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读《教育名家论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0 19: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共读《教育名家论教育》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初级中学   韩文庆   

这本书是理论性的著作,读起来有些艰涩难懂,但仔细研读后对我的影响却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问题,帮我站在一更高的高度上来看待教育。下面我把这本书的精华与大家共享,希望没读过此书的能使您对这本书多少有些了解,读过的能帮您更深地理解本书。
贾馥茗、伍振鷟、欧阳教、黄昆辉、郭为藩及黄光雄等六位资深教授,是当今教育学界的名家,他们学养深邃,学术专长涵盖了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思想与历史、教育哲学、道德教育、教育行政、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及课程等领域,此外更有主持教育行政或学校行政的丰富经验。由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等单位共同筹办的“教育名家讲座”系列,先后邀请六位名家主讲,本书汇整了六场演讲的精华,有关内容不只是六位教授个人长期学术研究的心得,更融入了数十年献身教育界的宝贵经验,使得理论与实务自然结合。下面就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第一章、教育的真谛——教人成人
一、从认识人开始
我觉得,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要教自然人,如何在文化进步后成为具有文化的社会人。
二、教育的确切目的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品格,健全学生的各种道德观念,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其次是发展能力,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教育的施行
1、确定施行策略
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儿童开始抓。小孩子刚生下来,无所知了无所能,完全靠成人指导他、教诲他、训练他。因为没办法,他生活的是人伦社会,不是自然界,他必须适应人伦社会,将来在这个社会里头,才能够独立生活,要讲自由、独立,要有相当的本事。所以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在人类社会里,有些是你应该做又必须做的;另一方面,也有你不愿意做但必须要做的。在这两者之间,你喜欢而不应该做的,你就不能做;而你不喜欢而应该做的,你就得非做不可。人生而为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尤其是生活在人类社会,这是一个群居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头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一个人一厢情愿地愿意。
2、培养教育实行者
生而为现代社会的人,从小就要培养这种意识,应该做的可以做,不应该做的不能做。所以,对于幼儿的训练,有指引、教导,也有禁止,没有说只须夸奖而不许说一句“不”的,如果是这样,好像当时这个孩子高兴了,可是日后他的生活会有大问题,这样的爱不是真正的爱,甚至于“爱之适足以害之”,这就是人之所以需要教育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要生活。
大致来说,一个国家要使自己富强,必须要教育国民,使每个国民都有独立谋生的能力,这才是富强的基本,所以,教育成了一个国家施政的重要一项。这一项,如果是普遍地教育每一个人都能学会、都能做到,我们订一个最低的标准,那就是让他做一个好人。这个好人也不一定要把一辈子荐的八万美金捐出来,而是他能够凭着自己的本事维持自己的生活,不妨碍别人,当然更不能伤害别人,我们就可以称他为好人。如果每一个国家里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各位想想看,那该是什么状况?相反的,假如这个国家里有很多有钱人,钱多得花不完,花百万千万地去减体重,另外的一些人没饭吃,得跳楼,这该怎么说啊?所以,国爱要富强,要有基本的好国民,因此,教育政策就要让得高明一点,能后顾也能前瞻。后顾是根据人类进步的历史,摘取其中的优点,放在教育里,作为教育决策;前瞻是要往前看、往远处看、往大处看,看将来的、可能的发展,换句话,绝不是朝令夕改。
教育决策作为一项作为,就好像下一个赌注,只准赢不准输,必须是非常非常慎重。作为教育者,你如果说了一句正确的话,学生没听到,不要紧;如果你说了一句错误的话,学生反而听到了,你可能就会害他一辈子。
学校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是教育者依照儿童以及成人生长发展的阶段而订的。这中间绝不是一刀两断的,这个生长发展而是一线相连、一贯下来的,前一步的经验仍然对后一步有相当的影响。所以,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针对学生的需要,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材料。
3、职责:了解教育的“主体”是学习者
从有教育的事实起,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录,一开始就用了“教育”这个词,这点中外高度一致。“教”是年长的那边做主动者,“育”当然也是。可是,无论中外,一样的,把主体放在“教”的人身上,是那个教的人主宰了“教”,而真正需要学的人,在“教育”两个字里面却看不见!真正教育的主体是谁?是校长?是老师?真正教育的主体是需要教育的学生本人!
本来的一片仁爱之心,要提拔后进,要指引他如何学习、如何生活,这是一团善意,我们怎么把它变成了打学生、骂学生这种恶劣的表现呢?这是因为你没把那个真正需要学的人当作主体,只把他放在被动的地位上。我们从《论语》里去看看孔夫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吧:第一,孔子有没有打学生?没有。第二,孔子骂了几个学生?他骂了一两个,可是他那个骂,只有骂子路是当面骂的。骂樊迟,是在他出去后才骂的,他骂得也不重,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所以,老师看到学生有不当的表现时,说他一句,同样的从这个嘴里出来,怎么说都可以,说得当,让学生心生感激,也有警惕,他会改过自新;说得不当,伤害了他的自尊,他认为受到了侮辱,他可能会变本加厉。
四、教育信念
作者认为,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信条有如下几条。
第一,先要知道,教育是成人的工作,要成人,先要成已。成已需要做到这么两点,第一点,是“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学生要用恰如其分的爱来教他。其实,爱别人是有所爱,爱别人也是一种幸福。第二点是“诚实”的“诚”字。我们知道,对自己先诚实,对别人也诚实不欺,应该是无论对已对人,都是必须的,都是很有好处的。
第二,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责任心和责任感,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要推诿,不要找借口,该做的,就得做。所以,如果各位当老师的时候认真,就别怕学生骂,他今天骂你,有朝一日他会明白过来,就不骂了。
五、研究进取,教学相长
现在我们的教育研究,论文有两大议题,量化与质化。我希望看见的教育研究,是对教育事实的改善和进步有帮助的。不要拿外国的标准来衡量研究的品质;也没有必要中国的教育论文用外文来发表,因为我们做的是中国的教育,是为了切实提高中国国民素质办的教育。
我希望那些热心教育的、研究教育的能明白两点:第一,忘了自己,别老我、我、我;第二,别从自利出发。 现在很多人所追求的是三个字:名、利、权,希望教育研究别落到这个陷阱里头去,教育研究也应该着眼于当前和未来无数世代受教育的人,那才是我们的希望。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9:21: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中国教育思想与人类前途
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近代与西方文化接触以前,因无比较,优劣得失难以显现。及至近代西方科技以排山倒海之势进逼,中国的人文精神及相形见绌,节节败退。检讨反省的结果,却是“全盘西化”,甚至“一面倒”。自贬自抑,莫此为甚。百余年的变法维新,自强图存,以至于斯,良堪浩叹。

“全盘西化”与“一面倒”是否为救中国的正确处方或续命金丹,严格地说,应从一切根本的源头——教育思想上加以检视。因为教育思想乃是一切革故鼎新的动力,其方向正确与否,关系到所有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变革的结果与成效。
谈到中国近百余年来的变法、自强运动,抱残守缺的“中体西用”,甚至顽固不化的“保存国粹”的想法固不足取,;但舍已耘人的“全盘西化”以及不分青红皂白的全盘否定,亦难称允当。持平之论,无论是变法与图强,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而取长补短的首要任务在于知己知彼,确知别人之长与自己之短;其次,是善加选择,如人之长不能补已之短,或弃已之长而取人之短,则适得其反。中国近百余年的变法图强,就是犯了急病乱投医的毛病,既不知己知彼,又不能善加选择,盲目仿效,全盘移植,结果不是未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就是橘逾淮为枳,不适国情。清末迄今的历次教育改革,成效不彰,其故在此。
由此看来,中国教育思想未来发展的趋向如何,一方面要择善而从,对外来的理论常说,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另一方面也妄自菲薄,对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分,不但应该予以保留,并且应该发扬光大。如此,在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途中,中国教育思想自有其别树一帜与不可或缺的贡献。
一、主导现代世界的三大思潮
不可否认,主导数百年来近代世界学术思想的是所谓的西方文明,而其中的“征服自然”、“生存竞争”与“资本主义”,这三者更是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当然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变法图强所要学习与引进的也以三者为主。
“征服自然”的狂妄
西方科学技术发达,以理性为基础。理性主义发达的结果,最主要也是最深远的影响,便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认为人凭借理性可以完全认识自然,并进而可以征服与利用自然。尤其是近代物理科学的突飞猛进,更增加了人类的狂妄以及对自然的予取予求,以为人是万物的主宰,而地球上的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让人类任意榨取、挥霍,甚而破坏、毁灭的。结果造成特种绝灭、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诸多严重后果;而其中任何一项,均足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由此看来,人类今天已面临如此日益迫切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形势。严格地说,除了改弦易辙、不再与自然为敌之外,恐怕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而与自然和谐相处,尤其不可迷信科学主义,妄图征服自然。因此,必须以教育的力量,唤醒“地球村”的全体居民,建立共识,然后大家群策群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才能矫正以前所犯的错误,而有利于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古语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在这方面,中国教育思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存竞争”的扭曲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竞天择》论著,主张物种进化乃生存竞争的结果,唯“适者生存”。此即举世闻名的“进化论”或“达尔文主义”。此论一出,正迎合了当时盛行于欧美的帝国主义,不仅大肆扩张在各地的殖民地,并且还有人提出“白人的负担”的口号,以美化其侵略、掠夺,甚至屠杀与灭种的借口。在众多的帝国主义的竞争中,以英语民族的成果最为丰硕,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又以美国得天独厚,成为帝国主义中的后起之秀,今天更是世界唯一的超强,集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大成,成为全方位的帝国主义。
在帝国主义列强疯狂地在世界各地开疆拓土的同时,彼此之间,有时因利害相同而采取一致行动,有时又因利益冲突而相互大打出手。最大规模的互斗,莫过于两次世界大战。坦白地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列强分赃不均而起来的,绝非义战,而战胜者亦不代表公理或正义。这些都是达尔文“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理论种下的祸根,赤裸裸地呈现弱肉强食、强权即是公理的残酷现实。
反映在教育的理论与实施上,几乎是无时无地、无人无事不争。由于竞争过于激烈,故恶性竞争的策略与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不论教室里的考试,或运动场上的竞技,均无公平竞争可言,弱势者往往输在起跑点上,几无获胜的可能。由于所有的考试与竞技,第一名只有一个,而在长期恶性竞争的情况下教育出来的人,人性中善良与光辉的一面已消蚀殆尽,残留下来的都是自利、冷酷甚至残忍的一面。补偏救弊,富有人文精神的中国教育思想,理当多尽一份心力。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所说的道理:“战争发动于人心,因此和平的堡垒亦当在人心中建立。”可谓不谋而合。
“资本主义”的罪恶
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可说是一对连体婴,并且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在资本主义可以用商业欺骗的手段巧取豪夺时,帝国主义则在幕后享受掠夺的果实;如资本主义遭受到抵制或反抗,则帝国主义必露出狰狞面目为其撑腰,以炮舰或航空母舰为其打开血路,铲除障碍。当年的鸦片战争与今日的中东战争,借口虽异,本质则一。由此可见,帝国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前锋,也为其做后盾,真可说如影随形,同恶相济。
最近,资本主义发展到知识经济的层次,国家与个人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于所受教育品质的优劣,落后地区也弱势族群,由于立足点的不平等,所受教育的品质既落于人后,则未来的竞争力自难与人并驾齐驱,最后必定永无翻身之日。
分析资本主义如癌细胞般的分裂与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利用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本质是善是恶,迄今尚无定论,但人性中具有趋善或趋恶的倾向与可能,应非过论。就人性趋向恶的发展而言,如荀子所言“人生而有欲”,既有欲则不能不求,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及“薄愿厚,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等,资本主义就是利用人性中的这些原始倾向,用尽各种方法与策略,不择手段地诱惑、驱策甚至胁迫人去追求上述各种欲望的满足。本来人追求欲望的满足,只要有所节制,手段正当,且不损人利己,应不成为恶。无奈在资本主义的蓄意安排与精心策划下,使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增多,商人更利用夸大不实的宣传与广告,诈骗消费者上钩,购买他们所推销的产品,借引牟利。
商人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利用好话说尽的广告刺激、引诱,甚至创造人们的消费欲,固然其心可诛,但消费者不知自我克制,心甘情愿让人牵着鼻子走,不能不说是咎由自取。教育岂能袖手旁观,不加提醒并施以援手。
2、贪得无厌的开发
资本主义为了达到经济繁荣、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一方面提倡“以消费刺激生产”,形成社会普遍的奢侈浪费之风。而为了提高生活水准,一般人即使是寅吃卯粮、借债度日,也在所不惜,刷爆信用卡、用现金卡借款,只贪图一时的享受,却不知后患无穷,以促进经济的成长。殊不知经济的成长不可能没有极限,而资源的枯竭却指日可待;如此一来,举世都在为争夺资源而斗得你死我活。由于以武力争夺的方式渐渐行不通,即使不得已而为之,亦利害参半。因此,唯一可行的方式,便是无穷无尽地开发与掠夺自然,而其后果,则已超过自然的再生能力,导致天然资源的提早枯竭,其势不致地球与人类同归于尽而不止。
3、贫富差距的扩大
人类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始自私有财产制。而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良,生产规模的扩大,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在工业革命后更为明显,如今两者之间的差距已呈现天壤之别。加以政治力量的介入,权力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权得势者,过去为专制帝王及贵族,今天则是少数有钱参选的资产阶级,理所当然地垄断了全人类社会绝大部分的财富,如巴雷多法则所描述:“百分之二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而百分之八十的人,却仅有百分之二十的财富。”北美与西欧富豪的宠物度假一天的开销,足够非洲一般人一百人的生活所需,贫富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贫富悬殊造成人间多少的不平、痛苦与罪恶。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9:22:06 | 只看该作者
二、中国教育思想如何补偏救弊
谈到中国文化中可以补偏救弊,而有利于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的部分,一得之愚,以为有以下三点:

1、人在宇宙的定位
中国人对宇宙搀扶一种整体的观念,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而人则是一个小宇宙。人与宇宙不是隔绝的,当然更不是对立的。
影响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最大的,是儒道两家,而儒道两家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均定位于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彼此是共生的、互通的,也可说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须和谐相处,才能共存共荣。否则,若是为了成全某方面的生存与发展而牺牲另一方面,如西方式的!征服自然“的作为,必然招致自然的反扑,最后终必是两败俱伤,人类将自食恶果。中国文化既在这方面有其长处,就应该加以保持,并发扬光大,与人为善,告知地球村其他的居民共同遵守,而不该“舍长取短”,效法西方一味地去征服自然,不知节制地发展经济,无穷无尽地榨取天然资源,不仅已身蒙受灾难,而且将祸延子孙,真是说愚不可及。
2、人与群体的关系
自进化论问世,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的达尔文主义又推波助澜,以致人世间充满了竞争现象,无时无地、无人无事不在竞争,结果是“弱肉强食”、“强权即是公理”。更为可怕的是,由于高度以至恶性竞争所造成的人间社会的不公、不义以及痛苦、罪恶,如今已习以为常,积非成是。反映在教育上,所有设施无一不以竞争为出发点,并以能胜过别人为唯一目标,扭曲教育的真谛,莫此为甚。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中,关于如何消灭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冲突以及战争,使之和谐共处,互谅互助,共谋幸福,颇多可供参考之处。
1)道家的不争态度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对人生亦秉持柔弱不争的态度。《老子》书中一再赞扬水的柔弱与不争,认为人当取法于水,因为这是便于自然的法则。
2)墨子的兼爱理想
与道家的不争学说相比,墨子的兼爱理想似乎崇高得多。墨子倡导兼爱的理想,主张“爱人之父若其父,爱人其身若其身”。而要达到此目的,墨子又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策略。墨子以利为义,认为爱人必须利人,否则,即是不义。墨子所谓的不义,小自“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入人栏厩,取人牛马”,大至“不义攻人之国”,均属不义。
墨子进而又倡导“非攻”的理论,认为攻人之国,是最大的不义,必须加以谴责、制止。而且从利的观点来看,攻人之国,即使得胜, 也是不利的。因为攻守双方,均因战争而“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且“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可说是两败俱伤。
3)儒家的恕道原则
儒家在因应人际关系方面,本其一贯的中庸之道,而以恕道为基本原则,人与人相处,宜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而不应该尔虞我诈,损人利己。以此,儒家在实践恕道上,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消极与积极两方面都能兼顾。
比较起来,儒家的恕道原则,实行起来,其可行性较墨家的兼爱为高,而就动机而言,又较道家的以柔弱不争为手段为纯正。如能经由教育思想的传播,让全地球村的居民普遍接受并广为推行,则因激烈竞争而引起的嫉妒之心与暴戾之气,必可大为减少与降低,人与人和谐相处,互助合作,则各种无谓的争端与大小的战争也不会发生了。
3、人对自我的要求
在人对自我的要求方面,反映在人生理想或教育目标上,道家向往大智若愚的隐者与逍遥的至人境界,故无论老子的无为、弃智、绝学、守愚、抱朴,或庄子的超越死生存亡,齐一是非对待以及心斋、坐忘、全生、物化等等,多少都带有消极、退隐、自全的独善其身的倾向与色彩,与儒家的兼善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襟怀,大异其趣。
与儒家相较,墨家在自我修为方面,其要求标准之高,有过之而无不及。墨子为了济世救人,“胼手胝足、面目黧黑”,“以自苦为极”,达到“墨子能堪,奈天下何”的地步。就连批评他最不留余地的孟子,也不能不推崇他“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真可说是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儒、道、墨三家关于如何处理欲望的问题,有不尽相同的观点。道家主张无欲,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切感官的欲望,如五色、五音、五味、田猎、难得之货,均伤生害性,不可贪恋。墨家贵“俭”,而墨子更以苦行救世,对于儒家所重视的礼乐、厚葬久丧,极力反对。主张“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不赞成一切奢浪费的行为,将个人的生活享受降低到最低水准。儒家的态度较有弹性,兼顾理想与现实,如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但是“求”必须要有“度量分界”,所谓“度量分界”,乃是“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亦即知所节制,使人“役物而不役于物”。这种有节制的满足欲望,既非纵欲,亦非绝欲,而是“节欲”,或者“寡欲”。
反观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唯物思想与重商主义两股狂潮的席卷下,纵欲之风感染全球。此种情况如任其泛滥而不设法遏止,不仅人生的幸福难以获得,而且人类的前途更将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由此可见,“绝欲”既不可能,“纵欲”亦不可取,人类想要长期生存与发展,“节欲”与“寡欲”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9:22:28 | 只看该作者
三、人类的永续生存
人生的目的为何?存在的意义何在?这是自有生民以来,所有哲学家与宗教家都想要解答而又未能全部解答的问题。他们的终极关怀,均在找出并指引一条通往人生幸福的正确道路。然而,各家各派的哲学家与宗教家所提出的所谓人生幸福之路,有的寄托于身后,渺不可及,如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西方世界;有的流于乌托邦,可行性低,如老子的小国寡民,柏拉图的理想国;理论平易近人而又切合实际的莫过于儒家的大同世界。

大同世界的理想虽然崇高,但都不离百姓日用平常之道,立论平实,每个人只要身体力行,就可以逐步建立一个理想社会,而有利于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不幸的是,数百年来,在西方三大思潮的冲击之下,几乎全世界的人都为了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计后果地发展经济,要以科技的力量征服自然,以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终于遭受到自然的反扑。以此,唯有达成“大同世界”的理想,个人的幸福才有保障,而有利于人类永续的生存与发展,在此特提出四点方法和途径:
1、常存敬畏感恩之心
2、永怀仁民爱物之情
3、多尽生态环保之力
4、消除争强好胜之念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做为教育工作者,应以先知先觉自任,唤醒地球村的全体居民,身体力行,则世界大同的理想必可逐步实现,而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亦必可预期。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9:22: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教育的淑世与“特化”
一、教育的本义与歧义

“特化”乃是从生物的演化借来的,生物的特化借用来说明文化的特化,比如说假定从明天开始,停电一个月, 你说师大要怎么做,在家里没有电,马桶要如何抽水?没有电,没有瓦斯要怎么活这个就叫做特化,文化的特化。
因为文化的特化,引起教育上的特化,教育很多人办得有点差错, 或是走一些弯路,而产生了一些悲情。“教育的本义”在形式上或理想上,就是淑世,若走了弯路,就会产生一些悲情。实际上就是两种都有,就是淑世与特化都有,淑世会产生很多快乐,特化会产生痛苦,我们现在看社会上,每个国家大概都是两种都有吧!
二、人性、自然与文化的不完美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教育会走上特化呢?让我们从人性开始来谈。大家常常会想到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或人性有善有恶,人性无善无恶,或人性分上、中、下三品,这些都是形而上的设定。
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就说,人有理性也有情欲,即非理性的这一块,动植物本能的这一块。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但真的那么那么理性吗?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现在,战争那么多,战争就好像是演连续剧一样,和平的时间就好像是广告时间,和平的时间只有那么一点点。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吗?我相信狗也不敢说自己是理性的狗,但是它们也从来没有继续打仗打得这么厉害,对不对?
再谈自然的缺陷,自然中有很多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如南方的雪灾,汶川的地震,东北的洪水等。
最后说到文化的缺陷,各位就很清楚了,我认为文化就是人对自然的加工,不管加好、加坏,都是加工,你觉得“三寸金莲四寸腰”是好或是坏?我认识一位医师,非常有名,他是全世界搜集研究三寸金莲绣花鞋最有名的人之一,他说写了两百万字但不敢发表,因为他认为一切都是好的,他看裹小脚完全是好的,不管从哪一点看都好,我说有那么美吗?“三寸金莲四寸腰”也是特化,腰那么细能生育吗?
三、文化的特化
文化可以分作思想、制度、器物都有正负方面的发展。
思想的特化:大家常常想到什么主义、什么派。胡适的老师写了《经验与教育》一书。开头就讲,他不要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哲学,他认为这种哲学会走上绝对论,绝对论就是特化,他说教育不要任何主义,他也不要进步主义,教育不必挂一个什么主义。各位,你觉得没有主义是不是也是一种主义?对不对?就这样比较open,开放的心灵,教育就是要这样。开放的心灵才能办开放的教育,才能创造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里才容许开放的心灵存在,才容许开放的教育继续办下去。
制度的特化: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各种各样的制度里面,比如说经济制度,最传统的资本主义。
器物的特化:比如说大家开车一定要用汽油,用淡水河的河水就不能开,除非有一天有其他的能源替代。用很多器物,恐怕我们有时候要适可而止,但是我们都浪费惯了,在食、衣、住、行方面,请问“有谁哪一件衣服穿到破呢?”现在大概都很少吧!
不管从思想、制度、器物各方面来看,特化一定会产生悲情。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9:23:09 | 只看该作者
四、教育的淑世功能
淑世的教育思想:如果按照我们刚才的理论,有没有哪种理论可以促进完美的教育?大概没有那种主义,也没有那种理论。那怎么办?有时候我们说要看时机,就是时间点,要怎么样比较好,要稍微妥协一下,我看杜威就是这样。胡适问他的老师说,我觉得你的思想有时候倾向个人自由,有时倾向国家、社会这一端,就是群性这一边,群体纪律这一边,但是不会变得太偏,就是有一点中间偏自由或中间偏纪律,不同的时间就调适,对不对?他说对,就是这样。他说如果全世界人类都过度偏向自由,他就拼命地写文章、演讲,讲要群性、纪律;如果过度偏向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不重视个人自由,那他就提倡自由这边。   人家偏那一边,他就稍微矫正偏另一边。这就是“时中”,斟酌的缓急。
淑世的教育制度:制度也要有弹性,要多元的文化、多元的弹性,不过,这多元,要合理的多元,不是随随便便的多元。
淑世的教育器物:从学校里面来看大概还好,比如说,如果停电、停水一个月或一个礼拜,我们这整幢大楼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尤其在污染严重的大都市,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临时要挖井,挖出来的水敢喝吗?
五、教育的特化悲情
教育思想的特化与悲情,教育制度的特化与悲情以及教育器物的特化与悲情,前面已讲过,不想再举例来讲。应该怎么样才合乎民主、自由、博爱、平等、合理的多元,这么来走,才不会越走越往死巷里去。
六、教育即艺术
最后,教育即艺术。教育是一种艺术,这种话也不是我今天才讲的。
教育即艺术的另一义是“美”,为什么我们近年来教改改到现在, 本来没有那么痛苦,现在痛苦比较多?就是不美嘛!如果一切都很美,大概也不会有那么多痛苦。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我们都要追求美。如果我们淑世、渐进地办教育,教育就比较有美感,悲情、缺陷就会比较少,否则,特化与专断的教育,必定会带给人间无尽的苦难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9:23:3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教育行政决定的艺术

从事行政的人常依循两个经验法则来做决定,其一,“拿得起、放得下、兜得转、耍得开”;决策者应有一定的原则并能适时保持弹性,而领导一个机关就像在转动一部机器,要懂得维持组织功能的动作于不坠,并同时以倡导的、革新的态度做必需的决定,以推动组织发展。其二,“有法依法、无法依例、无例如拟、无拟交议”;行政作者当然要学习保护自己。事实上,这两个经验法则虽然有一定的效用,但要取其精华,守经达变,否则第一个经验法则容易流于空泛,而第二也就极易趋于被动保守推卸责任。因此经验法则亦应依人事时地物的改变而有所变化,这也正是行政决定的艺术所在。

一、决定的性质

教育行政决定是公权力的行使,故行政决定并非一笛般工商企业所做的决定,而是人民赋予ZF的统治权,ZF基于公权力来做决定并加以实施。概括来说,行政包含两种连续性的活动,一是做决定的活动,另一则是将决定付诸实行的活动,有效能的组织不但要做成明智的决定,而且要能有效地加以实施。

整体来说,行政是一种科学,但就做决定而言,不但要了解问题真相、分析症结、提出解决办法,并且还要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共识的建立、意志的集中,才能把决定推展出去,这就要靠艺术的功夫。归根结底,做决定不但要把事情做成,还要做得圆满,使未来行政推动更稳定且顺利。所以,做决定是科学与相结合的活动。

二、决定的核心概念

无论谈何种决定,政策性或非政策性,往往均涉及以下几种核心概念:

1、合理性

教育行政决定是否合理,并非绝对的价值,而是相对的概念。合理性在此宜解释为“较佳的选择”,即在谋求教育发展或解决教育问题时,研求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或方法,在衡量比较彼此间利弊得失、轻重缓急后,从中选择较佳者。基本上,没有绝对合理的决定,但如果所做之决定是当前所有可行的方案或办法中较佳的选择,基于“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么也具有了相当的合理性。

2、价值与事实

做任何决定,通常涉及到“价值”与“事实”两个相关问题。做决定时应思考这样做是否值得,、是否应该、进得来吗等价值问题,如能确实厘清问题的价值,并使成员的价值观念一致,那么所做之决定在目标的掌握与达成上,业已过半。再者,做决定时亦要了解事实,其真相为何,根据的事实资料为何,,这些相关事项都须加以掌握。因此,做决定应同时考虑价值跟事实,唯以教育政策来说,因其牵涉较大较广,往往较难以有一致化的价值观念。

3、意见与态度

做决定要能分清意见与态度的异同。意见与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事的一种心理反应的准备。不过,意见是比较表层的,而态度是比较深层的,意见是对事情的局部做出反应,而态度则是涉及事情的全盘,意见比较容易改变,而态度的改变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因此,教育行政决定除了要发解态度,更要掌握意见,因为唯有掌握、改变意见,才能使政策之形成更为容易。

4、确定性

人往往因缺乏完整的知识与信息,而难以确知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身为一个行政工作者或行政主管,最困难的是,当面临进退维谷的情形时要做决定。因这一决定往往会牺牲一部分的价值,成全另一部分价值;会符合部分人的意见,亦会违反另外部分人的意见。是以,决定者若能有六七成可预测该政策会产生何种后果,则做决定时也较能心安理得。

5、备选方案与可能后果

能否研求适量可行的变通方案并分析其可能后果,关系所做决定的合理性。做决定的过程中须详细列举所有策略方案,对个案权衡利弊得失,据此比较并做出较佳的选择。而备选方案品质的好坏、可行性的高低,与参与的人及其所做的后果分析,都有很大的关系。

6、参与

民主制度的运作需要靠参与,参与有一定的作用,适度参与能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而让未来政策执行者参与决定过程,才能在执行时把握决策的要旨,不会有所偏差。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9:23:53 | 只看该作者
三、教育组织活动的特性

教育组织包括“学校组织”与“教育行政组织”。不管是学校组织或是教育行政组织,都有几个特性,教育行政决定者应予重视。

1、教育为国家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系统更是整体国家系统的支持系统

一个国家的力量主要有三个来源,即教育力、国防力与经济力,而教育力又是国防力及经济力的基础。若是教育力不强,则经济无法顺利发展,国防力量亦无法壮大。因此,教育改革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冲得太快,因为教育需要对所有的支持系统全盘观照,方宜订下政策,教育的较具保守性是每个国家都一样的。

2、教育为百年大计,应有长期的透视、远景的构思及前瞻的规划

例如,现在高等教育量的大幅扩充,很值得检讨。以前的高等教育政策是关前门开后门,现在则是关前门又开后门。这样的教育政策是否符合教育的长远理想呢?会不会走向平庸化?值得深思。

3、教育的实施,涉及每一个家庭,影响广泛,教育决策应顾及整个社会结构与变迁

以往,家长不管如何勒紧腰带也要给孩子念大学,因为大学毕业后可以马上找到工作,大学学历亦代表一种成就。反观现在大学生数量众多、毕业即失业的危机日益严重,大学投资报酬率的感受亦相对降低了,所以抱怨批判之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可见,一项教育政策确实涉及每一个家庭及整个社会结构。

4、教育问题往往涉及价值观念,欲凝聚共识,较为费时而且较困难

凡政策性问题往往涉及价值的命题,而教育政策的问题则涉及价值更深,故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花较长时间来凝聚共识。

5、教育功能复杂,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评鉴得失,不能流于急功近利,而只重浮面的评鉴或较容易,但情意方面如态度及理想的培养就不容易评鉴出来。教育的评鉴有其一定的难度,但无论如何程序性与总结性的评鉴仍须兼顾。

6、学校组织系规范型组织,属文化取向,组织成员教育水准较高、行政主管宜慎用行政权力。

身为领导者应善用规范型权力,无论对学校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尊重、关怀是非常重要的,不宜用强制型权力处理问题,否则是无法圆满的。

四、决定团体及领导方式

领导一个学校或教育行政机关,当面临决策时,通常不是由一个人做决定,尤其是重要决策,必须通过团体历程来做决定。也就是说,必须让政策相关人员参加,多面向考虑,以增加不同的观点及替代方案。当然参与人数过多过少皆不宜,超过十五人就很难运作。

事实上决策模式的好坏取决于跟情境的契合度,没有所谓的最佳决策模式,或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模式,决策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做通权的达变,决策固然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但更需要用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9:15 , Processed in 0.1635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