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宗珍老师:见帖请你短信复-13971958105管季超》》》》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5:06:50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5:11:13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net/thread-63204-1-1.html

==也可不打扰你,约个[网上对话]就行!!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5:12:38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5:25:33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xlxcn.net/

==刚发现。推荐给[晓荷工作室]朋友们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5:08:46 | 只看该作者
创造力测量手段——同感评估技术(CAT)简介
作者:宋晓辉 施建农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2005(6):739-744


【摘要】同感评估技术(consensus assessment technique),又称主观评价法,是Amabile于1982年提出的评价创造力的一种方法。文章简要回顾了同感评估技术出现之前,基于发散思维测验的创造力评价法及其局限性。人们在寻求新的创造力评价方法的过程中,提出了同感评估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同感评估技术的理论基础,即它的同感定义和概念定义,然后说明了同感评估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通过与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比较,对同感评估技术作了评价,指出了CAT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同感评估技术;发散思维测验;领域特殊性;内隐观
  
    自从20世纪50年代Guilford[1] 在美国心理学年会发表演说之后,创造力研究重新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关注。为了科学地评价创造力,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其中,创造性思维测验是使用地最广泛的工具之一。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核心为发散性思维测验,测验要求个体对特定刺激做出多种反应,强调的是观念流畅性。例如非常规用途测验(Unusual Usage Test,UUT),就是让被试列举出某物品的多种用途来考察他的发散思维能力。20世纪60、70年代发散思维测验是创造力测量的主导工具,大部分创造力研究使用的都是发散思维测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Torrance [2]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它根据被试的回答在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细性四个维度上进行评分[3]。
    但是这个时期的发散思维测验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和发展的不完善,遭到了大量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争议就是人们对“发散性思维是否等于创造性思维?”的质疑。而这个问题则明显地反映在发散性思维测验的预测效度不高,至少是很不稳定上。尽管Torrance[4], Plucker[5]和Yamada[6]都认为儿童期的TTCT成绩对以后的学业成就(school achievement)有较好的预测性。但Kogan和Pankove在1972年所做的一项为期五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却发现只有在较小的学校环境里,发散思维测验才具有一定的预测性[7]。1974年,Kogan扩展了1972年的实验,结果发现来,十年级学生的发散思维测验成绩对于其大学的创造性活动只有10%的预测性,而五年级学生的发散思维成绩则对大学期间的创造性活动已不具有预测性[8]。Migram[9],Runco[10]等人的研究也都分别对发散性思维测验的预测性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发散性思维的这种显著弱点,使人们重新思考创造力的评价方法。而这个问题又依赖于对创造力的理解。美国哈佛大学的Amabile教授认为,尽管人们对创造力的定义可能不完全一样,但人们,特别是同一领域的专家们对同一作品会有基本一致的看法,这就是同感(consensus)。这种同感可以成为评价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她于1982年提出了创造力研究的主观评价法“同感评估技术(consensus assessment technique,简称CAT)”[11]。本文将对CAT做介绍,并对其合理性提出评论。
    1 CAT的理论基础
    任何测量技术都是建立在特定理论基础之上的,CAT也不例外。在Amabile看来,一个人的创造力必定反映在其作品所具有的创造性中,而作品的创造性则主要反映在作品的新颖性(newness or originality)和适宜性(usefulness or appropriateness)两个方面。显然,现实中,一个作品的新颖性和适宜性既取决于作品本身的特征,也取决于人们,特别是熟悉该领域的专家们对该作品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专家们对该作品的评价能够比较好地反映该作品的特征。同一领域的专家们对一个作品的评价通常会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Amabile对创造力的“同感(consensual)”定义是创造力评价的一个操作性定义,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评价者对创造力的内隐标准。不过,Amabile认为,能够采用CAT技术评价的作品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1)具有新颖性和适宜性;(2)作品生产是开放式的[12]。显然,从广义上看,第一个条件是所有作品都能满足的,因为,所有作品都可以被看成是有新颖性和适宜性的,只是新颖和适宜的程度不同而已。但第二个条件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满足的。那些显而易见有统一标准答案的作品是不能用CAT来评价的。
    同感定义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即:人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力。这个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创造力内隐理论[13,14]的支持[15]。内隐理论是一种内在的信念,人们使用它来解释环境中的事件,做出判断,并计划自己的行动[16]。在创造力内隐理论的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学者是美国Yale大学的R. J. Sternberg。他在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有关创造力内隐理论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他考察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外行对创造力的看法,结果发现,无论是专家还是外行,人们对创造力是有共识的,即人们具有共同的内在评价标准。Sternberg称之为创造力的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15]。在我们看来,这种内隐理论与当前发展心理学界特别关注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17]有类似之处。在发展心理学家看来,即使没有人正式地告诉孩子,年幼的孩子对外部的世界仍然会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这种内在的看法具有普遍性。因此,对创造力的内隐理论是真实的、重要的,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会影响到我们对创造力以及创造性行为的认识[18]。正是由于内隐理论的存在,专家在评定产品的创造性时,才会达到较高的一致性。
    Amabile近年来也对观察者的主观评价标准作过考察,发现在对各个评价标准进行重要性排序时,评价者之间有相当高的一致性,10个评价者中就有7个认为想像力(新颖性)是评价产品创造力的最重要的标准[8],这与她对创造力所作的概念定义有一致性[12]。Christiaans在2002年的研究中也发现,在众多维度中,评价者更重视作品的新颖性(包括独创性和不寻常性)[18]。
    2 同感评估技术介绍
    2.1 评价者
    评价者是同感评估技术实施的重要因素。不过,基于内隐理论的CAT技术要求评价者对相关领域比较熟悉。在评价时,要求评价者根据自己对创造力的内隐理论,对产品或反应的创造性做出独立的评价。
    2.2 适用于CAT评价的作品
    能适用于CAT技术评价的作品或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作品或反应都可以CAT技术来评估。就像前面提到的,具有明显标准答案的作品或反应不适宜用CAT评价。如数学计算,或物质的常规分类,如常规动植物的分类,或基本测量,如长度或体积的测量等。一般来说同感评估技术对引发创造性产品或反应的任务有如下要求:(1)能够引发产品或可清楚观察的反应,以供观察者对其评价;(2)所有被试的测试环境、实验材料和指导语是相同的;(3)对应于创造力的概念定义,任务是启发式的,即具有足够的开放度,允许产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新颖性;(4)在社会心理研究中,任务不能过于依赖某些特殊技能;(5)其引发的产品或反应可以由适宜的评价者对其进行信度较高的评价[12]。
    目前,同感评估技术主要用于与言语或语言、艺术或表演或具有多种解决方案的问题解决等有关的作品或反应的创造性。与言语或语言有关作品或反应有:诗歌、故事或为图片定标题等;与艺术或表演有关的作品或反应有:拼贴画、绘画(包括线条画、油画和素描等)、手工艺品和动作表演等;而与问题解决有关的作品或反应有:计算机编程、沙漠求生或建筑设计等。在心理学研究中,CAT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是用于评价儿童言语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
    2.3 评价过程
    在对某个作品或某类作品进行评价时,首先要挑选熟悉相关领域的成员组织评价小组,其次要告诉评价者,应该对作品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最后由评价者对所有被试的产品或反应做出独立评价。所有评价者根据自己对创造力的内隐理论对作品或反应做出评价。通常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按照产品所具有的创造性由高到低对所有产品进行排序;第二种是将所有产品分为五类:创造性很低、创造性稍低、无法判断、创造性稍高和创造性很高;第三种是采用Likert五点量表,并在其中三个上分别写上:高、中和低[12]。在这三种方法中,第三种方法的评分者一致性较高,使用较多的也是这种方法。
    采用CAT评价时,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1)评价者必须熟悉该领域,即有该领域的工作经验;(2)所有评价者必须对作品进行独立评价;(3)评价者必须先了解要评价的所有作品,然后根据作品的相对水平对创造性高低做出评价;(4)评价时,应该以随机顺序评价作品[12]。
    2.4 CAT的信度检验
    由于CAT技术是基于评价者对创造力的内隐理论的,其主观性比较大,因此,评分者一致性的高低就反映了CAT技术的信度水平。通常,对CAT的一致性检验有3种方法:(1)Winer在1971年提出的通过分析内外部变异得到的信度系数,即[19]
    MS评分者内
    α=1- ——————
    MS评分者间
    (2)Spearman-Brown 预测公式[20],一致性系数:
    nr
    α= ——————
    1+(n-1)r
    其中n为评价者数目,r为评价者之间的相关系数;(3)使用SPSS软件计算Cronbach系数[12]。从已有的众多研究结果看,用这3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非常相似。由于SPSS软件的强大统计功能和使用的广泛性,使得用SPSS软件计算Cronbach系数成了最简单的方法,因此,在实际研究中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评分者一致性系数的高低非常重要,较高的一致性系数表明同感评估技术的有效性。Amabile对各种任务的评分者信度做过考察,发现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系数。我们从Spearman-Brown公式可以看出,一致性系数高低还与评价者的数目有关,评价者越多,则评分者一致性越高。通常,CAT技术能接受的一致性系数为0.70以上,因此,对与言语有关的产品的评价需要至少3个评分者,与问题解决有关的产品需要至少4个评分者,而对艺术领域产品的评价则至少需要7个评分者[12]。
    3 CAT技术的应用
    同感评估技术由于其接近于真实生活的评价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21,22],逐渐成为创造力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个体差异及领域特殊性和领域一般性研究。
    Amabile认为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创造力表现有重要影响,而同感评估技术的产生正是为了社会心理研究。这些研究包括评价和奖赏对创造力的作用、榜样和动机导向的影响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如,学校、工作以及家庭)的影响等[23]。例如她和Hennessey在1982年做过的奖赏和任务标签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的实验,使用了讲故事的任务,由三位小学教师作为评价者,评分者信度为0.91,最后得到了有奖赏组的言语创造力高于无奖赏组的结果[12]。国内曲小军使用同感评估技术作过评价和奖赏对于场依存和场独立儿童的语言创造力的影响[24]。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使用同感评估技术,Amabile发现它也可以用于个体差异的研究,例如她和她的合作者在一项关于工作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个体差异的研究中发现,使用同感评估技术测量的创造性与个体内部动机相关显著[25]。
    在关于创造力是领域特殊性的还是领域一般性的争论中,CAT也有经常被采用。例如,Baer在关于发散性思维是否具有任务特殊性的研究中,使用同感评估技术评价被试在讲故事任务和诗歌任务上的创造性表现[26,27];Han在关于领域特殊性的研究中,使用同感评估技术研究了语言、艺术和数学领域的创造性表现[21]。
    CAT技术最初只用于对在相同的实验条件,尤其是相同的指导语要求下得到的平行作品进行评定,最近,Baer经过试验,发现同感评估技术还可以扩展到对非平行产品的评定 [28]。他将8年级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103篇故事、102篇诗歌和103篇个人叙述放在一起由13位专家进行评定,然后进行评分的一致性分析,结果故事的评分的一致性达到0.940,诗歌达到0.968,个人叙述达到0.957。这表明CAT技术受任务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可以进一步缩小,可将许多作品放在一起进行评定。这就大大扩大了CAT技术的适用范围。
    4 对CAT技术的评价
    为了对CAT技术有一个客观的评论,我们认为,将它与基于发散性思维的传统创造力测验作比较是比较合适的。
    自Guilford提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以来,很多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创造力测验,如TTCT(Torrance Creative Thinking Test)[29],WCAP(Williams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30], TCT-DP(Test for Creative Thinking - Drawing Production)[31]等都是基于发散性思维理论的。在Guilford看来,在发散性思维中表现出来的反应的低频性和不寻常性就可以代表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创造性的一个核心。然而,事实上,有创造性的东西是独特的,但独特的东西不一定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有创造性的东西必须同时满足例外一个条件,那就是适宜性和合适性(appropriateness)。换句话说,一个新异独特的东西,如果是没有用的,那它只能算是古怪的而不是创造性的。显然,适宜性具有相对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传统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对此的考虑比较少,因此,测试结果的生态效度受到严重影响。而CAT技术则在这方面考虑的比较多,因此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实际上,CAT技术对创造性产品的考虑更侧重于质量而不是数量,这正好与传统的发散性思维测验不同。传统的发散性思维测验更重视数量[32]。
    在理论基础上,CAT技术的基础是人们对创造力的内隐理论,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是有共性的。这种观点得到了当前内隐理论研究的支持,而且,在实际的研究中也证明CAT技术有很好的适用范围。然而,值得提醒的是,正因为这样,CAT技术也必然存在着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当一个产品的创造性程度远远超出该时代的认识程度时,该产品就会因为不能被识别而被误认为不具有创造性。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科学发现就是因为不能在当时被评价而被延迟了很多年。不过,不管过了多久,最终能被识别也说明,创造性是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被识别的。这一点也正好是CAT技术的主要思想。或许这就是为什么CAT技术越来越得到认可和推广的原因。
    尽管,国内研究者对主观评定技术并不陌生,也在各种研究场合使用,但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用基于主观评价的CAT技术来开展创造力研究却并不多见,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uilford J P.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0, 5: 444~454

[2] Torrance P.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43~75

[3] 施建农 徐凡. 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76~301

[4] Torrance E P. Guiding creative talent. Huntington, New York: Robert E, D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5] Plucker J A. Is the proof in the pudding? Reanalyses of Torrance’s (1958 to present) longitudinal data.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999, 12(2): 103~114

[6] Yamada H, Tam A Y. Prediction study of adult creative achievement: Torrance’s longitudinal study of creativity revisited.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96, 30(2): 144~149

[7] Kogan N, Pankove E. Creative ability over a five-year span. Child development, 1972, 43: 427~442

[8] Kogan N, Pankove E. Long-term predictive validity of divergent-thinking tests: Some negative evid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4, 66(6): 802~810

[9] Milgram R M, Milgram N A. Cre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in Israeli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 68(3): 255~259

[10] Runco M A. Predicting creative performance from divergent thinking. In: Runco M A (Ed). Divergent thinking. Norwood, NJ: Ablex, 1991. 137~145

[11] Amabile T M.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 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2, 43: 997~1013

[12] Amabile T M.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Boulder, GO: Westview, 1996

[13] Runco M A, Bahleda M D. Implicit theories of artistic, scientific, and everyday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86, 20: 93~98

[14] Runco M A, Johnson D J. Parents’ and teachers’ implicit theories of children’s creativit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02, 14(3&4): 427~438

[15] Sternberg R J. 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5, 49(3): 607~627

[16] Romo M, Alfonso V. Implicit theories of Spanish painter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03, 15(4): 409~415

[17] Wellman H M.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 Cambridge: MIT Press, 1990

[18] Christiaans H H C M. Creativity as a design criterio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02, 14(1): 41~54

[19] Winer B. Statistical principles in experimental design. New York: McGraw-hill, 1991

[20] Nunnally J.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1994

[21] Han K. Domain-specificity of creativity in young children: How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support it.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003, 37(2): 117~142

[22] Plucker J A, Renzulli J S. Psychometric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human creativity. In: Sternberg R J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15

[23] Hennessey B A., Amabile T M. The conditions of creativity. In: Sternberg R J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2] Baer J.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of creativity: Do they have long-term stability? Roeper review, 1994, 17: 7~11

[24] 曲小军.评价和奖赏对场依存、场独立儿童语言创造力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408~411

[25] Amabile T M, Hill K J, Hennessey B A, et al.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 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6: 950~967

[26] Baer J. The effects of task specific divergent-thinking training.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96, 30: 183~187

[27] Baer J. The case for domain specificity of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998, 11: 173~177

[28] Baer J, Kaufman J C, Gentile C A. Extention of the 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 to nonparallel creative product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04, 16(1): 113~117

[29] http://www.indiana.edu/~bobweb/Handout/d3.ttct.htm (2005-10-27)

[30] http://www.indiana.edu/~bobweb/Handout/d16.cap.html (2005-10-27)

[31] Urban K K. Assessing Creativity: The Test for Creative Thinking - Drawing Production (TCT-DP) The Concept, Application, Evalu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Psychology Science, 2004, 46 (3): 387 - 397

[32] Simonton D K. Geniu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Cambridge, MA: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22:42:32 | 只看该作者
讲座时间:2013年2月20日晚七点至九点半(农历正月十一)
讲座专题:美国访学见闻
主讲嘉宾:管宗珍
主  持 人:裴年忠
整理人员:陈振峰、王小会
活动流程:开场——讲座过程——互动释疑——尾声——小结

嘉宾简介:
      管宗珍,女,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三小语文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武汉教科院兼职教育编辑。全国百佳班主任,武汉市“功勋“班主任,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十佳”巾帼建功教育工作者,武汉市“十佳”班主任。更多介绍请点击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03

活动概述:
      今晚武汉市功勋班主任管宗珍老师所作的《美国访学见闻》讲座专题,让全体参与者眼前一亮。管老师以详实优美的文字、信手拍下的原生态图片带我们走进美国基础教育。她从拜访教育机构、深入中小学校、参观著名院校、聆听专家讲座、感受科技文化、感悟美国之行等六个方面作详尽介绍,并真诚回答群员所提出的八个疑惑。我想本次活动所达到的成效正如管宗珍老师所讲的:“通过听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和观摩课堂教学,在美国的教育管理机构和中小学校里,我们初步了解了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体会了美国中小学校的管理与教育理念。我们与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专家探讨了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就中小学教育问题举行了探讨与交流,对照中国本土化的教育实践和欧美地区发达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先进教育理念我们进行了反思。”
【活动纪实】

(一)开场

主持人裴年忠:
各位群员,尊敬的特邀嘉宾武汉管宗珍老师:晚上好!
      中国教师俱乐部至成立之日起就有建立大教育框架的宏图,即不仅汇聚来自教育界的精英人士,还要汇聚国内各行各业、关注教育的精英人士,用他们的行业智慧来武装我们教师们的头脑,更要努力汇聚国际上 的教育人士,让我们的教师视野能展望全球!虽然这看起来会很遥远,但只要我们一步步的往前走,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看到我们的大教育格局的形成。
      今晚之后我们还将邀请全国十佳创新班主任山东名师郑立平老师做“澳洲游学”方面的专题讲座。郑老师的讲座在年前就已经联系妥当,但因为郑立平老师实在太忙,讲座时间一直未确定不下来,请各位耐心等待。
      为了实现建立大教育框架的宏图,我们希望更多的有出国机会的群员回来分享您的见闻感受,希望您把认 识的各行各业、关注教育的精英认识推荐给我们,希望您把认识的国际教育人士推荐给我们!为了大宏图的实现,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中国教师看美国教育,美国教师看中国教育等等,这是我们实现这个大宏图的一个个小步骤。今晚特邀武汉功勋班主任管宗珍老师来做“美国访学见闻”就是我们这个小步骤中的一个小点。为了今晚的讲座,管老师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在此感谢!


(二)讲座过程

特邀嘉宾管宗珍: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先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春节愉快!2012年11月28——12月19日,武汉市骨干班主任赴美培训团在市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基础教育处卢处长的带领下,一行24人进行了为期21天的赴美培训和学习考察。
      短短的21天,在卢团长的带领下,我们穿越了美国东、西部,踏访纽约、华盛顿、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州郡,通过听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和观摩课堂教学,在美国的教育管理机构和中小学校里,我们初步了解了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体会了美国中小学校的管理与教育理念。我们与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专家探讨了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就中小学教育问题举行了探讨与交流,对照中国本土化的教育实践和欧美地区发达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先进教育理念我们进行了反思。
      学习之余,我们参观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场所,见识了这片天蓝水清、风光旖旎的美丽国土上高度的民主化和高度的法制化,也感受到这个处于太平洋西海岸的世界“头号大国”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强大。也有点滴收获,下面就简要地和大家交流分享我的美国访学考察之行。因本人能力水平有限,生性驽钝,难免肤浅,不尽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
     这里我要感谢我们一起美国访学华老师、黄老师、陈老师等大家的鼎力相助,才能尽量全面呈现我们的见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拜访教育机构
      二、深入中小学校
      三、参观著名院校
      四、聆听专家讲座
      五、感受科技文化   
      六、感悟美国之行

一、拜访教育机构

特邀嘉宾管宗珍:
      2012年12月9日,我们拜访了洛杉矶郡(县)政府。接待我们的是该郡(县)的卫生部长兼学区政府督学——陈部长。首先陈部长向我们介绍了洛杉矶的政府结构以及政府资金的来源渠道。接下来,宾主之间进行了热烈的对话。通过对话,我们了解到:洛杉矶公立大学由州政府管理,而中小学是由民选的官员管理的,由民选官员组成教委,他们有五个委员。不过管理层人员本身不是教育专家,所以就要找一个专业人员作为学区督学,再下来就是学校的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教师。政府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业绩有很多种方法,有一个是学术指标的评估。一名大学生必须具备学士学位,经过一个专业考试,取得职业资格才能够成为中小学教师。洛杉矶有很多移民子女,这些移民子女很多是从中国来的,他们的家长也是从中国来的。移民的小孩来这里先学习英文,这样上学校后就不会有语言困难。还有另外一个项目,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可以选择历史或者数学用中文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两门语言。洛杉矶公共心理卫生部门主要是医疗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治疗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当地有些大学会特别照顾残疾学生,比如有很多大学和公共设施是为盲人专门准备的。在加州大学还设有成长服务中心,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
      12月7日上午,我们拜访了地处旧金山的加州教育部。在此次拜访中,加州教育部总监助理艾瑞卡女士首先对培训班成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着,艾瑞卡女士的助理琳达女士向培训班老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加州教育体系下的教师评估和任用情况。其要点主要包括:教师的任职条件、教师资格认证的方式、新教师的帮扶工作、教师任用的方法、对教师进行评估的原因、教师评估的时间间隔以及评估中主教师与新教师的关系处理等。琳达女士的介绍既有对加州教师评估和任用情况的客观陈述,也有对教师任用是采用年资的方式还是效果的方式、五年对教师评估一次是不是隔的时间太久等问题的思考,使培训班成员在获取了信息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思。最后加州教育副总监基妮女士介绍了加州教育部的组织架构、经费来源和用于学生教育方面的情况。三位女士的介绍准确流畅、开合有度,使培训班的老师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了饱满的情绪,同时三位女士干练而不失优雅的气质也深深吸引了大家。
      这些公务拜访,不仅让我们对美国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师任用与评估等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们认识到这种对教育实行自下而上的专业化管理的优势,还让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得到了一些启示:加大对新教师的帮扶,将帮扶以及被帮扶老师的业绩进行捆绑评价,促进他们共同进步!

二、深入中小学校

       2012年12月4日上午,我们拜访了华盛顿DC地区最好的中学——没有围墙的学校(The School Without Walls)。在那里,我们充分感受到:学校教育的点滴细节都在彰显教育的“没有围墙”。让学生做校长的翻译,为我们用中文介绍学校的情况,做我们访学的导游,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没有围墙”的多功能厅,由折叠式白板充当“屏风”功能,学生可在整面白板上随意涂鸦,展示自己的作品,释放自己的心灵;课桌有圆形、方形、半圆形等多种形状,学生上课有围坐、对坐、前后座等多种形式,以此适应不同课程的需要;走廊的墙上、洗手间的门上贴满各种海报,方便学生知晓相关活动;不张贴学生的成绩,却公布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次数,更注重公民的利他教育;558名学生的学校,有30多个社团,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乐队、篮球队等;与同样没有围墙的大学联手,学生可自主选修大学AP课程;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没有围墙,没有禁锢,它体现着美国教育的开放与包容。站在旁边的是几位是学生翻译,他们都曾经去过中国,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很阳光的。学校也充分提供展台,锻炼每一个孩子。
      站在旁边的几位都是高中学生,是我们的临时翻译,也是学校锻炼孩子们的做法。这几位翻译都很不错,大方、热情,幸好有他们,对我们知不无言,言无不尽。我们每个组都有几位学生翻译跟随,大大提高了效率,和他们沟通非常愉悦。

主持人裴年忠:
      开阔眼界了,这是武汉市基教处组织的二十多位功勋班主任的美国放学活动。温馨提示:讲座过程中,各位群员可以适时点评,发表自己的感受等。
江阴高物秦丽荣:
      细细看,感受差距,寻求发展方向。
长春初英李老师:
       我特别想了解美国中小学得评价体系。


特邀嘉宾管宗珍:
      12月12日上午,我们在喜瑞都市华人学区董事长刘昕博士的陪同下参观了喜瑞都小学和公立喜瑞都高中。喜瑞都小学是一所国家认定并获得蓝带奖的优秀学校。学校课程的开设极富弹性,既没有界限明确的学科,又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课时。学校采用三种机制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1. 努力奖,激发每一位学生努力进取。
      2. 人格培养奖,关注学生美好人格。
      3. 学业成绩奖,引导学生学业有成。
      学校的每间教室都是设施便利而实用的功能性教室,也是一间间略显凌乱的艺术工作室,到处张贴、悬挂、摆放着学生的文字、美术、手工制品和极具班级特色的装饰品,充满了灵性和创意。全班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小到一张签名的自画像,大到用几块硬纸板拼起来的一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汇报。老师们说:“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展示出来感到非常骄傲,我们对这些作品也非常珍视。”楼道和其他公共空间也几乎全是孩子们的活动展示天地,橱窗、展示柜等随处可见。身处这样的环境里,让我们觉得这不是教室,而是学习生活的快乐屋;这不是楼道和空场,而是陶冶情趣的美育“场”。
      在喜瑞都高中的教室里,老师不是站在讲台前,而是在学生中间或教室的各个角落。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讨论,有的在上网,还有的在大声争论。学校老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还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学校只有年级之分,没有我们日常所说的班级。全年级的学生可以依据不同的认知水平,被编入不同的班级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课前进行点名,课后及时评价。在国内,我们许多学校按照学生的总成绩设置快慢班,以为这就是因材施教,殊不知,总分相近的学生在单科上存在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存在很多的不足。而美国的这种走班制给我们的分层教学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途径。

山东初数齐欣: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难在坚持,贵在创新。
豫滑小数赵永淑:
      中国不妨照这个方面引导,制度必须改革才能通行。走班制,充分让学生展示自我,可以借鉴。
鲁初语胡乐云:
      这是他们的校本课程?自主开发的课程
主持人裴年忠:
      而美国的这种走班制给我们的分层教学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途径,值得我们思考。

特邀嘉宾管宗珍:
      赶上了孩子们吃午餐的时间,和孩子们随机交谈了一下,孩子们特别大方、阳光、开朗,很高兴地应邀留影纪念。12月13日,我们拜访了罗斯米德高中(RoseMead High School),这所亚裔学生比例极高,在当地教学水平一流的学校,有着它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关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心理帮助,给孩子最恰当的、积极地心理暗示。这所学校有1850名在校学生,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8名,他们的工作分别为学生升学指导心理咨询、学生出勤率心理咨询、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教学大纲指导咨询、教师发展咨询等,他们不仅为学生还为老师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最优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盲目,明确目标,给学生前进的信心和动力,也帮助老师顺利地实现专业成长。
      参观中途,大家都认真地做笔记,及时记录下点滴思考和感想,瞧,老师们多认真啊!
      在中国的中小学里,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个部门,叫政教处,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对全校学生的品德教育进行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而在美国的学校,没有政教处,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是“心理咨询室”。“德育为先”“成人先于成才”,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无可辩驳,也无可取代,但在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们是不是能够少一点“束缚”与“压制”,多一点“尊重”与“引导”呢?全美像这样的学校都屈指可数,学校的校名一般不怎么显眼,美国不太注重外在。
                       
豫滑小数赵永淑:
      中国农村中小学的这样的活动几乎没有,害怕孩子出事,背上责任。
主持人裴年忠:
      管老师的讲座不仅有见闻,还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鲁初语胡乐云:
      随笔性的。应该是能够走出自我,阳光健康的学生,注重实在。
河南初数王海兵:
      用心,思考。人文关怀,学生和老师都受到尊重。对待的态度和方式不一样,注重内涵。
武汉初数张光华:
      带着思考学习才有更多收获,他们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其实外国的问题生也挺多的。我们这边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成摆设了。问题学生肯定有,哪里都有。学校名称很不显眼。我们一般都做了门楼。
辽宁高心白云阁:
      注重专业心理辅导,发展性指导。
南宁高政杜勋:
      我们要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的学生
河南小数孙骞:
      美国有应试教育么?
河北初英薄建稳:
     心理教育预防胜过治疗。

三、参观著名院校

特邀嘉宾管宗珍:
      12月1日,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西点军校。学校依山就势,傍水而建。整个校园绿树掩映,绿草如茵,环境十分优美。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坐落于群山的怀抱,建筑物古朴庄重,错落有致。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但一座座动辄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不能不激起对美国人在建筑规划上目光长远的敬意。点缀其中的巴顿将军雕像等主题丰富的雕塑无不在诉说着西点的故事。这里曾经书写了历史,她见证了美国人的艰辛和苦难,也承载了美国人的光荣和梦想。坐落于校园一隅的偌大的教堂则让人感受到了浸入美国人灵魂深处的open的情怀。养在西点深闺中的教堂这一天正举行着一场普通的结婚典礼。想象一下:年轻的军人们整齐划一的操练口号和悠扬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同时在西点校园上空响起——西点不仅有冷冰冰的面孔,西点也温情脉脉。
      12月8日下午,我们参观了排名在美国前五的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有着花园般的校园——放眼望去,参天古木苍翠繁茂,五彩鲜花迎风绽放,草坪如绿毡在校园铺开,一幢幢黄墙红瓦、古色古香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令人仿佛置身于公园之中。这是一所人文与自然浑然天成的生态校园。漫步于校园之中,随处可见年轻学子踢球、看书、交流的身影,时刻感受到的是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所培养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学校,这还是一个成就了世界科技创新之都——硅谷的学校,它是科技的摇篮,它引领着世界科技电子的潮流,它每天都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它的创建却是由一个人来完成。老斯坦福功高盖世。然而这样的大学在美国绝非独此一所。我们不能不钦佩美国这些富豪们的慈善胸怀和远见卓识。他们给予人类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不仅造福于美国人民,同时造福于全人类,他们必将光照千秋。

四、聆听专家讲座

特邀嘉宾管宗珍:
      12月11日,我们乘车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教中心,听了一场生动精彩的报告。主讲人Seison R.Jogerson教授担任过多年的小学校长,后又曾任学区总监,对美国基础教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对其研究成果不断进行总结、提炼。从上午9:00到下午4:00,所有学员和主讲教师一起探讨了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学生脑潜能的开发、教师对学校变化的催化作用等问题。随后,Seison R.Jogerson教授重点介绍了高效能课堂的五个要素,即:Safe and secnre Environment、Levels  of Instruction、Active student Engagement、Organization\Schema、Corrective Feedback,让正在探寻构建高效课堂路径的我们深受启发。而尤为可贵的是,Seison R.Jogerson教授不仅向我们介绍这五个要素,而且用他自己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行为践行这五个要素,为我们诠释高效能课堂。他将我们分组,让我们“团团坐”,不时的给任务我们,让我们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讨论。他还让我们在课堂上用图画描述我们对教育问题的理解,让我们全体学员参与演情景剧,感受叙事方式……报告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配备大量的图片,让大家直观感受教授的课堂,让我们终身难忘。
      上课开始,迅速进入上课状态。舟车劳顿下,一开始难免集中精神,聪明的教授,让我们伴着他准备的轻音乐,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开始,不明就里,但还是依言行事。一开始,大家走的有些拘谨,不知道教授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没过一会,教授让我们迅速两人自由组合,思考一个问题:“中美教育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讨论完后,记录下来。
      没过几分钟,音乐声又想起了。教授示意我们继续随着音乐,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尽量走遍每一个角落,放开一些走,不拘形式地走,可以边走边跳舞。听教授这么一说,大家逐渐放开了许多。没过一会儿,音乐骤然停止。这时,教授让大家在最短时间里,三人组成一组。又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中美教育的相同处在哪里?”
      两轮下来,大家的疲倦、拘谨一下子被感到到了九霄云外。
      音乐声再次响起,有了前两次经验,大家已经驾轻就熟了,放松地、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整个会场。因为我想尽量记住每一个环节,不想离座位太远,所以,总在我的座位附近“游荡”着,保证随时随地,我都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做笔记。果真,一会儿功夫,音乐又停了,这次教授让我们迅速随机组成四人小组。我们又思考:“中美教育的相同处与不同处分别是什么?”
      这样三个轮回下来,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教授这里来了。我也渐渐地明白了教授的一番话:一个老师有没有权威,42秒钟就能判定。因为他(她)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让一切变得秩序井然。教授就是这样一个经验丰富、教学有方的行家里手。一开课,他就深深地抓住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对他的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主持人裴年忠:
      管老师的讲座是优美的散文,行云流水,情感充沛。温馨提示:请老师把问题小窗给我。
湖北武汉语文许:
      管老师好,您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豫滑小数赵永淑:
      管老师的文笔美、朴实,就像你参观的学校那样不张扬。
湖南英语阳三莲:
      好善解人意的教授,智慧。
鲁初语胡乐云:
      尊重。
黑龙江高政侯力:
     方法。

三情景剧表演

湖北小数李经银;
      有人能听懂教授的语言吗?语言障碍是如何克服的?
湖南英语阳三莲:
       生动活泼轻松幽默的课堂,他们肢体语言丰富。
河南初语刘丽丽:
       我也一直很困惑,语言不通,这是个大问题。
鲁技师学院朱:
       应有翻译吧?
鲁初语胡乐云:
      这个苹果都可以解决。

特邀嘉宾管宗珍:
     《黑眼睛的大红鱼》教授读故事,同声翻译,我们表演,非常轻松。好似又回到了我们的童年时代,课堂上的我们,玩的不亦乐乎。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国课堂。连我们这些成人都是如何喜欢,可想而知,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
      四小组合作体验
      看见那个年轻的小伙子没?刚发的第一张照片,站起来看大家的那位,就是同声翻译。讲授讲一句,他迅速翻译出来,是来自山东的一位很优秀的小伙子,他是特聘翻译. 教授又准备了六张空白纸, 你理想中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讨论,画出来,不要求完美,能表情达意即可。各位组长正在代表本组向大家解释,尽量直观让大家感受精彩纷呈的教授课堂这样的课堂时间总是过得太快,一天就这样在意犹未尽中度过。

河南初语刘丽丽:
      戴眼镜那位吧?
辽宁高心白云阁:
      这种课堂太有吸引力了。
豫滑小数赵永淑:
      你们去的学校有中国的老师么?他们都开什么课程?
鲁技师学院朱:
      知行合一。
鲁初语胡乐云:
      这其实就是在解释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吧? 我们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一种态度:主动
主持人裴年忠:
      中国学校的课堂要都是这样的话,厌学的学生还多吗?
武汉初数张光华:
      如果是这样的课堂就不是现在的现状哈, 你们手上拿的证书?
湖南英语阳三莲:
      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不会有人厌学了
长春初英李老师:
      培训结业证!

特邀嘉宾管宗珍:
      12月15日,FCC文化交流中心为我们安排了卡西·莱维特(Catherine  Levitt)女士给我们授课。   莱维特女士曾经是基辛格博士的经济分析人,曾在国务院工作过,跟随过尼克松总统访华,也曾在加州州立大学各个分校任教过,对中国前一阶段的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她谈到了中美文化的比较,谈到了美国教育的结构,美国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中间还设置了团员们参与的依提示绘图的游戏环节。这个教授很厉害,她拿到了四个博士学位,今年68岁。既抽烟、又爱喝咖啡。她每天游泳二十分钟,遛狗十公里。那天早上飙车两百多公里来给我们上课,她说自己就像十六岁的少女一样精神。
      让大家猜一猜,美国的文盲标准是什么?她说她家的狗就能达到这个水平,何况人呢?告诉大家:八年级的水平。文盲的标准是能否读懂英文报纸,英文报纸的水准就是以八年级为标准的。课余她给我们欣赏她多年前来中国的照片,她的宠物狗,她的作品。

湖南英语阳三莲:
      需要老师去唤醒,健康生活特想跟她交朋友。太幽默啦!是的,有视频会更真切地感受他们的课堂。母语阅读,也不能一概而论。博士头衔太多,所以高深。
鲁技师学院朱:
      班主任培训还是快乐教学?
山东中职王桂莲:
      她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
武汉初数张光华:
      国外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宽进严出哈。比较注意运动,可以考虑哈,但他们一般只会给邮箱。不知道,肯定不是!他们的八年级相对我国的什么学生阶段?不是的,乐于与人分享,背影挺有意思,理论比较多?
主持人裴年忠:
      要是这些美国的教授上QQ的话,我们就可以邀请他们加盟中国教师俱乐部,在俱乐部与各位老师们快乐的交流了。所以,我想到一个问题,在有机会出国访学的时候,是否尽量弄到这些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
河南初数王海兵:
      高中算文盲吧?
初班秘助刘书亚:
      应该不是我们的八年级吧?
安徽小语王云:
      有没有完整的教学视频.
长春初英李老师:
      她家的狗可以啊?其实可以联系上!正常是初二,不过有些科目会比中国的课程难度要低。我国初二的学生完全可以阅读报纸了啊!阅读不等同于写作吧!
重庆小语戴华:
      但我国初二的学生,母语水平很低。数学比中国简单,能写出正确通顺的文章吗?阅读报纸,小学生都可以。
豫人教八郭守江:
      未必,农村母语教学水平较低。
莫文:
      关键是这里的教学活动方式符合心理、生理特点和遵循切合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我们大多是盲目的提高,培养精英的意识。没有普惠意识基础上的精英教育思想。

特邀嘉宾管宗珍:
      这是她给我们上课的情景。不过我个人觉得她的讲课有些阳春白雪了实践的少,高屋建瓴的多。
      在美国,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自主支配的空间。具体体现在各个州、学区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年段设置可以不相同,州可以自己制定相对独立的大纲和标准。必修课和选修课可以依具体环境、师资状况而定。必修课中还包括健康学科,涉及到人体解剖、营养、急救、用药、生殖等。选修课包括:涉及到游戏开发的电脑课,有关农业科学、商业市场、用户学、出版、救护的职业技术类学科,还有包括陶瓷、摄影、舞蹈在内的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类学科等。这些学科涉及范围广,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
      警察局长、消防局长还可以来校给孩子们上课。社区有很多免费的场馆提供给孩子们学习。老师可以带学生到百老汇看音乐剧,还可带学生从加州到华盛顿去看博物馆。在学习中,老师鼓励孩子们自由想象。比如一次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让孩子们画外星人,结果老师收到了几十个完全不一样的外星人图画。无所谓统一的标准答案,不强求是否逼真,只要是用心设计的孩子都得到了高分。这些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受到熏陶,激发想象。
      美国学生往往下午二点半钟就放了学,之后,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如足球队、棒球队、合唱团、管弦乐团、素描班等。二年级开始,就可以带孩子参观考察公司,进行职业教育。例如宾西法利亚巧克力公司每年都奖励三年级的学生去公司参观,这就是很好的举措。学生大一点,还可以当影子,做喜欢的工作,在旁边近距离观察职业人是怎样工作的。还有高中阶段的学生模拟联合国政府开会等。这些活动不空洞,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让大家的思维不至于被禁锢。教授们注重互动。下课了,大家舍不得休息,还围绕着就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交流呢!

莫文:
      美国教育关注人本身,我们关注别人对我们的羡慕崇拜,关注分数。看到这些,想起孔子的部分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西方实现了。
主持人裴年忠:
     “警察局长、消防局长还可以来校给孩子们上课。”这正好与中国教师俱乐部的大教育相吻合,就是汇聚各行各业智慧服务于教育。
湖南英语阳三莲:
      美国教育特别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武汉初数张光华:
      美国现在研究孔子的比较多。
湖北凌祖宏:
      三人行必有我师。
河南商丘技师张:
      所以孔子位居思想家第一。

五、感受科技文化

特邀嘉宾管宗珍:
      12月8日上午,我们参观了位于旧金山东南圣克拉拉谷地的硅谷。一个世纪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果园和葡萄园,但是经历了百年变迁,特别是近五十年,随着国际商用电器公司和苹果公司等高科技公司在这里落户之后,硅谷迅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和电脑软件产地,更是成为了全美乃至世界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2008年,硅谷人均GDP达到83000美元,居全美第一,成为了加州的经济支柱。清晨,漫步硅谷,那里环境优雅,没有飞扬的尘土,只有澄澈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那里自然静谧,没有喧嚣与嘈杂,只有满目的绿茵和四溢的清香。何曾想,在那些不见奢华气派的办公群落里,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正是拥有这样高密度的高技术人才,Intel、AMD、Apple、HP、Yahoo、Googel等全球500强公司在优胜劣汰地洗礼中仍脱颖而出,稳步走在不断发展的轨道上。当我们一次次在著名公司前留下自己的身影与足迹时,我们也在深思硅谷的精神——允许失败的创新,崇尚竞争的平等开放!大家看到这个硅柱吗?这可是从我们中国十几万美元出口过去的。可是,大家知道美国人转手可以将十几万变成几百万、几千万再转手卖给中国人?

主持人裴年忠:
      谨记:硅谷的精神——允许失败的创新,崇尚竞争的平等开放!        
冀初语梁国伟:
      看来,准备的挺充分。
秘书总长陈振峰:
      科技的力量。
武汉初数张光华:
       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强。
河南商丘技师张:
      稀土就是。

特邀嘉宾管宗珍:
      利用他们的高科技,将我们辛辛苦苦,花费大量时间和污染提炼出来的东西廉价买回,高价出售出去,还要让人心甘情愿。美国没有工厂,他们将这些都建在别的国家。

长春初英李老师:
      污染在别处,受益在这里,美国人好聪明。 他们得钱,我们得污染。
冀初语梁国伟:
      他们劳心,我们劳力。  
鲁初语胡乐云:
      没有历史的国家凭靠的不是底蕴,而是灵活。
鲁海阳初曲秀红:
    管老师讲得真好!虽无缘亲临美国课堂,但有幸在群里“遇见”管老师,聆听您毫无保留的讲述,条理清晰的叙述,深刻独到的分析,大开眼界,心里很激动,也很暖。观生动的画面,更让人身临其境,真是受益太多。羡慕你有资格、有机会出去参观学习,也庆幸能在这里分享您的收获。谢您!
   
特邀嘉宾管宗珍:
       12月14日,我们考察了好莱坞电影城,对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好莱坞,我们目击了美国大片的制作过程,体验了3D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运用,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在推动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好莱坞作为美国文化产业的标志,其发展文化产业体制的创新和科技的助推,以及其成功的商业运作,奠定了它在全球文化市场的不菲份额和显赫地位。美国推崇的价值观,通过好莱坞的大片,源源不断输出到世界各地。这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在文化领域的竞争,好莱坞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好莱坞的成功给了我们深刻的反思与启迪。   
      此外,我们还拜访了温莎中学,参观了乔治城大学,参观了美国自然、科学、艺术、航天航空等博物馆,考察了圣地亚哥航母基地。还聆听了卡西·莱维特(Catherine   Levitt)、格伦达(Glenda  Matos)等专家给我们作的精彩报告。所有这一切,都将化作美好的记忆,永远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参观了太平洋舰队。

六感悟美国之行

      我们在短短三周的教育考察中,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中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反映在中美中小学教育上。
      国力不同:教育发展存在差异。美国对国民教育的投入远大于中国。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且仅有四分之一的土地资源可利用。而美国面积950万平方公里,养育着4亿人口,却有四分之三的土地可利用;这一组数字对比,便不难看出中美之间的差距。中美经济总量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虽然美国经历的金融海啸的冲击,但很多物质条件是我们国内所无法比拟的。学校的办学条件都比较好,州政府负责划拨学生经费,每一个学生平均经费1000——7000元。美国的儿童享受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费用都是免费的,包括课本、练习本、笔及上学乘坐校车等,同时对年均收入不足1.2万美元家庭的学生免费供应午餐。
      采用小班授课是美国课堂的一大特色,几乎是所有学校的共同选择。美国的中小学规模不大。每个班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师生的教学交流和个别指导。大大提高了师生交流的广度、频度和效度。我参加的学校温莎中学,少的班级人数仅有6、7人。而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大班额教学为主。我们一个班级一般有五、六十人之多。基于我们的国情,中国义务教育担负着的任务还是很重。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中国这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立足我们的国情,取得的成效很显著。


鲁初语胡乐云:
      贫穷真可怕。
长春初英李老师:
      有钱使在刀刃上了。
莫文:
      没有创新真诚的思想更可怕。。
安徽中职语文洪:
      我们这里的义务教育阶段也只有二三十人一个班了呢?

特邀嘉宾管宗珍:
      价值取向不同:学校管理存在差异
       1.给予充裕的时间进行自我发展
      美国的孩子在校时间一般是早上8:20至下午2:30。学生在校的时间远远比我们国内少。下午2:30放学后,教师未经学校许可,不得与私下学生接触。美国中小学没有班主任,但每个年级都会有一个负责管理的老师。教师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上完课的老师一般就在教室前面的电脑桌前或休息、或办公。而小学老师的办公室其实就是教室,小学教师包班上课,必须完成各门课的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需要老师是个“全才”,因此,美国小学教师资格证最难获得的。虽然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在校工作任务很多,但是下班很早,而且放学后,师生的时间都可以自己支配。美国注意给每个人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
      在美国的小学课堂,老师一般不讲太多的内容,而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讨论、查阅资料主动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通常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式的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举手打断老师,提出问题;家庭作业很重要,但一般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需要孩子去独立研究得到结论。
      在美国小学的课程和教学设计,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是立足于学生的内在成长需求,而不是围绕老师的“教”,立足学校的考试来进行。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得到尊重和发挥。美国的课堂很重视阅读课。美国的教室,一个20人左右的班足有500多册书,这些书可供学生随时翻阅。
       3.没有固定教室,实行走班制
      在美国,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所有学校都没有班级。美国中小学实行走班制,学生没有“班级”,也几乎没有“固定教室”。一个一个的教室,不是我们预先设定的行政班,而是以学科为特点的教学班,如语文教室、数学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外语教室等。老师是定班制,即一直在自己学科教室上课,学生是走班制即按课表走动到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由于没有固定的教室,下课3-5分钟就要换教室,学生课间神色匆匆。
        4.教室布置带有明显的学科特色
      教室布置带有明显的学科特色,与我们多学科共享一个教室的做法截然不同。如科学教室里摆着各种实验仪器,养着不同的小动物。数学教室的墙壁上贴有各种数学公式、几何图形、函数曲线等,与数学学科教学息息相关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和材料等都被固定放置在教室不同的位置,供学生观察或使用。这种教室的布置方式,方便了学生,又达到资源共享,充分显示美国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5.桌椅摆放富有个性
      美国学校教室桌椅座位随便摆放,有的摆成圆形,有的摆成大椭圆形,有的则摆成梅花形,有的摆成长方形。根据需要而充满个性地摆放着。无统一、规定形状。一切摆放,都是有利于师生交流、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开展参与式教学。教室内、墙壁上到处摆放或贴挂着学生的作品,展示了学生的智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教室中教具、学具、学生作品放置在四周、挂满墙壁或张贴在兴趣栏、展栏角中,黑板也采用活动式的,把整个教室真正变成学习资源中心。
        6.家校合作在实处
      美国家校合作落在实处。美国学生的家长能积极参加学校管理。可以对学校课程的安排提出建议,学校会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同时,学校所开设的课程都会及时通知家长。学生家长不仅参加学校的管理,有的还经常到学校做义工,如帮助老师上课,辅导学生篮球、文艺训练等,有些甚至直接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我们这里一个班都是六七十人,美国教师不敢想象我们是怎样工作的。待会发一些美国教室的课堂照片让大家分享,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
      教学模式不同,教育评价存在差异。
      在我国,全国中小学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上级安排及本地实际情况,再制订出当地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学校哪天开学,哪天放假,都可以从教育主管部门那里得到具体的指示和安排。评价教师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学生参加各种考试时的成绩。
      和中国完全不同,美国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当然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每个学校所开课程及课程难度由学校及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校对老师的考评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关注老师所开展活动的多少。
      美国老师有较大的空间,创设自己的课程,或选择辅助材料。美国的中小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且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注重课内外结合教学。在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讨论和总结的程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告诉学生,然后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整个课堂教学比较活跃,学生学习比较轻松。同时,老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把课堂拓展到校外,如上艺术课,学生常到博物馆参观;科学课到科技公司或实验室听取专业人员讲讲;地理科带领学生到山区考察学习等等,这样做有机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畅想未来。
      美国中小学不太注重学业成绩。美国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有独立见解,较为深入的了解社会。从另一个层面看,也导致美国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的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我国同等学历的学生相差较大。学习成绩并不是排在第一位。例如,我们参观的喜瑞都小学。这是一所国家认定并获得蓝带奖的优秀学校。该校就采用三种机制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排在第一位的是努力奖,激发每一位学生努力进取。其次是人格培养奖,关注学生美好人格。第三才是学业成绩奖,引导学生学业有成。
      美国的中小学的学生用导游的话来说,是特别幸福。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中小学生,没有分数的压力,在轻松愉悦中度过。美国中小学对课程和课业负担的安排完全是循序渐进的。美国的小学生基本以“玩”为主,或在“游戏”中学习,户外活动时间较多,家庭作业很少。美国的初中生比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业负担略有加重,但仍然闲暇时光较多,大多用于户外活动、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和美国的小学生一样,美国的初中生根本不知道升学压力为何物。
      而此时对身体基本发育成熟美国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和课业负担明显加重,学习内容甚至包括大学的基础课程(选修)。一些比较著名的高中,课业负担是比较重的。例如,在我参观的“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所重点高中就是这样的。在我的印象中,美国学生课堂上一般都很随意,不似国内的课堂,学生一个个规规矩矩的。可是,我看到的并不是这样。我就这个问题,专门请教了翻译,这位祖籍山东的高中生立刻否认了我的印象。她告诉我,他们一节课通常为九十分钟,这么长的时间里,其实是不允许有随意走动、下位、吃零食等与学习不相干的举动的。我一直以为美国的学生学习很轻松,没什么过多的压力。当我把我的疑惑说出来时,她又告诉我,他们的学习任务也很重,要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到凌晨一、两点钟也是常事。一般都会学到十一、二点的样子,早上七点钟就要起来。看来,美国的学生学习远非我们误认为的那样轻松、自在。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话语:“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国比我们美国做得好”。这不是美国友人的谦虚,而是体现美国人的忧患意识。他们看到华裔每天比美国本土的孩子多学习5、6个小时,他们甚至发出:“再过20年,我们拿什么与中国竞争”的感叹。我们的基础教育有许多骄傲的地方,但是美国的教育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中小学的现行教学管理体制真正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体现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真正去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去关注每个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用多元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用同一尺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政府和社会只有根本性地改变以学业成绩、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和学校的做法,学校才能放下包袱,实现真正的课程改革。同时,学校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
      教师自身也要努力提升素质,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长帮助他们制定成长计划,指导和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在美国的21天,是我人生长河中短短的一瞬,也是我人生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感谢祖国的繁荣昌盛与日益强大,感谢市教育局的真切关怀和悉心指导。美国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教育正由集中走向开放,美国的教育正由开放走向集中,文化背景不同,两国都在教育发展之路上寻求最佳结合点。我想只要是潜下心来,立足国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取得累累硕果。和大家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能对大家有点滴启示。因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很多都无法讲透,只能走马观花,浅尝则止,还请大家多多包含。

主持人裴年忠:
      管老师的感受全面而深刻,需要我们今后慢慢品味。好的,请管老师发布图片,实在太精彩了,时间我们可以延迟。感谢管老师的精彩分享!今晚的内容整理后会发布论坛,推荐给全俱乐部分享。再次掌声感谢管老师!
河南初语徐晓伟:
      你真幸福,管老师。
湖南英语阳三莲:
      太棒了!
湖南小语罗佳妮:
       谢谢管老师!
安徽中职语文洪:
      感谢管老师的无私分享!
鲁海阳初曲秀红:
      真好!非常感谢!
平淡似水:
      应试教育符合中国国情。


(三)互动释疑


主持人裴年忠:
      今晚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问答环节,收集上来的问题因为有的已经在讲座中解答了,这里不再重复。
辽宁高心白云阁:
    回头仔细品读,随管老师图文游学美国,特别的享受。
鲁初语胡乐云:
      细品慢嚼寻财富。
主持人裴年忠:
     问题一:(鲁技师学院朱庆华)请问管老师,我想了解下美国行的班级文化建设。
莫文:
      美国中小学的现行教学管理体制真正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体现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真正去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去关注每个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用多元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用同一尺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政府和社会只有根本性地改变以学业成绩、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和学校的做法,学校才能放下包袱,实现真正的课程改革。同时,学校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
山东初数齐欣:
      扬长补短,海纳百川!
平淡似水: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目前只有通过中高考进行粗线条的筛选。这其实是教育的悲哀。
安徽中职语文洪:
      家长也要改变观念。
    主持人裴年忠:
      问题二:(冰山雪莲)待会请管老师详细介绍一下美国中学的心理咨询室具体都开展哪些工作好吗?我觉得目前国内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摆设。

特邀嘉宾管宗珍:
      罗斯米德高中 (RoseMead  High  School),这所亚裔学生比例极高,在当地教学水平一流的学校,有着它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关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心理帮助,给孩子最恰当的、积极地心理暗示。这所学校有1850名在校学生,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8名,他们的工作分别为学生升学指导心理咨询、学生出勤率心理咨询、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教学大纲指导咨询、教师发展咨询等,他们不仅为学生还为老师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最优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盲目,明确目标,给学生前进的信心和动力,也帮助老师顺利地实现专业成长。在中国的中小学里,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个部门,叫政教处,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对全校学生的品德教育进行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而在美国的学校,没有政教处,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是“心理咨询室”。

飘摇:
      请问管老师:他们那儿学生的公益活动有哪些?
山东齐职老宋:
      管老师总结的:美国学校激励学生健康成长采用的三种机制值得研究和借鉴。

特邀嘉宾管宗珍:
      不是我总结的,是校长介绍的。问题三(飘摇)请问管老师:他们那儿学生的公益活动有哪些?很多,例如做义工。

河南初语刘丽丽:
      国情不同,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学习和运用。就象杜郞口,离开了那片土壤和空气,还能找到适合它生存的地方吗?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希望中理想着,再重新回到现实中失望着。然后,长叹一声,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而已!
豫滑小数赵永淑:
       精彩,受益匪浅,让我这位中国的农村小学教师大开眼界。
湖南英语阳三莲:
       呵呵,心态阳光点,工作起来才能开开心心哦!
主持人裴年忠:
       感谢管老师的解答!问题四(湖北武汉语文许)管老师好,您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特邀嘉宾管宗珍:
      我在小学看见很多男老师在带着学生玩,我心想:美国的男老师真多啊!我们这里小学男教师是凤毛菱角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不是老师,而是义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

鲁海阳初曲秀红:
      谢谢管老师的解答。刘丽丽老师,对我们的教育,还是不能失望啊。抱着最大的教学热情投入吧。如果我们都失望了,学生就彻底完了。
武汉初数张光华:
      美国把学生做义工作为考察的一方面?
南初中生哈:
      如果我们一个班也能30来个人,那该多好啊,教室里做个游戏应该是方便多了,许多活动也能开展起来。
豫滑小数赵永淑:
      我们县城一个班有一百几十名学生,可想误人子弟的程度。
持人裴年忠:
      美国学校里有很多义工。问题五(握住你的温度)管老师您好,您此行发现了我们最应该学习美国教育的是哪一点?最能实施的又是哪一点?

特邀嘉宾管宗珍:
      美国中小学的现行教学管理体制真正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体现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博采众长,综合创造,这就是美国文化。它在教育上的反映绝对不会是将知识教学放在第一位。总之,美国民主、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对教育的要求是美国独特的,是我们短时期内无法所企及的。
湖南英语阳三莲:
      也许这是他们的课堂轻松愉快的根源所在。
武汉初数张光华:
      现在还有那么多学生吗?不是有很多农村学校没什么生源?
主持人裴年忠:
      问题六(与你同行)美国孩子的青春逆反期是如何度过的,是如何心理疏导的呢?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22:44:3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百家讲堂“班主任心理类”讲座目录作者:空谷幽蓝



1.郑学志:直面“十大棘手问题”的班主任策略
http://www.pantao108.cn/portal.php?mod=view&aid=423

2.郑立平:三言两语话教育
http://www.pantao108.cn/portal.php?mod=view&aid=420

3.陈虹:教师语言风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
http://www.pantao108.cn/portal.php?mod=view&aid=431

4.陈虹:什么情况下,对学生的期望乐观一些比较好
http://www.pantao108.cn/portal.php?mod=view&aid=642

5.陈虹: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比什么
http://www.pantao108.cn/portal.php?mod=view&aid=595

6.赵俊山:中职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http://www.pantao108.cn/portal.php?mod=view&aid=594

7.杨娜:治班心经“术”
http://www.pantao108.cn/portal.php?mod=view&aid=579

8.程璐:打造立体式的家校沟通平台例说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354

9.白云阁:班主任心理辅导策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常识ABC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247

10.“如何做好班主任”—师生情感交流篇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89

11.如何提高贪玩孩子的学习兴趣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420

12.陈培密:重点高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的判断与干预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36

13.陈虹:教师语言风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335

14.徐诺言: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95

15.《班主任》杨丙涛:撰写文章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701

16.陈虹博士: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与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实践中的运用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67

17.赵立平:班主任要把握好起始年级的 “四个转型”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80

18.蒋自立:自我教育点亮班级管理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24

19.王晓静:老班“醉”幸福!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61

20.李安民:学生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和班主任工作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030

21.徐诺言:班主任怎样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http://www.pantao10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5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9 01:37 , Processed in 0.3399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