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域作家群研究的当代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2 13:5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域作家群研究的当代意义
2013年07月23日 来源:光明日报
地域作家群研究的当代意义--理论
:   


  最近集中读了《光明日报》发表的十多篇研究和评论地域作家群现象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都为当地评论家所写,对当地文学传承与发展近况知之甚详。更可喜的是,它们大都不是简单地分类排列,或仅从一些外部地域特征作出现成的、毫不费力的习惯性归类,而是顾及到地域文学个性与作家群现象的时代表征和历史变迁,有的文章能够从全球化文化背景出发,来认识所评论的作家群现象。这就不是对人所共知的“作家群”的复述,而是力求引发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
  是的,一般说来,一个原乡背景明显的作家的创作,一片地域性鲜明的文学个性,以及一方地域作家群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这一片地域的地缘、气候、风物、风俗、语言,尤其是它整体上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要说一个大的地理文化板块,即便是一个省,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县,都各有不同的文化传承和地域文化特色。它们对文学的影响力是潜在的,是一些相对稳定的东西。我们知道,法国思想家丹纳提出过“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说,认为这是影响文学发展的根本。种族指不同的先天基因式遗传,是内在的根因;环境包括地缘和气候,则是影响文学外部的推力;而时代则是重大能量,时代的走向制约着一个作家创作倾向和才能发挥。丹纳声称自己是在用植物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他的方法曾经遭到过质疑,但现在看来,其实具有某种真理性。
  事实上,这种注重人文传统、人文地理特别是文学传统对作家创作的深刻影响的研究方法,在现当代文学中已是广泛使用。周作人很早就写过《地方与文艺》。诚然,作家是个体化和个性化的精神劳动者,但同一地域作家也有相互影响而出现作家群的现象。远的不说,十七年时期山药蛋派、白洋淀派,就是这个思路,新时期以来京味、沪味、津味、粤味、川味小说之谈也是这样。这个观察角度,至今没有过时。比如,说龙江文学要“发现和发掘黑土文化的独特之处,表现这方水土甘甜肥厚质朴粗犷的品格,把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北方民族性格融合起来”(郭力),“甘肃作家群只有更多地、更好地吸纳丝绸之路的雄气和黄河的大气,在走出去的路上与时代交融,才能迎来腾飞之机”(徐兆寿),宁夏的作家“似乎不太被文学时尚之风所迷乱,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文学追求,也形成了宁静、安详的风格”(贺绍俊)等,都不无道理。当然,必须看到,文学几乎是无法规约的,同一片地域的作家其风格可以完全不同;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家间却有可能找到知音,只能概而言之。
  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的研究与评论决不能止步于此。我们必须以“变”为核心来考量当今文学的发展,包括作家群现象。在我看来,时间是纵向的空间,地域是横向的空间,两个空间交织为一个动态空间,急剧地变化着,从中文学也显示着它的前进。有些文章强调了变的因素。如刘川鄂就指出:“地域性只是文学风格、魅力之某些要素,但不是决定性要素,更不是必备要素。只以地方特色为评价尺度,会埋没很多优秀作品。”他进一步地说:“只用地域的视角而不是时代的、文化的、审美的视角观照和描绘地域文化,只写出地域特性而忽视文学的审美共性和人类的共通性是不够的。”这意见我同意,只是觉得没必要把地域视角与时代视角对立起来,它们是有可能融合的,而且这种浑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必须看到,全球化不仅只是经济的全球化,事实上文化的全球化也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速度进行着。只是由于文化的超稳定性,不像经济那样趋同和激变。由于文化的开放性,文学的主题、题材、价值取向、审美取向,都在发生大规模变迁,地域性个性在淡化、消解,作家的跨地域、跨界,参与国际性活动的概率大大提高,原先的地域性有点被冲得面目全非。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这样的观点,目前广东很难界定出一个以地域特征为标志的作家群(谭运长);而作为移民岛的海南,虽也有“开放气质与固执性格”之说,但随着大规模移民,表现突出的还是文化的多元性与混杂性(刘复生),没必要勉强“命名”。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旧的乡土经验已被新的乡土经验所替代,如何以人类的视野来书写乡土和地域,成为新问题,于是也就有了李洱这样质疑现代乡土叙事传统,掉转方向,使乡土由想象和言说对象变为想象和言说主体的写法(何弘)。
  从群体走向个体,从共性转而突显个性,由共性的地域性走向虽带有地域特点,却呈现出鲜明个人化面貌的新格局,也是深层的重大变化,在研究作家群现象时不可不加注意。比如,近年来,江西确乎涌现了一个活力迸发的新锐散文群体,但他们的价值理想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个人烙印,他们已不像他们的前辈,不但在精神本质上拒绝被“命名”,而且也拒绝彼此之间的认同(胡颖峰)。对于津味作家群,同样应该看到,正如海河由九条支流汇聚而成,天津作家因个体或代际的差异而具有创作的多种选择,形成了一脉多支的群体文化面貌(闫立飞)。
  我们曾大力提倡表现民族特色,那多是为了走向世界,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现在倒过来,我们强调本土化和中国经验,隐隐中含有对过于膨胀的全球化的反抗和警惕,也是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拯救。在“世界的”与“民族的”之间,我们还是更倾向于“民族的”。我们更担心的是被“同质化”淹没。若是只强调全球化的文化维度,有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特征与文学精神的丧失;反过来说,如果过分强调地域文化、本土文化,排拒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将走向狭隘和滞后。当然,世界越来越一体化,人类精神生活趋同化是显见的事实,于是坚守文化的地域性,文学的本土化,致力中国经验的深刻表达,包括小到研究“作家群现象”,无疑具有深刻意义,这也是保持世界文学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的重要途径。
  (作者为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延伸阅读
  2012年
  3月20日,《贴近乡土 沉稳大气——中原作家群创作风格综述》(何弘);
  4月19日,《屈原的“楚殇”盛 李白的“楚狂”衰——新世纪湖北作家群创作概观》(刘川鄂);
  6月5日,《既活力迸发又平静节制——江西新锐散文作家群创作述评》(胡颖峰);
  7月3日,《基于黑土地上的超越——新时期龙江作家群创作述评》(郭力);
  7月17日,《深挖丝绸之路和黄河的精神宝藏——甘肃作家群创作印象与思考》(徐兆寿);
  7月31日,《百花春满园 稍逊“茉莉”香——山西作家群整体透视》(王春林);
  11月27日,《期待更加广阔的视野——关于“广东打工文学作家群”》(谭运长);
  12月4日,《在“津味”的基础上开创生机——津门作家群创作综论》(闫立飞);
  12月18日,《天涯海角 率性而为——近年海南作家群体创作概览》(刘复生);
  2013年
  2月26日,《“去地域性”与“去史诗化”——新世纪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群体观察》(周燕芬);
  3月26日,《宁静安详 纯净透明——宁夏作家群体创作印象》(贺绍俊);
  5月14日,《满怀温爱又不乏冷峻——论“河北小说四家”的创作特色》(杨红莉)。

(来源: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2:10 , Processed in 0.0973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