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振文人書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0 22:3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賀鵬程書展
張大春
   
    一時雲起壓冬陽。南國合須無雁行。蹀影歸來寒咄字。窮年消息倦觀光。八分澹蕩三分老。不盡蕭森更盡觴。我有輕毫勤拂拭。伴君沾醬下燒羊。


重振文人書法
龔鵬程
    書法是文字的藝術,不是線條或墨塊。正如雕塑與建築不能說是水泥土漿或鋼片的藝術那樣。

   可是因文字在其他國家並未真正獨立,多只是做為語言的紀錄或仿品,故書法藝術在旁的地方皆不發達,唯獨在我國才得茁壯,地位且遠高於繪畫及一切雜藝。

    林語堂在《吾國吾民》裡曾言:「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以基本的美感,中國人就是通過書法才學會線條和形體的基本要領。因此,若不懂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藝術。」「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看見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宗白華也在〈中西畫法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一文中說道:「中國音樂衰弱,書法卻代替了它成為一種表達最高意境與情操的民族藝術。」此類言語,均是對書法藝術的贊歌。而書法藝術,正是怎麼贊頌也不過分的。

    可惜這門藝術近來頗為衰微。外邦人士對中國藝術之審美品味,大抵仍局限於器物工藝層次,對音樂繪畫已少賞音,遑論書法!以致國際藝品市場中書法作品之標值輒低於繪畫乃至工藝品。國人對書法藝術,亦因毛筆退出實用領域、古典文化氛圍消失、審美趣味變化等因素,漸生疏隔。縱使還有不少人拼命在練字,甚或以書法名家,但技未必進於道,看來也是令人失望者多。

    因書法漸衰,故亦不乏振興其道的倡議。可是這些設想往往搞錯了方向,以致愈振興愈糟。

    許多改革者都以為:當世書風是被文人書法所籠罩且無生氣的。如姜壽田《現代書法家批評》就說:「傳統文人書法,從二王、蘇東坡、黃山谷的重韻、書氣,到明代董其昌的重禪氣、談意,再到清代劉墉重廟堂氣,以致最終形成帖派末流的館閣體,由暗弱到死寂。」

    整個現代書法,可說都建立在這種對文人書法的認識和批判上。改革之道,則有沈尹默之類重返唐賢法度的主張。另外還有不少更激進的想法,例如從文人氣的反面:匪氣、綠林氣、工匠氣、村野民間氣等各方面去發展書法。或更趨近現代藝術,擺脫詩文對書法的制約,單獨寫一個字、幾個字,或俚俗語,回到線條本質及造型之美;或根本抽象化、拼貼組合化、觀念藝術化等等。

    其方法與方向十分分歧,但其基調,無不是反對文人書法的。有時則以文人書法來概括傳統書風。凡將「傳統書法」跟「現代書法藝術」對舉起來說時,傳統書法指的就是文人書法,是要被打倒的對象。

    這其中,匪氣、綠林氣、工匠氣、村野氣,根本不值得討論。沈尹默回歸唐法的主張則影響深遠,如今練字的人,入手誰不從歐虞顏柳開始?先生把寫字的人分為兩類:書家和善書者。說「善書者是會寫字,字寫得好看的人,但它的點畫,有時與筆法偶然暗合,有時則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種皆工」。書家則精通八法:「點畫使轉,處處皆須合法,不能絲毫苟且從事」。兩者相比:
   書家的書,好比棈通六法的畫師的畫。善書者的書,就好比文人的寫意畫。善書者的書,正如文人畫,也有它的風致可愛處。但不能學,只能參觀,以博其趣。
沈先生是重法度的人,論書尤重執筆法,常批評蘇東坡單鈎執筆,且肆口「我書意造本無法」,往往為不講究的人所借口。故他反對文人書法文人畫,說:「自元以來,書畫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兩代,可看的書畫就越來越少了。」其實不只元以後可看的漸少,宋代蘇黃便已入了文人書畫的歧途。依他看,也是殊不足取的。書法的典範,遂僅能是「二王、歐、虞、褚、顏諸家遺留下來的成績」。[1]

    沈先生所代表的,都是一種具有現代性的專業化分工態度,強調專業書家、專業畫家。文人書文人畫在其觀念中,等於「業餘」或「外行」。專業者才精通這一行所該具有的法度技藝;文人玩票,雖也偶有暗合處,畢竟非真積力久而得,故不牢靠;雖有趣,卻不正規,不足為訓。

    這種區分,顯然是比擬繪畫史上「行家」與「戾家」之分而來的。因對清代書風不滿,欲藉此反撥文人書風,重返二王唐賢之法。這樣的態度,自然是復古的,但復古之目的,殆在除弊,用以批判當世。
  但文人書法如此不堪嗎?如今書壇之弊,真是文人書法造成的嗎?只有打倒或擺脫了文人書法才能發展書法藝術嗎?我對這些看法,都不以為然。

    道理非常簡單:當代書風,到底是文人氣太重還是缺乏文人氣?當代所謂「書法界」,無論什麼協會、學會、書法教室以及展售場所,參與者不都是戮力鑽研筆法、苦練歐虞褚顏諸家遺跡,各體皆工的嗎?書家僅以善書著稱,文名則罕覯。故古人多寫自己的文章詩歌,今人只能抄抄古人的詩文或節臨古碑帖。詩文既非所長,文人氣自然也就難得具備。古人批評專業書人畫匠時所指摘的毛病,如「本色之弊,易流俚腐」「腔或近乎打油」「氣韻索然」等,倒是極為普遍。

    在這樣的現實狀況中,救弊之道,理應是提倡文人書法,以藥不學無文之病。焉能倒過來再批文人書法?這不僅是打已死之虎,非英雄手段;抑且開錯了藥方,會使時代病更入膏肓。前者叫做無的而放矢,後者是庸醫誤診,不免害人性命。

    現代藝術式的實驗書法,又不僅脫離了文人傳統,也試著脫離文字,以線條、色塊、造型、創意為說。顛覆的,不只是文人書法,更是書法之本質。如此一來,還能否或適否仍稱為書法,實在大有疑問。書法之本質是文字的藝術化。把字寫得好看,從實用文書變成藝術欣賞對象,乃其形成之原理。脫離了這一點而去談墨色、線條、抽象、構圖,就都是胡扯。

    事實上,脫離文字後,那些墨象、表現、拼貼或什麼,觀者亦極迷茫。其美感到底在哪兒,往往從畫面和線條中難以體會,需要創作者另用言說去闡釋說明。因而現代書法常變成了語言藝術或行動藝術,理論一套又一套,主義一堆又一堆,真要這些朋友寫幾個字來看看,恐怕是不成的。他們或許善於用言說編織論述,但是否為書法便很難說。重提文人書法之概念,對此類人亦未必無益。

    須知書法之性質與傳統,是與繪畫不同的。畫本來是獨立的,後來才與詩文書法結合,更晚則加上了印章,於是出現了文人畫。文人畫是畫史之變,故崛起時頗貽「戾家」「不當行」「非本色」之譏,書法卻不然。若附和文人畫這個詞,說文人書法,則書法本來就是文人的。文字、文學與書藝,從來結合為一體,不可析分,不是單純的筆墨線條而已。

    自書法藝術初起,至文人篆刻之盛,這整個歷史,通貫為書法史,而其實也就是文人書法史。不能掌握這個脈絡,並體會其中蘊涵的道理,對中國書法,終歸是門外漢,是站在場邊子上說話。企圖打倒文人書法以振興中國書法,也終是不知從何說起的!

    因此,無論從哪方面看,文人書法在今天,不是應被打倒,而是該再提倡。今天書壇的一些弊病,不是文人書法造成的,反而是對文人書法認識不清,卻又胡亂反抗使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6:29 , Processed in 0.2211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