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专栏原创首发帖]---》熊楚家庭教育笔记-0 爱·思考·行动(代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8 21:4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思考·行动(代序)

公益网站《教师之友网》特约专栏作者:熊 楚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45726&goto=lastpost#lastpost
    不觉间在各种网络论坛上发表家庭教育的文章已近五年。这期间,因为自己对于孩子教育的关爱,对家庭教育的思索,对本土教育和未来教育的关注,自己进行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探索(甚至有一些是反传统的),并进行了粗浅的总结,发在论坛上便于和大家一起讨论、改进和提高。
    应该说,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专著和论文、论点很多,而我的文章只是我个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本原的记录而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非系统性。即便如此,这些文字还是引起了许多老师特别是家长朋友的共鸣和喜爱,我猜想大概是因为这些文字具有一定的案例性、鲜活性,特别是可操作性。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正确的、先进的、系统的教育观点与思想,而主要是缺乏与家庭教育实际相结合的思考与行动。我想,这大概便是我们这种草根家庭的非主流教育,也会引起一定层面的关注的主要因素吧。
    粗略算起来,关于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原创文章,我已在各种论坛上大约发了一百多篇,有的获得了各位老师、家长朋友和专家的好评,有的也引起了诸多争议。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作为一个始终从事与教育基本无关的工作的企业职业经理人,自己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和行动,能得到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的关注,我很感动,也很惶恐。我真的很谢谢朋友们的关爱和关注。正是因为大家的这份真诚和鼓励,也促使我在有意无意中进行了更多的总结,也算是对孩子成长的轨迹进行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记录。这对于我,还有孩子,无疑是一笔财富,特别是若干年后再回头看这些文字。
    应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朋友们的建议,我将前期随性而写\发于各种网络论坛上的文章进行一个简单的汇总,以大致的发帖时间为序,将部分家庭教育类文章摘录、结编成集这既是对自己、对孩子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方便一些关爱我的朋友集中查找。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如果孩子在成“人”以后,能够侥幸成材(不一定是成名成家),如果那时候我不像现在这样为了家庭生活的责任而四处奔波,如果有家庭或者学校认同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个义务的教育志愿者,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奉献给我们的孩子,我们家乡的那些需要引导的孩子。
    是的,这是我的一个梦。正像以前我上论坛之初的时候,我也做着一个梦,希望自己几年内能出一个专集。现在那个梦想基本实现了。我想,也许不久以后,这一个梦想也可以实现罢?
    另外,我特别想表达的是我个人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爱,思考,行动,这是我认为的关于教育最本原的元素,而且它们是一体化的。教育好一个孩子,我想除了爱的情感(当然是指发自内心的博大深爱),还需要用心、智慧去总结、去思考。当然,最需要的是行动,而且是持之以恒的行动。
    如果我的孩子、我们大家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个有爱、会爱、会感知爱的人,成为会思考、有自己独立思想、对这个世界有很好感受力的人,成为有行动力、有进取心、又知足常乐的人,那么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作为长辈,我们完全可以为这样的孩子而骄傲(哪怕他/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也为我们自己曾经这样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而骄傲。
    是为序。
(2009年2月于江城初编文集时而序,

2012年3月在孝感补充文集时修改)





2#
发表于 2012-3-29 00:21:5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郑重声明:



     熊楚先生系本站特约专栏作者。熊先生在本栏所发作品[绿色标题]皆为原创,网媒转载必须注明作者,标注《教师之友网》源地址,http://xnjyw.5d6d.com/thread-45726-1-1.html报刊选稿刊载须经作者同意并给付稿酬样刊样报。
      《教师之友网》联系手机:13971958105,我们可代报刊编辑联络到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6:43: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季超老师的邀请!
谢谢魏轩平主任百忙之中阅帖、点评!


4#
发表于 2012-3-29 17:24:24 | 只看该作者




===熊楚先生长期关注家庭教育理论,为国育子,持恒努力。他的文字,都用了心。


===魏轩平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腹有诗书,育子也颇有心得。


===他们的朋友管季超专注于借助公益网站服务同行,遂邀二位加盟本站内容建设:约熊先生集中呈现近年家教感悟文,邀魏先生作评点嘉宾。
      管季超如有读感,也参与讨论。
      欢迎本站注册会员也跟帖谈读感。


      我们希望这个专栏的内容,对家长朋友/本站读者有益。
5#
发表于 2012-3-29 17:52:32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3-29 17:56:43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thread-45672-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5672-1-1.html

《教师之友网》de 追求:
教育视角  人文情怀  专业精神  公益品格



7#
发表于 2012-3-29 18:38:07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21:23:1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

锵锵三人行啊!等看新帖。。。。。
杨本成 发表于 2012-3-29 10:38


谢谢杨教授关注这个专栏!
请您多批评、指导。

9#
发表于 2012-3-31 19:40:34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读了熊先生很多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感觉臭味蛮相投,即使有时候,对他的一些做法不甚认同,却并未毫损他在我心中的光辉形象。
     以前所读,有些零散,这次,老熊辑集,给了我见全豹的机会,我会认真拜读,提出我的一些浅见,或同调或异调,甚至反调,在碰撞中,引发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2:37 , Processed in 0.1312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