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8|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的陷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7 15:3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韩寒背后的利益链条作者:常非常
作者:祁大夫
  我是媒体人,也算接触过出版界的人,所以是这样看韩寒这条关系链条,利益链条的。


  中国出版界有三大波,路金波,沈浩波,张小波,他们都算出版大亨了,分别控制万榕书业,磨铁出版和凤凰联动。这是出版链条。其实很多作家都是恨韩寒的,因为写作者都明白这是个草包,肚子里没东西,写出来的东西也垃圾。但是他的书得到铺天盖地的宣传,个人更是被包装成天才、民主斗士、意见领袖,得到了特等待遇。这是一条很肥的利益链条。图书出版是个暴利,销售3万本就算畅销书,韩寒的书基本在50万以上,一本书卖30块,成本3块钱,抛去版税,算算这收入。

  中国近10年来,火了的书基本是路金波出的,或者和他有关系,我是说小说类,比如慕容雪村、石康、宁财神等大神。他们自然是和路金波站在一起的,指哪打哪。其他的写小说的作家敢怒不敢言,只是远远观望这场恶战,因为他们确实可怜,就靠出书吃饭的,职业作家,职业写手不红是很惨的,出本书就指望着书商作为重点类图书包装,包括媒体宣传,包括在报纸网站上连载,包括铺货渠道,都很有讲究。

  作家们是万万不敢得罪路金波和明确表态支持韩寒的沈浩波的,因为得罪了这二位,以后别指望出书了,都得饿死。

  宁财神和“李寻欢”路金波当年是并列的网络写手,他走了编剧之路,在演员圈里面也是不能得罪的人,比如姚晨就指哪打哪了,所以姚晨明明知道自己智商低,但是也趟这个浑水,就这个道理。

  再说说媒体,包括新浪、网易、腾讯之类的。我先说网络媒体。中国的网络媒体是没有底线和道德可言的,只要吸引眼球就可以,说实话,新浪是最厉害的,别人腾讯搜狐什么的都是花钱请名人,比如于建嵘就是和新浪微博明确要钱,结果没给,高调搬家到搜狐微博,不几天就出消息搜狐给他钱做什么公益平台,其实这是一门生意。

  再说腾讯,和新浪进行微博大战,出钱让韩寒开微博,这是很可能的,因为他们一直这么干。我熟悉的奥运报道经历过,请名人,请明星姚明刘翔黄健翔什么的开专栏,写博客,这都是钱。新浪是培养了名人扎堆的风气,明星们在新浪都不拿钱的,这就很危险了,因为你得罪了韩寒,那么韩寒马上搬博客开微博去腾讯了,反正腾讯又出钱。所以新浪根本不敢挺方舟子,这是高层的意思。

  透露个内部消息,新浪微博发了通知,不许讨论和参与韩寒和方舟子的大战。

  媒体都不敢得罪这些名人,因为名人也是资源。资讯大战就是资源大战,花钱请还请不来,更别说旗帜鲜明地反对了。

  方舟子真的不算名人,他的人气差,人缘差。尽管网站的编辑有些暗地里欣赏方舟子,但是不能得罪韩寒。包括这次倒韩大战,有很多人站在方舟子这一边,不是因为方舟子人怎么样,纯粹是想干掉韩寒而已。等到方舟子打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人,他们马上就从方舟子的粉丝阵营里离开了。

  我不怕方粉骂,我就是纯粹看不上韩寒,所以现在支持方舟子。等这件事结束后,我不一定就是方舟子的粉丝。

  报纸杂志更是如此,你得罪了明星,都不接受你采访,你还搞个毛啊。

  出版界控制着作者,媒体惧怕明星搬家,不接受采访。这些都导致中国的信息传播不对称,不正常。也就是在天涯,在这种草根为王的平台里,大家都披着马甲说真话,畅快淋漓地揭露丑恶的韩寒集团。

  所以,要推倒一个偶像,根本不能指望在新浪微博实名制的那些名人。现在方舟子阵营中那几个带V的名人,彭晓芸离开南都系了,不加V已经破罐子破摔了,十年砍柴是专栏作家,和出版业关系不大,王志安是央视的,和这些人没有利益上的纠葛,有个认证是娃娃亲什么的书的作者的王增杰看来也没打算当作家,应该是圈外人,都不忌惮媒体或者出版业,他们才敢旗帜鲜明地支持方舟子。

  李承鹏不出声,不代表他支持方舟子,路金波的一条微博说了,大眼忧心忡忡地打电话来,说韩寒有麻烦了。李承鹏和路金波是作者和出版人关系,他是被方舟子打过的,有七寸,不敢出声而已。

  那个所谓草根写段子的作业本最恶心,这次主动献媚,显然是为未来的出书做铺垫,讨好路金波。

  大家看到挺韩派,只要稍微一动脑筋,一打听,就能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钱。方舟子是损人不利己,我们是悲壮的看客,连吐痰带吐血地等猛料,催进度,为正义而战吗?不是,都他妈有点闲得蛋疼。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70752.s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56:54 | 只看该作者
公交车上,双语服务引发小误会
司机说“yes”太婆当成“噎死”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刘茜 通讯员李静 何伟)公交司机随口一句“yes”,被正吃早点的太婆听成“噎死”。前日,3路电车上发生了这尴尬一幕。
    前日早晨6时40分,黄艳开着3路车由二七路往硚口方向。车行至黄浦路站,上来一位太婆。太婆手里拿着包子,一边吃一边问黄艳,这路车到不到中山公园。黄艳说,她当时顺口答了一句“yes”。哪知太婆一听气得手发抖,指着黄艳的鼻子吼起来:“你这姑娘怎么一大清早诅咒人啊,我这大年纪,你都不懂得尊重。”
    黄艳听得一头雾水,直到太婆说“那你为莫事要我吃包子‘噎死’”,黄艳才恍然大悟。她连忙向太婆解释,她是电车公司青年文明号驾驶员,最近公司要求她们要学习英语,以方便服务外国乘客。她刚才说的“yes”是“是的”的意思,没有诅咒太婆。旁边有懂英语的乘客也帮着黄艳解释,并主动给太婆让位,这才让太婆消了气。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10:00 | 只看该作者
任意:关于公共讨论中质疑的正当性的一点探讨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看待对公众人物的质疑。质疑就是怀疑并把怀疑表达出来,网络上爱用的一个词是“合理质疑”。其实,碍于中文的语义歧义,对什么是“合理”恐怕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合理是指论据有道理?是最终符合真相?采用的论据是否合法?质疑者的主观动机?还是表达方式?说不清楚。所以“合理质疑”这句话就是一个空洞的筐,没有实际意义。对于什么样的质疑是可取的,我觉得有两种规范,一种是法律意义的,即质疑在何等程度上是合法的(lawful,即是否构成民事名誉侵权或者刑事上的毁谤罪。要注意许多国家如欧盟为了保护言论自由,是反对将毁谤刑罪化的);一种是在法律范畴之外的,即质疑在何等程度上是正当的(legitimate)。社会实践的公共讨论中,更多时候我们仅仅会涉及后者。
关于“正当”质疑,我们可以做一些内涵和逻辑上的探讨。在这里我就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就不引用关乎公共理性沟通之类的伦理推演了),仅供商榷,我非法律界人士,亦不探讨具体的法律技术问题。
质疑通常是针对一个人或事进行的,可能是涉及多个论据的一系列行为。通常而言,涉及人们对质疑正当性判断的角度,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1)质疑论据的合法性是否影响质疑正当性:论据依赖的证据来源可以是公开信息,经他人转述的二手证据等;非法证据则是完全虚构、捏造或扭曲加工的“事实”。逻辑推理(如结合对公开信息进行的推导和分析)应属于正当推理。
论据的合法性是任何正当质疑的先决条件。对于不合法的论据,一经发现,公众应予谴责,同时被质疑者亦可考虑诉诸法律手段。
当然,很多时候论据来源是公开渠道,引用者不可能完全为其真实性负责,这时引用者应注明出处,并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必要、合理的尽职调查。
2)质疑论据的说服力度或有效性是否影响质疑正当性:论据即质疑者提出的具体观点及其依据;有效性或力度从很强到很弱。有的论据是直接证据,说服力极强,对大多人有很强的效果;有的说服力弱一些,属于间接/环境证据(比如根据经验或规律的逻辑推理)。
要注意的是,对论据说服力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不同的人,由于获取信息能力的不同及个人认知思维的差异,能够提出论据的力度强弱可能是不同的(我们设想一个小学文凭的人和一个名校博士提出的论据,可能在逻辑严谨度上有所差异)。而对于同样的证据,不同的人因为经历、背景、知识结构、认知差异及心理因素,接受力也可能会不同:对你而言很强的论据,对别人而言可能很弱。因此我们很难画一个尺标,说什么论据是有力,什么是无力的。在公共讨论中,更不可能达到法庭上对有效证据的严格定义。
总体而言,论据说服力的强弱本身不应当影响质疑行为的正当性。
3)质疑者的背景或主观动机是否影响质疑正当性:质疑者可能出于各种目的(包括经济利益、道德、个人恩怨、政治、个人心理机制等等)提出质疑。从逻辑的角度(“就事论事”)考虑,对一项质疑是否正当应主要根据质疑者所提出的论据本身:论证的证据、逻辑推理等。如果一个论据本身是有说服力、来源合法,且也符合下面的第5、第6条所述原则,则质疑者的动机或主观偏见不应当影响质疑的正当性。旁观者或被质疑者应针对质疑论据本身的合法性、有效性做出回应,而非对质疑者进行反向人身批评(argumentum ad hominem)。这种反向人身批评在逻辑上也是无效的。
在实践中,讨论者的背景或动机论往往是对理性讨论的最大干扰。许多人会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人提出的论据,或认为动机不纯的质疑就是不合理的(“有罪推定”),并诉诸人身批评,从而忽略了论据本身的客观合理性。
同时,存在这种情形,即带有主观偏见的质疑者使用了说服力较弱的论据,我的看法是,只要论据合法,质疑者仍有提出这种质疑的权利。而其实只要论据说服力很弱,被质疑者可以轻松回应,本来也不需给予过度的担心。

4)质疑主张是否符合最终真相。在很多情况下,真相将永远不为外界所知。而质疑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挑战表相,获取真相。任何质疑都可能是错误的,只是对另一种真相的猜测;没有遭到质疑的事物也未必就符合真相。我们不应就质疑是否符合我们所希望或预期的真相,而遏制质疑。另外,通常而言,论据说服力越强,越可能符合真相。但论据说服力的强弱和符合真相与否没有必然逻辑关系。说服力很弱的论据也可能指向真相。
质疑者提出的主张是否符合最终真相,不应该影响质疑的正当性。当然了,这主要是一个事后分析。
在现实讨论中,更多是涉及第2条论据的说服力度或有效性。说服力不强的论据往往被认为“扭曲真相”,冠以恶意,并被要求限制。
5)质疑使用的语言措辞的方式方法,有没有言语暴力,人身攻击和侮辱等。
正当质疑不应该有任何的言语暴力与人身攻击。后者应该受到限制。
这个第5条主要涉及直接的人身攻击,譬如污言秽语的辱骂,而不涉及一些可能被质疑者视为有辱人格、带有攻击性的主张。比方有的表述说“我深切怀疑你是一头猪”,这就显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辱骂式的意见表述,当不属于正当质疑;有的表述说“我质疑某知名作家就是代笔”——这个说法会被该作家视为带有侮辱性的,但假设这个主张有任何的论据支持,它就不属于5)的限制范畴,问题只在于论据的强弱、合法性等。另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下面的第6。
6)质疑是否涉及公共利益:如质疑对象涉及政府官员、业界领袖、公众人物并涉及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内容,应当允许质疑者更充分的言论自由,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或公共利益的维护。据此,一名高级政府官员的收入或一项重要公共政策的决策应当属于质疑的对象;一名作品及言论涉及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的私人生活(如恋爱婚姻等)由于不属于涉及公共利益或知情权的个人隐私,不应随意质疑被限制,但涉及到与其职业与产出——本人的文字作品的真实性、诚信相关的内容,应涉及公共利益或公众应知情的内容。由于任何一个公众人物相对任何一个个体(甚至包括单一的一个媒体)都可能掌握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及话语权,因此也应当对质疑者给予额外的言论自由保护,以维护可能被牺牲的公共利益。
当质疑的内容和对象涉及公共利益时,应当对质疑给予更高的言论自由尺度。实践上,言论自由边界的确定更多的是一个法律问题,即作为公共人物起诉质疑者并胜诉的难度(涉及举证责任、是否需要和/或如何证明质疑者的恶意、是否也适用蓄意的精神伤害等等,也是一个立法释法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各国对把握言论自由制度的差别而异,法律也不尽相同,但不管如何,也已脱离了这篇小文所探讨的道义上的正当质疑的范围。
7)质疑者对被质疑者回应的态度。作为进行理性沟通的基本前提,质疑者应该对被质疑者的反馈予以回应,并准备好接受合法并且强有力的回应论据。
没有理性的对话姿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或回避接受对方提出的针对你的某项反论据,并持续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质疑,将影响整个质疑行为的正当性。
当然这是个非常难界定,带有主观性的东西。比如我提出了强有力的论据A,作为对当事人的质疑;当事人提出了反论据B。可能出现我觉得仍不够满意,要继续质疑这个点,但旁观者觉得已经足够满意的情景。这种情形其实并不罕见,也很难界定质疑者到底是逻辑或经验上拒绝反论据,还是心理上拒绝。但如果系统性的完全不接受或忽略反论据,当然很可能就不是理性对话的姿态,会削弱质疑的正当性。但我认为提出新的有力论据不在这其列。
具体的界定是主观的,但清醒、理智、善意的旁观者心中都是有一把尺子的。
以上可见,质疑行为可能是针对一个人或事的一组一系列的持续行为,对于什么是正当质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涉及诸多角度和维度的探讨,更没有既定的标准答案。
2012.1.31█
作者为哈佛肯尼迪学院公共政策研究生,个人微博是@兔主席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29:1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交流的真实与虚幻——兼论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作者:陶东风   


     所谓网络文化,我认为是真正能够体现网络媒体的特殊性的文化,亦即:不是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东西都是所谓网络文化。比如说,如果一个作家先把作品写好了,修改得非常整齐了,再发到网上,或者网站直接把纸媒体上的作品输入计算机再上网,都不是我理解的网络文学。因为这根本不能体现网络这个特殊的交流媒体的特性,也体现不出网络交流对于作家的思维活动与写作过程的内在影响,他依然是在用传统的方法思维与写作,不过是将它上了网而已。只有那些在线写作,边写边即刻上网的写作,才属于网络文学。这个时候,网络这个媒体已经内在地改变了作家的思维与写作方式,也改变了作品的存在方式乃至整个文学活动的方式。比如写作的即时性,传统的写作方式是可以颠来倒去反复修改的,有完整的构思,而网络写作是即时的,当下的,边写边发表,他的一段文字一旦上去了就算是发表了。网络写作很难有非常完整的构思谋篇,因而其游戏性质非常强。 同时,网络创作中,创作与批评具有同步性。传统的文学创作都是写好作品发表了,才能有读者和批评家的反馈意见,创作与批评不存在同步性;而网络创作是一边创作,一边就有网友的反馈。所以批评和反馈的活动与创作活动几乎是同步的。总之,真正的网络文学是充分体现网络特征的,而不仅仅是发表在网上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网络是把各种已经在纸媒体上发表的东西,搬到网上,我不认为这是网络文化。至少,它不能最充分的体现网络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那么,网络传播或网络交流有那些特点呢?人类的交流活动除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以外,其他交流类型都是与特定的媒介联系在一起或通过特定媒介进行的,即经过媒介中介的。因此交流的特点常常由于其所借助的媒介的不同而不同。同样,网络交流由于借助网络这个特殊的媒介而相应地具有了以下的几个特点:
     首先,网络的交流有最突出的匿名性。在网上交流的人常常相互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与身份,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不知道对方是谁。BBS上的聊天最能够体现这个特色。这样的交流与面对面的交流是完全不同的,与那些署名的纸媒体交流也差异甚大。
     其次,由此匿名性导致网络交流的第二个特点,是监督机制的弱化甚至悬置,也就是说,匿名性使得网络的交流没有其他交流常常具有的社会监督与文化禁忌以及自我心理防御,因而也没有必要带上人格面具。在这个意义上,网络交流是最真实的,最没有作假的必要。比如,如果交流的双方或多方彼此知道对方的身份,说话就比较谨慎。同样,如果在报刊上发表署名文章(即使不署名也常常能够查出来),作者必然会顾忌很多,难以完全说真话。网络交流的这个特点是一把双刃剑。从消极的方面说,大家说话可以不负责,相互欺骗,甚至脏话连篇,把本我中最原始的一面宣泄出来;而从积极的方面说,大家没有出于种种文化禁忌而隐藏伪装自己的必要。如果没有匿名性,那么你与别人说的话、你发表的见解都是要负责任的,这使得你在非常自律的同时也学会了作假;
     第三,匿名性还使得其他交流中必然存在的交流者之间的那种不平等权力关系被搁置起来。大家知道,交流行为中存在许多扭曲交流的真实性与平等性的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交往者之间必然存在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包括政治地位的不同、经济地位的不同、文化资本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甚至长相的不同等等。这些因素都必然在交往的时候进入交往过程,成为交往的重要社会性语境,乃至扭曲交往的真实性,使得交往不可能完全是平等的、理性的、以理服人的。而网上的交往就不同,大部分在网络上聊天的人都是用的化名,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明星也是这样,因为他们平时总是带着假面,也希望有机会“胡说八道”),所以,他们的身份与权力在匿名交流中不起任何作用。这使得交流变得更加真实与平等。
     这几个特点所导致的最后结果实际上是一样的,这就是网络的交往形式是最真实的,同时也是最虚幻/虚拟的。也可以说,它的特定的真实性正是产生于他的虚拟性。这是网络交往及其所塑造的网上社会的非常有趣的两面性。
     二
     如上所述,在网上交流中,由于扭曲交流之真实性的各种因素都不存在或被弱化,所以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当然最真实的不见得就是最理想的或没有缺憾的。我们在BBS中见到的各种帖子就是这个真实自我的流露,它既体现了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有时也夹杂着各种低级肮脏的杂音,甚至非常难听的、不文明的漫骂与发泄。泥沙俱下与良莠不分是BBS这种最具有网络特点的交往方式给我的特出感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匿名性,如果存在监督机制、社会文化禁忌、权力关系,那么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出现。基于这样的原因,网上交往的质量不但最能够体现交流者个人的文化素质,而且最能够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在强制的状态下举止言谈文明并不难,而在一个自由的、非强制的状态下这样做就很难了。与此相应,网上的东西常常具有很大的反抗性、另类性或颠覆性,原因也在这里。因为我们平时都是处在其他的交往方式中,无法满足真实自我的表现需要。我们有太多的时候不能讲真话: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与老板在一起的时候,乃至与同事、同学、爱人、恋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如此。我们平时的反抗的欲望经常是被压抑着的。
     但是如何理解网络社会的虚幻性呢?其实虚幻性与真实性本是同根生,同样是起源于网络交往的三个特征:匿名性、社会文化禁忌与监督机制的缺乏以及权力的不在场。因为没有了各种监督与制约,所以人们可以自由地甚至不负责任地编造自己的身份、地位,一个穷光蛋可以说自己是大款,一个贫民百姓可以说自己是局长,一个丑八怪可以把自己描述成绝色美人。而且,男人可以扮成女的,女的可以扮成男的。等等。许多网上的欺骗行为常常就是因此而发生的。这也就是所谓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游戏性。它危害性与魅力就是来自于此。
     此外,我们说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或虚幻的,也有另外一层意思:人在交往中的必然面对种种禁忌,作为社会事实,虽然与真实的自我常常是有矛盾的,但是它们也是真实的,特别是作为客观的社会力量、社会规范,它们无疑是真实的。相反,一个完全摆脱了这种社会文化力量与规范的纯粹的自我,在社会的意义上反而是不真实的。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真实。这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人们常常必须通过伪装的方式才能表现“本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把那个充分社会化、理性化的“我”隐藏起来,才能表现被这个社会化的自我压抑的“我”。网络就是这样一个隐藏一个“我”呈现另外一个“我”的场所。
     三
     现在我们来看看网络交流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青少年占据了网民的绝大多数。青少年喜欢上网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网络交流与青春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亲和性。青年的特点是:具有叛逆性、想象力、颠覆性,不满于现状,充满幻想,同时,相对来说也比较幼稚,也就是所谓的"不成熟""非理性"。有人说,诗是青年人的艺术,一个人如果说在青春期不想作诗,这个人肯定是一个未老先衰的人。这就是青年人或青春文化的一般特征。但是,青春并不完全是一个年龄的概念,也就是说,生理的年龄和心理的年龄有时候是错位的,有些人年纪很轻,甚至是少年时期,就已经老于事故了,就已经没有批判性,没有叛逆精神,没有想象力了,实际上这个人按照生理的标准,还是属于青春期,但是按照心理的标准,他已经进入老年了,相反,有些人根据生理标准,已经是老年了,但是他的心还很年轻,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仍然还处于青春期。所以,青春不完全是一个生理的概念。
     青年喜欢网络,最重要的一点是青少年的自我表达欲望最强,他们的压抑最严重,他们的反抗性是最强烈的。但是这种反抗性在现实中却常常得不到发泄。因为他们有许多的顾忌。现在好了,有网络了,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别人是谁,我可以完全没有顾忌地袒露我们真实的自我,我可以尽情地发泄自己的反抗的欲望。网络是青少年自我宣泄与表达反抗欲望的重要渠道。同时,青少年是游戏冲动最强烈的一个群体,他们想象力最为丰富,精力最旺盛,他们的游戏冲动在现实社会中却又得不到发挥,他们被深深地枯燥机械没有趣味的学校学习生活中。正是网络的虚拟性使他们获得了满足游戏冲动与想象力的最好机会。
     最后让我们看看亚文化的特点。“亚文化”是和“主流文化”相对的概念,而且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也是会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一特定的时期,亚文化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转化成主流文化。一般来说,“主流文化”是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所以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些群体的利益,因此也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保守性,也就是说它倾向于维护既存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而亚文化则相反,它是代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的利益,它对于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亚文化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当然,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并不永远是对抗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有时会出现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相互转化,原来是边缘的东西,逐渐地变成了主流。比方说在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消费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占据边缘地位,是属于亚文化,比如邓丽君的流行歌曲所表现的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关注,对自我与个性的赞扬,穿喇叭裤、留长头发,突出自己的个性,它在当时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的,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颠覆。但是,到了今天,消费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它逐渐被主流文化吸纳,甚至于变成它的一部分。所以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需要做历史的分析。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文化中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文化。专门提出这一点是因为青年文化中也有非常主流的,并不是所有的青年文化都是具有颠覆性、边缘性与批判性的文化,在中国尤其是这样。这部分主流化的青年文化实际上已经失去我们上面分析的青年/青春的那些特征。只有青年文化中的那种比较另类的部分才属于亚文化。我觉得网络中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征的是BBS等栏目。也是这部分最令政府主管部门与教育工作者感到担忧。确实,这部分尤其具有泥沙俱下的特征。有人建议应该对这些栏目进行严格的监督甚至取缔它。我倒觉得,对于青少年上网进行适当的引导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在相对缺乏监督的交流环境中常常不能自律。但是我不同意对青少年上网进行过去死板的控制,这不仅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对抗意识,而且也未必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因为青少年毕竟还是需要在一个真实的、也就是既有鲜花也有野草的环境中得到锻炼,锻炼他们的判断力与鉴赏力。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把一个幼儿放在一个没有细菌的玻璃罩里面进行培育,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这个经过严格消毒的环境当然是非常干净的,但是他的免疫系统却会遭到破坏,而他又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罩中人”。一旦他离开玻璃罩,他因为没有接触过细菌而不堪一击。而如果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就接触过细菌,那么他就会有比较强大的免疫能力。何况青年已经不是婴儿,他们已经具有基本的鉴别力,更重要的是,许多网站上BBS板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的网友是具有理性的自律能力的,他们自己会形成交往的规则,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进行自我监督,这是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压力,使得那些随波翻起的泛起的沉渣得到清理。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青年。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29:58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
                                                                                                文/燕山飘雪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批评有着既相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特点。相同的是,都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即对社会与个人生活进行典型化处理,表达思想和感情,小说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和性格。不同的是,网络文学强化了娱乐功能,对教育和审美不大在意,或注意不够。另外,就是网络文学属于快餐文化,时间性强,速成性强。于是,批评也是即时跟贴,容不得长篇大论去做批评。批评变成零打碎敲。这就使批评的难度有所增大。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
    是从批评的对象看,改变了单打一的局面,批评者容易陷入重围。一方面由于作者的素质普遍低,对批评的理解有偏差。有的甚至认为批评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害怕批评,拒绝批评的大有人在。他们不知道批评对创作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而且作者都是匿名的,批评的对象模糊。批评者要注意文学形态的变化,不能采取过去在纸面文学上那种阵地战的架式,搞一对一(即批评者与作者)的批评或商榷。网络文学就象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不是一对一,是一对三或更多。因为在网络上跟贴,不是一对一的跟贴,是多人讨论同一篇文章。喝彩声不断,批评与反批评同时展现。这对探讨问题问题无疑是有利的,就象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在碰撞中随时显现。同时消解了传统文学那种作者与读者的分离与隔漠,读者参与创作的欲望非常强烈。有时一个好的跟贴出现之后,作者马上就改。网络文学虽然也渴望理论指导,但又忽略理论的支持。跟贴者真正搞理论的是少而又少,大部分是作者兼作评论。这就提醒我们搞评论的,不能应付了事,要认真读贴、认真思考、认真跟贴开展批评。如果对作品没看懂或没吃透,说出的话不符合作品实际,马上就会遭到反批评。有时候甚至于搞围攻,弄得下不了台。
    二是从欣赏习惯来看,网络文学是即时创作即时欣赏。网络文学的时间性非常强,一篇散文你还没来不及看,就沉下去了。在网络上,创作不再是个人行为。一篇文章发表后,跟贴马上就可见到。文章好不好,跟贴者马上就指出来。如果需要修改,怎么修改?批评者都会给你明确的答复。这与集体创作没有什么两样。对作者而言,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对批评者来说,就增加了困难。批评者必须要有随机应变、一针见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理论解答文题的能力必须非常强。如果理论基础不牢,一句话就暴露麻脚。所以,网络文学对批评者要求更高了,批评者要参与创作。不但要亲自写文章,还要及时跟贴。只有理论基础非常丰厚,对网络文学非常熟悉,对作者非常了解,才能正确地开展批评。由于网络是匿名的,弄不好就会发生冲突。这种例子几乎每天都在网上有发生。好多作者都是不能忍受众多跟贴的挖苦和讽刺而离开的。批评者被轰出去的也发生过。只有批评者同时又是作者,有文章在那里摆着,才能服人。好多作者是看了批评家的文章,然后才信服你的批评的。这就象获得通行证一样,必须要有硬件作抵押。
    三是从内容上来看,网络批评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创作要求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在网络几乎被消解,大量的是个人化的情绪,如寂寞、牢骚等。网络文学的兴趣主要在于抒发极具个人色彩的情绪和感受,而不在于这些情绪和感受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深度。进一步深入分析,还会发现,沉淀在其底层的既有个人主义的内涵,也有传统的理想破灭后消沉、颓唐的后现代情调。过去不被注意或被批评的东西,现在成了主要内容。过去一般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发表是比较困难的,现在却大行其道,很有市场。比如玄幻小说,魔幻小说所表达的内容。诗词散文也多是个人感情色彩的叙说。所以,在开展批评时,不能按照过去教科书上要求的“必须映重大社会主题”“反对卿卿我我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等。现在有好些作品本身就是小资作品,是为小资写的,为中产阶级写的。过去强调的“为工弄兵服务”的号召,在网络上被消解。如果你再提这些过去的批评要求,就会闹笑话。当然为社会主义服务,多反映主流社会,是可以提的。
    四是从批评的标准来看,传统的批评标准被淡漠。过去教科书上常提的所谓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现在网络上几乎没人提。要的只是好看,有意思,点击率高就是好作品。点击率代替了批评标准,有的网站单纯追求点击率,有故意媚俗的倾向。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象以前那样受重视。有的认为:文学就是文学,不要与政治挂钩。思想主题也有慢慢退化和淡化的趋势,有的文章作者甚至于提出不要主题。这虽然是极端错误的,但在网络上有市场。需要加以引导。
    五是从批评的形式和方法上看,网络批评基本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是即时跟贴即可。传统的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事后批评的形式已经落后,一般是边发表边评论。其形式活泼自由,一句话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有的甚至于不说作品如何如何,只是嘘寒问暖或楼楼抱抱即可。站长们要的是人气,不愿意因为批评而把人赶跑。这说明,有的网站把批评变得可有可无。谁如果真正的指出作品的缺点和失误,反而会丢掉人气。笔者混迹于网络,即时跟贴上千条,好多读者和作者都感到跟贴是有水平的,点拨是到位的,但是也有不满意的。对发表在网络上的长篇大论,能坚持看下来的却不多。好多批评者不注意收藏自己的跟贴,说过的话接着就忘了。其实,那些有观点的跟贴本身就是创作,编辑出来就是诗话之类的著作。
    因此,网络批评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一方面,网络文学创作亟需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批评家又不愿去网络开展批评。这就使网络创作出现任其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这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应该加强批评,用批评引导创作,走上康庄大道。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32:59 | 只看该作者
谈谈网络文学作品的回贴
  
                                                                                     文/燕山飘雪
    如何写好回贴,并没有不二法门,全靠自己摸索。如果想找现成的教科书,我敢肯定是还没有出版。我的基本想法是四条:
一是学点文学欣赏批评知识,不说外行话;二是认真阅读原文,掌握作品的脉搏与要点;三是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适当的技巧;四是形成自己的回贴风格。
    首先说说学点文学欣赏批评知识。这一条其实无须多言,人所共知,干啥都要有基本功。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要遵循它的基本规律。写好回贴,光靠热情不行,光靠一味地吹捧也不行,当然乱批一通更让人烦。好的回贴,必须是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既提出文章的优点,又指出文章的缺点,还要指出怎么样修改,并且要让人家心服口服。做到这一点,没有相应的知识作铺垫,是万万不行的。如果你说出话来,作者一看是外行话,人家不但不服,轻者说你“没有金刚钻不要揽那瓷器活”,重者还要说你是误人子弟。所以,有些知识不能不掌握,比如《文学基本知识》《文学概论》《美学概论》等。唐弢有一本《文章修养》,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很好的小册子,里边对文章的各种文体及写作特点介绍得很清楚。如什么叫散文,什么叫八股文等都有分析。光有文学知识还不行,还要有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方面的知识,比如关于什么叫文学欣赏,以及欣赏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任务、文学批评的写作等。有条件的还要读点文学史之类的书,以增加些基本常识和基本理论。有人说,我不读这些书也一样跟贴,还有的说我是学理工科的,没时间读那么些书。这样就难了,没有文学知识就随自己的喜好写跟贴,只能是读后感之类。这种先天性的不足怎么能写出有分析、有见解、有科学含量的跟贴呢?文章就象病人,跟贴者就象医生,没有医疗常识就给人家下诊断书,无疑于谋财害命。做教师还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呢!所以,我认为要想写好跟贴,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不是中文系毕业的一定要补上文学知识这门课。
    网络文学回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我认为不外乎快速、及时、概括、恣意、自由、准确等方面。所谓快速、及时,就是说版主的职责是当一篇文章见网后,就象战争年代的快速反应部队一样,及时做出准确无误的反应。这就需要具备敏捷的思维和高度的概括能力,看一遍文章能够及时快速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所谓自由恣意,就是说没有条条框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把文章的主要特点抓住就可,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进行论述。同时,对作者的响应,随时作出进一步的跟贴。有的一篇文章要写二三个跟贴,这是与任何公开刊物不同的地方,与学校里给中小学生批阅作文也有所不同。网络跟贴受时间和版面限制,光恣意自由不准确无误也不行。拿不准的文章宁愿放一放,也不可贸然回贴,因为理解得不对说错话不仅是对作者的不尊重,而且可能还要伤害作者的感情,给人家一个感觉:这个网站水平不高,在这里发表文章是浪费时间和浪费资源。因此,光快速反应是不够的,必须准确无误,弹不虚发。若说错了,要及时纠正,敢于承认错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次是认真阅读原文。多数版主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作品至少读一遍,有的甚至读二三遍。我在《阅读与理解是基础》一文中已经说过,没有认真和细致的阅读,想写出正确的跟贴和批评文章,是难以想象的。跟贴和批评的起点是阅读。只有阅读和在阅读基础上的理解,才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作品的脉搏和症结。不看作者就跟贴是对牛弹琴,不看作品就跟贴是盲人摸象,不理解原文就跟贴是胡说八道,而不管作品好坏就灌水,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其实,认真阅读原文,不但对作者及作品有好处,而且对阅读者也有好处,阅读本身就是学习,见识的作品多了,眼界自然就高,自己再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跟贴者还要有甘心情愿为他人作嫁衣的牺牲品格,牺牲了时间不说,还要耗费大量精力。所以版主们是非常辛苦的,作者应该以宽宏大度的胸怀看待回贴,不要以为版主与你过不去,实则是真心诚意为了作者和作品好。即便回贴说得不对,也要抱着知无不言,言者无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欢迎跟贴。对回贴的态度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作者的胸怀。谁不愿意自己的文章修改呢?既然拿到网络上来,就是要听听读者的意见。文不厌改,文章是越修改越好,一遍有一遍的成色。所以跟贴者既是修补匠,又是美容师,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作者的导师。当然,网上阅读不可能慢读、精读,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当然可以,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这就需要阅读技巧。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认为所谓技巧不是投机取巧,是象读报纸杂志那样,重点部分详细阅读,已经熟悉和知道的部分可以一目十行,不重要的部分走马观花,但要一下子就抓住要点和要害,有的放矢地写跟贴。好的跟贴是成人之美,是锦上添花,是良医苦药,是画龙点睛,是锦囊妙计。
    再次,就是训练自己的高度概括能力和具备与人沟通的协调能力。前边已经谈到概括能力,在这里我还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不是一般的概括能力,是高度的概括能力。过去我们准备高考时都训练过改写、扩写和缩写。跟贴不需要改写和扩写,一般是高度概括文章的要点,并且也并非全部概括,只要是需要就必须概括出一二个要点来。有时候类似于把一篇文章用一个新闻标题概括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高度概括。这种能力不是一日之功,是长期训练磨练出来的基本功。跟贴者要有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抓住要害和实质问题。不要纠缠于那些皮毛的支言末节,也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一针见血。做到这些,没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是不行的。至于与人沟通的协调能力,就是说与作者交朋友,私下谈心交流,了解作者的基本想法,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理解万岁。对于骄傲自大的作者,还要懂一点心理学,避开他的长处,抓住作者及作品的软肋,就象神医扁鹊,一语中的,对病下药,让作者心服口服,拜你为师。所谓的技巧,就是如何写得快捷,如何一下子就抓住要点,如何与作者沟通的技巧。越是高手越重视技巧。
    跟贴写什么?在形式方面,主要看作品的文体是否符合要求,开头结尾写得怎么样?题材是否恰当正确。在内容方面,跟贴主要是就作品的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色,展开评论;对写作技巧、写作态度、创作方法、整体艺术特点等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和概括,从而指出作品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是什么?这些不可能全部兼顾,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和症结写出评语和跟贴即可。有些跟贴写了很长很多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对作者心理的分析。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文章内容读者会看到的,不需要你再赘述或唠叨。读者要看的是回贴抓住了要害了没有,是不是真正有水平。千万不要小看那几个字或几十个字的回贴,往往是一句话就暴露出跟贴者的水平。文学史上有一些专门做考证和注解的所谓跟贴专家,比如《红楼梦》里的脂胭斋,就是专吃这碗饭的。对原著的注解,也是一种创作,是对原作的再创作和再补充。跟贴也是的,好的跟贴,有思想、有见解、有水平的跟贴,整理出来就是一部诗话或漫谈。因此,我建议版主们闲暇时分门别类整理自己的跟贴,把它粘贴和复印出来,说不定若干年后出版一本《诗话》《散文漫谈》之类有价值的书。而且版权也是你的,你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版权。文学史上的王国维的《人间诗话》,王渔阳的《渔阳诗话》等,都是读诗文之后的只言片语,汇集而成煌煌巨著的。徐祯卿的《谈艺录》,严羽的《沧浪诗话》等,也是这样诞生的。这些都是文学批评史上的名著,对后世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短论小语评论集。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是在众多欣赏和批语中汇集编篡而成的批评名著。
    作者怎么样对待跟贴和批评?由于作者水平与个人修养参差不齐,对待跟贴和批评的态度也因人而异。但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大多数作者都是希望看到跟贴和勇于接受批评的。谁不愿意听到读者的反馈?何况如今读者就是上帝,作品受不受欢迎,作品有无文学价值,个人说了不算,要由读者说了算。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是检验作品的标准。现代作品,发行量大,效益就高,反之就小和低。这是一般常识。作者也在寻找卖点,也在了解市场行情。如果写了一辈子,连一本书也没卖出去,没有读者,那就不是成功的作者。至于批评,千万不要误会,文学批评不是传统上的批驳人家。文学批评不仅是指出不足,有时还多加表扬和肯定,这也是批评的任务。文学批评对于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是促进和繁荣创作的。多数作者都能正确对待批评,除非不愿吃这碗饭。所以,跟贴者不要有所顾虑,前怕狼后怕虎,嘴未动先哆嗦,话未出先自卑。只要你真理在握,成竹在胸,就不怕作者会反批评。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
    多批评还是多表扬?这不需要作定量分析,要跟据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问题较多,自然批评就多,可以有多项批评;问题少,是精品文章,自然是表扬多,夸奖多。人家的作品美玉无瑕,你硬要鸡蛋里挑出骨头,那也是强词夺理或强人所难。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不愿意听逆耳之言。但高人除外,有些大作家就愿意听逆耳之言,这是一种胸怀,一种风度,俗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区别不同情况看人回贴,什么样的作者,怎么对待?要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但是,一定要有原则性,不好的文章,问题较多的文章,你不及时指出它的毛病,那是对他不负责任。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是说面对着合于仁德的事,即便是老师,也不必谦让。孔子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因此,回贴看对象,因人而宜,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如何形成自己的回贴风格,这也要因人而宜。性格直爽者,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有话说在当面。如果作者知道此人性格,会欣然接受批评;如果不知道,可能会有误会。性格沉稳者,三思而后行,出言谨慎,考虑全面,不会引起误会,但也容易造成不够坦诚的印象。因此,回贴风格没有固定的模式。东方朔幽默滑稽,杨雄出口成章,杨修恢谐损人,骆宾王喜笑怒骂,刘勰的条思缕析,都是允许的。如果有孟子的兜圈艺术,让梁惠王式的作者“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未尝不可。抓住作品的把柄,以其之矛,攻其之盾,往往使作者闭口无言。我总结了几种风格,拿出来供大家参考:一种是以诚相待,推心置腹,言之有物,心悦口服式;第二种是以情感人,认真负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服人式;第三种是谨言慎行,字字推敲,无懈可击,井井有条,科学逻辑式;第四种是喜笑怒骂,旁若无人,幽默庄谐,狂妄自悅式;第五种是惜墨如金,片言偶发,一字千金式;第六种是以守为攻,明为表扬,实则贬抑,暗藏杀机式;第七种是直言直语,单刀直入,快人快语式;第八种是胡搅蛮缠,正话反说,似纳实辩,请君入瓮式;第九种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高屋建瓴,专家学术式;第十种是欣喜有加,重在学习,重在参与,平心静气,身心愉悦式。至于那种奉承献媚,好话说尽,缺点错误只字不提式的回贴,是不能提倡的,因为它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说话是啥风格,跟贴就是啥风格。回贴与个人的学识及修养有着紧密联系。回贴的艺术在于,捧人捧得有分寸,“骂”人“骂”得很含蓄,自夸夸得很像是自谦,油嘴滑舌又感到很亲切。这的确是一种本事,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总之,跟贴是一种文学活动,是微言大义,是舍己为人,是美学愉悦,是另一种著述,是风格各异的创造。即时跟贴,随声附和,谁都可以做到。但要写出水平,写出精彩的确不容易。跟贴者不可不慎,不可不学,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33:39 | 只看该作者
网络语言现象的社会语境分析
2007-03-11 



摘要:信息社会使人们的生活逐步进入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状态。而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了独特的网络语言现象,那么网络与语言的结合对中国的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网络语言特征的分析,探讨这一语言现象与社会语境的深层关系。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境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2005)-10-058-02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络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交际这种全新的高科技交际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正因其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以BBS、网上论坛、虚拟社区、聊天室、ICQ、网络游戏为主要载体,网络交流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在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网民为了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组合的新词汇,出现了一些完全不符合汉语的规范表达方式的网络语言。网络交际以互联网为交际媒体,这就决定了网络交际语言的独特语言方式和文体特征。这种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语言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社会发展对语言所产生的极大影响和推动所造成的。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交际的特征,对网络语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探讨。
  2.网络语言交际的特征
  

         语言是用来交际用的,网络语言就是使用因特网技术发展下人际交流的产物,是规范语言的变体。网络交际,是指通过网上聊天、e-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栏)、electronic forum(电子论坛)和E-message(短消息)等崭新的交际手段,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网络语言受其交际媒体(互联网)的制约而兼有广告英语、新闻英语、电传英语和传真英语的部分特征;网上聊天这种书面对话形式又决定了其具有书面英语和口头英语的双重性质。
  2.1 词汇特征
  作为非正式文体,网络语言偏爱使用缩写词、俚语等非正式词汇,甚至还随机杜撰某些词语,因此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特征。网络的使用是以时间为收费基准的,这就要求网络交际必须快捷高效。在此语境下,英汉两种语言兼收并用,大量使用简写词和各种缩略词就成为网络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其词汇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现大量的谐音词:网络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数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易于输入和谐音的关系,一些数字的组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网络交际过程中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在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时,一般不进行选择,而是在当前输入法默认的情况下就按了回车键,于是导致了一些有趣的谐音怪词的诞生,在网络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而广泛流传开来。
  1)英语谐音:用同音字母代表一个单词或字母组合乃至句子。如:【r】=are,【b】=be/bee,【c】=see,【o】=oh,【oic】= (ooh, I See),【icq】=( I seek you ),等等 。
  2) 汉语谐音:【酱紫】这样子,【菌男】:即是俊男,【霉女】美女,班主/斑竹/版猪/版竹】:版主,即聊天站,网页或论坛的管理人员。【大虾】,大侠的戏称,指网络高手。
  3)数字谐音:,【7456】在网络语言中的意思是气死我了;【1573】一往情深,【360】想念你,【886】拜拜了;【3166】是“撒优那拉”(日本语),再见的意思,【775】亲亲我,【55555~】呜呜(他在哭),【8147】不要生气,【520】我爱你,【987】对不起,【9494】就是就是,等等。
  2.“网虫”们随机使用的但已被圈内公认的各种缩略词。
  这些缩略语的来源主要是公认的缩写词汇,电传、传真英语的缩略符号或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USA, HK(Hongkong), bf(boyfrtiend); gf(girlfriend); pls(please), Xmas(Christmas), F.O.C.(free of charge), stu(student)? L8R(later); b4(before), cu2(Seeyou, too); IMO(in my opinion)以我愚见;ROTFL(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笑得直不起腰来,一般用作旁注;PMFJI(pardon me for jumping in )请原谅我冒昧插入;TIA(thanks in advance)预先致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3.大量运用表情符号(emoticon)。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与人之间还不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交谈,所以一些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组合就被用来表达喜怒哀乐等等情感。由于这些符号的组合形象生动,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在约定俗成以后,发展成为了网络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补充体系。
  例如:表示肢体语言的符号,例如【T-T】代表流泪,【∧_∧】/代表欢呼,【:】】表示高兴,嘴巴向上翘着笑;【)不开心,嘴巴向下弯着;等等。网络上还有表示言语行为的符号,如: 【//sigh】(叹气的动作)、【//admire】(羡慕的表情)、【//grin】(咧嘴笑)、【//comfort】(安慰)。在一个词前面加上“//”,就把该词变成了一种言语行为。
  2.2 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英语的非正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尤其是充当主语的第二人称单数更是经常“缺席”。这从下面常用的问句中就可窥见一斑。1.offline ?2. busy?3.received my e-mail?4.leaving?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
  2.句首字母常小写。如:1.hi, friend. 2.uc? 3. ur name ?
  3.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同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为了制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创造性地使用省略号。如女士在回答do u miss me?时,常巧妙地打出这样的字幕:I…
  4.网络高手经常运用双关、拟人、比喻、夸长、提喻等修辞格。如:
  —can I invite u 2 dance? —withpleasure.
  —can I hold u now ?—OK. 这里hold就是双关,因为它既有“牵手”之意,也有“拥抱”之意。
  5.从句型选择上看,网络英语多用简单句、并列句、祈使句,少用被动句和主从复合句。当然,句型的使用也并非一成不变。网络大侠在进行解释、说明或议论、说理时也常用复杂句。如: “IMO,u r not right,‘coze every sword has 2 blades”. ( In my opinion, you are not right, because every sword has two blades.)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网络语言已经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语言变体,并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和繁殖能力而成为不可忽视的现代社会语言变化的主导力量。
  

  3.网络语言现象的语境分析
  语境(context)是社会语言学提出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语境指的是使用语言的情景场合,语言往往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境意义。许多语言学家都对语境(context)做过分析和研究,但他们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如英国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linoski,1923)把语境归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海姆斯(Hymes 1974)将其精辟地概括为SPEAKING一词:S代表Setting and scene(背景和场景),P代表participants,(会话参与者),E代表ends(会话目的及结果),A代表act sequence(信息的形式与内容),K代表key,(传递信息的方式),I 代表instrumentalities(使用什么语言),N代表norms of inte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在不同情况下应遵守的规则),G代表genres(体裁)。而以韩礼德(Halliday,1973)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则把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和话语方式(mode)。根据众多语言学家的研究和网络语言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主要从情景语境来分析网络语言在特定的网上虚拟空间是如何进行交际的。
  情景语境指与交际有关的人物,场合,时间,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以及在交际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因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正是这些假定,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Sperber&Wilson,1986:107—108) 这句话用来描述网络这个特定的场合中的交际行为至为贴切,因为网上交际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人身上,多数时候是完全陌生的人在进行对话,而网上唯一可以了解对方的途径是查询个人资料,但几乎所有的资料都可能是虚构的。因而交际者的社会、文化或政治背景等个人因素在网络交际中几乎没有任何实质的影响。网络交际的主要场合是在以OICQ, ICQ,BBS和E-message等形式存在的网上虚拟空间。在网络交谈中,话语范围可以是任何话题,天南地北,海阔天空,无所不谈。网上的虚拟空间里有着各式各样的聊天室,你可以不停地从这个聊天室窜到另一个去。在聊天室中,可以是一对一交谈,一对二或多人互相交谈,也可以自言自语或者作为旁观者。可以说,在网络交际中,话语基调(tenor)是多样化的而且可以选择,只要不影响维持交际的目的。网络交谈的话语方式(mode)以非正式的口语为主,然而却用文字和符号的输入形式来叙述,也就是说,网络交谈的实质是口语的交谈,然而却是以一种书面的文字方式来呈现,而这种书面方式又是由各种文字代码(如中英文)和数字符号混合组成的。这是网络语言交际不同于其他话语方式的一大特征。
  在日常交往的人际交谈中,情景语境还包括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手势 (gesture) 和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等非口头语言(non-verbal language),作为语言的一种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网络语言巧妙地将这些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转化成用各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表情符号,使看似冷冰冰没有直接的感情交流的键盘交际变得充满人情味和生动有趣。
  4.网络语言现象:社会因素与语言的“边缘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2000:18)在其论著中所提出的:“语言不是社会意识形态,语言不属于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语言是——而且只能是—— 一种社会现象。” 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自身的鲜明特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当然社会方言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稳定的言语社团。而在中国,网络语言的言语社团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上网用户的日益增加而逐渐形成的。一些大学的学生已经达到了90%的上网率,大学里的bbs(电子布告栏)一天有上千人次访问,人们除了搜寻信息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互相聊天。那么,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我们必然会问:网络语言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它是由哪些社会因素所决定的?这些语言的变化是如何传播的?新的语言变体对原有的语言结构和系统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变化?这些都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面临的崭新课题和挑战。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变体,是信息社会必然导致的产物,并随着电脑在中国的日渐普及和网络的迅速发展而横空出世。五花八门、标新立异的网络词汇正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心态的一种反射。网上交流通常是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他们的文化背景可能相差甚远,对语言的感觉可能也很离谱。中英混合,数字和符号并用的网上新词汇的出现似乎在预告一个数码化时代将带来的语言变革。当“Internet”以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打破了国界的同时,也正在使英语成为一种垄断性的“中心语言”。据有关调查,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一半以上的人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网络对英语普及的推动力超过了大英帝国的任何行动,每个新的上网者都必须学习某种版本的英语,如果他不想困在语言的"网络隔离区"内。在这个必须被格式化的以英语为中心的网络世界里,所有其他的语言和文字都在经历着自己的边缘化,都正在变成一种“方言”。以高科技和高信息所建立的网络帝国,在创造了空前效率的同时,也在所谓最“平等”的网络平面上,以难以想像的光速,用英语扫荡着所有的语言异类。
  5.结语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1996:115)曾明确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 网络社会是一个多语社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联上同一个站点,因此网络语言存在着明显的语言混合现象。在任何一个多语社会,通过频繁的语言接触都会产生这种语言混合的现象。新一代的网络人见面打招呼时说“hi,你好”;分别时说“bye,再见”;道谢时说“thanks”或“3x”。在这个言语社团里,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创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种语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快就会在网上传递开来。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产生于自由网络空间的网络语言有着强大生命力,并很可能逐渐从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渗透。
  语言正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展而在一个新的时空中延伸,人们的交际行为,语言方式和社会心理都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信息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语言现象已经昭告了语言的变革,而中国的网络语言现象的这种现状正是边缘化的开始。
  
  参考文献:
  [1]Figueroa, E. Sociolinguistic Metatheory, [M], Kidlington: Elsevier Science Ltd, 1994.
  [2 Halliday,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3
  [3]Hymes, D. Founda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Press. 1974.
  [4]Malinowski,B.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A]. In C.K. Ogden and I.A.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 [C].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1923.
  [5]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赫德森:(Hudson.R.A.),《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卓艳芬(197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教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35:07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中的自我

作者:gigi

网络中的自我是什么?网络中是否有自我?网络中的自我是真实的吗?而这几个问题中综合起来,组成了对网络自我认同的几个方面。

网络中的自我,首先,他一定是建立在一个“自然存在物”——即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个体的基础上的。不管网络中的自我的人格是否与现实生活中的格人一致,网络中的自我必须在现实中的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角色的演变。在这个基础上,网络中的自我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一致;二,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前者是指个人在网络中拥有现实生活中一贯的人格、气质,是以真实的身份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而后者则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人格、气质,是以另一个人甚几个人的面貌出场的一个“演员”。当“演员”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他天生就具有性格的两面性(双重性格),在人前表现出其中一面,而在网络上就把他的另一面呈现出来。另一种情形是意图在虚拟的世界里满足尝试新角色的心理。于是男人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成为女人,老人在温暖蜾蠃世界里可以成为小孩等等。暂时的角色转换,可能会给某个特定的人群带来心理上的发泄和满足。于是总有特定的一批人群乐次不疲地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在网络中。


不管你是以与现实生活一致的自我还是以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自我出现在网络中,都是自我的一个体现。所以,我认为网络中是有自我的。只不过,网络中的自我可能出现与现实生活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可能来自于想要改变、突破的欲望,是自我的另一面的表现。比如说,人在现实中会受到各种伦理、规章、人情的约束,言论的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网络空间自由度的宽广,就给这群人带来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把在现实中的全部不满宣泄出来。还有一种人,可能是曾经有过某些理想,但却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实现。这时,他只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实现愿望,或是在游戏的世界里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的需要以及精神生活层面的需要。

至于网络中的自我是否真实这一问题,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网络中的自我是真实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不管他在从事什么样的活动,都带有其感情,都渗透着人的情感在里面。人在网络中也是一样的,他的思想、知识水平、价值观和人生观,无不影响着他的网络行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其真实的一面。只有少数那些“掩饰高手”才能控制自己原有的思想、价值观等,完全换成另一副面孔出现。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讲的真实,并非仅限于与现实生活保持一致的真实,也包括在现实生活中不想、不敢、不能表现的那一面,在网络世界中尽情表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表现的那一面。这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是对显示生活中的那个自我的补充、完善。

我是属于喜欢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网络中的凡人一个。我将网络当成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充,我用我真实的人格与我的朋友进行交流,网络只是我们方便交流、联系的一种工具。我喜欢以真实的面貌出现,说真实的话,这与我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我坚持活得真实就活得精彩的原则——我就是网络中有真实自我的一个典型。那些以与现实自我完全不同(不属于以双重性格中的另一种性格出现的情况)的面貌出现在网络中的人,在我看来,是一种痛苦。因为没有自我,还有什么乐趣和意义呢?


最后一个问题“我是什么?”,我想那不是我所能回答的。我能回答的只有“我自己是什么”。而对于宏观概念的“我”,几千年、几百年来哲学家们的思考以及对他作出的种种回答,不是我所能颠覆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36:2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互联网十大恶俗文化批判


从1986年钱天白先生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算起,中国互联网已经有15年的历史了。15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刹那,然而,这一刹那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假如没有互联网,人们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将大打折扣,许多信息资源将仍旧被高度垄断,新世纪所带来的文明曙光将黯淡许多。今天,当我们回首中国互联网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她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促进作用。
                     
                  然而,必须看到,当前互联网占主导地位的流行文化与我们所设想处于萌芽状态的新文化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具体而言之,当前网络上的流行文化不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她有着较浓厚的精英意识,也有庸俗和随波逐流的一面。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互联网文化的先天不足;二是互联网文化后天所受的误导。

                     
                  互联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的文化土壤是密不可分的。在中文互联网发展初期,最早接触和使用网络的人,几乎都是出身于理工科的学生。由于我国教育体系所存在的众所周知的缺陷,一般来说,文科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而理工科的学子往往缺乏人文方面的修养。因此,当前互联网上所流行的文化,烙上了理工科学子们喜好的烙印。

                     
                  举个简单的例子,理工科学生可以为“抽出苍蝇的肠子把苍蝇勒死”这样的台词而前仰后合,而学文科的学生却怎么也乐不起来,这是审美情趣的差异;理工科学生读到金庸小说里那些古典诗词和掌故如沐春风,而一个古典文学修养好一点的文科学生却觉得不过尔尔,这属于知识储备的差异。正是由于互联网文化早期缔造者们人文修养方面的欠缺,才造成了互联网文化的先天不足。

                     
                  一种流行文化一旦形成,必然带有一定的惯性,使得后来者不经意间被夹带于其中。在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普遍缺失的今天,人们很容易把既有的一切当成必然。另一方面,中国新兴的有闲阶层,有意利用这种流行文化,将其转变成一种时尚,以服务于自己的既得利益。有闲阶层的这种做法,对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很大的误导。

                     
                  在.com经济泡沫破碎、人们对互联网逐步趋向冷静的今天,正是我们检讨反思互联网流行文化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开始着手建设互联网上崭新文化的时候。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批判和廓清。

                     
                  我想起1968年法国巴黎的“五月风暴”,那些走向街头的年轻人,用当前中国有闲阶层的定义也算小资了,但他们却是因为不满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禁止说禁止”,“做现实主义者,求不可能之事”。他们还发出这样的呐喊——“一切都不曾结束,我们还会回来!”我相信,重温这些口号,为我们在新世纪寻找新的方向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中文互联网文化的建设,路漫漫其修远。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现有的网络文化必然被另一种更先进的文化所替代。她高尚而不高雅,通俗而不庸俗,前卫而不晦涩,先锋而不腐朽。会有那么一天,璀璨夺目的文化之花将盛开在互联网上,我们期待着。
                      附:十大恶俗文化排名
                      一、《大话西游》
        据说每一位即将负笈远洋的清华学子行囊里必带上一套或数套《大话西游》。该片在网上已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那位被一些人尊为“星爷”的周星驰也俨然成为了新新人类的代言人。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作为对传统经典的解构,确有其独特而灵动的一面。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其刻意张扬俚俗文化、市井哲学、嘲弄善良的另一面,因此其思想内容并不值得肯定。

                     
                  那么为什么《大话西游》会如此风靡一时呢?当年钟惦斐在评论《城南旧事》的时候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大意是:它似乎什么也没说,又似乎说了点什么。这话用来评论《大话西游》也完全合适,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空筐,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感慨顿悟统统装进这个筐里。一段“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的台词几乎可以套用到任何场合。《大话西游》反映出当前互联网上流行文化的一个特点,即要聪明不要智慧,要形式不要思想,要摸棱两可不要黑白分明。

                      二、金庸
         这位大侠随便打一个喷嚏,互联网都会抖上三抖。许多古典文学修养比较欠缺的读者惊叹金庸小说里的文化底蕴,其实,金大侠只不过是擅长把传统文化里一麻袋一麻袋的东西拿来重新做成小包装而已。“成人童话”高手不假,文学大师却无论如何排不上他。其古诗文方面的修养,只消看看《书剑恩仇录》里那些拙劣的对联便知高下。

                      金庸在互联网的持续走红,证明他不但是位市场营销的行家,而且也是一位自我炒作的里手。
                      三、王朔
       王朔小说的影响不可谓不小,他弘扬痞子文化,躲避崇高精神,唾液四溢、板砖乱飞之处引来看客们无数的喝彩。其实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他所宣扬的都只不过是一种斤斤算计、趋利避害、妥协苟且的生存法则,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没落而腐朽的文化。他所反抗掉的都是那些善良而美好的东西,对于真正的丑恶,他往好里说也是视而不见。

                      近来他的影响逐步减小,被他熏陶过的一代人正在慢慢解毒。因此,他非常失落,总在千方百计制造一些动静,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四、王家卫
         王家卫在网上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金庸和王朔,他是个典型的所谓小资符号。他的作品晦涩、无聊,似乎在玩品位,玩高深,其实骨子里所折射出的无非是末代贵族最后的风尘以及殖民地的风花雪月。

                      五、张爱玲
         伴随着一种对旧上海十里洋场的迷恋,一些人把张爱玲当成一代才女供奉起来。但是无论张爱玲被她的推崇者描述得如何才高八斗,风华绝代,历史事实总是不能抹杀的。当日寇铁蹄践踏,国家山河破碎的时候,身处日寇统治的上海、受过高等教育的张爱玲,居然丧失了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最起码的是非爱憎,主动向大汉奸胡兰成投怀送抱,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掩饰不过去的人生污点。一个人可以不拘小节,但关乎民族大义的大节焉能儿戏。我们不主张以其人费其言的武断做法,但是,却也不应该把人和文完全割裂开来。我相信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要想往别人心里撒播阳光,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

                      六、日本动漫
        日本文化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的成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岛国文化没落的一面。一段时期以来,在“哈日”“哈韩”潮流的带动下,大量的日本动漫涌进国内,并充斥于互联网上。尽管日本动漫里也有极少数的优秀作品,但多数作品代表了一种纵欲的消费文化。日本动漫喜欢用各种少女做主角,那些煽情暴露的画面,所表达的无非是一种遮遮掩掩的意淫情结。

                      七、朱德庸
        朱德庸的漫画都是一样的套路,人物矫情孱弱,内容无聊乏味,大部分笑料都是咯吱人的。朱氏漫画在大陆的风行,反映出当前中国中间阶层思想的乏力和空虚。小人书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我们需要鲜明、有力的漫画,而不是朱氏漫画这种虚弱自恋的东西。

                      八、网恋文学
       网络深刻地改变着当前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和性观念。网络文学作为网民生活的反映,描写网恋也是理所应当的。然而痞子蔡的走红,使得大多书网恋文学摆脱不了这样的窠臼:落魄公子把网迷,瞧遇MM聊天室,其中一人还会得绝症。这种程式化的套路,嗲声嗲气的语言,都象一个模子扣出来的。

                      九、网络游戏
           当前网络游戏方兴未艾,但这些游戏都没有摆脱传统电脑游戏的路数。烦琐的道具,无头苍蝇式的奔跑,人们在打打杀杀中丧失了自我。我相信,将来的游戏应该是作家编写的,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内涵。

                      十、小资生活
          这个被有闲阶层生造出的词充斥于媒体和网上。曾经有人给小资生活总结了26个关键词,本义是讽刺挖苦,却被一些人奉为行动指南。究竟什么是小资?似乎谁也说不清,其实无非是形而下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大杂烩而已。某些人赤膊鼓呼,某些人津津乐道,其目的无非是把当前一些优秀文化的萌芽都装进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大箩筐,为其所用。其实,中国当前网民的主体根本不是什么小资,而是新时期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弟。代表这个时代的先进文化绝对不是小资,而是处于转型期的大众文化。那些倡导小资的人,目的是为了在推销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推销欲望和消费。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38:32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学,情何以堪?

作者:雪月   

   本来曾想系统地对网络文学问题写点看法,但现在许多朋友已经纷纷把很多我本打算谈的问题提了出来,所以我也来不及整理自己的思路了,只能接着这些话题随意谈下去。  
  我看到许多网友在发言时提到了文学的人文关怀问题。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如何定义或看待文学的问题。对文学的看法显然会影响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咆哮兄的某种担心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他在回复我的帖子中说,“我觉得我们其实还是带着受过传统美学训练的眼睛来面对网上的这些文字的。那些传统文学的话语依然在替我们说话。”  
  文学是否一定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这种人文关怀又是谁对谁的关怀?  
  在思考各种现实问题的时候,我常会淡然地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何其之大。虽然人文关怀看上去似乎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我认为,我们今天所谈的这种人文关怀,实际是一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东西。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以载道”是知识分子普遍接受的为文准则,教化也被看作是文化的最主要功能。在这样一种社会里,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是有特殊的地位的,知识分子是自命不凡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事”,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精神主旨,拥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情怀,他们便不可能不自命不凡。他们用以自命不凡的这种精神情怀,实际就是他们的人文关怀。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的人文关怀,实际上就是这种传统人文关怀的现代翻版。  
  然而,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文关怀呢?我认为,这种人文关怀与传统的人文关怀一样,仍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怀。很明显,我们从来没有看见哪个农民或工人曾表示要进行人文关怀。进行人文关怀总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权,或者说得更彻底一些,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话语权力。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仍然自命不凡,这是我们无法不承认的事实。从某种角度来看,知识分子自命不凡有一定的合理性,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知识和理性常使他们能够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特殊的角色。但是,知识分子的自命不凡也会影响他们对世界与现实的正确认识。对此,我们不妨看看传统中国社会中那些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太经典的“三纲五常”就不必说了,即使是拿我们现在经常引以为自豪的孔老夫子的“仁义”学说来看吧,老夫子讲“仁者爱人”,似乎非常光辉,但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呢?这是一种不平等的爱。因为这种爱是有“等差”的,在这种爱中,你要先爱自己的上级,先爱自己的父母,再爱自己的兄弟子女等他人。所以,一对生活拮据的夫妻为了能减少人口以养活老父(爱老父),便打算把自己的幼子活埋掉,并且这还成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这种对生命的平等缺乏起码尊重的态度,这种在今天看来未免太血淋淋的教义,却长期被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们拿来做教化天下,进行人文关怀的依据。难怪鲁迅要称其是满纸的仁义道德,实际都是吃人的记录。  
  也正是在“文以载道”、人文关怀等辉煌的旗帜下,文学在中国曾长期被赋予一种庄严的神圣性。因此当改革开放后大众文化勃然兴起时,无数人开始哀叹中国文学已经走向衰落;当王朔等人以比较个体化的写作消解文学的神圣性时,他们更是被冠以“痞子文学”的头衔而一度被骂得狗血淋头。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习惯于把变成写手的人称作是迈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然而,文学的神圣性何在?  
  我说人文关怀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东西,或许有朋友会不同意。我当然也知道,西方也有人道主义、生态主义,也有存在主义对生存的思考等等,这些东西好象可以和中国的人文关怀相对应。但在我看来,西方的这些东西好象更少一些居高临下,而更多一些个人化色彩,更多一些多元化精神。西方的知识分子好象也更少一些自命不凡。说实话,把中外的知识分子比较一下,我感觉中国的知识分子好象总是那么道貌岸然。我们知道,拜伦曾经乱伦,劳伦斯与妻子之外的女人私奔,萨特是同性恋者,福柯不仅体验同性恋,还曾体验吸毒,海明威也曾说过,一个男人如果没有进过监狱没有得过梅毒,就不是真正的男人。这些人如此的形象并没有妨碍他们的文学获得世界性声誉。可是看看中国那众多的文人众多的作家,我怎么感觉他们差不多个个都是正人君子?关键问题是他们真的都是吗?他们真的有资格自命不凡吗?  
  我一直相信,文学是社会性的东西,但文学写作完全是个人的事。一个写者想写什么,他(她)打算怎么写,他(她)进行不进行人文关怀,完全是他(她)个人自己的事情。戴着人文关怀的眼镜,我们或许能从一个写者的作品中发现所谓的人文关怀,但体现这种所谓的人文关怀未必是这个写者的初衷。毕竟这个世界是丰富多采的,除了在别人看来是人文关怀的东西外,文学中还有更多别的。在传统的审美观念的熏陶下,我们曾经一度擅长于从文学中嗅出政治意味;现在凸显人文关怀的指向作用,我们也会很容易地以此来判断一个作品中有没有人文关怀。如果再以此来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人文关怀作为一种话语霸权便发挥了出它的功能。  
  当然,话语权力总是存在的,它依据的是人文关怀或者是别的,这种区别的意义并不大。在此我想强调的只是,我们太有必要反思我们对文学和知识分子自身的认识。如果我们还是以传统的对文学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文学,我们会很轻易地断定网络文学里多的是垃圾,或者说网络文学并不是文学。  
  文学绝对与神圣无关,与人文关怀也无必然的联系。另外,作家与高尚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文学精品与寂寞也无关。曹雪芹清贫写作固然是出于无奈,但巴尔扎克之所以多产,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当时需要多赚稿费来还债。是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对文学的传统认识,导致我们创造了一个个有关作家与作品的这类神话。  
  大众文化的兴起已经严重消解了文学的神圣性,如果说网络文学不会再给它致命一击的话,文学也将因此再褪一层神圣性,成为它本来就是的东西。  
  当然,我并不反对个人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我反对的只是把人文关怀看作是文学的一种固定属性,并以此来评判他人的作品,从而形成另一种话语霸权。  
  关于文学到底是什么,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的知识分子,能谈的实在太多。可惜时间有限,不能再扯了。时间紧,逻辑不严密,博大家一笑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22:37 , Processed in 0.1570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