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岳阳文联副主席 周 迅:5.57元的那套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8 01:3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一级作家、岳阳文联副主席:5.57元的那套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作家 湖南岳阳文联副主席 周 迅
2009年09月15日



在我的一万多册藏书当中,有一些书是与个人的经历和成长密切相关的。比如那一套1974年7月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1974年,在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的父亲“幸运”地从“五七干校”被“解放”,降职下放到一家农场工作。我和小弟自然也随父母从省城来到了这个湘江之滨的农场。
    那个时候学校以“学农,学工,学军”为主,同学们似乎也已经习惯了不读书的生活。偏偏我这个城里来的小孩天生喜好书籍,把不知什么时候积攒的几分钱几角钱,都用来买书。农场供销社里有一个很小的柜台,放了聊聊可数的十来本书,大多数还是“批判材料”,偶尔也有几本“供内部参考”的读物。我便是这一类读物的常客。
这年秋季的一天,下午放学(其实是“学农”--做完红砖),我照例又来到“书店”(固执地要把三尺长的柜台叫做“书店”,是我在同学面前可以吹牛的事情)。宋阿姨(供销社专门负责书柜的营业员)悄悄地告诉我:“来了一套好书,我给你留着呢。”她十分神密地从一个纸箱里抱出一堆书。红色封面的《十万个为什么》全套。
我至今记得当时的感觉,那“一堆红”象电一样击麻了我。
颤抖着手翻开其中一卷,“说梦话,梦游是怎么回事”,“人触电后怎么办”,“狐臭是怎么回事”….
“宋阿姨,我要买,我要买。”急切的声音引得宋阿姨笑了起来:“我知道你会买,那你交钱。”
慢慢镇静下来以后,我开始从头翻到尾。每一本的扉页全是毛主席语录,共有四段,最后一段是“备战,备荒,为人民。”
全套13卷,每本0.34-0.48元不等。共计人民币5.57元。我呆住了。要知道,当时我们班一个农村同学,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是4块多钱。我父母的工资据说不低,但当时真正每个月能拿到手的钱也多不到哪里去(因为是降职使用,工资自然也降了许多)。
“你一定要帮我留着书,我回家去要钱。”我郑重地说。
“那你要快点,时间长了别人要买我就没办法啦。”
父亲是一位南下干部,一辈子勤劳节俭,虽然自己也十分爱学习,但听说一下子要拿出全家人一个月伙食费的三分之一,只说了一句:“再等等吧。”
这一等就是三天,这三天让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知道了什么叫做“度日如年”。
第三天下午,宋阿姨严肃地通知:“明天还不买,就被别人买走了!”
母亲是位知识女性,对子女的学习最是支持。关键时候她说了话:“只要是学了知识,少吃点菜有什么关系!”
我不知道是怎样地飞跑着到的“书店”,在书柜被锁上,要下班的最后一分钟,我抱到了那“一堆红”。
后来的故事简单但有趣。
每天读十来页书,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我的屁股后面就跟了一群同学;开始还只是同班的,后来是不同年级的;一路上就听见一个文弱少年在问:“知道吗,……是为什么?”一群跟屁虫就问:“为什么?”这少年就洋洋得意地解答。
如果说文革开始时我的童年一片黑暗,那么这个时候,我少年时代的这一刻,则是一地阳光。此后的三十多年,我从嗜书,著书到讲书,评书;由一个普通工人到研究生,由一个习作者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八部文学艺术作品集;与这一套今天在某些学者看来颇为“不上档次”的《十万个为什么》,实在是息息相关。也许可以说,是年少无知时的好奇和虚荣把我引入了书籍王国。但这一引入,却是功德无量。
现在,我把这“一堆红”(虽然早已发黄),放置在四面皆书的架子中颇为醒目的地方,它的对面,是早已在天国的母亲的像片。在我内心深处,母亲是我的上帝,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她像明灯一样在如白天的黑夜和如黑夜的白天照耀着我。她的目光永远护佑着我,更督促着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8:58 , Processed in 0.0696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