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6 22:16:02
|
只看该作者
两种书店
有爱书人对坚果深表同情,除了来店里买足够多的书,支持“倒闭”,还不忘建议政府给这样的实体书店免税。
不过坚果坚信,那种好事只会发生在国有书店身上,按他的理论,“世上有两种书店,一种是新华书店,一种是快要倒闭的书店。”薛原认同他的看法,“政府的支持绝对落不到独立书店头上。”
新华书店的确是特例,这个由毛泽东亲笔题词的书店建立于1938年的延安,近半个世纪里,它几乎是中国人唯一可以购买到书的地方。长时间以来,作为唯一的图书发行渠道,新华书店一直衣食无忧,霸占着中小学教材图书的发行市场,其垄断运营机制为它带来了稳定而丰厚的利润。
后来,根据政策的调整,在发行上,民营书店虽然取得了与新华书店公平竞争的权利,但后者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和体制优势让民营资本根本无力撼动它。
对民营书店来说,租金和人工费用通常占到成本的一半以上,而这对新华书店完全不是问题。2005年倒闭的上海思考乐书店正大店,一年的房租就高达450万元,营业额虽有1200多万元、毛利润380多万元,但扣除税金、人工等费用,年亏损达280万元之巨。而一江之隔的上海书城,占地18000平方米,面积是思考乐正大店的3倍多,一年租金却只要250万元,只因为国有的上海书城是公益性租房,而思考乐是商业租房,就更不用说拥有产权的新华书店了。
新华书店在税收上享受的优惠更让民营书店不敢奢望。民营书店每年需要缴纳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每年除了13%的增值税,如果盈利,还要缴纳25%的所得税。而新华书店在税收上可享受县级及县级以下书店免收增值税的优惠,同时作为国家文化改制试点单位,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等。
有网友总结:“从第三极、风入松到光合作用,这些民营书店不单是电子阅读的祭品,更是政策性歧视的祭品。”民营书店一直希望政府的优惠政策能够普照,但没有。
新华书店和非新华书店的对立原本是不应该存在的,即便对坚果这样的80后来讲,童年时的许多阅读经验也是在新华书店里得到的。但在所谓读书人眼里,新华书店只能得到他们的鄙夷,他们认为,光靠卖教材和教辅,许多新华书店不思进取,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卖场,所卖书籍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品位。
他们欣赏台湾的诚品书店,作为台北的文化地标,它成了家“观光书店”,“到台北,逛诚品”。在经历15年的亏损后,主张复合经营的诚品书店从2004年开始盈利。直到现在,诚品卖书还是赔钱的,但卖书却是它不可或缺的业务。
这家书店将于2014年在苏州开设大陆首家分店,但许多人仍悲观地将其看做一个特例,国人的读书氛围如此,再缺乏政府的扶持,民营书店的挣扎始终是螳臂当车。
有顾客以为坚果的书店名气渐大,30天绝对倒闭不了,可以开得更久,至少2个月。但坚果认为30天够长了,“这个死亡速度对民营书店来说不足为奇。电子阅读时代,实体书店的倒闭跟街边奶茶店一样,消失了,都没人记得它存在过。”
现实比“30天就倒闭书店”想阐释的要残酷得多。兔死狐悲,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张小波在微博上有感于光合作用的倒闭:“席殊书店当年欠我们的款,倒闭了;第三极书店当年欠我们款,倒闭了;光合作用也欠我们款,倒闭了。那天公司要我去光合作用库房拉东西抵债,我说就别去了吧,不知哪天我们也要被人哄抢了。”(龚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