版界,特别是教科书的出版,福建是最重要的一股文化力量。因为高先生,那时候商务‘长乐帮’人才济济,影响非常大!”吴小鸥教授手里有一长串编出经典教科书的福建人名单:高梦旦、严复、林纾、郑贞文、李登辉、林语堂……他们的文化影响,散发到千门万户,今天的孩子,还都从中受益不浅。下面,咱们挨个说。
  
  高梦旦(1870—1936),福建长乐人,除了1909年兼任复旦学堂(后来的复旦大学)监督(即校长)之外,34年都在商务兢兢业业。
  
  郑贞文(1891—1969),长乐人,帮助陈嘉庚建立厦门大学,1932—1943年,担任过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李登辉祖籍福建同安,出生于1873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13年担任复旦校长
  
  高梦旦和商务的辉煌影响
  
  刘祚臣说,商务印书馆是1897年创办的,四个创办人之一就是高梦旦先生。高先生是蔡元培先生和张元济先生的左右手,1903年高先生从日本回国,被聘为国文部主任。你有没有听说过他编写国文教科书的故事?为了编好书,高先生和张元济、蒋维乔、庄俞常围坐一桌,几乎为了每个字都要吵架。他们吵架是很好的,有时要吵一天。有一次跟蒋维乔吵一个“鼎”字,蒋先生要用“釜”字,高先生一定要用“鼎”字,蒋先生说:“鼎字太古,不普通。”高先生说:鼎是很日常的用字。”“后来两个人静下来分辨,才知道,原来,福州话把“釜”“鼎”,叫做两人吵了半天,原来还是殊途同归,相对抚掌大笑。
  
  刘祚臣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小学课本的编写很多地方还保持我们商务的传统,比如用楷体字排课文,一、二年级要限定生字量,课文要配插图,每课都在一个展开面上……一直沿用至今。又比如课后练习要有问答、联字、造句等等,这都是高先生当时定下来的。“我们编的教参比教科书还要好,你看现在的课时安排,就是我们100多年的传统,而且,我们除了编教科书、教材,还培训老师,这样的做法,全国没有第二家的。这里面都有高先生的大功劳。”
  
  学生们的反应到底如何呢?记者找到1986年冰心老人回忆商务印书馆的一篇文章,里面写道:“……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我在学认‘天地日月,山水土木’这几个伟大而笔画简单的字的同时,还认得了‘商务印书馆’这五个很重要的字。”
  
  刘祚臣没有谈到的是高先生在编写工具上的贡献:当时学生和老师使用最多的《新字典》和《辞源》,也是高先生倡议编定的。王云五的《四角号码检字法》是在高先生送给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书出版了,高先生为他作序,让稿的事,序中只字未提。高先生早年还与求是大学堂第一任总教习劳乃宣共同研究汉字改革方法,劳乃宣的简字研究成功,他也不曾署名。
  
  郑贞文和他的《化学》
  
  郑贞文1919年到商务印书馆。他亲自编写一系列中学化学教科书,特别是1929年出版的新时代高中教科书《化学》,是我国化学家自编的第一本高中化学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出版后,风行全国,连续再版多次,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我们中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化学名词,命名问题就是郑贞文解决的。他按照元素的物理状态,摒弃了单纯译音方式,以自创新字为原则。选用新字的部首,如“艹”、“火”、“酉”、“月”等,这种方法可以拼成成千上万种有机化合物所用的化学名词,将错综复杂的外国有机化学名词,译成统一的中文用语。这是郑贞文的一大创造。
  
  李登辉的英语教材
  
  这位李登辉不是台湾的李登。他祖籍福建同安,辉出生于1873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13年担任复旦校长。吴小鸥教授说,“福建人应该要知道这李登辉,他位很有名的,当过复旦大学的校长。不止编了一本英文教科书,是好几本,受欢迎。很他的英语书跟现在字母从‘A、B、C’开始教学不一样,都是一句话一句话开始。你有没发现,民国时代学的生英语程度,比现在的学生好多了。所以现在英语学界有一部分人研究比较近现代的英语教学法,认为李登辉编写的英语教科书比现在的更好。”
  
  复旦大学收女生,是从李登辉手里开始的。他最得意的是,有26位弟子先后出任大学校长,这里面包括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
  
  严复和林纾
  
  吴小鸥教授告诉记者,1906年的清政府成立的“编译图书局”,学部第一次编辑初等小学教科书,就请过严复。吴小鸥教授说,当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有直接拿到中学堂里让学生学习使用的。严复的书法好,编译局用他的书法编写了小学低年级用的字帖,你知道吗?居然是草书!
  
  北京社科院的毕苑告诉记者说,林纾是当时的古文大家,1916年商务印书馆出过他编写的修身课本,相比他的修身课本,他为中学教材出过古典文学选文更为经典。
  
  林白水和黄展云
  
  除了修身课本,林白水还编过其他的教科书。吴小鸥教授很肯定地说,当时在图书馆看过林白水编的《国语》第四册。市面上现在还有林白水编的《学生便用尺牍》,也就是书信写作教材,以及《高等小学经训教科书》和《经训教授法》。而黄展云还有独立署名的《女子学堂用书》,是当时的“福建教育普及社”出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4:29 , Processed in 0.1273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