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3 07:2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
    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大学语文处境尴尬。近日,大学语文教育是否被边缘化又成为高校师生和媒体关注的话题,有人提出大学语文无用论,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期关注中学,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
    记者:最近一个阶段,一些媒体纷纷对大学语文课的现状表示关注。您认为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存在哪些问题?
    温儒敏:我认为,大学语文课目前的状况比较尴尬,不改革是不行了。照理说,当前正提倡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可是事实上,这门课在许多大学并不怎么受重视,开设不开设并没有一定之规,许多学校主要是给理科学生开语文课,但对各个院系的要求并不一样,有的将语文作为选修课,有的将语文作为必修课。
     相对于专业课或是英语、政治课而言,大学语文并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是否规定必修也比较模糊。以北大为例,去年教务部征求理科院系领导的意见,几乎所有院系的领导都认为要开大学语文,认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写作表达能力。但一落实到课程安排,有的院系又都舍不得把必修的学分“掰”出一块给语文课。理念与现实存在差距,都想重视语文这门课,却又重视不起来。
     记者:除了课程设置上理念与实际的差距外,在教学体制上,大学语文课对存在哪些问题呢?
   温儒敏:就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来看,什么人在讲授,各大学也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设立语文教研室专门负责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这种情况比较多。认为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强、普及型的基础课程,人们一般不认为它有多少学术性。如果一个教员老是教大学语文,在科研上是没有位置的,所以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有些学校只好指派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员去教大学语文。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另一种是没有专门的教研室,而是依托中文系各个学科的老师轮流讲授。这样,授课效果和水平可能会好一些,但老师各讲各的,课程没有相对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记者:教材和教学方法是否也直接影响到大学语文课的接受情况?
      温儒敏:是的。首先从教材来说,目前全国有多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大同小异,无非是选收古今一些文学性的范文,加上一点注释和简要导读。常见的教学方式则是以老师串讲为主,跟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准怪这门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被讥笑为“高四语文”。
       记者:除了通过教材的改革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外,您觉得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温儒敏:大学语文教学一般只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然后,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既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学习大学语文,必须要有提升;也不能完全放开,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
     大学语文应当还是“语文”,不过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普遍水平,要让他们有兴趣,还要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我们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参与到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中来,有关部门也能更多地关注大学语文改革,共同来拓展大学语文教育的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05:29 , Processed in 0.1202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