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升语文专业素养 构筑教师美丽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5 13:2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升语文专业素养 构筑教师美丽人生

雷实报告:
http://www.whggyx.com/Soft/ShowSoft.asp?SoftID=46
黄文泉书法指导:
http://www.whggyx.com/Soft/ShowSoft.asp?SoftID=47
研讨视频:
http://www.whggyx.com/Soft/ShowSoft.asp?SoftID=48
大会总结:
http://www.whggyx.com/Soft/ShowSoft.asp?SoftID=49
在线播放链接:
http://www.whggyx.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92




              ——在湖北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湖北省教研室   李作芳





  
各位老师,各位代表,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的全体委员及指导老师:
    大家好!
    两天来,省小学语文优秀教师、青年才俊汇集光谷,在这活力无限的科技创新地,在这绽放激情与魅力的教育创新城,共同交流对高效课堂的思考,深入研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我们紧张着,也快乐着;劳累着,也幸福着——聆听了来自高校专家对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解读,分享了教改名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观摩了优秀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最生动的实践,参与了光谷一小教师团队研课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次丰收的盛会,也是一次创新的盛会。回顾这次会议,我认为有四点值得称道——
    一是专家报告开拓视野。新课标,新理念,新内涵,新方法。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中,雷实教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课标修订稿,让我们分享了最前沿的课程理念,澄清了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深化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二是榜样示范引领方向。作为一所蓬勃发展的学校,光谷一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想理念、方法举措,给大会以丰富的启示:第一,文化引领,目标导向,搭建了教师长远、扎实的成长阶梯;第二,开放办学,海纳百川,造就了教师大气、从容的教育气质;第三,课题研究,聚焦课堂,磨砺了教师真实、高效的教学特色;第四,校本研修,同伴互助,营造了教师和谐、向上的发展心境。这着眼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大策略,让光谷一小高起点建校,高速度兴校,高标准强校,让一所年轻的学校迅速跻身全省教改名校之列。
    三是展评研讨尽显风采。围绕“高效阅读教学”这一研究主题,特级教师、青年才俊、学校团队、与会代表或采用视频案例评析的方式,或现场教学,或互动研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深入的切磋。大家的教学风采、研究水平、参与热情,是本次会议最大的亮点!
    四是和谐家园未来可期。在本次会议上,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古有108个英雄好汉梁山聚义,今有216位青年才俊光谷结盟。我深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必将成为大家交流思想、探讨教学的舞台,必将成为大家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育境界的加油站,必将成为大家广交朋友、沟通情感的和谐家园!
    各位老师,各位代表,国家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必然带来对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的新要求。那么,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有哪些新要求,又该怎样提升?
    (一)语文是什么?语文老师是什么?
    与语文打交道二十余年,我常常想,语文是什么?语文老师又是什么?
    每一个语文老师,行走在语文的路上,可曾仔细想过这两个问题?如果我们来问我们的学生,率真的孩童又会如何作答?
    那么,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语文是什么?语文老师是什么?
    从历史人物走来,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李太白杯中的美味酒,曹雪芹梦中的辛酸泪;是孔子的列国颠沛,屈原的汨罗遗恨;是先秦两汉的璀璨繁星,唐宋时代的恢弘巨擘……
    从自然景观走来,语文是什么?语文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柔风温雨,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境;是“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朦胧秀美,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神奇;是万里长城巍巍不倒的雄风,是广袤大漠苍茫悠远的情怀……
    从书本感悟走来,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怒发冲冠凭栏处”的悲愤,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是《梅花魂》里海外华人绵绵不绝的乡思,是《秋天的怀念》中救赎心灵的质朴母爱……
    从孩童世界走来,语文又是什么?语文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是工工整整的方块字;是听人说话时的专注,是与人交谈时的从容;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是举手投足间隐隐的书卷气……
    语文,是人生流动的风景线。语文,让我们由肤浅变得深刻,由狭隘变得广博,由弱小变得强大,由平凡变得脱俗。那么,语文老师,应该是什么呢?是一丝不苟的知识传播者?是尽心尽责的课文讲解者?抑或是循规蹈矩的思想布道者?
    让我们问问孩子,你们心中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想必,答案如同“语文”,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以为,语文教师至少应该具备这四种素养。
    语文老师,是真的代言人。语文老师,应真实,有激情,有个性。语文老师,会为古人担忧,会为时事鸣不平。在课堂上,会为屈原的投江扼腕叹息,会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潸然泪下;会在《草虫的村落》里流连忘返,会为知音不再伯牙破琴绝弦而痛惜;会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而惊叹,会为巨人的花园得到孩子的分享而欣慰……语文教学,需要真情流露,需要真情表达,需要与作者、与文本、与人物进行心与心的深度对话。语文老师,拒绝内敛拘谨,拒绝四平八稳,拒绝“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语文老师,是博学的化身。语文老师,应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博闻强识。在课堂上,天文地理,如数家珍;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信手拈来。《飞向天边的恐龙》能被你解读得引人入胜,激起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向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在你的描述中显得神秘莫测而又姿态万千,引发孩子们对地理世界强烈的探究欲望。语文教学,需要“天地融合”,需要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坚实壁垒。语文老师,拒绝知识单一,拒绝自我封闭,拒绝“关起门来教语文”!
    语文老师,是语言的大师。语文老师,应诵读成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范读课文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引学生入情入境,令课堂情景交融;说起话来,语言生动有趣,幽默风趣,表达连贯流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写起文章来,更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挥笔而就。语文教学,需要读写示范,需要艺术性的表达。语文教师,拒绝平淡枯燥的言说,拒绝语言干瘪词汇贫乏的表述,拒绝写文章时“挤牙膏”式的捉襟见肘!
    语文老师,是学习的导师。语文老师,是学生心灵的挚友,最富有人文情怀,最善于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语文老师,能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善于把课程目标与学生学习实际巧妙结合,科学设置适合学生发展的阶段目标;深谙学习心理,科学履行“平等中的首席”的职责,巧妙捕捉课堂中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生成的瞬间,灵活引领,开启学生思路,点亮学生心灯。语文教学,需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地感受与体验,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运用,发展思维,体验情感,培养能力。语文教师,拒绝以“教”代“学”,拒绝以教师个人的感悟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加强六项修炼,构筑教师美丽人生
    语文的内涵如此丰富,语文教师的职业如此美丽,那么,语文老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构筑自己的美丽人生?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走“教”“学”“研”一体化之路,加强六项修炼,在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从容地欣赏语文教学美丽的风景。
    阅读——积聚“胸藏万汇凭吞吐”的能量。语文教师的博学与智慧,来自于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积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说,练习上千只乐曲就会懂得音律,观看上千柄利剑就会识别剑器。作为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与写作,自己首先要会阅读,会写作;而阅读,是提高教师自身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厚度决定着阅读教学的高度与厚度;而教师个人的阅读功底、阅读视野,又决定着文本解读的高度与深度,是当前阅读教学实现质的突破的关键所在。当前一些阅读教学索然寡味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平面地解读课文,教学的过程只是教师带领学生平面地梳理课文的过程,缺少对文本的深化和活化,不足以带给学生以独特的视野、思考的力量和思想的启迪,因此课堂教学缺少应有的魅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多阅读,深阅读,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才能带领着孩子“贴着文本飞翔”,既不游离于文本之外,也不会深陷文本不能自拔,始终有一种“理性的激动”。同时,语文教学包罗万象,涉及面广,语文老师除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中才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因此,语文老师要加强阅读,不断充实自己,不仅要读教育专业类书籍,还要多读文学类作品以及天文地理、经史子集之类的大文化书,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一名语文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有底气地站着,肚子里没有几本书撑着是不行的。
    背诵——奠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气。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文化人。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把经典的东西记在肚子里,随时能够提取出来。背诵经典、积淀文化不等同于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一般性阅读,不仅仅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业需要,更是语文老师丰富自己情感、涵养自身气质的有效方法。文化造就魅力,文化酝酿激情。一个有文化的女人是美丽的,一个有文化的男人是儒雅的;一个有文化的语文教师,举手投足都是风景,一颦一笑都是课程。古诗有云:“少年读书如刀刻,中年读书如磨墨,老年读书如云烟”。虽然我们都已过记忆背诵的黄金时期,但研究表明,35岁前的记忆又远远强于35岁之后。在座的大多数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的委员,年龄都在35岁以下,还处在这样的记忆时期,希望能加强积累,夯实自己的文化功底。
    朗读——弹奏“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序曲。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教学,“读”占鳌头。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铿锵悦耳、有滋有味的朗读,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激荡的是学生心底的涟漪,点燃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语文老师要努力练就标准的普通话,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语文老师的朗读水平,应成为语文老师独具的教学能力。
    书写——展现“挥毫落纸如云烟”的风景。一手流利漂亮的字体,是语文老师必备的专业基本功;语文老师的一手好字,应成为学生临摹的字帖。昨天我省青年书法家荆州市沙市区黄文泉老师为我们宣讲硬笔书写技巧并做示范,他的粉笔字让在座的每一位教师啧啧惊叹。我们语文老师写不出一手像黄老师那样灵动飘逸的字,至少也应该写出他的学生那样的水平。但是当前语文教师多以电脑代替书写示范,忽视自身书写练习,书写能力有下降趋势,甚至难以拿出手。任何时期,电脑书写都无法代替教师的书写示范;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强化书写练习,尤其是粉笔字和钢笔字,要为学生的汉字书写做出表率。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没有过硬的书写能力,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
    写作——练就“下笔如有神”的功夫。学生不喜欢习作、不会习作的现状让许多老师感到头疼,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语文老师忽视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老师平时忙于琐事很少读书,很少动笔写文章,指导起学生习作就很困难。面对习作的内容,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往往缺少习作思路,对于诸如“写具体”“写生动”,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至于怎样“写具体”“写生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如果能现场示范一篇,“瞧,就这样写具体!就这样写生动!”学生是否会豁然开朗,跃跃欲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努力练就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功夫,不仅要常写教学论文,还要多写些散文。常常动笔写文章,会使自己思路开阔,思维活跃,也藉此了解学生习作思维的难点,对改进习作教学、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大有裨益。
    研究——演绎“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精彩!“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研究,能让我们的教学走出肤浅,走向厚重;走出机械,走向创新。研究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我认为关键的有两点。
    一是教学反思。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该纳入研究的范畴,做研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写道:“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华东师大叶灡教授也曾讲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思考,就没有研究;没有研究,就只能亦步亦趋,简单重复,就不可能有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就不可能感受到职业生活的乐趣。如何反思?反思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可以思考教学的成功所在,也可以思考教学的不足之处;可以反思教学的细节,也可以从整体上进行反思;可以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展开反思,也可以从他人的教学中反思。持续的反思,让我们对教学的认识从浅表走向深刻,从感性走向理性,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日臻完善,日渐成熟。昨天下午展示的教学视频案例,很多老师表现出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这必将是你们专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是课题研究。教师职业要想从经验型、随意性走向专业化,开展课题研究是必然选择。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不同于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创生”研究,应走基于实践问题的研究之路。研究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研究的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发现问题,零星思考;二是实践打磨,做中思考;三是系统整理,提升思考。通过一段时间内对某一问题的零星思考和具体实践,再对这一问题进行回顾反思,系统整理,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总结报告。基于实践问题的教学研究,将零散的反思变成系统思考,这种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研究水平,使日常教学富有科研的含量,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行之有效的途径。
    为了推进我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步伐,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省教研室小语室将在全省小学语文教师中开展专业素养展评活动,从朗读能力、硬笔书写能力、写作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以及经典文化积累等方面,引导广大语文老师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语文是悠远的,需要以宁静的心境去感受;语文是丰富的,需要以广博的视野去应对。语文老师多一些阅读,多一些写作,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生活的积淀,就能让语文教学多一些宁静,少几分浮躁;多一些从容,少几分匆忙;多一些激情,少几分枯燥!让我们在现实的纷繁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容地欣赏语文教学别样的风景,尽情地享受语文教师特有的快乐!
   

                                                                   2011年11月10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02:40 | 只看该作者
在学习中思考      在学习中前行                             (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行知实验文科班
章丝怡

全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教学研讨会11月8日——10日在武汉光谷举办。段老师和李老师带领我们行知实验文科班的15名同学,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
因为这是一次参会后的观感,所以它需要直白的感受传递,我们的角色很特别,我们既不是已经步入讲堂的老师,也不是如一片白纸的学生;我们既是老师中的学生,也是学生中的老师,所以我们朝气蓬勃又会自省批判,我们潜心学习如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知识为我所用,又能各抒己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那天早上,我第二次见到这么多的小学老师:第一次是暑假二师给乡镇老师培训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条件艰苦又酷暑难耐,那些乡镇老师并没有十分饱满的热情,但也不缺乏特别努力积极向上的老师;而这次教学研讨会,我分明看出这批老师的精神面貌明显好很多,每位教师进场都是精心打扮,自信大方,而且也饶有兴趣地交谈着。我看得出来,她们的人是幸福的,她们的心是年轻的。

华中师范大学雷实教授,是一个细心钻研新课标的专家,在语文教学指导方面很在行。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在解释新课标的修改之处举到的一个例子。他说台湾的国学教育普及度很广,“台湾从没有国学热,因为它从来没有放弃国学”。这是一句让人惊叹的话,也深深地讽刺了我们,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现在中小学那么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学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包括先秦那百家争鸣的文化,都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这让我想起王崧舟老师上完《枫桥夜泊》后的一段解读视频,他强调古诗词的教学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我们说中国人,不是一个地域名称,也不是一个国籍名称,更不是一个种族名称,而是一种文化,我们的血液里从小就流淌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从小就流淌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小就流淌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时,你的心才是中国的心,你的身才是中国的身,你的人才是中国的人。我在武汉小学面试的时候,从学校的文化氛围和老师的言谈举止中,他们对国学的重视就像是一鼎鸣钟时时在我耳边敲响。很难忘李老师所作的大会总结,文质兼美,我很有感触,说出了我的心声。我觉得,当个好老师很难,当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更难,要“博闻强识”,要“满腹经纶”,要“下笔千言、出口成章”,还要讲究意境和美感,教师本身就是美的化身,而且这种美不是虚浮的,空洞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飘逸,是一种厚重的,难忘的,精粹的美。当然我们的知识储备有限,那就让孔子、李白、杜甫、柳宗元、苏轼等圣人贤哲来与我们的学生对话,去字里行间互动、诉说。
在《秋天的怀念》这一课,很难想象一个年轻的男老师能这般细腻,情感这般充沛。而且这是很多老师都作为公开教学的名篇,一般解读就很难创新,很有束缚和压力,所以这位魏胜利老师勇气可嘉,尤其是他举重若轻的教学处理是很难一下子学到的。面对“救赎心灵、拯救灵魂”这样一个深层次的母爱,他没有空洞的解说,而是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品味,通过抓住“我”与母亲言行的对比、抓住前后两次“我”与母亲行为的对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文章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但我还有个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让同学们体会到了母亲的难过、理解、温柔、关爱、坚强,能不能再挖掘深一点?儿子残疾后,他的情感只有愤怒,无休无止的愤怒;而此时,母亲却远比他承受了更多的压力,母亲的情感可谓是五味杂陈。她的压力来自于她的儿子,儿子残疾了,没有了未来,并且意志消沉,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哪一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而快乐地活在世上?她的压力还来自于她自己,她身患重病,死亡就在眼前,身体和心理日夜折磨着她,她看不到生的希望,这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失去生命更痛苦的了。所以母亲也有害怕,也有担忧,也有悲痛,她的要求很低,没有一个人去支撑她。而史铁生却拥有足够的关怀,相比于母亲,史铁生幸福得多,她的妈妈可以说是才是个彻彻底底的悲剧,因为她,是孤独的。而此时,这么多千言万语能说,她只说了一句:去看菊花。所以,她的忍,透露着常人不能体会着的坚强。这样,母亲的坚强不只是这么多年来人们给她贴上的标签,需要挖掘她坚强背后透露出来的各种情感。而我眼中,这位母亲,是孤独的。因为我是由母亲一个人抚养长大,我知道一个女人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么不容易,要付出比男人多得多的。我也经历过亲人的死亡。对待生命的消逝,我有种不可名状的感觉,很难过又很奇怪。这种深层次的东西要不要在课堂上挑明?当然这一节课的容量能不能达到,我没有试过,因此不敢妄言,而且作为小学生能不能如此深入挖掘文本我也不清楚,我只能就一名读者的身份来试着解读这篇文本的内涵。
另外,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高效课堂”,全场有两次激起了老师们不约而同的欢呼声,第一次是雷实教授说:“多读书,少写教案。”第二次是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室的乔老师说:“课堂不能太功利,只要学生愿意读读写写,喜爱语文,就很高效!” 我明白很多老师已经听够了新课标过多的书面语言,三令五申。他们更愿意简单一点,更愿意随心而动、随性而为一点。但教育得前进,前进的路上就得滋生出很多新理念,新理念又促进教育前进,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如果连新理念都没有了,那前面就没有掘路人了,那我们再怎么随意,也无路可走了。

看过很多学科的观摩课和研讨会实录,包括全省的“课内比教学”的研讨会,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学生上完课走了,老师们留下来研讨。我在想,能不能把学生留下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就像我们设计一个新产品,也是需要消费者反馈的。能不能尝试着问问孩子们,他们在上了这样的课之后有什么感受?也许增加这样一个环节,或许讲座更有生机活力,我们更能看到问题所在。
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师范生,很单纯,很期待见到我的第一批学生是什么样,幻想着他们可爱的脸庞,稚嫩的声音。也很想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实在课堂上,教育他们做人,做事,读书,并且最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说心里话,作他们心里温润一处。

(二)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尤晓洁  非常有幸能亲身参与全省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研讨会,让我们这些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学生收获颇深。
雷实教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定与发展趋势介绍》,让我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大致明白语文教学未来要走的方向。两位书法家的书法展示,如何指导学生的写字和教师自身的三笔字更是让我明白基本功的重要性。而两位优秀教师所上的示范课,对我来说更是非常宝贵的观摩的机会。从课堂的流程,教学的设计以及课堂上细小之处的处理,都让我学到了一些我们还不具备的教育经验。
而关于高效阅读教学的研讨,众老师各抒己见,让我对文本的解读,语文教学的方向以及高效阅读教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李老师最后的总结报告不仅仅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所寄予的期望,我想对我来说更是一种目标,一种激励。
在这次会议的所开展的活动中,我也有所感、有所悟:
给学生的是什么?
语文作为一门主要的学习科目,究竟要给学生是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识字,朗读背诵、阅读习作技巧……,我想语文想要给学生的是一种人性的情感,一种生活的哲理,也是一种文化的修养,更是一个民族精魂的延续。
语文运用的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我们天天口里说的、笔下写的、眼中读的,不正是我们自己的语言。而语文课作为最最重要的学生学习的课堂,在这短暂的课堂时间内,给学生应该更多的是一种兴趣、一种愿望——一种愿意去学、去读语文的态度。就像乔能俊老师在研讨时所说的:“学生跟你学语文,他/她喜欢语文,喜欢阅读,愿意写点东西,这就算高效。”我认为语文教学更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给予学生学习的适当的点拨。
要拿什么来教?
老师认为语文,是人生流动的风景线。语文,让我们由肤浅变得深刻,由狭隘变得广博,由弱小变得强大,由平凡变得脱俗。我们有时知道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却囿于自身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的天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是什么,才能有东西来教育学生?李老师在总结报告中给出自己对语文老师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她说,语文老师,是真的代言人是博学的化身,是语言的大师,更是学习的导师。
况且,随着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语文老师究竟要拿什么来教学生。老师要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小学语文老师的基本专业技能的修炼变得格外重要。在本次大会上,我不仅仅观摩了优秀教师的展示课,从中学习到很多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是十分重要,这更加强了自己要充分利用仅有的大学时间,利用行知班这个平台来修炼自己的决心。努力向李老师在报告中所期望那样的语文老师靠拢:让阅读为我们积聚“胸藏万汇凭吞吐”的能量,让背诵奠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气,让朗读弹奏“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序曲,让书写展现“挥毫落纸如云烟”的风景,让写作练就“下笔如有神”的功夫,让研究为日常的教学演绎“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精彩!
从什么视角来解读文本?
在关于《梅花魂》和《秋天的怀念》两课的研讨会上,乔能俊老师认为老师关于语文的见解,要拿出老师的真性情来给学生上,这比什么都重要,用你全部的情感来拥抱这些文章,你才能作者、文中人物进行交流,才会打动你的学生。许多老师对文章解读得很高深,也很动情、动容。我们的学生却无法一起。原因是我们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而应是童心解读,以小孩子视角和成人的解读相调和,让孩子去喜欢,让语文课流淌孩子的情感,而不是教者的情感。
文本要有多元解读,孩子的想象潜力是无限的,孩子的思索也是无穷的。同样的文本,孩子的感受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只能说大体方向上可能是一致的。我们老师要解读文本,也要深入研究文本个,以文本为基础,来挖掘内涵。但老师的解读只是一个文本教学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来挖掘学生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多元理解。其实有时候,学生的视角来回答我们苦心设计的问题时,给出的答案可能很简单,但却是最真实的,有时往往是我们所忽略,但其实有时比正确答案更让人接受与理解。就像我们训练讲故事一样,老师就曾说过有些话要“适可而止”,不要一味地把所有说出来,要相信听众不是傻子,他们能听出来,讲的过多,反而使故事变得乏味了。
我的感,我的悟,全来自于各位老师在活动中的激发,时间虽然很短暂,但老师们的展示却值得我细细地观摩。
      (三)高效语文课堂之我见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陈灵

对于这次能够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我感到十分荣幸,也很感谢段老师和李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相信这次的研讨会无论是对我们的专业化发展还是在我们以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虽然这次研讨会只有一天半的时间,但是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也感受良多。大会总结的时候,李老师旁征博引铿锵有力的为我们回答了语文是什么,再次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以及独特魅力。我觉得语文教学就是一个用这种独具魅力的语言文字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过程,老师在其中起着纽带作用,语文课堂是实施这个过程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方法和手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运用又是百花齐放的,但前提是要行之有效。我们讲的高效语文课堂,在前面的基础上又加了时效性的要求。汪飞老师说:“高效课堂就是你的教学环节应该是有效的。”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呢?
一、抓住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效解读文本
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本解读也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我觉得一个文本如果能够读深读细的话,它本身所承载的东西完全是能够让学生学之不尽的。以《梅花魂》和《秋天的怀念》为例,各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文本,完全可以从这些解读里演绎出一种非常成功的教学模式。
二、关注学生的教学起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组织教学
我十分认同汪力老师提到的一点,他认为高校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教学起点,我们必须从语言文字方面了解哪些是学生知道的,哪些是我们要教的。我觉得这样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去掉很多无用功,就能做到“对学生会的不用时,教材中一读就会的不费时,教材中一定要会的要掌握的地方要舍得用时”。
三、教学过程重目标,不重手段
这一点尤其针对教学经历不丰富的新教师而言,在我们同学之间平时的方针授课中我也有很深的感受。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教学手段也层出不穷。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因为运用了过多的教学手段而导致教学内容的缺失。我认为课堂里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学目标,如果只考虑形式和手段的新鲜花哨,很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
以上就是我对于高效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可能还有不尽成熟有待商榷的地方,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李思琪
此次难得的机会,能够参与到全省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研讨会,会上既有语文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介绍,又有光谷一小的经验分享,还有实用的书法学习技巧,第二天的示范课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雷实教授主要介绍了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与发展趋势。首先,要坚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旧是重点。语文素养应该是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良好的语文素养会让学生受益一生。怎样实现这种素养呢?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个体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形成素养所需的条件与环境。
课程标准除了在理论阐述上修改得更准确清晰之外,还降低了部分要求。有效的教学并不是知识点的无限加深,要求的不断加高,那样只会过度教学。“高效课堂”确实是很热门的议题,在怎样“高效”上,大会也进行了探讨。但是课程标准还是加强了写字与阅读的要求,毕竟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
除此之外,两节示范课也令人印象深刻。第一节课是由来自特级教师汪飞老师执教六年级的《梅花魂》,第二节课是由光谷一小的魏胜利老师执教五年级的《秋天的怀念》。两节课都围绕着“高效课堂”展开,课后几位老师进行了讨论。汪飞老师的课没有依照传统的套路,而是先从理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段落关系,体会关键句来切入,通过引导读到位、理解关键词的意象含义让学生感受情感,最后以《我的中国心》把课堂的气氛引向高潮。
第二节课是魏胜利老师的《秋天的怀念》,魏老师很注重学生在读中感受,喜欢用“会读书”来鼓励学生。他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篇文章,再深入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抓住动词,最后整体升华。
课后老师们就高效课堂进行了讨论,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高效课堂是否高效,学生说了算。有时老师精心的设计了各种环节,期望能使课堂变得清晰有效,但是实施时总是充满了变数。比如汪老师的《梅花魂》,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有好几处读音的困扰,显然有些出乎汪老师意料。比如文中的一词“抹(mā)净”,学生总是都成“抹(mǒ)净”。这个词碰巧又是理解人物情感的关键词,所以汪老师想通过让学生做出“抹(mā)”与“抹(mǒ)”的不同动作来理解。结果似乎不尽人意,学生还是出现错误。看来在短短的课堂时间,想要次次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是不切实际的吧。我想,作为即将走上讲台的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还是把脚步放慢下来,找找学出现困扰的原因,先稳扎稳打。
对文本的有效解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备课时经常不能很好的整体把握文本,对细节过于细化,思路不够清晰。而经过这次的研讨会之后,我意识到高效课堂要实现“长文短教”,必要时可以适当打乱文本的顺序,不被文本所局限。都说以学生为本,高效课堂也是学生主体的一种体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才会实现高效。
能成为这场理念意识碰撞盛会的见证者,我十分荣幸,也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


                                                                                                            

2011年11月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04:51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办行知实验班
2011年10月11日

湖北日报   

   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精心打造的教师教育名片——行知实验班开班。未来一年,90名不同专业的大四学生,将通过集中教学,培养成为“职业理想,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俱佳的老师。
行知实验班是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开设的以教师教学技能为主的培训特色班,旨在培养一批乐教、适教、会教的中小学优秀师资。
“学校投入启动资金100万元,用于实验班硬件设施、师资配备和实习实训平台搭建。”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师资配备上,除了学校的精锐老师参与课程教授外,还会聘请社会上专业的培训师,如钢笔字培训师、普通话培训师等。实验班还与武汉地区优质中小学如武汉小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等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实验班文科50人,理科40人,从全校有志于教师职业的176名师范类专业学生中挑选出来。实验班总导师谭细龙教授介绍,实验班以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教学课程上更深化、更具体,通过微观教学、现场实录、礼仪形体训练等一整套的教师技能训练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能力。
今后,该校将在大一到大三的师范类学生中设行知预科班,实行走班制,通过开展每周一次读书报告会(沙龙)、选修音乐等,为大四合班打下坚实文化基础。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0:17 | 只看该作者
行知实验班拜师会隆重举行

摄影 龚晓琴

     本网讯(学通社记者 方月明)11月28日上午,行知实验班拜师会在我校行政楼5号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黄颂,教育科学学院分党委书记胡明、常务副院长傅华强,行知实验班总导师谭细龙,教务处副处长王青等20余名教师出席会议,行知实验班全体学生参加拜师仪式。会议由胡明主持。
      教务处副处长王青宣读了《行知实验班聘任通知书》,聘请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和武汉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作为“行知实验班”教学实践导师,专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项专业教学实践工作。接着该班81名学生全体起立,向他们的老师三鞠躬,以此表达他们尊敬导师、虚心求教的决心。
      副校长黄颂现场与教学实践导师签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行知实验班”教学实践导师责任书》,聘用湖北省教研室、武汉市教育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等单位19名教师为行知实验班教学实践导师。行知实验班江晨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表示:“我们会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勤学多问,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尽快提高自身水平。老师,请多指教!”
      湖北省教研室副主任方晓波谈道:“在场的老师很多都有着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或许教学授课的时间有限,但我们会倍加珍惜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相信老师们会真心地把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大家。”我校谭细龙教授对现场学生提出几点建议:积极主动地和导师联系,多向老师请教;认真备好课,及时请老师指导;注重教学知识和技巧,端正学习态度。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楷模。
      会议最后,副校长黄颂讲话:“今日之星和明日之星欢聚一堂,一起感受传统拜师礼节文化的洗礼,感谢各位专家受聘于行知实验班,希望同学们虚心学习,勇于实践,健康成长。祝愿老师和学生们为湖北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5:30 , Processed in 0.5752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