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科书承载语文课程内容例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08:5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科书承载语文课程内容例说
湖南科技大学 李山林



语文课程内容必须通过语文教科书的形式来传递给教学,语文课程内容必须转化成教科书内容才能实施教学,这也就是说,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承载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那么,语文教科书是用什么来承载、体现和传递语文课程内容,又是怎样来承载、体现和传递语文课程内容的呢?

1.语文教科书利用各个要素来承载、体现和传递语文课程内容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是一种文选型的教材,其结构要素大体有课文系统、助学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等。课文系统也就是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及其编排; 助学系统是对语文教学起辅助作用的教材要素,主要由单元提示、阅读指导、旁批评点、资料链接和注释等方面共同组成;知识系统是指直接或间接呈现在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练习系统一般指课文项目后的思考与练习部分。在这些要素中,有的是直接呈现课程内容,如助学系统中的“单元提示”,往往就是对这一单元要教的课程内容的概括说明。还有一些知识性短文或注释也直接体现着语文知识这一方面的课程内容。还有练习系统的一些活动设计也是语文活动课程内容的直接体现。但总的来说,语文课程内容在语文教科书中处于一种隐含的状态,如在课文系统中,语文课程内容就不是直接呈现的,而是隐含其中。也就是说,课文本身不等于课程内容,它只是包含着、体现着一些课程内容,如语文知识、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文有时只是引出课程内容的一种材料媒介,如语文活动的课程内容就是以课文为材料来设计的。相对而言,在语文教科书的各种要素中,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的设计,教材编写者主要凭借它来传递他们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建构。

例1 :                     

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戏剧是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表演的依据,阅读、欣赏优秀的剧本是一种美好的文学享受。阅读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你会发现,那种用曲词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趣味。如果我们能注意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着重欣赏曲词之美,就多少能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话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样式。中国话剧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话剧的影响。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一步,也可以试着从舞台演出的角度,去推想戏剧的艺术效果。”。 【1】

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的提示,这个单元提示,实际上就为我们揭示了教材编制者所理解的戏剧应该教的课程内容,即“阅读中国古代戏曲作品,发现用曲词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趣味。注意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着重欣赏曲词之美,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试着从舞台演出的角度,去推想戏剧的艺术效果。”

例2:                  

《窦娥冤》【研讨与练习】

一、试根据以下的提示,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的来源。

1.窦娥的不幸命运

2.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的对比

3.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

二、关汉卿剧作中的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仔细阅读课文里的第三折,挑选一些精彩语句进行赏析。

三、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略)

四、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变。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试和原作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并谈谈理由。

(插入关于元杂剧的折、楔子和本的知识短文)【2】



以上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戏剧单元”第一篇课文的“研讨与练习”部分,这些“研讨与练习”题对课程内容起着确定作用:

(1)通过具体情节把握戏剧效果;

(2)把握唱词和道白等戏剧人物语言与人物身份、性格的关系;

(3)通过相同题材不同情节的比较,把握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将该“单元说明”规定的课程内容具体化,体现了“古代戏剧”应该要教学的课程内容。

2.中学语文教科书包含着语文知识方面的课程内容

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中学语文知识从内容来看大体包括语言知识(如语法、修辞)、读写知识(包括文体知识和写作知识)和口语交际知识、文学文化常识等类型;这些知识从形态来看又都包括着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和方法、策略方面的程序性知识。这些语文知识在语文教科书中,除了很少的几篇知识短文和知识简表外,很少用直接陈述的方式呈现,大都以知识的运用形式包含在教材之中。这种知识运用形式呈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课文作者的经验形态呈现,即课文(言语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言语经验。如《荷塘月色》中就包含着朱自清运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经验,包含着借写景来抒情的经验。这些经验实际上就是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知识和写景抒情的写作知识的运用形式。另一种是以指导学生读写听说活动的形式呈现,在阅读教材中,一般以课文后 “研讨与练习”的设计来体现,在写作与口语交际的教材中则直接将有关指导知识放在活动设计的前面来陈述。

例3:

《沁园春•长沙》的练习设计



一、做好互文性阅读*的准备

    1.对照“链接”,看看自己收集了哪些方面的材料,并与周围同学交流。

    2.全班齐声朗读课文。



二、从文本*出发的想象与移情*

    1.想象湘江秋景:

    ①上阕写了哪些景色?画出相关句子,并圈出句中表示数量、浓度的词语。

    ②假如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改作“鹰飞长空,鱼游浅底”,好不好?说说你的理解。

    ③朗读下列咏秋名句,比较它们与《沁园春•长沙》在情感基调*上的差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想象人物群像:    ,

    ①下阕写了哪些回忆?画出相关句子。

    ②试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



三、结合材料,深化想象与移情

  1.重返历史场景:

    ①具体说说你对“峥嵘岁月”的理解。

    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指什么活动?

  2.深刻领悟内涵:

    ①“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如果把这两个问句改用陈述句或感叹句来表达,在效果上有何差别?

    ②有人认为,作者在这首词里提出并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主要表达了青年毛泽东的人生抱负和革命豪情。

在你看来,这两种观点分别需要使用哪些材料才能论证说明?

    3.还原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①这首词的前三句,按正常的语序应该怎样排列?

    ②这里的“独立”,和你平常理解的“独立”一样吗?说说你的意见。

    ③“湘江”和“橘子洲头”,在作者眼里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④追思作者的丰功伟绩,赏析“独”与“立”,领略伟人风范。

    4.怀抱着理想憧憬和青春激情,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四、回顾“互文性阅读”,反思“想象与移情”

    1.回想一下,初读课文时,你注意到了“湘江”、“橘子洲头”等词语的丰富含义吗?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材料对自己的想象和移情特别有帮助?

    2.共同分享尚未有效利用的材料,并举例说明如何进一步展开互文性阅读,促进想象与移情。



注释:

  *[互文性阅读]通过作品与相关材料的参照、比较以及互相阐发来展开的阅读活动。

  *[文本]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由作品文字所编织的实体,也称“本文”。

  *[想象与移情]这里指阅读活动中的“想象与移情”。读者激活并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还原作品的文字所编织的世界,外射并移注自己的情感,实现阅读主体的全身心投入。【3】

这个练习设计试图呈现“想象与移情”这一诗歌阅读知识——编者称为“着眼于主体的文学阅读图式”。【4】呈现方式主要采用以诗歌文本为阅读对象,设计学生运用“想象与移情”的阅读活动。同时还采用了注释这样一种直接呈现知识的形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8:58:36 | 只看该作者
3.中学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活动的形式载体

我们把语文课程内容总体分为经典文本、语文知识、语文经历(语文活动)三个方面,相对来说,其中经典文本承担着文学文化熏染的人文教育任务,而语文知识和语文经历(语文活动)则承担着言语技能训练的语文能力培养任务。理论上,我们可以把语文知识与语文活动看着两个独立的课程要素,但实际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语文知识没有独立的课程内容意义,它的课程意义是在学生言语技能训练的语文活动中体现的。所以我们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不是以知识的直接陈述形式呈现,而是以知识的运用形式呈现,语文知识的运用形式其实质就是语文活动。可见,一方面,语文知识的课程内容价值只有在语文活动中才能体现,另一方面,语文活动一般也离不开语文知识,或者说,语文活动必然包含着语文知识。  因此,有研究者就干脆把语文知识与语文活动合并为一个课程内容要素,统称为“言语技能训练”,认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有这么两大方面:一是以交际言语为主体的言语技能训练;二是以经典文学作品为范本的文学、文化熏染。”

语文活动(经历)是达成语文教学言语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的课程内容因素,因此,语文活动的设计是中学语文教科书呈现课程内容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语文活动课程内容的呈现主要是设计语文活动的文本形式,而这种活动形式主要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有关知识,二是有关事实性的材料。在阅读教学方面,阅读活动所依据的是有关阅读知识,所依凭的材料主要是课文文本。在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所依据的是有关写作、口语交际的知识,而所依据的材料有些出自课文,有些取自课文之外。

例4:

《荷塘月色》阅读活动设计



一  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  完成下列练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两三句吗?

2.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仔细品味。

    3.本文有大量的叠音词,找出一些来理解、品味。

     三  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讨论一下。

      1.……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来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其实也就是说要分解剖析,把描写对象解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观察描写,并且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杨昌江《未自清的散文艺术》)

      3.未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4.就凭了这样的一二个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评断是否定的……他的观察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欠缺开阖吞吐之势。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细雨,不是苏(轼)海韩(愈)潮。他的章法有条不紊,堪称扎实,可是大致平起平落,顺序发展,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击柳暗花明的手法。他的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太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分明显,形象的取材过分狭隘,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他的创作岁月,无论写诗或是散文,都很短暂,产量不丰,变化不多。(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其课程内容,但从其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可以分析出包含的课程内容。如“阅读鉴赏”目标中的第6、7条就包含了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课程内容:“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这些课程内容中有知识内容,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也有人文内容,如“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社会生活、情感世界、审美体验、性情陶冶、心灵涵养”等,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活动内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具体有“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体会艺术、思考探索、分析理解”等活动。

例4设计了三个活动,第1题是对写景抒情散文艺术特征的把握活动,第2题是文学语言的品味活动,第3题是作品分析评价活动。看得出,这三种活动都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活动都是以有关知识和课文材料构成的,第1题暗含着借景抒情的写作知识,第2题直接陈述“通感”修辞知识,第3题实际上也必然包含着“从什么角度分析”作品的知识。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8:59:04 | 只看该作者
4.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文本直接指向文学、文化熏陶的课程内容

在中学语文课程内容中,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属于言语技能训练的课程内容,经典文本则是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如果说,语文知识作为课程内容隐含在教材(课文)之中,语文活动作为课程内容要凭借教材(课文)、依附于教材(课文),那么,经典文本作为语文教材(课文)则直接体现着课程内容,也就是说,经典文本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从教材(课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来看,语文教材(课文)与语文知识是包含关系,与语文活动是凭借关系,而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与课程内容则是同一关系。

所谓经典文本,是指那些最优秀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趣的作品。作为语文教材的“经典”,自然以文学名著为主,还包括一些文化典籍;以本国的“经典”为主,也注意吸收世界著名的文学和文化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里面有着情感的、道德的、信念的、审美的多种资源,是精神教育的最好材料,可以直接作为语文科的一种课程内容。

经典文本作为语文课程实现文学、文化熏染的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二是对文本的阐释。“在教材编制中,引进文学、文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筛选出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及其阐释,通过一定的手段确定要学的课程内容,是这种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合宜的编制思路。”

例5:

《孔子论仁》

课文内容:

摘录《论语》中论“仁”四则,每则配有三家注解:朱熹《四书集注》、钱穆《论语新解》、李泽厚《论语今读》。



练习设计:

自主 •个性  阅读

一 在初中,我们曾学过《论语》的几则,还记得吗?说一说,背一背。

二尽量多地说出带“仁”字的成语,看哪些成语中的“仁”,跟上述四则中含义相同或相似。

三 背诵课文所选的《论语》四则。

四 你对朱熹、钱穆和李泽厚有了解吗?他们对《论语》四则的注解,有一些可能是你较难理解的。找出那些词句,并与同学议议。如议论后理解仍有困难,查阅相应的工具书或其他资料。

过程•方法  建构

一 阅读原典

1.阅读原典,务必字字明了。参考朱熹等三家注解,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带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鲜(带点)矣仁    知者利(带点)仁    能恶(带点)人

2.“一部《论语》,其中所记载的都是孔子回答学生们的话。学生们东提一个问题,西提一个问题,其问并无联系。孔子东答一个问题,西答一个问题,其答亦并无联系。就形式看,一部《论语》是没有系统的。就实质上看,还是有系统的。”把本课的《论语》四则联系起来,说说“仁”的含义。

二 理会注解

1.注解,包括词语的注释和义理的阐发。阅读《四书集注》的上述四则注解,看朱熹是用什么方式阐发义理的?

2.在注解和译文中,钱穆把“仁”解释为“仁心”,李泽厚把“仁”解释为“仁爱”。这两种解释有区别吗?

(1)在《论语新解》的四则材料中,画出与“仁心”有关的词句,说说钱穆对“仁”的理解。

(2)在《论语今读》的四则材料中,画出与“仁爱”有关的词句,说说李泽厚对“仁”的解释。

(3)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相异处。

3.读一般的文章,比如这里的三家注解,关键处一定要弄清;但有时也要“容忍模糊”。文章中的有些语句,在读者看来是不重要的(尽管可能作者认为很重要),那就不妨暂时放过,只了解个大体即可。研读李泽厚对《论语》四则的解释,说说其中哪些语句是关键处,哪些语句在你看来则不太重要,因而不妨“模糊”。

三 切身感受

1.古人云:“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只作一场话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朱熹注解“人而不仁”这一则时,引用了李氏的话,说记录者把它编排在“八yue《雍》之后”,因而推测这番话可能是孔子对鲁国大夫孟孙等人的斥责。而钱穆则纠正此说,指出:“礼必随时而变,仁则亘古今而一贯更无可变。《论语》所陈,都属通义,可以历世传久而无变。”你同意钱穆的说法玛?

3.有人说,孔子谈“仁”,那是很古老的事了,你的想法呢?结合自己的心得,谈谈求“仁”的现实意义。

4.反复诵读课文所选的《论语》四则,用语音语调把你体验到的意蕴表现出来。【6】

这篇课文由“课文内容”与“练习设计”两部分构成,“课文内容”包括经典文本(即《论语》中的论“仁”四则)和对经典的权威阐释(朱熹、钱穆、李泽厚三家注解),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要掌握的课程内容。而“练习设计”则起着进一步确定课程内容作用,这些练习所揭示的课程内容就是,通过朱熹、钱穆和李泽厚这三家对《论语》中论“仁”四则的注解,彻底领会孔子论仁的思想。或者简单说,该课的课程内容就是彻底掌握《论语》论“仁”四则本身。用编者王荣生自己的说法,选文《孔子论仁》就是作为课程内容的“定篇”。教材练习的所有设计都是围绕着彻底掌握这一课程内容而展开的。



注释: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荣生等: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必修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5。

【4】         王荣生、郑桂华:语文教材建设新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6.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6

【6】         王荣生、倪文尖等:孔子与苏格拉底——高中语文教材试编样章.上海:语文学习.2005(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3:48 , Processed in 1.5241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