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逝去的生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 15:5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逝去的生命
                                                
任海林

这两天的心情特别沉重。
我的一位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警察,前天告诉我一个消息,他刚刚出了一次警,一个19岁的高中生背着书包从高高的楼上纵身而下。
昨天和一所名校的老师闲聊,他满怀忧虑的告诉我,他的班里有个学生已经很久没上学,他接到这位孩子母亲的电话,这位母亲说现在自己快疯了,每天只能睡2个小时,家人轮流在监护着孩子,担心孩子出事。
这一年来,在我身边,听到了太多这样的事情。离家出走,抑郁自杀……
痛心之余,我扪心自问:谁为年轻的生命买单?
闲暇之余,读了一些书。读到《万水千山走遍》,我想起了三毛,那个长发飘飘,浪迹天涯的女子,她携带着自由行走在撒哈拉的沙漠。读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我走进了自由的法国。在蒋勋的“说唐诗”里,他告诉我,唐朝在289年的岁月,成就了诗歌的黄金年代,是有那么一群自由的诗人不约而同的诞生在一个自由的时代。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看到“吃人”两字,但我在这些作品里看到的是“自由”。
如果要给“自由”做个诗意的诠释,我想“自由”就是一次次精神的出走,是一次次独自跳给自己的心灵之舞。出走到哪里?为什么出走?不去在意;跳什么舞蹈?有没有人鼓掌欣赏?与我何干?
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实在不缺少给学生知识的教师,不缺少扎扎实实搞应试训练的教师,但我们缺少精神独立丰盈的教师,缺少向我们的学生传递快乐幸福,播撒理想信念的教师。
想到两部电影中的人物,《春风化雨》中的基丁老师和《老师的故事》中的马老师。基丁老师告诉学生“抓紧时间,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假如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会思考” …… 马老师用自己的情怀唤醒学生心中的理想,他们从只想当一名会计到最终想当总理,想做像巴金一样的作家。
基丁老师来自美国,马老师来自东方。一个故事发生在贵族学校,一个故事发生在深山老林。两位老师的结局都充满悲剧:基丁老师被解雇,马老师离开大山。在教育的现实面前,个体的力量显得多么渺小和无助,但总有这样一些人,却甘做精神的守望者。
当基丁老师离去的时候,他的学生站在凳子上,高喊:船长,我的船长。当马老师离去的时候,他的学生在大山里,高喊: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这就是教育的目的: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老师们,做个像孔子一样的“坐而论道”的老师吧。告诉他“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淡然。
老师们,请给你的学生的心灵放个假,让他在学业繁重的时候,能抽点时间坐看闲云,静听花开。让我们以布道者的身份,向他们传递美的感动。
老师们,让我们告诉学生,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阳光诗人。他应该时刻充满感动,充满憧憬,充满梦想。
老师们,告诉学生,人的精神靠读书丰满。学习不单单是为了成绩,它应该化作我们内心的自觉的需求,直抵我们生命的底层,外化为人生的风景。
眼前不断闪现那个女孩纵身飞下的身影。我宁愿理解为她的纵身一下,是在寻找一份自由,她已然化作了一只鸟。她挣脱牢笼,扇动轻盈的羽翼,飞翔于自由的天地之间。
                                                                                                 写于2013年元月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7 06:51 , Processed in 0.0749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