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作文》初创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8 03:0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作文》初创的故事

   新作文杂志社总编辑  赵学文





     2010年,《新作文》创刊整整十年了。杂志初创时的许多事,随着斗转星移,人事变易,会逐渐淡忘。忘了过去,尤其是最初创业的历程,容易远离我们的宗旨和传统。如一个孩子长大了,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为何而来,就会忘本,无所适从。在纪念创刊十年之时,把一些往事记下来,告诉现在的“新作文人”以及后来的“新作文人”,是作为一个初创者该担的责任。



    一、谁为《新作文》命名?

    1999年,是新闻出版界的整顿年。那一年出版署在全国各省的报刊整顿中,把一些厅局办得差的报刊刊号收回。出版署当时提倡出版社办报刊,还提出了“社办工程”。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收回四个刊号,分别给了山西人民出版社、希望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学习报》是山西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一份学辅类报纸,总编辑王宇鸿老师当时已任教育社副总编。崔建聪老师和我承担着《学习报》的主要工作。出版局把刊号划给教育社后,时任教育社社长的任兆文老师就和王宇鸿老师商量,把这个刊号交给学习报社,并安排我任主编,主持这个新刊的创刊工作。

    刊号有了,办份什么杂志好呢?世纪之交的报刊虽没有现在这般竞争得如火如荼,但要办一份别人没有办过的刊物也几乎不大可能。结合我们办学辅类报纸,了解学生的长项,又考虑到不要受太多的分年级分版别的办刊之累,另外,作文类图书杂志市场状况良好(王老师在社里策划主编了“作文大全”书系,市场销售很好,成为教育社本版图书策划迈向市场的突破口,带动了教育社学辅类图书全面走向全国),大家商量就办份作文类刊物吧。王老师还给这份杂志起好了名字,叫“新作文”,希望我们能办出一份全新的作文杂志。



    二、谁为《新作文》提出了口号?

    俗话说,“树起招兵旗,还须吃粮人”。孟绍勇是《学习报》的文科骨干编辑,经争取被任命为《新作文》杂志社副主编,张勇耀和刘斌都善于写作,又多年从事编辑工作,就到《新作文》编小学版。周光生是《学习报》老发行,被抽到《新作文》当发行经理。以后续小强、胡云丽、刘小路、赵舜华、曹韧、聂艳宏、张世旺、王振华等同志等陆续加入新作文团队。人员基本到位,任兆文老师和王宇鸿老师还特地把《新作文》杂志社的同志们招集到唐都大酒店撮了一顿。席间自然是把酒相贺,预祝成功。

    接下来的筹备忙碌而高效。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语文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虽然已从七十年代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但却套上了另一个枷锁,那就是应试作文。平时语文课堂教师很少教作文,临到中考或高考,前几个月急来抱佛脚,找些范文来读读背背,学生作文难免会千人一腔,千人一面。不论是从作文的思想、感情,还是从表达来看,我们的作文教育都应该重新定位和重新思考。基于此,我想《新作文》应有新理念,琢磨了几个方面就交给小孟去提升和润色。小孟不愧是才子,果然出手不凡,很快就想好了。这样《新作文》的办刊就有了自己的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就是一直印在我们杂志封面的“四新”:“开放兼容的新作文思想,展现才情的新作文理念,尽显个性的新作文作者,别具一格的新作文文本。”

一份新刊物首年要有可观的发行量,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先要把刊物办出特色,其次发行要多条腿走路,邮发及时上目录,自发多建发行站,二渠道上多铺货,再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经张金柱老师介绍(当时张老师任教育社发行部经理,现任集团办公室主任),我们结识了时任《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的张圣华老师。张老师是山东人,长得眉清目秀,为人豪爽。更为巧合的是他也曾做中学语文教师多年,对中国作文教学的现状极不满意。我们几次拜见他,他给我们杂志的创办提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第二年《读书周刊》与我们联合举办了“作文新导法”的征文活动,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新作文”潮。一次我与小孟又去《中国教育报》找他,谈话间他情绪昂扬,谈锋甚健。谈到学生写作文的问题,他说:“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学生,只有教不好作文的老师。”这句话说得真好,道出了我国作文教学水平低的疾痼所在。在回宾馆的出租车上,我们的思想清晰起来。要想解决学生作文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教师写作水平低的问题,再就是要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我们商定,就拿“我们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作《新作文》杂志的口号。



    三、谁为《新作文》杂志题写了刊名

    《新作文》杂志编刊的工作,从刊号未批前就开始着手了,大概是1999年7月吧。我们从市场上搜集了全国各种作文类杂志和作文类图书,认真研究,比较优劣,最后把《新作文》定位为以刊登学生自由写作作文为主,兼顾课堂写作。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作文的自由写作毕竟为少数,有优秀写作才能的学生更少。而课堂作文,应试作文才是每个学生所必须应对的,因而在后来的办刊中增加了中考在线、高考在线、初中生写作指南、高中生写作指南,这是后话。

    杂志的定位确定了,小学版、中学版编刊的同志们就着手拟定《新作文》刊物栏目,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两个版都把栏目定了几大块,每块贯穿我们的办刊理念,拟了小栏目。小学版的五大版块是“作文新视野”、“作文新星座”、“作文新感觉”、“作文新乐园”、“作文新干线”,中学版的四大版块是“作文一线天”、“社团两频道”、“基础三角架”、“编读四面风”。在1999年的时候,全国作文类杂志《作文通讯》、《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作文与考试》等,都基本上照过去的思路办刊,栏目名也很多年不变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杂志以栏目立意新,命名新被同行所赞赏。

    栏目确定后的编稿,编辑同志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办第一期,没有自然来稿。那时的互联网也没现在发达,在短时间内征稿十分不易。编辑们凭多年办刊的人脉,约了一些稿件,还从别处找了些好稿子。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新作文》试刊号的稿子基本齐备。

    八月的太原,正是酷暑难当之时。为了尽快赶出试刊号,编辑同志不分白天与黑夜连续作战。看门的保安师傅半夜巡视,多次催促编辑同志离开办公室。有时加班到深夜,编辑们便索性和衣而睡,到第二天继续上班。设计封面的那天,我也与大家守到了很晚。教育社的美编王耀斌为《新作文》设计第一期封面。《新作文》最初的封面是选封面人物。人物照片选好了,刊名设计成了难题。用什么字体作刊名呢,宋体、楷体等都试过了,总觉得厚重不够,缺少内涵。要是找个名家给《新作文》题个刊名就好了。最知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因年龄大已不能动笔。别的书法家又一时找不上。《新作文》的初创者们都在荧光灯下焦急地苦思冥想。

    还是小孟有创意,他建议说,咱们用鲁迅先生的字拼一个刊名怎么样?我说,好主意。经过查找鲁迅所写过的书法,拼了“新作文”三个字,放在封面的上方。鲁迅先生的字质朴又不失灵动,笔力遒劲厚重。于是早在六十多年前已仙逝的一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在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精神与“新作文人”交汇,为我们题写了刊名“新作文”。鲁迅先生一生都在“疗救民族”的伟大精神感召下写作,这不也正是“新作文人”和当下中小学生当追随的吗!



    四、哪里是《新作文》的出生地?

    《新作文》初创时不过六七个人,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就与《学习报》合在一起,在太原市建设南路11号新闻出版大厦十一层、十二层办公。我在十二层C区有一间办公室,编辑部和发行部在十一层C区占了两间办公室。随着人手增加,办公室人越挤越多,时任教育社社长的任兆文老师就把他在大厦十一层的一间大办公室腾出来,留给《新作文》用。这间大办公室最多时有八九个编辑挤在一起。地方是小了点,编辑之间的情感距离却很近。后来大家还常回忆起当时挤在一起编稿、争执、嬉闹的许多事,真可谓乐在其中。

    《新作文》办刊,教育社注资二十万元,社里还垫付了第一期试刊号印刷费。宣传费是初创刊时的最大投入,邮局登报刊目录宣传页做十六七个大省的广告,花去十万余元,《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联合征文花去四万余元,再发几个月的员工工资,初始注资的钱就所剩无几了。好在当时作文类期刊市场还好,加之我们做了努力,2000年《新作文》第一期创刊号,邮局发行数就达到四万余册,这个发行数保证了《新作文》的正常运转。《新作文》诞生在世纪之交,正是中国教育思想大变化,作文教育观念亟待更新之时,亦可谓生得其时。回想走过的十年历程,经济上我们没太多积累,但从刊物对全国作文教育的影响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建设性的。我曾当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但作为教师我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影响三年一届约五十个学生。而主办《新作文》以后,每期数万册的杂志发向全国,我就有一种成就感。闻着每期杂志淡淡的墨香,联想到数十万中小学生读者阅读《新作文》杂志,再多的辛劳都化为幸福。十年来,一批批有才华的年青人在《新作文》杂志社脱颖而出,成为名编辑;数以千百计的写作爱好者,因其习作在《新作文》刊发,增强了写作的兴趣,为自己的人生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本功;数以千万计的读者,因阅读《新作文》,而在写作方面开阔了视野,找到了正确的写作路径,想到这些都让我欣慰。对《新作文》来说十年的历史并不很久,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十年里的故事仍然值得我们去回味。前前后后在《新作文》工作的同志们是故事的主人公,他们让《新作文》走过精彩十年,他们有更多鲜活的故事会呈现在《新作文》十年社庆的文集里,大家品味他们的故事,体会《新作文》人的精神传承,相信一股力量会充溢我们的心房,鼓舞我们前行。

在这十年社庆的时刻,太多的人让我们铭记;太多的事让我们感怀。我们以一颗感恩之心,感谢十年来给《新作文》以帮助的领导、前辈、师长、朋友、老师、读者;我们以一颗虔敬之心,记下每个故事里为了理想而付出的努力。

    把所有这一切,都融进“新作文人”的血液里,化为脉动;融入《新作文》的每个文字中,化为墨香。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03:08:01 | 只看该作者
向美的历程:《新作文》杂志的社会影响




杂志的社会影响首先是建立在不断扩大的发行量上,没有一定的发行量,任何社会影响都无从谈及。从2000年创刊以来,《新作文》杂志稳定的发行量保证了其社会影响的持续加强。在中国校园内,《新作文》的声名与影响都与日俱增。

除了读者的关注度,杂志的社会影响力还表现在媒体的“爆光度”上。对此,我们只须参阅一下《新作文杂志社报刊媒体宣传一览表(2001年10月—2007年5月)》即可获得最为直观的认识

新作文杂志社报刊媒体宣传一览表(2001年10月—2007年5月)

2001年——

1,《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1年10月22日第2版专题报道

《新作文:赢在起跑线上》

2,《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11月5日第2 版关于新作文杂志参加中国期刊展的消息

《山西  有备而来 创意多多》

3,《山西日报》2001年11月8日第2版消息

《新作文叫响首届全国期刊展》

4,《中华读书报》2001年11月14日第14版

《变变变 期刊走上不归路》

5,《中国教育报》2001年11月29日第5版《读书周刊》(总第45期)专题报道

《没有不会作文的孩子》

6,《中国文化报》2001年12月13日第3版《读书专刊》消息

《新作文明年将有三个版别》

7,《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12月13日《采编周刊》头版图文消息

《新作文编辑深入校园》

2002年——

1,《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5日第5版《读书周刊》(总第65期)专题

专题文章:《别阻塞用诗歌吟唱的喉咙》

        消息:《新作文北大研讨诗教》

2,《中国文化报》2002年5月8日第2版“人文视点”整版

        新作文杂志社北大座谈会专家发言纪要:《诗歌教育诗歌问题》

        新作文编辑部专题文章:《是谁阻止了诗歌的吟唱》

        新作文顾问文章:《诗歌和高考试卷》

3,《中国教育报》2002年5月23日第6版

《他乡相逢新作文》

4,《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3日第2版专题

        《诗歌能否进入高考命题》

5,《山西青年报》2002年7月16日第2版消息

        《新作文“猜中”北京高考作文试题》

6,《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7月31日第二版“综合新闻”消息

        《倡导创新作文理念终结硕果  新作文重点训练题目与高考作文试题惊人一致》

7,《三晋都市报》2002年8月1日第4版新作文主编与作家曹文轩的对话

        《高考话题作文,路子是否越走越窄》

8,《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4日第2版专题

《作文书:还有多少卖点可循》

9,《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12月18日第2版《综合新闻》:

《让品牌在活动中增色——新作文杂志社经营活动个案分析》

2003年——

1,《新闻出版交流》2003年第1期

《新作文:用品牌说话》

2,《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9日《读书周刊》(总第99期)报眼新闻

《新作文进入香港校园》

3,《华夏时报》第15版2003年6、7、8、9月逢周二出版的《教育/作文》版

主题征文活动:“魅力尽在《新作文》拉力赛”

4,《中国教育报》2003年7月10日第5版《读书周刊》(总第123期)

《谁来关注作文教学?》

5,《北京晚报》2003年9月23日第23版“文娱新闻”消息

《晋版新作文抢滩北京》

6,《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25日第5版《读书周刊》(总第134期)专题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

7,《出版参考》2003年10月下旬刊

        《作文类期刊  让亮点纷呈现》

8,《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10月23日第2版通讯

《新作文:三年构建“理想国”》

9,《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26日第6版

        《作文类期刊明年有何新招数》

10,《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12月26日21版《资讯专题》专题文章

《新作文珍藏本:让更多的学生搭乘作文创新的快车》

2004年(12次)——

1,《出版参考》2004年1—2合刊

        《新作文:三年构建作文杂志理想国》

2,《山西晚报》2004年3月17日A13A14版

        《2004年高考作文三人谈》

3,《山西晚报》2004年8月7日第5版《新闻·综合》消息

        《30名中小学生体验“警察”》

4,《山西法制报》2004年8月9日第2版《法治要闻》图文消息

        《“新作文杯”我做小警察安泽公安夏令营开营》

5,《山西日报》2004年8月11日A4版图文消息

        《新书赠给山里娃》

6,《山西日报》2004年8月13日A3版图文消息

        《我是中国小警察》

7,《山西警方》2004年8月13日头版图文消息

《“新作文杯”我做小警察安泽公安夏令营开营》

8,《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8月13日头版消息

        《新作文杂志举办“我做小警察”夏令营》

9,《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9月16日头版专题报道:

        《新作文:未成年人的心灵读本》

10,《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4日第5版《读书周刊》(总第期)专访

        《期刊:做孩子怎样的伙伴    与赵学文先生探讨:

期刊该对未成年人成长尽什么责任》

11《太原日报》2004年11月2日11版《科教园地》专题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12,《山西青年》2004年11—12合刊人物述评

        《作文单骑闯天下》

2005年——



2006年——

1,《山西青年报》2006年10月17日第8版《新闻专题》整版图文通讯报道

          《现在的孩子在读什么书》

2,10月17日       《三晋都市报》    A6版      图文消息       《书香洋溢校园》

3,10月17日       《山西商报》       第3版    图文消息

4,10月17日    《生活晨报》   第3版     图文消息

与此同时,《新作文》杂志的不懈怠努力获得了各方面的肯定和表彰。《新作文》杂志先后获得的荣誉有:

2002年—2006年连续5年获得“山西省一级期刊”的荣誉称号。

2003年7月,新作文杂志商标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成功,商标号第3153423号。

2004年8月,在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年会上,《新作文》主编赵学文被评为“2004年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年10月,在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新作文》杂志被评为优秀期刊。

2004年12月,新作文杂志获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山西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2002——2004年度连续三年一级期刊”奖牌。

2005年8月,《新作文》杂志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授予的“中国优秀少儿报刊”称号。

2006年6月,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十分钟”活动暨“我最喜爱的少儿图书”评选活动中,新作文杂志社荣获两项组织奖的奖杯。

2006年12月,主编赵学文被评为“第八届山西省先进出版工作者”。

截止到2011年5月,在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组织的编辑评奖中,《新作文》杂志社先后有35人次获得“中国六一奖”“中国少儿报刊编辑奖”等奖励。



《新作文》杂志已走过近11年的时光。在未来的岁月里,《新作文》将继续沿着人文教育先锋的轨道行进。《新作文》与时俱进、纵横开放的思想,《新作文》不断调整、丰富充实的情感,《新作文》左右冲击、敢为人先的行为,表现为一股激情潮水般的力量,冲荡着传统作文教育的堤岸和固步自封的礁石,而溅起一朵又一朵美丽的浪花。

《新作文》坚持不懈,《新作文》乐意于自己的工作和使命,《新作文》将不断负责任地发出自己经过思考的声音。《新作文》,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新世纪作文教育的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2 00:49 , Processed in 0.0818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