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圆桌讨论:教师的暑假生活该怎样过?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9-4 19:09:13 | 只看该作者
暑期有约
                                    文|孙明霞
春已去,夏已盛,一个学期的生活转瞬即逝,暑期近在眼前。
暑期,总是一段很浪漫美好的时光。每到暑期,我总是特别放松、特别舒心,也特别忙碌。
放松,是因为不像日常上班那样每天按时起床、做饭、吃饭、上班,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总是记挂着是不是还有领导布置的某项工作没有完成,担心突然通知开会耽误了上课还要紧急调课,害怕不约而至的各种检查评估。放假了,没有检查,也不用备课上课,可以完全放松身心地睡懒觉,关掉闹铃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然后懒懒的起床打扫卫生,填饱肚子,再带上本喜欢的书,信步走到泰山的怀抱,坐在小溪流的旁边,一边听着鸟语虫鸣流水,享受着山风的抚摸,一边沉浸在丰盈的文字中,直到夕阳西下,站起身,鞠一捧山泉洗洗脸,打道回府,是不是很美妙?
当然,这样当宅女的生活不可太久,再放松的日子长了也会厌倦,于是,利用这自由的时间安排几次约会倒是很浪漫、舒心。
既然学习是伴随终生的事情,那咱当老师的学习就更是不可缺少的,来个教育学习之约也是一件美事。我所说的学习,不是像学生一样天天做在教室里学习,不是某些培训班那样十天半月的集中在一起听课、讨论、写听课体会,也不是学校外派参加培训学习,而是自主选择参加的活动。因为暑期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很多,并且大多数培训活动都会邀请一些著名的教授、学者、名师讲学,能够和自己仰慕、欣赏的人面对面交流,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这可是一个好时机。所以,每年暑期我都会根据活动内容和地点选择参加一两个高层次的研讨会,一定能让自己收获多多。短短两三天活动,就能听到那些优秀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思想积累,了解他们的人生追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并能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
比如07之夏走进山西运城参加新教育年会,当时很多朋友劝我不要去,怕“黑砖窑”事件很不安全。但我感觉,能由此看到、听到很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验,虽然辛苦但收获也和汗水成正比;奔赴山东龙口参加“大夏论坛”和“非常父母”报告会,不仅聆听了众多专家报告,还有缘成为“大夏论坛”的特邀主持人,沐浴着先进教育理念和温柔海风的洗礼,是那个夏季很曼妙的事。08之夏,去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参加了“全国人文教育报告会”,有机会和杨瑞清校长相约,8月行知小学见。因为走进行知,不仅看到了近千种美丽的荷花、近百种大小不一的枣,更进一步了解了杨校长将近30年扎根农村小学致力于让农民的孩子也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奋斗历程,领悟当老师的“花苞心态”;因为走进行知,有缘结识了来自台湾的张世宗教授和林士真老师,他们能将生活中的各种东西(甚至是废弃物)变魔术一般的变成恰到好处的教学资源,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我们身边处处都是教学资源。而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让我对教育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那次的行知之旅,我记下了三万多字的游学笔记,成为一份珍贵的记忆,也成为很多阅读我文字的朋友按“字”索骥去行知小学考察学习的凭借;因为08年之行,我和杨校长、和张教授、林老师相约09再见。于是,又有了09年之夏的行知再聚首,不仅再次和张教授、林老师相聚在美丽的行知小学,漫步艺莲苑,还有机会结识了在世界各地传播“赏识教育”理念的马拉西亚曾桂安校长。因为两度行知之旅,对杨校长夫妇有了更多的了解,愈加为他们坚守农村教育的精神所感动,也经常把他们的故事介绍给更多教育界的同行。
走出去,看到的是风景,丰富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和台湾的张教授、林老师有着共同的教育理想和追求,有幸和他们成为隔岸的知己,经常在网络上交流彼此对教育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也才有了2010暑期张教授夫妇的大陆齐鲁行。名义上他们是来游览、会友,实际上是来讲学传经,我为他们安排了极其“丰富充实”的活动,从济南到夏津胜利希望小学,辗转到乐陵实验小学,再到莱芜钢城区、肥城白庄矿学校,沿途给这些学校(区域)介绍他们夫妇潜心研究多年的创意教学理念和实践,为大陆教育同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我也在这中交流学习中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更广阔的视角。
除了自主相约的教育行走,也时常和心仪的朋友相约出游,谈人生,谈教育,谈自然,谈社会,放松身心。比如,09暑期,与友相约南下厦门,走过泉州,到过永定,又到了纯净的东山岛,见到了一帮至诚至真的朋友——老九校长(陈延周),钟惠河校长,旺旺(廖旺华),木春(王木春),小郑(郑玉梁),不仅享受了鼓浪屿的风情,走进了传说中的客家土楼,见到了梦中的相思树、紫荆花、火凤凰(花)、木棉树,长在树上的芒果,到处郁郁葱葱的榕树,还见到了东山岛特别特别蓝的天和海,吃到了从没听说过的佛手,聆听到木春和他女儿美妙的读书声……这是多么惬意的约会!那个暑假,还和好友一起邀约登泰山,坐在泉边谈天说地吃零食,在山顶上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摆个“指点江山”的Pose照相。虽然那场突降的大雨让我们全都变成了落汤鸡,但心情是舒朗的、明媚的,每个人都似乎回到了童年、少年。所以,这么长的暑假,别忘约上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开心过上几天,哪怕忘乎所以,又何妨?
当然,咱是有家有室的人,还要顾及到家庭其他成员啦。在家的日子里,睡睡懒觉之后,挎上菜篮子(没篮子,就用布包代替了)去菜市场逛逛,买些家人喜欢吃的蔬菜瓜果,回来做几样小菜;哪天要是心血来潮了,还会买回一小袋子面粉、酵母粉,和面、切肉,做肉包子吃,剩下那块面就捏成个小鸟小兔小花什么的,自得其乐。看着丈夫儿子拿起肉包子顾不得细品就三口两口下肚,也很有成功感。假如能遇上全家人都有闲暇时间,那就驱车回老家去看看公公婆婆,去看看他丈母娘,在家乡的田野走一走,感受一下清爽的山风;高兴了还可以带上一架小渔网到附近的海滩上,趁着刚刚退朝,在那浅浅的小海湾里拉一圈,嚯,那小鱼小虾的就网上一桶,一顿肯定吃不完。
有时,还会被一些老师、朋友邀请去上个课或给老师讲个座什么的,不在计划内。只要时间合适,我把这都当做是锻炼自己的机会,当做一次美丽的约会。既然讲,当然是要做准备,要思考,而准备和思考的过程就是学习、成长的过程。比如,去年暑期,在江苏南通“全国生命化教育课题研讨会”上了一堂公开课,在不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背景、学生没有提前拿到教材、也没有提前完成我规定的预习任务,尤其是从没真正上过一堂生物课(只是高中老师兼职上)的情况下,给学生上了一堂“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课,其效果可想而知。作为活靶子,这堂课自然有褒有贬,有人由衷的欣赏,有人真诚批评,也有人连讽带刺的,枪口甚众。但我很坦然,因为我把这次机会只是当做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的时机,也坚持认为:任何好的课堂应该发生在日常的每节课中,而不只是公开教学中,因为我们日常的每节课对学生来说都只有一次机会,没有彩排。用这种心态对待所有的课(日常的课或公开课),不会为偶然的成功沾沾自喜,也不会为偶然的失败耿耿于怀,放下包袱继续前行。
去年暑期,还很荣幸地受邀登上了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设立的“名师大讲堂”,和常州的老师们分享我对教育的理解;到山东东平县教育局为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讲课,告诉他们如何尽快转换角色成为合格的老师。
今年的暑期,依然还会有许多美好的约会——去聆听几场报告,和台湾的张教授夫妇有约,接受了部分朋友的邀请去和老师们分享交流教育思考,准备去看望未曾谋面的小朋友、大朋友、敬佩的老师,也已经和朋友相约谈天说地话教育。当然,也没忘记选个合适的时间回家乡看望老人,享受乡情、亲情的拥抱……重要的一点,可以没有工作的压力、不用备课上课批作业,自由的睡到自然醒。但这样的日子真的很奢侈,似乎咱就是当老师的命,离开学校一段时间会想念学校,想念朝夕相处的同事,想念那些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孩子们,想念他们期待的眼神和天真的笑脸,于是回到学校、回到琐碎的事务、回到孩子们中间——于是,又对下一个暑期充满了期待……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7&do=blog&id=4501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4:15 , Processed in 0.0856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