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书=道-------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30:06 | 只看该作者
记者:展览是中日书坛推出书法新人的重要平台,您觉得中日两国在展览上有什么不同?



  高木圣雨:这涉及到根本性的区别,在日本,你的书法地位是由你的艺术水准来建立的,就是有了你的书法艺术才有了你的书法地位。中国不一样,中国是有了什么样的地位才有了什么样的书法。



  我们以前办了一个中日各一百人的展览,那时候日本的一百人全是专业的书法家,中国除了书法家协会的一些领导还有人民日报的、经济日报的、文化界的、政界的、财经界的一些人,我们看了以后也很理解,最后这个展览办的也成功了,但是是在中国办的。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在这方面的展览是很专业的,而中国是不纯粹的。



  比如学者或者高僧的书法,虽然写得不一定好,但是别有意味,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学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些人的书法你会觉得比较特殊,不一定是专业的书法,但是他是学者的书法。日本人经常也问,是写得漂亮的书法更好还是很有味道的书法更好。



  日本如果举办大型展览会,拿作品的时候是写一张,但是要写一百张、五百张甚至一千张,从中选一张,这样的话一定是写得最好的,但是是不是有味道的,那就很难说了。







高木圣雨 书法作品 释文:敏达



  记者:在中国书法家完全靠书法来生存还是很少的,日本是这种情况吗?



  高木圣雨:日本有很多书法家还是靠书法生存的,但跟中国不太一样,中国是通过卖作品来赚钱,日本除了那些顶级的书法家之外,很少通过卖作品来赚钱,日本的书法家基本上是靠培养学生来赚钱。



  有些书法家一年不一定能卖出十件作品,但是生活也有保障,因为通过教学生,收取学费来生活。以前刘炳森先生在世的时候,也在日本驻中国的大使馆教书法,一个学生一个月一万日元,那样的做法完全是日本的做法。最近听说中国靠收学生教学来生活的书法家也很多。



  记者:许多学生都是学老师书法,而正确的应该临摹古人的碑帖。您如何评价你们这种学习方法?



  高木圣雨:日本这种情况大概分两拨,一拨是老师写一个字让学生临,还有一拨是学古典。老师写一个字让学生临的这类人,就是你看完老师的展览,学生的展览就不用看了,因为都是学老师的。用学习古典的方法教学生就不一样了,但是老师写一个字让学生临的这种情况赚的钱更多,写一个字大概可以拿两万日元。后你学来学去还是写你自己的,这很难说好坏。



  这也可以看出日本展览制度的问题,展览制度的弊病可能造成这样的结果。也还有一些老师开始是让学生学他的,学到一定程度他会告诉你从今以后你不要再学了,你已经入门了,要去学习古典的,这种情况很多。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算你学老师,也不一定完全就是按老师的学,因为最有些人不写老师的范本就写不了字;还有一些人自然而然就写自己的字了,因人而异。日本有一种情况是,老师写一个范本让学生去临,有些学生感觉自己写得很好了,就不要老师的范本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29:33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书法家眼中的中国现代书法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09-07-15





  老前辈认为要学古典,字里要能看出古典的东西才行,但是中国书法目前在传统继承上不够,所以我对现在的中国书法没有太大的关心。




--------------------------------------------------------------------------------



  高木圣雨,日本著名书道家,日展会员,在日本书道界享有崇高声誉,多次来中国交流书法。担任读卖书法常任理事、事务长,西泠印社名誉社员等多种职务。其父为日本著名书道家高木圣鹤先生,2006年11月,荣获日本“文化功劳奖”,同时高木圣雨先生荣获“日展会员奖”。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当代书法



  高木圣雨:老前辈认为要学古典,字里要能看出古典的东西才行,但是中国书法目前在传统继承上不够,所以我对现在的中国书法没有太大的关心。所谓的前卫书法,中国和韩国参与这方面的人比较多,在日本大概三四十年前也搞过这样的前卫书法运动,那时候已经失败过了,所以我们又回归古典。



  日本从大的方向来说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读卖新闻,一个是每日新闻,这是两个新闻机构的书法会。每日新闻的书法会是走进步现代路线的;读卖派是尊重古典,如果感觉不到你的传统性是会被开除掉的。



  日本也有这种情况,比如说你根本不会写书法,却总是在电视上做表演,我们对这种行为也是非常排斥的。这些人虽然被我们所反对,但是对整个书法的发展却很有意义,因为他们对书法的普及和宣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记者:中国有些书法家认为,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是传统,碑版墓志也是传统,因此从后者获取营养的中国流行书风一样是继承传统的,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高木圣雨:当然,传统不局限于王羲之,也不局限于时间,以前发现的或不断出土的东西如碑版墓志、汉简、帛书等,我们也认为是传统的,都是可以吸收的。比如说学习吴昌硕书法的人,知道吴昌硕也学过王羲之,这些都是古典的东西,那么我们也会学王羲之,学完之后还会再来看吴昌硕。



  不管学什么,只要是传统的、古典的,哪怕是新出土的,都是可以学的。现在有些人是不学古典,完全放弃古典的,这个我们接受不了。日本有这样的说法,完全表现主义是不对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28:29 | 只看该作者
站在时代和专业的立场

——“大学书法教材集成”推荐之七《日本书法史》

□陈振濂



  书法在历史上是中日两国独有的艺术。在今天的世界上,能与中国书法家互相切磋交流、研究推进这一门艺术的,日本也堪称是首屈一指的主要伙伴。共同的艺术土壤,共同的追求,使历史悠久的书法在这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度里,不断开放出绚丽夺目的花朵,争奇斗艳,互相辉映。
   在日本,不管是学习汉字书法或是假名书法,都必须了解它的母体——中国书法,因此日本学者书家们所著的《中国书法史》不计其数,而在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竟没有一部专门研究性质的《日本书法史》专著,且大部分中国书家对日本书法历史以及它与中国书法史的关系,了解得也很不够,这个领域的沉寂确实是

令人失望的。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兴盛,中日书法家们的互访活动日趋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日本书法史的情况,如渊源、演变、流派、现状等等,并从中国书家的立场上思考其价值。昔日人们不注意的课题,今天成了书法研究的当务之急,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发展,单纯的历史叙述已为行家们所不满足,我曾作过《关于中日书法历史与观念的比较》的报告,由于结合中国书法对照,引起了热烈反响。嗣后,各报刊相继发了消息和报道,由此想到,对一个不很熟悉日本历史文化的异国读者而言,即使看到我译的《日本书法史》,也还是会因为不同的民族习惯和文化模式而对其内容精要不得要领。应该说,这不仅仅是近年来我的想法,而是长期积聚在心头的感受——如果我不是研究者,面对一部日本人写的《日本书法史》,也会望而生畏的。
  如果换一种方式,采用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形式,对日本书法史上一些基本规律和要点作一提示与把握,并取一个比较学的立场,使读者在接触陌生的异国书法现象时能时时反顾熟悉的本国书法历史,这不会是没有意义的。在很长时间的酝酿之后,我撰写了这部《日本书法史》。
  在本书中,我试图尽量回避在叙述上与一般的述史方法相重复,而多采用中国式的论证方法,把握住重点,突出规律性内容,不搞罗列铺叙,以收简明扼要之效。加之,作为中国人写的论文,也绝不应仅仅是日本学者观点的重复,它本身应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应该有别于日本专家们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并在时时与中国书法史的对照中体现出独特的比较学立场,提供给读者一条清晰而不陌生的脉络,换言之,它应该尽量体现出自己的体系。
  本书作为《大学书法教材集成》中的一册,首先是具有教育学价值。在一个大学书法教学的水准中,《日本书法史》——《海外书法研究》——《比较书法学》,是一门必修课程。但在过去,很少有大学是真正实际在做的。中国美术学院在1986年开始,即开设《日本书法史》、《比较书法学》、《海外书法研究》等课程,虽然坚持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但以往所使用的教材,却基本上是学术专著形式而不是专门的教学编制的教材。因此,若以教材论,这部《日本书法史》可能是第一部。相信它在今后的大学书法教学中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尽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重以论带史,以消除外国文学艺术历史发展对于中国读者那不可避免的陌生感。
 二、重比较视角而不取一般描述,以使中国读者感到与自身有关,而不是在学一门不关痛痒的“无用”的课程。
 三、重书法史而略其他史,亦即是以书法史为中心,兼及近现代史、理论史、教育史、篆刻史,把这些史的基本骨骼交待给读者,是出于一个全面了解日本书法的需要;但在此中有详略之分。这一点,在出思考题与作业时也作同样把握。即《书法史》部分的思考题、作业密而量大,其他各史的思考题、作业则疏而量小。
 四、本教材在展开过程中,还应该有图版书作为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下几种:
  关于日本书法史方面的:《日本书法通鉴》图册;关于比较书法学方面的,《中日书法艺术比较》;关于现代日本书法方面的,《中日书法作品精鉴》、《中日书法作品汇观》两部图册。希望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日本书法史》教材能为方兴未艾的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也希望它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能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倘如是,则中国书法幸甚。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24:36 | 只看该作者
鉴真大师与日本书法
2010-11-27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 
  



  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弘传佛法外,还在汉文学、医学、雕塑、绘画、建筑、书法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鉴真大师则不但被日本人民奉为律宗开山祖、医药始祖、豆腐业祖师,而且还被尊为“日本文化恩人”。

  鉴真本人也是书法名家,其《请经书帖》被誉为日本国宝。《请经书帖》中所表现出的笔墨纯熟、结构紧敛的艺术成就,在当时日本还是不多见的。而鉴真在推进日本书道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

  我国书法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传入日本,至奈良时代,随着遣唐使的频繁往来,中国书法墨迹、摹本大量传入日本,日本书风也从此盛行。鉴真及其弟子法进等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第六次东渡之时,还将大量的唐代写经传入日本,给日本的写经书法,树立了楷模。其中还有王羲之的行书真迹一幅《丧乱帖》、王献之的行书真迹三幅,以及其他各种书法50卷,成为日本书家的楷模。鉴真在扬州时,曾请经生写一切经三部。鉴真带入日本的大量佛经都是手抄的,本身就是中国书法作品。经过日本僧侣的传抄,书法唐风也便随之盛行起来。鉴真不但把书法真帖带到日本,他还把“唐笔”带到日本。

  《丧乱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作者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鉴真到达日本后不久就将《丧乱帖》奉送给日本天皇,纸张的右端钤有三方“延历勅定”朱文印记,延历是日本奈良时代桓武帝年号,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后成为日本正仓院藏宝之一,铁画银钩,笔笔精到,在右军书法中,应列上乘。用笔结构与王羲之名作《兰亭序》相比,略带古意。有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接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丧乱帖》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丧乱帖》秘藏日本皇宫达千年之久。2006年3月13日王羲之《丧乱帖》千年之后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日本遣唐留学生也多学王书,王书真迹流入日本,自当成为学习书法之准绳。日本在白凤与天平时代,皇室盛倡学习王右军书法,蔚为一代风气。日本书道,飘逸多姿,即植基于此。天平宝字二年(758年),光明皇后将圣武天皇遗爱的“二王”书法一卷,献于东大寺。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都临摹王羲之的字帖。光明皇后所临的《乐毅论》已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试观鉴真在日本营造的“唐招提寺”门额,传为孝谦女王所书,即王右军书体,可见其崇尚之一斑。日本书道史上的三笔三迹被日本人尊为书法圣人。三笔指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其中最出色的首推空海和尚。空海采用王羲之的风格,颜真卿的笔法,加上自己的独创,形成独特的书法笔法,被奉为入木道(书道)的开山祖,空海的代表作有《风信帜》、《灌顶记》。嵯峨天皇楷书为欧阳询风格。行书、草书则为空海风格,代表作有《光定戒牒》。橘逸势的真迹未能流传至今。《伊都内亲王原文》不过是仿写品而已。日本书道名家被奉为“三迹”。他们的笔法分别称为野迹、佐迹、权迹。小野道风的真迹堪称日本式书法的典型,代表作为《屏风土代》、《秋萩帖》。藤原佐理的笔风自由奔放,个性很强,代表作有《诗情纸》。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
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23:39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女书法家的汉字情缘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7月05日   来源:华声报

  


    一位华人读者给我寄了一本书,是由日本天溪会和中国西泠印社合编的,书名为《信可乐也》。在序中,其中一位女作者深情地写道:“自我懂事起,我就知道,中国是汉字之国,有恩于日本,日本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才有了自己的文化”、“自汉字传到日本至今,我们从中汲取了无穷的智能。为了进一步表示日本人对汉字的崇敬和感激之情,让日中友谊世代相传,天溪会与西泠印社共同撰写了这本书……”我们天天熟视无睹的汉字,却让这一日本女子情有独锺,她是谁?是怎样的机遇,使她结缘汉字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采访了她。

    6月17日,在东京美术展览馆举办的第34届天溪会书道展上,看到日本著名女书法家、日本天溪会第四代主事——南鹤溪女士。


    穿着和服、化着淡妆的她面对询问,忆起遥远的儿时往事:“我们全家都爱好书法。一般日本女孩子都要学点什么,家人主张我学字。六岁那年我拿起了毛笔……”谁知这一开笔,就写了半个多世纪。当然,真正入门还是在1963年,22岁的她师从鸣鹤流第三代传人冈村天溪。

    天溪会是日本著名书法组织,创始人日下部鸣鹤是日本明治初期三大著名书法家之一,日下部鸣鹤在拜读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立志献身于书法艺术。1891年,他西渡中国,与吴昌硕先生结下千古翰墨缘。其后,鸣鹤流第二代传人御手洗南溪、第三代传人冈村天溪始终以中国古典书法艺术为最高标准。至此,中日几代人之间的交流持续至今已有114年。

    “‘书法家必须是文字学家、书法艺术是建立在对文字的领会和尊敬之上的’,受老师的熏陶,我一直为汉字的无穷魅力所折服。是老师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我决心追随老师,磨练自己……”说着磨练,南鹤溪的口气却是带着温柔——“最典型的日本女子”。1989年,她承袭鸣鹤流第四代传人,为天溪会会长,继承鸣鹤的传统,其学习准则开宗明义即是:“文字和空气、水一样,是人的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老师对她的教诲,除了这一条,还有“书如其人”、“写字在人格形成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写字,人就会丧失自我。”

    1991年,南鹤溪代表鸣鹤流的继承人在面临西湖的西泠印社的庭院内,建立了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纪念碑。1992年在绍兴兰亭建立了“信可乐也”碑,1997年在嵊州市王羲之墓旁建立了王羲之显彰碑。“这三座碑象征着日中两国先辈们超越百年的友谊。”南鹤溪深情地说。

    今年5月末,她又一次访问杭州。她说,每一次访问汉字的故里,她都要认真准备,如阅读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复习他的书法作品,然后才整装出发……(来源/日本中文导报,作者/宏力)
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21:26 | 只看该作者
YNET8月21日讯在中国美术馆今日开幕的“纪念第40届创玄展-金子欧亭与现代书法北京展”上,海内外的书法爱好者充分感受到日本现代书法的魅力。

  作为创玄会的首次海外展,展出地点选在书法的故乡中国,并以“近代诗文书法”、“汉字书法”、“假名书法”、“篆刻”为主要内容。但是日本书法所表现出“新鲜动感、富于现代性”的特点还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书法家孙以增认为日本书法作品在学习中国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中国写书法的人临帖临碑的比较多,但大多数人都很难跳出帖或碑的束缚,但是日本人却是可以大胆创新,不拘泥与传统,这也许与他们的民族文化有关吧!”观展中,他与日本书道联盟评议员种谷万成探讨时还提到,他可以从日本书法作品中感受到“美术美,线条美”。

  著名的收藏家、书法家史树青老人在金子欧亭书写的《胡旋舞》前驻足,老人对日本书法家达到这种水平表示钦佩。他认为现代日本书法“代表日本人学习中国汉字的风格和特点,对我们很有启发。”之后一张《小梅》又吸引了史老的目光。这幅作品装裱格式新颖,装裱的天头和地头(记者按:紧靠书画的那部分绢或绫上下的两部分绢或绫,上为天头,下为地头。)用了双色。史老对日本先进的装裱工艺赞不绝口,“我们中国人也在学习和了解日本技术”。日本每日新闻社记者大谷麻由美介绍说:“日本的装裱材料比之中国更新,装裱工艺更为细腻。”但随后史老表示“这种装裱方式我们也有,而我个人还是欣赏传统的方式。”

  一些颇懂得书法的参观者则认为,在笔力和笔势上还是中国书法更见功力。还有一些参观者认为因为看不懂有些假名书写的作品,影响了欣赏交流的程度。

  法国游人Boutin先生在看了书法作品后说:“虽然完全不懂中文,也不明白书法作品的内容,但感觉日本作品比之中国作品更自由随意。”

  展览的观众更多是自不远千里赶来的日本朋友。在采访荒金大琳先生时,他的儿子荒金治自告奋勇当起了翻译。荒金大琳先生做为创玄会的会员已经有38年之多,他骄傲地说他一家都是书法爱好者,“我的妻子也练习书法,我的儿子和女儿都是自幼练习书法。”荒金治谈到儿时的书法练习时,介绍说,在日本“近代诗文书法”是学校的必修课,当然和很多中国孩子一样,日本孩练习书法也是从临摹颜真卿的碑文开始。现在荒金治在北京大学学习历史。在场很多日本朋友也通晓中文,前面提到的种谷万成也是其中一位,他目前还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24日,票价10元。

  背景资料:创玄书道会是日本最大的书法家团体、社团法人,是文化勋章获得者、被誉为“近代诗文书法之父”的金子欧亭创建的团体。金子欧亭追求作为现代美术的书法,以汉字书法、假名书法、近代诗文书法、篆刻为中心,积极推动了日本的现代书法运动。图/文王金
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20:38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书法家柳田泰山: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灵魂

2010年11月05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文化,许多都变成了“道”。比如,插花变成了“花道”,品茶变成“茶道”,柔术变成了“柔道”,棋艺变成了“棋道”,书法变成了“书道”。在日本,这样一个“道”字,就意味着舶来的中国文化不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一种含有精神元素的“技艺”。日本著名书法家柳田泰山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采访时这样说。

2010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日本之际,邀请了20位日本文化名人座谈。其中一位就是柳田泰山。

围绕着日中书法界的异同,柳田泰山侃侃而谈。他说,在日本,没有像中国那样所谓的“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是由中国政府文化部门直接参与管理的,让人很羡慕,但这却是日本政府文化部门不干的事情。日本现在只有爱好者们组成的书法联盟,有的发展成为团体。他认为艺术特别是艺术的个性是属于个人的,不是可以跟谁商量就培养出来的。所以他没有加入任何书法联盟。

柳田泰山还介绍说,日本的新闻媒体在传播书法方面功不可没。像《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他们都定期有整个的版面来刊登书法作品,有的报社还举办书法比赛,《读卖新闻》下面据说拥有几万名书法读者会员。但是,如今在日本称得上书法家的也就有1800多人。

和日本大多数书法家一样,柳田泰山也开设了自己的书法教室。《日本新华侨报》记者去采访时,正赶上柳田泰山刚刚下课,以家庭主妇为主的学生们一一弯腰鞠躬致谢后离开教室。柳田泰山表示,我听说中国的书法家能够以卖字为生,而日本的书法家基本上都要开设自己的教室。这也是一种传“道”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室来传承柳田流派的书法。

柳田泰山先生说,最近几年,在日本喜欢书法的人多了起来,社会上形成了“书法热”。年轻人也开始热衷书法,这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回归。他还说,到中国旅游的时候发现“很有品位”的中国女性喜欢养宠物,爱打高尔夫球,但喜欢书法的并不多。他相信随着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女性中喜欢书法的人一定会增多的。

说到中国的汉字,《日本新华侨报》记者想到美国哈佛大学汉学家杨联升的一句话:“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对此,柳田泰山则说,“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灵魂”。作为书法家,如果在运笔的时候,不能够理解这个汉字的灵魂,也就无法写出好的书法作品。

柳田泰山在接受采访时最后说,自己与中国书法家个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来往,因此也就很难评价当代中国书法家的作品。但是,他非常喜欢中国唐代书法家的作品,觉得那里面不仅包含着书法家个人的品格、技艺,还包含着国家的雍容大度。“每当欣赏唐代书法家作品的时候,我都说,我愿意死在这样的国度”。(蒋丰 单国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09:09 , Processed in 0.1771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