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7902学友群]总舵主沈开红学兄选发[30年聚会]图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 09:0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家请。。。。。。。。。。。。。。。。。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18:07 | 只看该作者
同学聚会三十年感言    文/在水一方[转]
    火热的2007年仲夏,通河高51班全体师生,在我们美丽的故乡,正在发展和新兴的城市相聚。叙述着我们30年师生和同学的感情,分享着每个人的成就、幸福与快乐,畅想和祝福更好的明天。
    30年前的1978年,在那金色收藏的季节,一群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的男女同学,一同走进同一所学校,一起步入同一间教室,怀着美好的理想和满腔的抱负,聆听我们慈祥老师的教诲和知识的传播。两年的学习生活,很快的过去了,但我们的师生感情和同学友情却深深烙在我们心中。30年后我们相聚,说不尽对恩师的谢意,道不完的学友情,诉不清的思念与回忆。在这洋溢着欢乐和幸福的时光里,我们共同举杯,畅饮美酒里流淌的真情;我们放声歌唱,共同步入舞池,品味歌声里飘出的欢乐;岔林河里的戏水打闹,追忆着同学时代的纯真。
    相聚是短暂的,但美好的祝愿是永远的。今天的依依惜别,等待的是明天再次相聚。家乡的师生祝愿外地工作、生活的同学,生活美好!工作顺利!同时我们共同祝愿高51班的师生,健康幸福!生活快乐!亲人安康!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19:58 | 只看该作者
这份淡紫色的学友情![转]
  光荫荏苒,时光转瞬即逝,岁月它依然天天在无情地流逝!所以今天的我会倍加珍惜,珍惜今日与难得相逢后学友之间的联系。尘封的记忆也是在那相聚的时刻纷纷扬扬地打开的。
  那些本已忘却的往事,通过一次次的QQ聊天和电子邮件往来的传递,竟然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我们走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的坎坷、幸福和快乐是不计其数。随着岁月的流失,许多往事也是如过眼烟云,慢慢地在记忆里淡化消散。但随着岁月的流失,有许多往事却一直沉淀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些往事仿佛就在眼前,这些往事也会永远溶浸在我们的记忆中!
  在我记忆的心海深处,始终有着那一份淡紫色暧昧的学友情的感觉,怎么也抹不去!人生有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流连于过去的某个事物或某个情节之中……曾记否?昔日英姿勃发的小伙子和笑靥如花的小女孩,在当年初高中同窗共读的黄金岁月里,读书由批判“读书做官论”改为批判“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我们班以班委为主的课外辅导小组成立了。每天晚上同学们很自觉到教室来听他们对当天教程的辅导,这样大家的成绩也有所提高!这其间是载满了我们多少青春的理想和追求!
  这那四载的岁月里,在那年少青涩的年华里。同学间也曾经传播了不少无不着边际所谓的流言,更是把同学间纯洁的关系抹是上颜色。让载满青春成长的过程中增加了不少让人匪思的秘密,也让我们今生无法忘却!
  这那四载的岁月里,那时候的学习生涯,主要是以“学工”“学农”“学军”为主。学习文化课倒是次要了,几位调皮的男同学总会故意捣蛋和捣乱,拉山头分小派,制造各种状况来为难班干部。三十年后同窗聚会,捣蛋的同学对当时的表现还是那么的理直气壮!
  这几年,同学间的重逢和相聚,无论是在酒席上还是隔着电脑的屏幕,大家都会无顾及地敞开心胸,把以前不敢说不敢谈论的话题拿来畅谈。虽然有时候谈论话题有点暧昧,但这份同窗学友情的暧昧是淡紫色的,它不比赤红色的那么热一点,它也不比粉红色的那么浓一点。这份同窗学友情的暧昧关系也存在友情之间,是一种很特别的朋友,是一种默契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不近也不远,不多情也不无情……
  
  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的人生多了几分温馨和几分浪漫。这份淡紫色暧昧的学友情,也是我的一种心情和感受。也许在我的心中这是一种比友情更深更厚更丰富的情怀吧!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21:17 | 只看该作者
78届高中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转帖]



同学中热情的人们在张罗同学聚会的事,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根河一中1978届高中毕业三十年同学会寄语
(一)
高中毕业三十年,   想见时难别易难;
同学相见难相识,   三十年轮现容颜;
酸甜苦辣你我他,   几度春秋几多寒;
问君人间何情纯,   儿时学友情为先;
今日别后何时见,   寄语相思白云间;
同学相聚须尽欢,   笑对人生赛神仙。
(二)
人生,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你都要去面对;
生活,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你都要去坚持;
仕途,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一切都是天意;
同学,无论是天涯还是海角。学友情谊难消;
我亲爱的同学啊,请在你心中给我留下一角——
梦中、福中、痛苦中,别忘了有我伴你前行。
(三)
擦肩而过是面缘,同学之情是渊缘,今日相聚是乐园,感谢组委各成员。
2008年6月三十日斡雅资.敖写於同学会之前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22:51 | 只看该作者
同学聚会的N多好处
                文/陈勇强
匆匆,还是匆匆。五年同学,光阴匆匆。三十毕业,光阴匆匆。聚也匆匆,散也匆匆。但聚也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同学之情,如滔滔江水。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见到想见的人。和小英有五六年没见了,见面拥抱一下,照张合影,还没说上三句话,就被淹没在了同学们的嘈杂之中。小英去了加拿大。看她变化不大,还象个洋娃娃,生活的磨难没有写在脸上。小英回加拿大前,约好再聚一聚,但没来得及。有些怅然,写了一首小诗《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不知如何给她,就放在这儿吧:
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
很多的故事


八年前点的歌
已忘了歌名
那枚玉币
不知颠沛到了何处



墙一样堵在心口
雷声带着回声

更大了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有些笑料。欢聚至深夜,每辆车上塞满了人,扁担开花,各回各家。送老董到电力局大门口,老董为证明没喝醉,健步走到大铁门下,纵身一跃抓住铁门上檐,一个引体向上,高抬腿,身形矫健的坐在了大铁门上。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小门叽呀呀一声推开来,门房的老师傅走了出来,抬头看着老董,心平气和地说:“董师傅,门是开的呢。”我们一时笑倒。老董进去后,门房的老师傅指着门墩说:“董师傅还在墙根角摆了两块砖头,每天打完麻将回来,一个抖趟就翻上大门啦”。一车人欢笑而返。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有些发现。张英长得高大威猛,没想到一出手,惊艳四座。一篇秀丽的长诗,把30年同学之情抒发得荡气回肠,绕梁三日,原来张英是一才女。饶培宏,江湖人称干蚂蝗,至今还精瘦如干蚂蝗,没想到一出手,豪气干云。原来,到每一桌敬酒,大家都说初中只有九个班,没有十班。为了证明十班的存在和他作为十班班长的合法性,戗着喝酒。结果醉了,不知所终。急得大家一辆车一辆车地去找。周其平,人如其名,为人和平内敛,对人体贴周到,没想到一出手,风情万种。把跳舞的女同学一个个抱在怀里,百般呵护,最后坐在女生腿上,即使别人用相机拍照取证也不起来。马丽大发感慨:“从来没见过周其平这样,大概是蹲机关太压抑了。”我问马丽:“周其平给会翻脸?”马丽答:“打住啦。但要封口费。”大家严重支持。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有些玩场。搓麻将打牌那是常态。躲猫猫是拿手戏。瞎子摸鱼、打死救活、滚铁环、篝火晚会这些游戏地球人都知道。要找到“乐而不淫”的新玩艺儿还真不容易。朋友介绍了一个专供同学聚会玩的游戏,据说十分有趣。游戏名不详,姑且叫《猪八戒背媳妇》吧。游戏规则:男女抽签搭配,两人一组,每次X组,排成两列。设定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游戏要求:男在下,女在上,男背女,背对背,男生的手不得碰到女生,否则出局;女生从男生背上滑落,同样出局。口令声响,先跑到者胜。胜者可独享此女生。刚写到这儿,马丽点评:“过时啦。”“还有更刺激的?”“我要煮饭啦,改天告诉你,88。”看来又出新花招了。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有些收获。一位朋友介绍了他们的聚会形式。每次同学聚会设定一个话题,提前发给大家,各自准备。聚会时,大家围绕话题边烧烤边议论。由于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经历,大家对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有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弥补了个人的盲点。许多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难题,都有了更全面的解决办法。所以,每次聚会,大家获益多多。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有些感动。马丽的父亲去世,一帮同学前去吊唁。马丽说:“我妈去世了,爹也去世了。我觉得好孤独。”喜儿说:“你还有我。”我跟马丽说:“别太难过了。那个世界未必不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你不孤独,你有我们。”
现代社会孤独蔓延,当我们不愿不敢与人交往的时候,幸好,我们还有这帮同学。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有些伤感。30年同学聚会,30年,我们一路狂奔。我们不愿意停下来看一看路边的风景,我们忽略了那些最爱我们的人的感受,我们总以为前面会有更大的麦穗,总是在想有了多少多少钱后我们开始生活,总是要更高更远更自由。匆匆,还是匆匆。三十毕业,光阴匆匆。不记得是谁说过: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有些感悟。毕业30年同学聚会,数落一下,30年来做一件事情的人多有成就,30年来做两件事情的人小有成绩,30年来做三件以上事情的人大多蹉跎坎坷,然而30年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人是凤毛麟角。
成功是条路,失败也是一条路;成功是走,失败也是走。成功有金钱有地位,名利双收,成功的路上铺满鲜花荣誉;失败穷愁潦倒,贫贱夫妻百事哀。那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滑向失败的路?难道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这二八定律是铁律?
是什么让我们改变?朝三暮四,猴子们愿意接受朝三颗暮四粒,是觉得占了便宜。战国诸侯朝秦暮楚,不是受了利诱,就是受了威胁。这30年来,没有棍棒相加,没有刀枪相逼,我们的改变大多是被名利所诱,奔着利益而去的。每一次改变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30年后回头看,我们奔着去的那些利益大都是蝇头小利,芝麻开门的暴富,一蹴而就的成功都是神话故事。真正的利益和成功都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同学聚会,有时也会有些善举。这次毕业30年同学聚会,最大的亮点是成立了“同学基金会”,目的是用同学捐赠的善款,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30年后,我们的同学能这样去想,并且,不遗余力去实施这一善举,这说明我们在进步。这份宽阔的慈悲心,将成为我们爱与快乐的源泉。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25:34 | 只看该作者
33团76—78届同学联谊会邀请函________同学:
三十年前,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告别了留下许多美好记忆的母校;告别了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告别了同窗共读的学友,踏上了五彩缤纷的社会。如今,我们都入了不惑之年,我们都已从幼稚变得成熟。再回首,往昔那美好的校园生活仿佛历历在目。曾记否,恩师们拿诲人不倦的音容笑貌;曾记否,许多人留下了朦朦胧胧的初恋;曾记否,我们一大群青春少年过去的憧憬、期望、梦想、天真和遗憾。多少次在梦中,我们在一起畅心怀旧,我们都渴望能有一天,大家再聚集在一起,再切切实实的过一回校园生活,同叙友情、共同寻梦。现在我们大家期盼已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为了增进同学的深厚友谊、加深了解、加强联系,以便在今后的人生旅途行互相帮助、携手并进,我们决定定于2008年8月2日、3日十二点在三十三团中学举办76届初中毕业生和78届高中毕业生同学联谊会,热切期待您能及时光临。
                                                                                     33团76—78届联谊会组委会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26:48 | 只看该作者
同学聚会发言稿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带着收获的喜悦,带着衷心的祝福,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78届高中毕业30年同学聚会。看到慈祥亲切的老师,看到风采依旧的同学,此刻,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此,谨让我代表全体78届的同学,向过去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我们的恩师表示最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向远道而来参加今天聚会的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时光悠悠,往事历历。30年前,我们坐在简陋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诲。怎能忘却,李子园晨风中的琅琅书声,月光下的窗前明灯;怎能忘却,车前岗上那指点江山的翩翩风采,编织未来的壮志豪情;又怎能忘却,十二驳桥河滨,那林荫漫步,高谈阔论,笑语欢声,以及那同学厚谊、师生深情……光阴荏苒,一晃30年,我们已过四十不惑。多少年来,我们彼此牵挂,彼此祝福,岁月的沧桑无法改变我们的深厚友情。
时光流驶,容颜依旧,母校却发展变化了。这是历代师生薪火相传的结果,也是各位同窗学友大力关心、支持的结果。几年来,我们78届同学慷慨捐资10多万元,资助母校的建设。作为同学,我深深感佩大家的盛举;作为母校校长,我对大家鼎力支持湖雷中学的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湖雷中学。
今日欢聚,实属不易,希望30年后我们再次相聚。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恩师身体健康,平安幸福!祝愿各位同学事业发达,万事如意!

2008
929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28:09 | 只看该作者
同学聚会的记录 文/龙博和煦的春光,跳跃着洒进了多功能厅,转瞬的那一刻,打破了这里的静瑕。七彩的如丝的灿阳,绽开了一张张笑脸,在惊喜、感慨的欢呼声中,要么拥成了一蔟花朵、要么久久的拉住不放,要么相视着眉飞色舞、要么激动的甜泪轻溢,要么……,三十年久别重逢的此时此刻,所以有这么多的要么呀;昔日的孩童已经褶皱浅颜,所以有这么多的要么呀;看到这里您已经明白了吧?对的,这是一场聚会,一场阔别了三十年的聚会。

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涌潮,不仅冲溃了那“红色十年”的历史,也以惊人的速度洗刷着世人的头脑。工人农民的任务,就是生产;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那种“政治第一、业务第二”的认识,在波涛中化为了小小浪花。昨天我们还在上午练功、下午学习,今天突然接到通知,停止练功,全天学习,曾经值得炫耀的文艺班即时解散。这是1979年,这是我们当时不能理解的一年,这就是三十年前的那一年。

1974年,我们这些八、九岁的小学生,通过学校选拔,组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文艺班。此时起,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宣传毛泽东思想、歌唱赞美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当初的八十多名两个班到后来整和成五十四名一个班的编制,在分有器乐组、舞蹈组和戏剧武功组的形式下,在半天练功、半天学习的形式下、在升学保送不用考试的形式下,直到1979年,我们都是在油彩化装、歌舞升平的环境中度过的。国庆、春节的时候,剧场里是我们的专场汇报演出;五一节时的工厂、田头,飘荡着我们慰问生产者的童声合唱;八一建军节,起舞的红领巾辉映着人民解放军的领章帽徽……回想那时,喜悦和甜美是不尽的。白汗衫、蓝裤子是我们统一的演出服,那天真活泼的照片,在脑海里是永久的记忆;圆领衫、黑色灯笼裤和腰间的手编板儿带,那生龙活虎的神态,在岁月里是难忘的青春少年。这些美好的日日夜夜,在1979年,被高中考试所葬送了。上高中必须考试的命运,结束了我们保送升学的梦想。那年那月那天,我们被分散到其他的班,和大家一样开始了晨读晚学的文化知识汲取。记得宣布文艺班解散那一天,我们哭了,或者说是流泪了。为即将分开的同学之情而伤感、为即将离开的师生之情而伤感、为即将考验自己的文化真知而伤感。就是这伤感,一晃三十年呀。

伤感其实是暂时的,眼泪鼻涕以后,冷静和理志成就了我们。再相聚的今天,正如我在主持仪式上说的:三十年来,我们改变的只是风雨中的容颜,那学友之谊、师生之情永远不会改变……

煞费苦心的倡导者是个“四人帮”,那是我现场即兴指认的,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巧合的是三男一女的“四人帮”的组合:三个老爷们都是公安战线的,一个女流是人民教师。“文革”与教师挂边,粉碎“四人帮”与公安挂边,哈哈,他们真是粉碎了旧的、成立了新的“帮了”。我们开场的仪式让自己回到了童年,在“闪闪的红星”合唱声中,迎请了昔日六位老师。已染白发、但神采熠熠的师长们,在我们的歌声里、在我们捧上鲜花的那一刻,也追回了记忆、也堆起了皱纹、也年轻的心扉……。依是慈祥的目光,象艺术家一样,环赏着他们的作品。尽管三十年的历程有些恍惚,但是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就象刻在他们的心上一样,是那么的清晰。他们要说、他们要讲,仿佛当年在讲台上、在练功场,严厉中浸满关爱,温护里充盈期望。简单的“看到你们都大了,我说不出的激动……”几句话,谁又能管得住自己的眼泪呢?特别是武术老师王强,紧扣这次聚会主题的天津快板,没有三弦大鼓但是在我们的掌声节拍里把聚会带入了高潮,把我们带回了三十年前的排练场。接下来的个人介绍,既是对在座的老师们的汇报,也是与同学们的真诚交流。朴实无华的言语,表述了每一位同学对岁月、对人生、对友谊、对未来的思念、思考、真诚和希望的原生态。昔日的孩子们,现在分布在国内外各个行业、各个角落,但是无论在哪,密云都是我们的家,文艺班都是我们的家,同学和老师都是我们的至亲。说到家,还有一处不能不表,在座的同学里,四十几岁竟有当奶奶的了,妈呀!这社会的轮盘转的真快哦。

会餐之前的合影,真是乱七八糟的,集体的合影、纯男纯女的合影,一小撮的合影折腾了很长时间。昔日的同桌或者梦中情人合影了吗?混乱中没有人去特意的关注,其实那时都是小孩子,什么情呀、爱呀的,有谁明白呢?一个个之间完全的纯情素交,才让人回味无穷、其乐无穷啊。杯斛酒席,串来走去,醇香的二锅头,让我们的同窗的友谊更烈了、更浓了,有喝多的吗?那还用说!本人就是不少的一个。

月挂星旁,春风泛香,一双双紧握的爪子、一声声再会的留恋,在这美好惬意的夜晚,久久的、久久的惜别了。喧嚣渐去,静谧轻来,但是那首“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春光更明媚…..”在每一个人的耳边悄吟着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29:33 | 只看该作者
高中同学聚会上的主持词[转帖]


甲:亲爱的同学们,多少次,我在脑海里猜想过你的模样,
乙:亲爱的同学们,多少次,我在梦乡里幻听过你的声音。
甲:三十年过去了,今天,见到大家,那模糊的记忆才逐渐清晰,你的音容笑貌才拨开虚幻的面纱,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乙:三十年过去了,今天,见到大家,你乡音未改风度添,红颜褪去黑发少,眯眼相识还相认,定睛看去仍青年。
甲:回顾走过的人生,足以有一些日子让我们终生难忘记。
乙:是呀,各位老同学,我想,在我们的心中,有两个日子是难以忘怀的,那是1976年和1978年
甲:32年前,我们怀着蓝天般的梦想和憧憬,怀着少年的情怀和求知的热情,来到周庄中学相识相聚。在那二年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学工学农,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度过了人生最纯洁最浪漫的时光。
乙:二年的相聚是快乐的,也是短暂的。在1978高中毕业了,我们带着知识、带着能力,带着友谊、带着快乐各奔东西。

甲:三十年前的78年,我们踏上社会,正好赶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
乙: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以青年人的热情与魄力,投身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中,展示我们的才能,追寻我们的理想。
甲:30年的时光,足以让人体味人生百味。但无论人生浮沉与贫富贵贱,同学间的友情始终是纯朴真挚的,而且就象我们桌上的美酒一样,越久就越香越浓。
乙:为此,让我们举起酒杯,为两年的高中友谊,更为今天的相聚干杯!
甲:一日同学,百日朋友,那是割不断的情,那是分不开的缘。
乙:人生沉浮三十载,同学情义始最真。本次同学聚会由老同学...............等策划安排,所有经费由老同学..............等赞助,
甲:下面我们首先欢迎XXX给我们说说策划准备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及本次活动的安排。
乙:(接用发言者所表达对赞助者感谢的话),下面我们欢迎XXX代表经费赞助者讲话。
甲:(接用发言者的话引出下一位发言者……),下面请XXX致祝酒词。
甲:叙旧情、增友谊、回顾旧岁月;望未来、促沟通、共创新天地。
乙:让我们暂且放下各种心事,欢聚一起,重拾当年的美好回忆,重温那段快乐时光,畅叙无尽的师生之情,学友之谊吧。下面我们请几位老同学来叙叙旧情,叹叹生活,说说新欢!
(就同学发言情况即兴发挥)
乙: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爱情!
甲:时光流逝,岁月如歌。回顾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
乙: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人生的拼搏,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呀!快奔五十的我们真的该在碌碌奔忙之中找点闲暇,去往事里走走,去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
甲:我相信,今天对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来说,都将是终身难忘的!

乙:是呀,过去,由于缘分,大家相聚在一个地方,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了解。

甲:今天,由于情分,大家又一次相聚,我们回忆过去,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我相信,这次聚会定会使这份沉甸甸友情延向你我的有生之年,延向更远的未来。
甲:亲爱的同学们,把握住我们已有的这份珍贵友谊吧,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一起分享欢乐与忧愁,一起促成一些我们想做、但又单靠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乙: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拿起酒杯,为相聚、为友谊、为幸福干杯!!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31:15 | 只看该作者
在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上的发言[ 转]
                 农学75届219班 闫循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金秋10月,我们农学75届219班同学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我们班在这里表达我们的心情,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感谢母校对我们的辛勤培养,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感谢筹办我们这次同学聚会的赵汝军、席凤鸣、关毓林、许勃等同学。
  自10月2日,我们同学徜徉在母校美丽的校园里,觉得天空格外的湛蓝,花草树木格外清新。伫立在学院的广场上,举目遥想,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1973年的9月,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个背负沉重行囊的男孩,那个眼睛里闪烁着激动泪光的少女,不就是30年前的我们吗?当初入校时我们的激情澎湃,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回顾两年的校园时光,730个日日夜夜,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长,但我们却觉得它是那么的短。有人说学校是一个熔炉,燃烧出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两年的学习生活,我们激情飞扬,壮志凌云,青春无悔。教室里、范家乡留下了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足迹;学校的建设发展留下了我们奋力拼搏的身影;校园劳动留下了我们挥洒如雨的汗水;运动场上留下了我们矫健的英姿;宿舍、食堂里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林荫路上留下了我们年轻的身影;新年联欢会上我们纵情高歌;学朝农、上管改,留下了我们不该撰写的大字报;一首“织网歌”留下了我们编织未来的美好希望。总之,我们这两年的学习生活有过平凡与琐碎,也有过喜怒与哀乐。这既漫长又短暂的两年时光,早已化做无形的胶片,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脑海中。
  弹指间,30年已经过去。面对母校,我们农学219班的同学再次献上一颗颗感激的心。感谢母校两年中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正是由于你们的培养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发展,正是由于你们的辛勤劳动才创造了今天我们的聪明才智,正是由于你们的鼓励才使得我们在社会的风浪中得以立足,我们的发展与你们密不可分,虽然我们已经毕业30年,但我们的心依然与母校紧紧相连。因为这里有我们的青春,更融入了教师对我们无私的爱、同学们对老师真挚的情。
  在这激动的时刻,我想说:“一日为师,终生难忘。一朝同窗,一世朋友。”30年里,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但我们师生之间的情意、同学之间的友爱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级。牡丹江农校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牡丹江农校校园,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圣地,牡丹江农校的栽培,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命里。现在,我们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语言,都表达不完我们对母校的谢意,无论用多么动听的声音,都诉说不尽我们对母校的感谢。牡丹江农校,我们永远爱您!
离开母校的日子,我们发奋图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如今,我们成为本单位和本行业的骨干和中坚。
  今天,我们又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是学校的召唤、师生的情意、同学的友谊重新将我们召集在一起。我们亲眼看到了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接近万人的在校生,高耸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宽阔的操场、碧绿的草坪、争奇斗艳的鲜花。昔日校园中的小白杨,已长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这一切的一切,使我们既熟悉又陌生。我们为学校取得的成绩骄傲,为母校升格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而自豪。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们从当年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渐行渐老,步入到了中、老年的行列。今后,无论人生如何变化,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始终是纯朴与真挚的。同学们,让我们暂且放下各种心事,重拾当年的美好回忆,畅叙无暇的学友、师生之情吧。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代表我们75届农学219班的全体同学,祝愿辛勤培养我们的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祝愿我们亲爱的母校永远繁荣昌盛!同时,再次感谢母校领导为我们这次同学聚会付出的一片心血。
谢谢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3:00 , Processed in 0.1116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