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咱们先到华师大教育学院[致知读书会]取经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45:19 | 只看该作者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教育研究”学术讲座通知


主讲人:邹义欢

主讲题目:社会科学视野下的教育研究

主讲人简介:

邹义欢,先后获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09年从北师大提前一年毕业并通过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进入丹麦奥尔堡大学学习与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研究及其理论、青年生发展、高等教育政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

届时,邹义欢将结合他在丹麦学习和做研究的经历来阐释社会科学视野下的教育研究。

时间:3月24日(周四)下午2:30

地点:田家炳502

                                                      

                        

                            教育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

                                2011年3月19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46:36 | 只看该作者
致知读书会教育学原理分会与教育史分会开展本学期第一次读书会

2011-03-29

   

(通讯员 王佳佳 编辑 王婧文)3月25日晚上19:00,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史专业在田家炳1003教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读书会,教育学原理的田友谊老师到现场给大家做指导。

本次读书会以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前半部分内容为主题,首先是个人发言,每个同学或是谈了自己对杜威思想的理解,或是阐述了自己的疑惑之处;然后田老师围绕“经验、活动、思维、教育”四点为我们解读了杜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解答了困惑,并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给我们分享了如何读书,我们都受益匪浅;最后教育史的学姐们给我们分享了杜威的一些其他的著作的读书心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

晚上21:30,本次读书会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都反映有了老师的指导我们的读书会更有效果了,希望各位老师以后多多参与我们的活动,也希望各个分会之间多一些合作、交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49:11 | 只看该作者
致知读书会 2011-04-01

   

(研会宣传部 魏体丽)3月31日下午2:30,由我院致知读书会主办、经管分会承办的“致知讲堂” 系列讲座第一讲在田家炳楼502教室正式开讲。本场讲座由雷万鹏教授主讲,主题为“教育研究的实证基础”。我院众多师生慕名聆听了此次讲座。

雷教授首先结合自己所做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研究”、“农村代课教师研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政策研究”及“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五个研究领域的切身研究经历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感悟,鼓励大家多做实证研究。他指出,实证研究不在于你统计了多少精确的数据,画了多少漂亮的图表,而在于你理解了事实本身,而这正是研究的本质,也是实证研究存在的基础。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雷教授总结出做研究要注意三个问题,即:问题是否聚焦?研究设计是否科学?研究方法是否恰当?另外,雷教授也指出了现实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存在一些研究误区,那就是回避现实、远离生活、误解方法、压抑自我。为此,他强调,学术研究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研究者应该到“田野”中呼吸新鲜空气,“田野”可能是贫困的,但是却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雷教授用六个字概括了实证研究的基础:激情、使命、理性。讲座最后,雷教授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广大研究者用一颗真诚的心,回到真实的生活中,追求研究的真理。

雷教授的精彩讲座博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通过雷教授的讲座,大家深刻领悟到了教育实证研究的真正魅力,也学习到了教育实证研究的方法真谛,同时,雷教授的诚恳话语和对学术研究的执著追求的教育研究态度也给大家留下深刻启发。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50:41 | 只看该作者
“未来的教育是让孩子快乐地做自己的唯一”——记林子盟教授的学术报告
2011-04-25

   

(通讯员  卢茜 刘慧丽  编辑 王婧文)4月20日晚上7:00,在台湾享有“幼教之父”的林子盟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有关两岸教育状况比较分析的精彩讲座。

“现在的教育不应该教孩子们如何与别人争第一,而是如何快乐地做自己的唯一”、“教育应当是对别人有帮助,对自己也有帮助”、“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人民币”、“行为学派的教育,用快的办法把孩子们教笨了;建构学派的教育,用慢的办法把孩子们教呆了”、“特殊的孩子,你爱他一点,他爱你全部”、“选择所爱,爱其选择、为爱负责”、“先学再教”······你能想象这些生活化、活泼风趣的话语,出自一位52岁的教授之口吗?在近2个小时的讲座中,林教授妙语连珠,用风趣幽默的言语以及形象的肢体动作,以制度、课程、师资和设备文本为横线,以发展历史变迁为纵线,结合《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剖析了两岸的教育相同与相异之处,并表达了自己作为炎黄子孙对祖国教育及未来发展的拳拳之心。

林教授的此次讲座,分别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内容多样,分析重点突出,有主有次。

首先,学前教育应当重视幼儿学习的观察探索。6岁之前儿童的教育,应该以主题教学为主,选择贴近孩子们真实生活经验、符合他们的身心理发展并且结合当地社会文化的活动。关于如何选择主题活动,林教授举了这样的例子,《运动会》比《奥运会》更适合作为主题活动,因为运动会范围比较小,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奥运会则可以成为运动会的延伸活动。可以将《认识鼻子》作为主题活动吗?林教授解释道:“那孩子们便都成为鼻科专家喽!”此外,主题教学要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孩子们通过观察、游戏、探索、讨论等步骤进行主动学习,教师们通过观察、记录、辅导和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他还指出,大陆的课程模式只是列出教育活动内容,未充分考虑幼儿学习方式与特点。而台湾更重视全人的发展,以孩子为主体。

第二,小学教育要从师资做起。大陆的学生学业负担很重,教科书深度最深,字数是台湾教科书的2.5倍。大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台湾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更丰富。初中教育要重视师资与教法。高考不能取消,但形式应多样化、内容贴近实际,真正测出孩子的学习能力。师范教育要明确教师的标准,依此来培养未来的教师。因此,幼儿园应重视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和环境教育;中小学重视基本学力;大学重视通识教育;研究所重视科研。

第三,职业教育在台湾处于生源不足的尴尬境地,反观大陆的职业教育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但可往企业与技职相结合的方向努力。特殊儿童是天才中的天才。特殊教师是伟大的,他们是培养天才的教师。

讲座临近尾声时,同学们踊跃向林教授提问。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从这堂丰富的讲座中吸取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得到了启发。最后,在场人士再一次用热烈掌声表达了对这位可爱又可敬的台湾教授的感谢之情。
15#
发表于 2011-7-20 09:21:03 | 只看该作者
德里达三联书店《读书》座谈会记录






作者:德里达
(杜小真整理、翻译)


汪晖:各位下午好。欢迎大家来《读书》参加我们的讨论。这也是一个小小的庆祝仪式。三联书店刚刚出版了德里达教授的《书写与差异》中译本。我们今天也很高兴借这个机会欢迎大家参加我们这个活动。我们可能会送一些书给大家。

对我来说,在短短的开场白中,不可能详细说明德里达教授的贡献。从六十年代以来,德里达的著作已经超过了五十种。这些著作在现象学,在解构,在结构主义问 题和文学批评、心理分析等等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有创建。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德里达教授大量、持续地写作,引发了欧美学界长期的讨论,可以说改变了特别 是人文学科的很多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基本问题。我记得,八十年代以来,德里达教授的思想和理论也逐渐被中国学者所关注和了解,最早是在文学批评领域和哲学领 域。他的理论,随着他的著作陆续在中国翻译出版,在中国知识界逐渐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我所知,可能不完全,德里达教授至少有五本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论 文字学》,《书写与差异》,《声音与现象》,《多义的记忆》,《马克思的幽灵们》。这些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过去几年中,这些书主要在人文学科的学者中 产生影响。而去年,《马克思的幽灵们》也在其他领域学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不可能在此详述德里达教授几十年中的工作和贡献。所以我们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 和德里达教授进行面对面的讨论。我们先请德里达教授就人文学科和无条件大学的问题作一简短讲演。题目为:“Profession 的未来与无条件的大学”。然后我们可以展开讨论。讨论可以围绕德里达先生的谈话,也可以围绕我们中国学界自己的问题。因为,人文学科和大学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德里达:我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我一个机会能和你们的出版社和杂志接触。另外,张宁女士翻译我的书出版和我们的会见合在一起。这对我是美好的时刻。在此,我要感谢所有翻译、出版和为这一切交流和传播作工作的中国学者和同行,特别要感谢杜小真女士和张宁女士。

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是“Profession的未来与无条件的大学”。我要先谈几个概念以开始今天的讨论。自然,我不多说大学的历史和现状,大学的问题。我要说,今天在世界上,在世界的转型中,大学的使命问题显得特别严重,并且对于所有在大学里工作的教师、学生和研究者们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我在此强调的“Profession”这个词,一方面属于“职业”和“志业”、“知识”的范畴,就是在法文,在拉丁文中“la profession”不仅仅是指“职业”和“志业”的意思,它还表示“信仰义务”,“义务”和“责任”,“诺言”,“誓言”。我今天的问题是要探询大学的责任,就是说对知识传授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在大学“任务”中的某种意义上的行为的“责任”。

我要说,在今天世界各地,无论是欧洲,还是东方,比如在中国,大学的建设和重建都是以欧洲模式、特别是以十八、十九世纪在德国构建的模式进行的。到处都要 求大学的独立性。相对于国家、政府、社会、市场的自主性。大学的独立、自由能够到达什麽程度?在这个问题和对真理的探讨中,大学不光是相对于国家是独立 的,而且是相对于市场、公民社会、国家的或国际的市场是独立的。我认为,这是我们所有人——无论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面临的问题。我还要提出下面一个问 题:据此,大学必须有一个调节的理念。这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地追求真理。自然,存在很多关于什麽是真理、比如何谓哲学真理、历史的真理、真理的价值 等问题,有许多解释真理、揭示真理的类型。但是,所有这些关于真理的问题,很重要的问题,都不仅仅是大学里优先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之外,人类所关心的问 题。我所提出的问题,是要知道在欧洲类型的大学里,当然在中国的大学里也一样,对哲学,政治,历史,社会的研究的先决条件就是人的问题的研究。人类的观念 有自己历史,关乎人的观念和人的本质。我并不想说,这个人的观念从理论上讲是成功的,但关于这个主题的问题的提出,在大学里和大学机构中应该是自由的,没 有先决条件。我要提的问题是:这些问题可能在什麽程度上自由地、独立于一切意识形态、宗教、经济等的权力而被提出?这就使我要把大学和研究机构区分开来, 我说的是德国的大学。大学不仅仅是研究场所,通常谈论工业,商业、由国家确定的场所。而大学,与所有类型的研究机构不同,它原则上(当然实际上不完全是) 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态的历史等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即应该无条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见的地方。

我想在回答你 们的问题之前简单地归纳三点。我首先要强调一个明显的事实:直至最近几十年,尽管世界上的大学凭借各种各样的方法(翻译、出版、杂志等)互相交流,我们还 是不能把大学之间那些传统的交流模式和今天由于电子技术、互联网、各种交流控制手段而带来的交流模式相提并论。今天,大学不再需要象以前那样系于某一个地 方。人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容易(比如北京、莫斯科和纽约之间)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交流。问题是在世界这种新的情况下大学内部的民主,大学之间的民主政 治。就是说:在网络时代中的民主是什麽?

因此,大学面临着全新的问题:大学的新的责任,新的权力。我要概括三点:

我已提到所谓 的“潜在”的学校,也就是现在风行的用网络与学生交流的学校的可能性。“人”的观念,网络的人直至所谓的大学里的人,今天应该重新受到彻底的检查。这就是 世界各个大学之间拥有一部哲学史的地方。我们应该重新提出何为人的问题。还有“什麽是人权?”以及“人权历史”的问题,人权是如何变化的?是如何构建的? 我认为回答这些问题是所有大学工作者的责任。这就是人的问题,是与真理问题相连的。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自然,有一些 词限定了存在着大学的“职业信仰”和“责任”。语言,应该成为绝对的独立性,成为自由地提出所有面临问题的权利,而不受到任何权力的控制和检查,无论是宗 教的、经济的、还是政治的。这意味着,大学要以看来是独立的方式决定被提出的东西。我要在此区分“自主”的观念和“条件性”的观念。“自主”的观念拥有一 部历史,意识形态的、政治的历史,它今天在构建中正受到质疑,它拒绝权力——上帝、总统、议会等的权力,但它今天遇到了危机。我想,大学有义务象建立权力 那样建立独立性。关于我说的大学的无条件的独立,我的问题的困难在于:如何区分“自主”,联合国的自主和这种无条件的自由。在我看来,这种自由是个人的, 是通过大学工作者最彻底、最自由地提出问题而确立的。

自然,我相信翻译,但是我不知道如何表示“自主”和“无条件自由”之间的区别。我们在经历奇遇,这正是大学的责任。我讲到了“奇遇”。我认为,我们同时能够在视听的过程中为翻译尽可能地清晰而进行争论,这是双重的矛盾的命令,我想我们应该忠实。

我想谈第三点。不应该使这个对大学的自由的无条件的命令屈从于内在,大学没有内在。大学应该从“自主”,从“绝对独立”出发,与社会和政治世界这些所谓外在联系、工作。从而去制造“事件”。我常常引用“Profession”,因为,这个词不仅仅是“职业”、“志业”的意思,而且还有“职业信仰”的意思,也就是“行为的介入”。是一种“诺言”,一种要趋向外在的“责任”。如果区分奥斯丁的“陈述句”(天空是蓝的)和“行为句”(我允许…..我和某人结婚等),那“Profession ”就是“行为句”。一个教师教授理论知识,发挥陈述知识,这是他基本的任务。但是,他要完成的义务,他的权力,并不是理论的,而是行为的。是对义务、责任 的“承诺”。那麽,这种责任就在于制造“事件”,而他是用语言制造的。当我谈到“人权”时,谈到“反人类罪”,这是话语制造从前没有过的机制,制造“介入 ”。“反人类罪”的概念就是一个“行为句”。在一个特定时刻,一个人类团体决定用语言指示这样或那样的罪行为“反人类罪”,这些“罪行”应该受到惩罚。我 认为,在大学里,“Profession”这个词就包含着这种“行为性”。我很概括地简述一下它的困难。

旨在保持提 问的自由同时向外从事社会和政治的工作,这是大学的任务。后者是通过出版、杂志——很多教授就是作家——、书店等等实现的。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通过我刚刚 所说的“行为句”实现的。近几十年来,“行为”语言理论的研究有长足发展。这是要很快地使“语言行为”制造“事件”。比如,在婚礼上,我说:“是的,我同 意……”,行为句制造“事件”,但是为了使“事件”被制造出来,事件的制造者(比如会议主席)必须对此胜任,如果随便什麽人都来当主席,那就会坏事。所以,就必须有一种法定的职业权力。行为语言意味着:“我能够…..”,“我擅长做…..”“I can…..”,“I may….” 等等。但是,“事件”被制造出来的条件是“行为”要得到允许。这就是说,被“行为句”制造的“事件”,它是真实的,同时又由于得到某种合约和机构的保证这 个事实而被中性化了。我想,如果这几十年来行为理论在哲学、社会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那时因为人们有一个幻想:即得到一个语言在其中拥有权力 的平台。我想,制造“事件”的权利是与这种权力相关的,我要把事情相对化,要指出从这个词而来的“事件”是在这行为的权力被超过限度内来到我身上的。“事 件”的本身缺少行为,如果我能这样说的话。这就是大学在向“行为性”敞开的地方。大学向发生、在发生、正在发生的事情开放。这在外的事件引起了国外的学 生、移民等他人的到来。当他人象“事件”一样到来时,就把“行为”导引上路。应该想到,在大学内部,“事件”的可能,就可以说是某种权力,行为的权力,大 学“职业信仰”的权力和政治的权力,还有司法权力。都是通过强力、合约和机构建立的权力。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在大学里认识实行行为性的必要性,应该认识到 正是在大学内部保持独立性和社会、经济、政治、科学的外部的这条分界线上,我们应该担负起我们的责任。正是在这条艰难、冒险的界限上诸种事情发生了。我在 结束我的开场白,然后进行讨论之前,要指出,我和你们一样,相信大学,我相信大学的必要的生命力。但是,我并不是要说,大学是和公园和花园一样的空间,掩 盖人的历史。我不相信大学只是在大学里面。我不相信,我提出的反抗和提出异见的无条件原则只是用于大学里面。相反,这种反抗和异见的原则到处在呼唤、在实 施。这可能在大学总体的外面发生。我要说,无论什麽时候,大学的行为可能发生在天安门,可能发生在一个公园的大学之外的地方。这就是大学教师的责任,这种 责任就是可对学生说:一个大学生可以在讨论课上使某种我们所说的那种类型的事情发生。这就是我所要说的大学的意义。

韩水法:我看了德里达教授的文章,刚才又听了他的讲话。我想,现代大学的建制是启蒙理性的产物,是在现代理性制度之下建立的。在德国是按洪堡的理念建立 的。但德里达教授的文章中有一个很大的矛盾:那就是质疑或者说解构了现代理性制度,但是却要保留现代大学的制度,大学的独立性,希望这样的大学对现代理性 进行无条件的批判。人文学科更是现代理性的产物,寄希望于人文科学来解构理性,实在是很难克服的矛盾。从中国大学的情况来看,中国大学沿袭了欧洲的大学制 度,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完整地建立过大学的独立性。今天,当我们的大学试图建立这种独立性时,却已经受到现代经济制度的约束和后现代理论的解构,因此,这种 独立性似乎永远不可能建立起来。

我刚从德国回 来,德国图宾根大学最近发生了异见大事:前几年,德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很慢,德国工业界就资助这所大学,增加了五十个信息与生物科学教师职位。但是三年之 后,资助中断了。而请来的教授无法辞退,项目又不能中途停止。怎麽办?最后,从人文学科挪了五十个职位给信息与生物科学。人文学科现在既受到哲学的消解, 又受到经济的消解,我不知到这种状态如何改变?

德里达:解构哲学经常被理解成您所说的那样既捍卫启蒙,又使用启蒙的概念。大学是有调节作用的,保持独立,又质疑一部分的启蒙理性。

关于哲学的自由,它曾经只保留在大学的内部。这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我不认为大学实际上从来没有这种自由,从来没有相符于这种自由。应该重新确定这个独立的 原则,同时要对存在的这些局限提出质疑,这些局限使得大学屈从于许多其他的权力,即宗教的、社会的、市场的等等权力。因此,我并不是说没有矛盾,而是要 说,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矛盾,应该从这矛盾出发,提出大学的责任。在此并没有双重的表面矛盾的命令,没有要做的决定,没有要负的责任。我不知道为了有责任, 我应该作什麽。如果我知道我要作什麽,我有一个计划,我实施计划,那就不会有责任。为了有责任、有职业信仰、有义务,那我就应该在一个特定时刻延续一个矛 盾:解救启蒙理性原则,同时“解构”今天的启蒙理性。就是做矛盾的事情。我并不想消除矛盾。这就是困难所在。这也就是普遍的解构。一方面它对遗产提出质 疑,而且在遗产内部提出质疑,同时又继承遗产,我不反对“继承”这个词,“继承”并不是“接受”,继承是解释,选择。对任何遗产都是如此。并不只是启蒙时 期的遗产,还包括更古远的遗产:希腊的……你们中国同样也有自己的遗产,也会给你们这样两个命令:一个是尊重和解救遗产,另一个对之进行质疑。这也就是我为什麽说中国大学的责任就不同于欧洲的、美国的大学。而中国大学今天的责任和过去和将来的责任也不相同。每一次的责任都是个别的。

我们开始谈到“启蒙”。启蒙是欧洲的传统。据我所知,中国没有相应的传统。当然,我所能发现的是:中国当代的大学制度在广泛地引进了来自启蒙传统的欧洲模 式的大学制度。这就存在中国的启蒙遗产,就象日本遗产一样,这种遗产可能在别的大学里还在进行。面对这种遗产,对知识分子——无论是中国的、欧洲的还是美 国的——来说,都应担当上述的两种的责任。反之,在当今不同的大学中,我认为,欧洲大学工作者有可能以自己的方式从中国历史那里继承,并且把它和希腊文化 结合起来,这就是文化遗产。有中国人,有欧洲人。

今天,不仅国际范围内大学里,而且在各种国际机构中,围绕着“人权”展开了及其广泛的争论。我们知道,历史不同,观念就不同,争论是必要的,应该承认在中 国和欧洲“人权”观念是不同的。这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相对主义。我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欧洲人有两种态度:有人认为“人权”是欧洲的,但是普遍的,而中国人 反对这种观点。另一些人则认为,不,“人权”观念是相对的。有各种情况。讨论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为了为了制造一个清晰的、形式的、为所有人接受的概念,而 且为了知道在他人那里这个词的变化。只不过,人的问题,“人权”的问题是绝对根本的问题。我要说,这个争论在将来肯定会有变化。这种变化将取决于大学式的 研究,取决于各种国际的冲突,取决于各种类型的紧张和冲突。在这个严重和危险的土地上,大学的责任是对所有国家而言的。只不过,应用独立的方式提出这些问 题而不受任何权力的影响。这里指的是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受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权力的影响。这就是我所说的思想。这不简单地是哲学。是思想。

陈晓明: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您的解构理论原来是在纯语言的层面上进行的,讨论的是形而上学的根基问题。而今天您讨论的是大学的志业和大学的未来,这是否表明您的解构思想的人文学的转向?

第二个问题:假如这样的转向是存在的话, 您也提出了人文学科领域里的新的系列的解构范畴,那麽,这种新的解构范畴与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主题和批判方法,距离是否在缩短?

第三个问题:您的文章中不断提到“历史”这个词,而且是作为主词出现的。有趣的是,“历史”原来一直是您解构的对象,是一个被动的、消极的概念。这是否说 明:在您现在的解构理论中,会有肯定性的历史出现?比如您谈论的未来大学的问题,是否在建构某种历史,这种“建构”,与您的解构是什麽关系?在您的文章 中,谈到事件和意外时,出现“或许”这个词,我觉得这是一个含义很丰富的词,这个词时一个历史的措辞,还是您解构理论的一个新要点?

德里达:我理解您认为我的工作有一个转向。如果是这样,我会回顾一下我的工作,因为,我不会一生总重复相同的东西。这只是说明,我不认为我对于政治问题和 机构问题的关注是最近的事情。我在我最初的研究中指出的并不首先是观念的话语,而是对机制的关注,即我所谓的“逻辑中心主义”。我首先解构的不是语言、观 念,而是困难的机制。所以,不仅在六十和七十年代,我介入比如在法国的机构的活动,比如我参加“行动”组织的活动,我在大学教哲学,我还关注国外,我在捷 克曾经被捕入狱,这些都不是最近的事。当然在后来有许多新的东西,但这些新东西并不在于从理论研究到政治介入的过渡。这是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我的在政治、机 制和历史领域里的同样的研究和同样的解构。

所以,最初,我和法兰克福学派之间没有太大的分歧。当然还是有一些不同。 关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也有许多互相对立不同的故事。我从中国回去时,我要去法兰克福见阿尔诺,说明我们并不是那麽不可相容。但现在我要简要地谈一下我们之 间的不同。有哪些相似,有那些不同。但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时间很长,因为我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和我与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我对法 兰克福学派很有好感,但我与之大不相同。我不认为,我现在与法兰克福学派的距离缩短。

关于“历史”,我想可能你们有一些误解。因为,从一开始,解构就不仅仅要求关注历史,而且从历史出发一部分一部分地对待一个事物。这样的解构,就是历史。 只不过,在这个计划的内部,历史的概念不仅在历史学家那里,也在哲学家那里起主导作用,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等的历史都应该接受解构。我认为, 以这种解构的方法,人们使历史中性化。解构全然不是非历史的,而是别样地思考历史。解构是一种认为历史不可能没有事件的方式,就是我所说的“事件到来”的 思考方式。

关于“可能”(或许),我认为这个词是不可少的。我在“友谊政治学”和关于大学这篇文章中特别注重这个概念。“可能”的形态,总的来说,曾经受到哲学家的 轻视和否定。比如黑格尔就认为“偶然”,“可能”,“事故”等范畴没什麽意思。但是,对我来说,“可能”这个概念,或者说“可能”的经验就是“事件”的经 验。我在《友谊政治学》中提到尼采的一篇文章,他谈到了“危险的可能”,涉及的是边缘和少数。这是没有计划、遇见和先知的“可能来到”的经验,换句话说, 事件不应该是可预见的,不能计划,没有方向的。如果我能够计划、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那就不会有“事件”。我刚才说到“行为句”,就是想说明这点。“行为 句”就是在特定时间制造事件的语言行为。比如会议主席说“会议开始”。“行为句”制造“事件”。我认为,没有事件就没有历史和未来,所以“可能”这个范畴 是非常重要的,它制造不可预见的无理由的事件。

杨旭生:提出问题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基础。这里面有逻格斯的问题。哲学原来就是在神学之外多一点提问的方式。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再到德里达先生,都存在着我 们被问的基础问题是什麽的问题。我的问题是:在哈贝马斯那里,表现了一种对普世主义的捍卫,您和他的不同是否在此政治理论上?您反对普世主义?

德里达:我刚刚听懂了您在讲“哈贝马斯”,“海德格尔”。是否要问我和他们的关系。这个问题可能能谈上十个小时。

如果说在我和哈贝马斯之间有许多不同,甚至在许多德国和法国之外的哲学家对此发生了许多纷争,如果有不同,它们不是在于普世主义问题的。我们也许是以不同 的方式涉及语言经验和大学之间、他人和大学之间的关系。哈贝马斯认为,语言是交流的方式,是交流的行动。而我不认为语言意义是由于交流而决定的,我不认为 普世性是要通过交流来寻找。很明显,我们是有不同的,但不是由于他是普世主义者、我是非普世主义者。

阎玉祥:您的论文的思路是从大学、教授开始讲起的,最后落实到新人文学,我的问题是,为什麽仅仅是新人文学,而没有包括其他学科。如果您定义的这种新的人文学科领域里,有意无意地把其他学科的学者排除在外,那麽,我们究竟会不会有一种无条件的大学、无条件的解构?

德里达:如果您仔细阅读我的书并仔细理解,那您就会看到,我的讨论中包含了各种可能的学科,而不仅仅是人文学科,比如还有生物学、数学等等。其实这些领域 的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是研究者,而不仅仅是文学或哲学教授才可以。我说的包括科学家、法学家、数学家等等。你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新的人的意识的理念。 我要关注的是那些与人类有关的问题:大学的绝对独立。这样,通过解构的途径改变人类的每一件事情。我坚持这样的原则:应该提出问题,而又不持有任何别人的 立场。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我坚持“遗产”的底线。因为我们拥有“遗产”。大学就是珍贵的遗产。我要保持这种记忆。我并不要摧毁这种记忆,在这记忆的范围内 我用上述原则进行选择。这样,我就应该改变一切。因为,只是在人类才有哲学和文学,有哲学思想。我所说的这个原则自己一次又一次地体现出来。

这个大学的理念无处不在,在哲学和文学中但从来不在数学、生物学或医学领域作为他者表现。它就表现自身,而不是表现另外的一个什麽。不过,它作为他者表现 的这条道路是在哲学中。我要在哲学中成为传统的,因为,你们知道,我要寻找的是一种普遍的、适合我们称之为人文学科的课程。

王路:解构是方法论的问题,我想问的是,您作为一个哲学家,为什麽回提出这样的大学和人文学的问题?

德里达:关于解构,我要解释为什麽我首先关注哲学和文学的关系。解构本身不是哲学,也不是文学。所以我称之为“思想”。解构划定了所谓文学结构的根本。对 于我,文学不仅仅是美丽的诗歌语言,那只是具有历史的文学的属科。这个历史是欧洲的,存在一个文学的观念,是欧洲中心的观念,这是欧洲的观念,在特定时刻 与欧洲“人权”观念紧密相关,它意味着:人们原则上有权利自由地说和写。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这个观念是欧洲的,是与“民主”概念相关的。自然,在哲学和 哲学观念本身之中、甚至在其中的解构行为中,存在着许多不是哲学也不是文学的标志。到处都有解构发生:发生在数学中,发生在军队中,发生在政界,这不是一 个地域性的事情,不只是在哲学和文学中发生。我要再说一遍:因为我说的比如大学的“独立”的观念,它是作为哲学观念在哲学中确定的。所以我可能在解构工作 中有些优先地考虑了哲学和文学,但这不是说,在德国解构就是哲学的或文学的。

关于提出问题的原因:我提出了关于大学观念的许多问题。我在此所说的,是否是讨论?我不知道,不确定:是哲学?是文学?是故事?我对这种文本没有现成的观 念。我并不是要去找到一个。它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文本。所以,我要问你的是,为什麽我们在这里,为什麽我们在大学里,为什麽我们在书店里,为什麽我们在剧 院、在博物馆…….所有这些对我都是问题。

汪晖:谢谢。谢谢德里达教授。谢谢大家来参加我们的讨论。因为时间的关系,还要有翻译。我想大家一定还有很多问题,希望以后又机会可以继续讨论。我们要特别感谢杜小真教授,感谢张宁女士,陈燕萍女士帮助我们组织和翻译这次讨论。非常感谢。

张宁:其实,德里达先生讲了这麽多,最根本的意思就是:到底发生了什麽事情,还是要你们自己选择。

汪晖:如果愿意,你们可以请德里达先生在书上签字。
16#
发表于 2011-7-26 11:17:16 | 只看该作者
在教师共同体中激情成长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江湖一刀



在很多时候,教育都是孤独者的事业。尽管教师总是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具体的学校和群组(如年级组、教研组)里,但是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生涯的演进,时常需要教师独自面对。尤其是当他们进入教室,站上讲台,在接下来的40或45分钟的单元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教学组织、教学流程,还是教学纪律、教学秩序,都得他独自承担,连上帝也无法帮助他们――那个时候,他们是真正的“一个人在战斗”。

而从精神的意义上讲,教师尽管生活在学校里,与同事和学生都有所交流,但是学校环境相对狭小、封闭,与学生的交流,更多是浅层次的单向传递,与同事的交流,也往往仅止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今天,在绝大多数学校,由于竞争而造成的紧张和压力,使得人际关系充满利益纠葛,同事间往往讳莫如深,形若路人。教师的心灵之门,始终向着他人关闭,既缺乏思想层面的互动,也缺乏精神层面的慰藉。

打破教师精神灵魂的隔膜,形成交流与对话的机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正如谢云老师所说:“作为致力于精神培孕、灵魂呼吸的事业,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有一种积极的,向上、向真、向善的召唤声,不断激发和引领自己,向着更新的一天、更新的目标,不断前进。”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上,既需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更需要“共同体”的温暖与鼓励。

令人欣慰的是,在不同地方,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教师民间团队”的身影,或者说,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教师专业成长、精神发展共同体。关注这些民间共同体的组织形式、运作状况、发展方向,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对中国教育,都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



成长之路崎岖而陡峭,你能坚持吗?

——关于“1+1读书俱乐部”



李 华



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成长,既不是学问、经验、技能的堆砌和改善,也不是名利、权势的攀升,而是教师心灵的成长。教师心灵的成长形成了教师的终级成长,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成长的光环黯淡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成长或代替那些成长,它可以涵养教师的气质,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促使教师心灵成长、精神丰饶的有效途径,惟有读书、思考、写作。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过:“一部分人一旦发现他们具备了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共同的观念、利益、情感和职业,那么在这种相似性的影响下,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吸引、相互寻觅、相互交往、相互结合。”“1+1读书俱乐部”纯粹是个教师自发自愿加入的、旨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师精神共同体,“读”+“写”是读书俱乐部成员的生存方式,参加者的出发点就是热爱教育、热爱读书,期待得到教育专家的引领和指点下成长。

从成立至今,四年共同读书、共同研讨的经历和回忆是美妙的,许许多多感人的、愉悦的读书故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因为腰椎牵引而趴着写读书笔记的红孩儿红姐;在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中从浙江、从边远老区永定赶来福州参加读书月谈会的怡然一笑和旺旺;新婚之日冷落了亲朋好友而赶来读书月谈会的裙角飞扬;在瓢泼大雨中将“茶香、花香、书香”的“美丽”延续到午夜的西湖聚会;手持刀剪上下翻飞,金灿灿、沉甸甸的采橘闽侯行;在线研讨中为了得到张文质老师奖励的书籍而努力抢点的孩子气的举动让人忍俊不禁;因为读书邂逅“水心桥”,成就了边水临和水心的浪漫情缘……四年来,成员们还聆听了钱理群、黄克剑等大师睿智的报告;成员们也在福州拥抱了山东的明霞、四川的清亮、浙江的怡然、河南的慕之……在张文质老师等许多学者、专家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体成员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中,“1+1读书俱乐部”书写着一篇篇动人和诱人的华章。

四年来的共同读书、共同研讨,让成员们受益匪浅。《静悄悄的革命》、《教学的勇气》、《童年的秘密》、《幻想之眼》、《我的教育自传》……在每一页都散发着教育智慧的馨香以及人格魅力的流光异彩的书籍里,成员们与佐藤学、帕克·帕尔默、蒙台梭利、钱理群、张文质、刘良华、罗杰斯等等中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们促膝交谈,然后在各自岗位上,不约而同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去思考、去改进、去创新、去收获,在心灵的舞台上引亢高歌、舞步飞扬,真正地“认识了我们自己”。

回首成员们的阅读之路,虽然艰辛却收获丰富和殷实。

一路走来,从2007年2月创建时所经过的欢欣喜悦的“蜜月期”,到2007年12月《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达到繁荣兴旺的“鼎盛期”,2008年、2009年、2010年一次次“高调坚持”的宛若教育“童话”般美妙的月谈会和网络研讨会丰富着成员们的内涵,润泽着成员们的心灵,也催生着成员们的智慧……幸福如此清晰、如此深刻。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一闪念”的“无心插柳”,如今却已经是“绿树成荫”。

作为俱乐部一员,作为班长,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日益充实和强大。

这些年来,和俱乐部的朋友一起,互相鼓励着读书,每每提醒别人撰写读书笔记时,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身为班长好意思不读吗?不写吗?自己不写怎么能提醒别人?”每一次,只有在自己努力地写了或长或短的文章以后,才敢逐个督促朋友们,把“压力”变成动力,驱使自己读书不止、笔耕不辍。我心里明白,无论“读不读书”还是“写不写作”,最终结果都要经过自己的专业期待成长、心灵渴望润泽的强烈“内需”与自身职业倦怠、教育激情消减的可悲惰性展开惨烈的斗争。对我而言,斗争的双方各有胜负。然而,就这样互有胜负的结果就已经令我受益匪浅,我的眼界、胸怀都不可遏制地发生了变化:在读书俱乐部的氛围里,我终于啃下了许多部教育名著,内在精神的分子结构一点一滴地发生着改变,愈加丰饶秀美;我逐步从教育的自发状态进入了自觉状态,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日益清晰明了,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沉着。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没有任何强制的灌输,没有任何权威的胁迫,一切深邃的、有教育意义的记忆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就像生活本身平和却稳健,每一个阶段都真实和美。  

世界在变平,但绝不意味着就是一片坦途。“1+1读书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是对教育、对读书、对成长的爱,使原来素不相识的教师朋友们走到了一起,这样的“爱”在付出过程中应该没有功利心、不需要被约束、可能无人为你喝彩,却需要坚持、需要忍受孤独和寂寞、需要艰难跋涉。

《因为陡峭,所以高贵》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作者认为:“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他可以使对方也变得高贵起来),而高贵的爱情必然陡峭,因为它卓尔不群的高度注定了它的艰难曲折,但是另一个角度来看,险象环生地一路攀越最终到达人生情感的制高点,也毫无疑问地证明:陡峭造就了高贵。”

“陡峭造就了高贵”,原本寻常的教师读书写作,因为当今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现实社会,而变得罕见而高贵起来。就像“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一样,高贵的教师也绝对拥有高贵的精神(同样他可以使他的学生也高贵起来)。作为一名教师,要比常人更注重修炼自己的内心,加强自主、自控、自省、自责的力量,努力把握自己。如果教师无法坚持阅读,无法坚持写作、无法深入思考和研讨、无法对自己的选择付出持之以恒的行动,又怎么能够教育学生,影响自己的孩子阅读、思考、写作?

站在2011年的起始点上,我问自己:成长之路崎岖而陡峭,你还能坚持吗?

我内心的声音坚定地回答:我能!



备注:1+1读书俱乐部,教师成长共同体。2007年2月10日由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和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在福州创建,最初由福州十几位中小学教师自发组成。他们本着“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的原则和“读书是为己之学”的信念,以专家导读、自行精读、撰写笔记、在线研讨、聚会交流等方式,享受着阅读的快乐、相聚的美好。四年来“高调坚持”读书,润泽着成员们的心灵,同时也不断开拓着成员们的眼界和洞见力。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1+1”读书俱乐部做了专题报道,其影响已扩大到全国许多地区。



在知行合一的路上激情行走

――关于知行社

谢 云

原文见:http://blog.edu11.net/space-1271-do-blog-id-413703.html





备注:知行社,教师民间团队。成立于2007年3月30日。首倡者为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进修校副校长谢云。成员以涪城教师为主,以负责任、愿上进、有激情、能时时听从内心召唤者为要。四年多来,他们通过论坛、博客、QQ群等网络平台,通过阅读、反思、交流、写作等方式,在教学现场、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知行社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编印一本“年度作品选”,并不断扩大学习、交流和探讨的范围。《明日教育论坛》等报刊曾予以专题报道。



只为那梦中的榄橄树

――关于“三剑客工作室”



常作印



2005年冬天,在那个飘雪的周末,我和王安濮、柳文生两位好友怅然走在雪地上,六行歪歪的脚印,只是书写了“迷惘”两个大字――面对虚假、功利和充满铜臭味的教育,我们内心深处都在作痛苦的挣扎,而不知道路在何方。

岁月可以使人平凡,却不能使人平庸。我们仨虽然都来自在中国再普通不过的中学,心中却都坚守着一份教育的理想。我们坚信:只要努力,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卓越的成绩来。

“我们能不能搞一个类似协助组的工作室,用深度的反思走出实践的困顿?”

在街边那个昏暗的小酒馆,文生的这个提议,让我们三个冲动的年轻人拥抱在一起。

我们的团队,在那个风雪之夜诞生了。没有剪彩,没有仪式,有的只是一种期盼走出困顿的渴望。醉意朦胧中,文生给这个非正式的小团队起了一个有点豪情的名字:“三剑客工作室”。我们约定,三人联手闯世界,用脚走路,用脑思考,努力做学生思想的点灯人,用热情去拥抱真正的教育,用生命去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绿洲。

第二天,由王安濮执笔的《三剑客宣言》贴在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教师集聚地“教育在线论坛”上,一开始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自始至终,我们“三剑客”都把“培养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现代公民”作为事业追求的崇高目标,把“在每段经历中都能发现更强大的自己”作为与学生共勉的人生格言,把“读书、实践、反思和写作”作为每日的必修课,把“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生最大的快乐。

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固定的议题,没有固定的机制,更没有任何经费,“三剑客工作室”完全是一个非常松散而又非常紧密的源自民间的草根团队。凭着对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痴诚,我们三位普通的老师走到一起,开始教育圆梦之旅。我们彼此温暖和鼓励,每次凑到一起都有谈不完的话题。我们的每次议题都坚持“四立”原则,即“立足教育,立足学生,立足学科,立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崇尚清谈。我们以各自优势为侧重,相互支持,相互拓展,互为依托,默默的坚守着教育的伊甸园。

没想到的是,“三剑客”在网络上一开始就赢得了众多同行的支持,我们在教育在线建立的那个主题帖格外火爆,在不长的时间内点击率就达到两万多点。与此同时,我先后推出了《教育禅》系列、《师间道》系列、《用自己的眼看教材》系列和《本原语文思考》系列,柳文生先后推出了课标理解系列、特色课点评系列、绿色教研系列,王安濮先后推出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再认识系列、《五班六班纪事》和课堂随笔系列,这些系列文章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某一个点进行反复开掘,形成了工作室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事实上,网络点燃了我们的激情,也更坚定了我们既定的发展方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学会交流、学会了反思,也实现了专业成长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理想。

但我们渐渐发现,教育在线的那个专题帖存在很多缺陷,比如说查阅不方便,不便于互动和保存。所以当博客在网上风行后,我们三个人又各自建起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分别命名为“诗意的河流”、“绿柳新风”、“五味庵”。

2006年,经过多次研讨论证,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分别以“绿色教研”、“专业写作”、“文本细读”做为各自研究的主攻方向,采取相互间听评课、专题研讨、网上沙龙等多种方式,努力追求“有温度、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课堂,我们三人从那时起,开始走一条互助又自立的教研之路。在很多观点和问题上,在保持精神独立的前提下,我们也慢慢达成了很多共识,比如:我们都认为,“语言的透析、文学的熏陶、文化的烛照、思想的启蒙,是语文课不能缺失的四种品格”。

2007年,我们“三剑客”引起学校领导和安阳市教研员蒋新海老师的高度关注,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支持和无私帮助。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带领我校有理想追求的老师率先在全省开设第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博客圈,由三人的“三剑客工作室”扩大到百人以上的“明师工作室”,当时的教育时报资深编辑楮清源先生访问我们的博客群后惊呼:“安阳教育学派正在诞生!”

市教研员蒋新海老师更是把三剑客工作室模式进一步规范和拓展,筹建了“洹语在线”网站,我们三人都应邀成为版主。此网站开通伊始,就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2006年9月,蒋新海老师专门安排我为全市语文教师做专业成长报告,那场报告被老师们誉为“安阳教育界的一场思想风暴”,激发了一大批教师的专业成长梦想,自此,安阳市教师开博和专业写作也蔚然成风。著名记者张广现专访我们三人之后写道:“从阿常(常作印网名)到三剑客,再到洹语在线,安阳452名中学教师集体开博的背后不仅是精英教师的增加,更是一种集体意识的觉醒和教育精神与责任的成长。”

五年来,最让我们骄傲的是,“三剑客”始终与学生一起成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我们从来没有奢望什么,给我们一个班,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但上天还是恩赐给我们一些“额外奖赏”:发表文章上百篇,出版专著5册,获得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20多项,先后被教育时报、语文学习报、今日安报、郑州日报、安阳日报等媒体报道,被誉为“网络背景下中国教师专业成长的标杆”。

回想起那些跋涉的日子,有无语凝噎的痛楚,有纵意江山的快活,更有刀光剑影的争论,更多的是默默的相互扶持。面对未来的浩阔岁月,我们这个草根团队能走多远,不得而知。但我们坚信,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会见到那梦中的教育榄橄树。



备注:“三剑客工作室”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常作印、柳文生、王安濮三位语文教师于2005年12月自发成立的民间草根教师团队。他们坚持“立足教育,立足学生,立足学科,立足问题”,以“绿色教研”、“专业写作”、“文本细读”、“幸福课堂”为研究抓手,以贴近地面的行走方式,努力追求“有温度、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教学,在保持各自精神独立的前提下,搂抱发展,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携手共赢,先后出版学术专著5册,获得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20多项,被媒体誉为“网络背景下中国教师专业成长的标杆”。













生命在拔节,教育更美丽

――关于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



李玲玲



特区的闹市,寒冷的冬夜,一群人从外文书城走出,边走边谈,大有意犹未尽之感,他们是做什么事情去呢?“赴心灵之约,寻教学勇气!”这是他们今晚活动的主题,而这,只是他们读书活动的一次缩影。他们的团队,有一个充满朝气的名字――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



共读经典,寻求幸福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多元的平台,而这个团体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发起人段艳霞老师说。还在学生时代,段艳霞就接触了类似“共同体”的民间团体。1999年—2002年,她在厦大高教所读书,三年里的每周六晚上,她基本上都在高等教育学泰斗潘懋元先生家的“周末沙龙”里度过,这段经历让她很怀念。在厦门教科院工作期间,她又接触到了一些基层学校的读书会,深感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于是,某日在与几个基层老师聊天时,成立共同体的想法马上得到呼应。

2008年6月9日,在厦门大学美丽校园的一隅,五六个年轻教师聚在一起举办了第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教师成长共同体”(下简称“共同体”)宣告成立。两年来,“共同体”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大家共读经典名著,分享彼此心得。有了团队的引领与促进,大家走进了《学记》、《大教学论》、《教育漫话》、《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学勇气》等教育书籍。

除共同阅读外,“共同体”每次活动还会邀请一些教育前辈或专家、名师,作为成长的引导者。原厦门教科所所长徐报德老师,已经八十有余高龄了,却是共同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称共同体是自己的“精神养老院”;厦门市教育局任勇副局长,在参加活动时,也用自己的成长体会勉励大家坚持走研究之路。

“通过阅读,寻找力量,让自己行走在教育的幸福大道上。”这个愿景,越来越得到共同体成员的认同,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参与。正如80后教师罗旭丽说,共同体就像一扇窗,帮她打开了一个世界,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她的榜样,两年来,自己一点点在积累,一点点在成长。



思想绽放,自由成长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共同体,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自由”。正如发起人之一、厦门实验小学刘胜峰老师所说的,“共同体”最大的特点是,活动自由,发言自由,思想观点自由,没有对与错,只有更合理、更科学,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共同体的自由,还体现在大门随时敞开,欢迎一切想来之人。于是,从最初的五六个成员,现在已发展到十几个核心成员,几十个参与者,每次活动都有新的面孔出现。“没有负担的读书,来了都会有收获。”也许,正是这“自由”而又带有浓厚学术味道的共同体氛围,让它赢取了越来越多人的芳心。

以下是共同体的一次活动预告――

主题:盘点成长规划未来

时间:2011年1月25日(周二下午)14:30-17:30

地点:白鹭洲广场北侧“阅读着”咖啡厅

沙龙内容:

1.阅读1月7日晚沙龙实录内容,选择一两个最令自己感动的事件或对自己启发最大的观点,发表对“生命自觉”的看法与认识;

2.交流“共同体”一年来的收获及2011年规划;

3.交流个人的一年来收获(从外在和内心两个角度);畅谈个人规划的方法;

沙龙议程:

1.介绍活动缘由及嘉宾;

2.热身游戏;

3.主题讨论——针对议题讨论。

4.总结提升:每人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总结参与本活动的感受、收获或建议。

沙龙组织与主持:段艳霞

特邀嘉宾:

1.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易林博士

2.厦门市教育学会徐报德老师

3.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文木

4.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庄力群

备注:参与沙龙活动的成员需按照AA制,交纳少量的茶水费,特约嘉宾由共同体公共经费负责。

这样的活动,非行政要求,因此也就没有经费来源,大家已习惯在每次活动后按AA制交纳少量的茶水费。哪位成员有了稿费收入,也会非常高兴地拿出充当下次的活动经费。

快乐,因分享而丰富许多。



播撒种子,期待发芽

“我们的每一次活动都像在播撒种子,至于这些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能不能结果,不做具体的要求。”这是组织者段艳霞老师多次重复的一句话。

虽不刻意,但一些种子分明已经发芽。两年多来,共同体的活动内容逐渐丰富,活动形式更加灵活。从教师阅读到亲子阅读,从面对面交流到网上网下互动,“读书、研究、合作”越来越成为共同体成员的生活方式,而一些成员也“孵化”出了自己的共同体。在一次活动过后,有几位成员说自己晚上失眠了。“那是你在拔节了。这是快乐的痛苦!”段艳霞老师的分析,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湖明小学语文老师杜文斌是“共同体”的“铁杆”成员。他致力于儿童早期阅读的研究与推广,在每周五、六晚上7:30,他一定会准时到外文图书城为孩子们讲半小时故事,“小杜叔叔讲故事”成了书城的一个公益活动品牌。“没有这个团队的支持,或许我现在还游离在研究之外,不可能坚持下来。”而小杜,在坚持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

在没参加共同体之前,潘品瑛老师只是众多平凡而忙碌的班主任中的一员,在团队成员的启发与鼓励下,她成立了“蒲公英快乐妈妈成长营”,目前已组织了多次活动。不仅自己读书,还通过组织妈妈读书沙龙,推进亲子阅读。尽管这样的活动总是要占用太多的业余时间,但每次谈到活动的感受都很惬意,那种内心的满足,可以化解许多的疲困。

邱凤娟老师说,参加工作这两年多来,自己一直处在矛盾中:矛盾于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状况;矛盾于问题孩子和问题家长;矛盾于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之间的不平衡……在参加活动的过程,她的这些矛盾被慢慢纾解了。“我被他们身上的热情感染着,他们不仅仅是在教书,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着思考在学习,在教书育人。”

分享成长,也是共同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省学科带头人认定,李玉影老师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刘胜峰老师获得省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对成员们取得的这些荣誉,段艳霞老师总会及时通告,“虽然不能说是共同体使他们获奖,但我们非常愿意分享大家的成长。”这种分享,使大家渐渐走出对无法改变现象的抱怨和纠缠,更愿意维护共同体中温馨向上的氛围。

大学校园、咖啡屋里、平静湖边,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阅读,心底的惆怅与无奈得到过滤,踏实与从容于心升起。生命在拔节,教育更美丽!



备注: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教师民间团队。成立于2008年6月9日,首倡者为福建省厦门市教科院段艳霞老师,成员以厦门教师为主。两年多来,他们每两个月同读一本书、举办一次读书会,建立共同体博客、QQ群,使面对面交流与网络研讨互为补充,使“学习、研究、合作”成为共同体成员的工作方式。共同体还鼓励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新团队,目前已催生出“蒲公英快乐妈妈成长营”、“凤凰树读书俱乐部”等新的共同体。



为自己开辟一片成长的沃土



陈大伟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进行归结,一般认为,有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这样三种发展取向(笔者认为,除这三种外,还实际运行着技术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张教师要有坚实的理智基础,其理智基础表现为“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这种取向的突出表现,就是师范学生向专家(如大学教师)学习某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现在,似可把教师的专业阅读也归为这一取向的实践。

应该说,一线教师是专业实践工作者,实践的丰富性使得“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苏霍姆林斯基)。教师需要实践性智慧,而实践性智慧不是从外部“获得”,而是从内部“建构”的,“建构”的途径是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实现的。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自己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我理解,这是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

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在其实践中也大多处于孤立的状态之中;但是,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得更多,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教学的策略和风格,它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也就是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进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

应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各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各有自己强调的重点和明显的疏漏,在今天看来,任何单独的取向都不可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问题,深入了解它们的长处和局限,针对教师发展的实际,有所侧重地借鉴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这里就“教师在共同体中成长”的话题,再说说生态取向的专业发展。

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主要重心,不是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的“反思”,而是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在合作中共同成长。生长需要环境,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来类比:一个种子是否能够生长,是否能长成参天大树,固然和这颗种子本身的品质有关,但也和撒播在什么样的田地里,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紧密相关。以认知发展为例,“事实上,认知决定于环境,认知发生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而不是简单的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高文《教学模式论》)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说,现在的中小学是越来越重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了,但学校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呢?冯大鸣先生在《沟通与分享》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我国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方面,似乎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是一个能力提高的问题。其实,在学校营造一种环境和气氛,让教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鼓励教师教学创新,这可能比单纯提高教学能力更为重要。”

在讨论了学校应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生态的作为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怎么办?”

就我看来,我们需要赋予“育人”以新内涵。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人”在哪里?需要培育“谁”?我认为:首先是要“育自己”——“爱自己,栽培自己”,“爱学生,发展自己”——把自己栽培成才了,育学生才有本钱和基础。其次是“育学生”,教师需要更有成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验到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在育自己、育学生的同时,教育“育人”的新使命是“育同事”。“育同事”不仅与同事共育、共同成长,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而且与同事共建有利于生长的环境,在培育中共育。我们相信:在一个长期共处并充满合作的同事关系中,他人的发展终将促进自己的发展,自己也将从他人的发展中受益。这样,促进他人发展也就在促进自身发展,助人者自助,助人者得助,滋养获得滋养,润泽获得润泽。

与同事共育,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但在同一个单位,总有一些利益关系牵扯,总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纠结,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实在太大。我们需要更纯粹的精神交往,更纯净的生态环境。这时,寻找(早期或需要建立)志趣相投的专业成长共同体不失为一种选择。

这种民间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具有这样一些优势(或者说需要发挥好这样一些优势):基于理想和激情的志趣相投,以及交往的平等地位和参与的自愿原则,大家关注精神丰沛和充实,关注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关注彼此的处境和未来――这使大家更能心理相通、彼此坦诚,既可以少很多利益和得失的纠葛,也可以少一些人际交往的麻烦和障碍;基于共建、共有、共享的理念,这可以使参与者彼此珍惜,有利于用自组织的方式改进参与方式,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更合适、更有效的方式;基于对共同话题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有利于提高对话水平和质量,在有准备的“碰撞”中分享彼此的真知灼见。

愿老师们都能为自己开辟一片成长的沃土!



以一种大家愿意自觉遵守的心灵契约,召唤、集合、引领教师,让他们与跟自己“尺码相同的人”的交流,以求得心灵的共同温暖,思想的共同成熟,专业的共同进步,进而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行走在自己的教育旅途上,或许更能唤醒他们的职业尊严,更能激发他们的职业精神,甚至,也更能丰富他们的职业生活。

这或许是教师共同体出现的原因。

从文化意义上说,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其实是在缔造着一种正向、积极的“亚文化”(subculture)。相对于主流文化,这种非主流的“亚文化”,能更直接地作用和影响群体成员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更能赋予成员们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该群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通过对这些共同体的考量,我们发现,无论是官方组建的,还是民间自发生成的,共同体的建立,必然有共同的愿景和理想,有共同的激情和方向;共同体需要核心和灵魂,需要引领与榜样,需要中坚份子,但更需要群体成员的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同时,我们也发现,相对于网络中的萃集和欢聚,现实中的互动、交往,更能维护共同体的运转和发展。而真正有生命力的,往往是基于两厢情愿而走到一起的民间精神共同体。

“一个人的命运就是他周围的人”――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最终,造就什么样的命运。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同伴。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也绝非自给自足的庄园;只有不断与人交流,才能得到别人的更多帮助,也才可能让自己做得更好。当然,教师在学习同伴时,也当以真诚和热情,去对待和帮助同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生、共进、共荣”。

我们期盼能有更多这样的共同体出现,我们也期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基于内心的需要和召唤,建立起或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共同体,并且如陈大伟先生所说,让这样的共同体成为自己“成长的沃土”,无论是专业发展,还是心灵慰藉。
17#
发表于 2011-7-26 11:22:1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刊”

              《知行社年度作品选》




办刊缘由



作为致力于精神培孕、灵魂呼吸的事业,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有一种积极的,向上、向真、向善的召唤声,不断激发和引领着教育人,向着更新的一天、更新的目标,不断前进。基于这样的理解,2007年3月30日,在时任涪城区教师进修校校长助理的谢云老师的动议和倡导下,“知行社”这个教师民间团队正式成立。首批社员21名,以“负责任、愿上进、有激情、能时时听从内心召唤”的涪城区教师为主,通过网络征召、自主报名、择优选录的方式产生。

2008年3月,周年庆典之际,“知行社2007年度作品选”问世。正16开,112页,铅印,黑白封面,收录文章40余篇,近8万字。自此,每年编印一本“年度作品选”,就像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举办一次“年度庆典”一样,成了这个团队的例规--从《正在上路》(2007)、《在路上》(2008),到《风景无边》(2009)、《万物生长》(2010),年选始终坚持的是:同仁作品,按质选录,免费赠阅。略有变化的是,体例框架的每年增删调整,因成员增加而致的印量扩张,交流范围的不断拓展。从2009年度开始,封面改为彩色印刷。2010年的《万物生长》,因新增“知行社御营小学博爱分社”成员,年选容量增加至200页。

年选印量不大,每年不过三两百本,主要用于内部交流和向外赠阅,但我们始终追求文章质量和印刷格调,办求简约而不失大气。每年所需印刷费用,主要由前任社长谢云和现任社长李丹负责筹措解决。



◎办刊成员:

谢 云(四川绵阳涪城区教师进修校)

李 丹(绵阳市成绵路小学)

廖学军(绵阳市滨江小学)

孙健秀(绵阳市御营小学)

廖业斌(绵阳市东辰实验学校)

张芳军(绵阳市御营小学)

肖 尧(封面设计者,涪城区教师进修校)



办刊手记



书写我们自己的教育史

谢云



知行社成立时,有一个不大的野心:书写我们自己的教育史。说野心,因为“教育史”是个宏大、庄重的词语,普通平常如一般教师,岂敢沾染、僭越?说不大,则是因为“我愿意相信,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以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件事。我也愿意相信,每个教师都在书写自己的教育史,以每一堂课、每一天的教学,每个学期的工作,每一届学生的顺利毕业”(《江湖一刀教育语录》)。教师的日常工作,教育也好,教学也罢,细微、琐碎、单调、平板、沉闷,再加上工作过程的漫长,终极评价的遥远,很难让人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也就很容易对职业产生麻木、倦怠,甚至厌弃。如果能够让他们意识到“每天都在书写历史,每天都在开创未来”,或许更能唤醒其内在的职业尊严,激发其潜在的职业热情。

思考改变状态,行动改变命运。这正是我们成立知行社的最重要原因。

知行社成立后,所有工作都紧紧围绕着“展示我们的生命成长和经验,提升我们的教育素养和能力”这个宗旨:共读教育书籍,共看教育电影,共写教育随笔,共话教育甘苦,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举措;通过论坛、博客圈、QQ群等网络平台,通过阅读、反思、交流、写作等方式,我们在教学现场、沙龙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大家的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在团队中的成长和发展状态,符合我们的预期。

但是,怎样呈现成员们教育生命的成长状态?怎样让岁月记录我们旅途行走的足迹?怎样让未来见证我们曾经的历史记忆?2008年春天,知行社成立周年之际,我们想到了以“知行社年度作品选”的方式,来展现每一个成员的风采,同时,也以这样的文字集结,展现这个民间团队的整体风貌。风会吹走声音,雨会冲淡印记,但是白纸黑字,却能收拾和保藏我们曾经的笑和泪、幸福与忧伤、细节和片段、花朵和梦想--而这些,正是我们每个人教育史中的重要元素,这些文字的集结,也正可构成我们每个人教育史的单元和篇章。

动念确立后,实施就简单了:文章大家都坚持在写,只需汇集起来;体例也很好办,按照大致的框架放进去就成。麻烦的是印刷费用,印量小,单价高,总成本是不小的数目;知行社平常的活动经费,都是大家“AA制”摊派的,再让他们掏腰包来印这个,就算大家愿意,我们也于心不忍--好在,总还有办法可想,化缘,募集,事也就成了。而且,从那时起,每年编印一本“知行社年度作品选”,也就成了团队的惯例。

四个年头,四本年选,近60万字的篇幅,无不流露着知行二字与教师职业的内在关联,无不记录着我们的专业提升和精神成长――树用年轮记录沧桑,我们用文字记录生命。相信,这些书(包括以后每年必出的),也将像树的年轮一样,刻写出我们每一个人的教育历史。





  (选自《教师月刊》2011年第5期“阅读·刊”,感谢顾晓清老师垂爱)
18#
发表于 2011-7-26 11:27:03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上午,单位的教职工会议上,有一小段时间,固定为“学术交流”,每个研修人员轮流“坐庄”,作专题交流。我最近一次的交流,就是下面这个。放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也听候大家批评指正。



让教师在精神共同体中成长
文/江湖一刀


2011年4月18日



各位美好的同仁,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交流之前,要跟大家致以歉意:首先是因为感冒的原因,声音不太好,“共鸣”好像强了一点,吐字可能不太清楚,但是有人说这样比较有磁性,如果真是这样,我感觉会比较高兴一点。第二个是为我的比较糟糕的普通话,大家可能已经听出来了,很多年前我就听说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但是我看前面的很多同仁都用普通话在交流,所以见贤思齐,今天我也就普通一把。第三个需要抱歉的是,按照单位的规定,这是学术交流的时间,但是说实在话,可能我的交流,没有什么学术含量。因为学术这个东西,我一直比较敬畏,也一直比较害怕,特别是很多的科学术语啊、概念啊、逻辑啊,包括我在看书的时候,一看头大,再看头晕,三看头疼,多看几遍,头都要爆炸。所以到学校跟老师们交流,我经常都说自己只是一个教育的观察者、思考者,不是要跟大家作什么学术报告,我只是跟大家谈一谈我的一些感受、体会,思考、想法。这是我的道歉词,道歉词完毕后,我想先插播一个短片,请大家一起看看。

(播放《知行社的历程》PPT,大约7分钟。)

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让教师在精神共同体中成长》。年初的时候,我给江西的《教师博览》原创版作了一个专题策划,就用的这个题目,将在他们今年的第6期刊登出来。整个专题由五篇文章组成,其中四篇,涉及到全国各地四个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或者是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包括在福州由张文质老师组建成立的“1+1教师读书俱乐部”、由厦门市教科院段艳霞老师组建的“厦门市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由河南常作印老师组建的所谓的“三剑客工作室”,然后就是我们的知行社。还有一篇,是陈大伟先生关于教师成长共同体方面的文章。加上我在专题前后的按语,将近15000字。

这个策划其实更多地包含着我对教育问题的一种观察和思考――我有这样一些发现:第一,平常我们谈得较多的、用力较多的,是教学质量的提升,谈得较少的、用力较少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有点像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尴尬:尽管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在做应试的事情,就是人们所说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走过场,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下真功。前几天我就听几位校长说,他们现在是“戴应试教育的镣铐,跳素质教育的舞蹈”。我说还是要舞蹈,哪怕是戴着镣铐,因为如果不舞蹈,可能就不会有自己的声音和坚持。就我的理解,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看起来比较务虚,而提升质量,包括预期的任务指标、实际的人头个数、中间的几步几环,都比较实在,也比较务实。务实的工作,容易见效果、出成绩,而务虚的工作,很难见出它的意义和价值。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我们既需要埋头苦干的务实,也需要偶尔抬头望天的务虚,甚至可以说,对于教育工作而言,务虚的成份应该适当地更多一些,因为说到底,教育本就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教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的真正体现,往往要在很远很远的未来才能够显现。了就是说,你今天的成绩,在未来究竟有什么价值,有多大的价值,可能很难说清楚。国内国外都有人在探讨,就是教育的有用还是无用,比如说,美国有一个学者叫丹尼尔科顿姆,他写了一本书就叫《教育为什么是无用的》,他就谈了很多教育对人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国内有一个叫林格的教育学者,他也写了一本书,并且直书其名《教育是无用的》。其实,这里包含着西方很多哲学家对教育的反思,比如说知识的有用与无用,这里不展开说。

另外一个原因,我感觉,提升质量虽然和专业成长一样,都是永恒的话题,但是质量是年年说,年年都有话可说,而教师的专业成长,它是漫长的、渐进的、永无止境的,用日本学者佐滕学的观点,他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文化改变、乃至教育的变革,都应当是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应该是自下而上的,用这个观点来分析,今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11个年头,但是我感觉,除了现在的高中课改作为一种回应和延伸外,我们已经很少听到课改的东西。按佐滕学的观点,真正有生命、有意义的教育变革,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因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让基层的学校和老师缺乏内动力,所以我跟家长交流的时候,经常说一个观点:你与其期望中国教育的变革,不如期望你小孩就读的学校的教育变革,你与其期望学校的教育变革,不如期望你的小孩遇到一个有变革意识的好老师,你与其期望遇上这样的好老师,不如从自身的变革开始做起,这就是我所说的家长的革命。那么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显然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而且,教师的专业成长,说来说去,又不外乎是三个方面: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老生常谈,很难出新意。同时我感觉到,质量的提升,是可以量化的、一年又一年的事,一学期一学期的事,甚至是一学月一学月的事儿,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太容易量化的、一辈子的事。可以这样讲,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质量是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成绩、涉及到考核、涉及到评估、涉及到现实的效益,但是,对教师来说,成长、专业成长,不断的专业成长,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它是所有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道理很简单: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学识不精、能力不强、状态不佳的老师,而能够教出很好的学生,干出很好的成绩。学识不精可能误人子弟,能力不强往往事倍功半,而状态不佳,你甚至没办法让他喜欢和热爱教育――根本不可想象的是,一个对工作充满厌倦甚至恨意的教师,他怎么可能以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学生?一个成天精神萎靡不振的老师,他怎么可能用心教出积极向上的学生?

这是我的一种发现和思考,另外一个发现就是,在教师成长方面,很多时候,我们把重点、焦点聚集在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技术手段的提高等方面,而教师成长过程中应该有的理想情结、人文关怀、精神气象、灵魂归宿等问题却往往被忽略。打个比方说,教师的成长,我们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以考量。硬件是指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成长反思、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等等,这些东西可以通过指导和训练得以快速提升;软件则是指教师的心灵体验、精神世界和受之影响的人格、信念等等,这些东西一般较为稳定,需要较花大力气、花较长时间才能够改变。而要让教师获得真正的成长,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应该是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单纯的硬件提升,不重视教师的精神成长和精神家园的归属,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成长。我们看,现在很多地方,包括我经常跟东部的一些教师交流,像上海、浙江、江苏、山东这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师交流,感觉就是教师待遇不断上升、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不管怎么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却日益严重,包括上海,上海的普通小学教师年薪就可以达到八九万,年收入10多万,但是他们的职业倦怠依然存在,可能就是这种以方法、技巧为主的“技术至上”主义的结果。

说起这个问题我就想到,刚刚兑现绩效工资的时候,可能我们都很高兴,因为按照一般的理解,教师待遇提高了,生存状态改变了,他们对职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有很大不同,至少应该更敬业,更用心、更专注。但是说实话,我一开始就比较悲观。因为我觉得,一个教师,如果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当教师,如果从来没有能够随着教育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调整自己,如果从来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就是通过教育工作本身而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愉悦,那么,他拿1000块的月薪会觉得痛苦,让他拿10000块的月薪,他照样会觉得倦怠。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过于急功近利,现在的教师,也被迫变得过于现实――,我说过,过于现实,必然看不到更高更远的希望,必然不能葆有更长更久的激情。这样一来,原本应该饱含激情和创造性的工作,成了机械麻木的技术性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想对职业不产生厌倦和怠惰,都很难。所以我觉得,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其实并不完全是待遇低下或条件很差,而是他们不得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重复工作,也重复自己。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老师都说,我教了10年小学,水平也跟小学生一样了,或者说,我教了10年初中,水平也就跟初中生一样了。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却希图用一张旧船票,登上日新月异的教育的客船,这无异于要让他们拎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大地,这实在是太难了。

说起来,与其他职业相比,我个人的感觉,教师应该是最容易消除职业倦怠的,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充满创新意识、充满挑战意味的事情。我们看,银行的点钞员,再怎么改变姿势,所点的钞票也还是冷冰冰的一张张纸钞;车间里的挡车工,他随便怎样调整心态,他所面对的也都还是一根根没有生命的丝线。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真正的生命,是正在成长、充满变化的生命,他们的每一天都会有所不同,他们的每一学期或者学年,都在不断地变化,是真正的日新月异――作为教师,我认为,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不能真正地意识到职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价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职业尊严和内在幸福,也就不可能有我们所说的真正的精神成长,或者说生命成长。

什么是成长?按我的理解,成长就是不断地发现更好的自己,不断地创造和展现更好的自己,或者说,成长就是让自己不断地变得优秀,变得更加优秀。而教师的成长,就是让教师自己不断地去发现更好的自己,不断地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对教师的成长,我始终觉得,它应当包括精神成长(精神发育)和专业成长(专业发展)两个方面,而且对教师成长而言,首先应该是是精神成长,或者说生命成长。

所以,去年7月,在江苏南通举行的“全国生命化教育课题研讨会”上,我应邀作的专题讲座,就是“读书•写作与教师的生命成长”――当时我就把生命成长理解、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是视野的拓展,第二是内心的博大,第三是精神的温润,第四是灵魂的丰盈。我曾经写过一则语录――我愿意相信:课堂教学的广度,取决于教师教学视野的广度;课堂教学的深度,取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深度;课堂教学的高度,取决于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度;课堂教学的厚度,取决于教师文化积淀的厚度。

教师怎样实现生命成长?我归结为两个方面:呼吸和吐纳,就是读书和写作。一个人不呼吸,不吐纳,他就会死;一个教师不读书、不写作,他的生命状态就会停滞不前,他的专业发展就会是一潭死水。所以当时我讲到:读书首先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成长的一种积累和完善,是对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重建和修补。很多教师,可能在离开大学后,在完成了四年的基本积累之后,就基本上不读书,不学习,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得到真正完整的修建,可能还有一些漏雨的地方,透风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修补。所以我期望我们的教师,能够更多地读书,通过读书解决我们的精神温饱,通过读书让我们变得更像一个好老师,通过读书增强我们自己的专业能力――当时我谈到有一个观点: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主要就是看他们是否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书。

关于教师的写作,我当时谈了三方面的意义:第一,用写作记录我们的生活。树是用年轮来记录沧桑的,那么人呢,我们人记录沧桑、记录岁月、记录我们生命变更历程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字,因为文字的生命,可能比人更长久一些。第二,用写作拓展我们的精神疆界。我说过一句话,“声音能比我们的身体走得更远, 灵魂能比我们的肉体飞得更高。”其实刚才的短片也表现出来了,有很多地方的很多的,都听到了知行社的美妙的声音,从新闻宣传的角度上讲,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明日教育论坛》专门给我们做过专辑,《教师月刊》也将在近期特别推荐我们的“年度作品选”,还有像《教师博览》、《绵阳晚报》这样的报刊,也在关注我们的团队,所以我说“声音能比我们的身体走得更远, 灵魂能比我们的肉体飞得更高”。第三,用写作改变我们的职业状态。当然,我所说的写作,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专业写作,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写作”。这种写作,其实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教育生涯的一种记录和思考,教育写作就是对专业工作的一种反思,所以我说它也是对专业能力的一种提升。

其实,从这里的表述里应该可以看出:我所说的教师的生命成长,其实是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密不可分的。而且我相信:教师的精神成长是专业成长的基础与原动力,因为,教师的精神成长过程,就是教师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精神发育过程。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所以,要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必然首先要讨论教师个体生命的成长、个体精神的发育――这个成长和发育,肯定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是精神灵魂上的。所以,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过一句话:“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上,最初都是混沌、蒙昧的,所以,按过去的说法,孩子上小学读书,就叫“发蒙”,而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的苏醒过程,不断地觉悟,醒来,或者说“觉醒”。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也必然有这样一个“不断的苏醒”的过程,也必然要建立在教师个体的“深度的内心觉醒”的基础上。所以此前,我还作过一个专题“唤醒教师沉睡的心灵”,刊登在《教师博览》原创版今年第2期。据说,这个专题的所有内容,10000多字,被许多学校翻印,作为校本研修的阅读资料。

这可能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应该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应该是教师的生命成长和精神成长。换一句话,如果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尚未完成,甚至教师压根儿就没有专业成长的意识和动机的时候,我们去要求他去努力工作,提升质量,个人认为,有些缘木求鱼的意味;而在教师沉睡的心灵尚未被真正唤醒的时候,我们去要求他们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个人以为,有些牛不饮水强摁头的意思。我曾经讲过一句话: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他自己都不愿意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成长,发展,其必然的前提,是他自己的愿意、希望、渴望。正因如此,我始终坚信,优秀的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正如优秀的作家不是教出来的――用于漪老师的话说,一个教师,只有在他有了“深度的内心觉醒”后,他才会主动地成长,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换句话说:只有当他“意识”到成长是内在的需要,才可能自发地行动,不断地努力。而这种意识的产生,这种内在需要的萌发,必定源起于内心灵魂的深度觉醒。或者是因为自己的突然发现,或者是因为他人的激情唤醒,或者是被某种突发事件刺激,他沉睡的心灵被激活,他麻木的状态被改变,这个教师由此而产生成长和进步的需要,然后才是获得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所以我说,教师的生命成长,其实也就是教师的精神成长――精神怎样成长?答案很简单,精神的成长,只能是在精神的影响和引领下成长,就像我们说的专业的成长,只能是在优秀教师或者说专业成长方面比较优秀的,比如说名特优教师的影响和引领下成长。有一个成语叫“见贤思齐”,我刚才“道歉”的时候也说到了它,就是看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也就是说好的榜样能够驱使自己努力赶上。在这个方面,我比较相信:在我们的教师群体中,总有一些清醒的人,总有一些自觉的人,总有一些渴望向上的人,简单说,就是总有一些优秀的人,通过集合他们,给他们以持续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更加努力地致力于自己的成长,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的老师,更多的老师致力于自己的成长。

这种优秀份子作用的发挥,就需要借助于团队的作用,借助于交流的平台,借助于展现的空间,借助于一种叫“共同体”的激励和温暖――但是,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到,教育都是孤独者的事业。尽管教师总是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具体的学校和群组,比如说年级组、教研组等等,但是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生涯的演进,时常需要教师独自面对。尤其是当他们进入教室,站上讲台,在接下来的40或45分钟的单元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教学组织、教学流程,还是教学纪律、教学秩序,都得他独自承担,连上帝也无法帮助他们――所以我说,教师一旦站上讲台,他们是真正的“一个人在战斗”。而从精神的意义上讲,教师尽管生活在学校里,生活在不同的群组中,与同事和学生都有所交流,但是学校环境相对狭小、封闭,与学生的交流,更多是浅层次的单向传递,与同事的交流,也往往仅止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今天,在绝大多数学校,由于竞争而造成的紧张和压力,使得人际关系充满利益纠葛,同事间往往讳莫如深,形若路人。教师的心灵之门,始终向着他人关闭,既缺乏思想层面的互动,也缺乏精神层面的慰藉。

因此,打破教师精神灵魂的隔膜,形成交流与对话的机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上,既需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更需要“共同体”的温暖与鼓励。这也是我们机构一直努力探索共同体建设的根本原因。回想起来,这么多年,我们从对学科中心组建设的始终不渝的强调,到教研文化特别是校本研修的大张旗鼓的倡导,从教育研修协作体平台的搭建,到现在名师工作室的筹划和构建,应该说,在区域层面的共同体建设方面,这些年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努力。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做的80后教师研修班,也是基于一种共同体的理念在运作。

通过对区内这些共同体的考量,包括对其他层面共同体的分析,我发现,无论是官方组建的,还是民间自发生成的,共同体的建立,必然有共同的愿景和理想,有共同的激情和方向;共同体需要核心和灵魂,需要引领与榜样,需要中坚份子,但更需要群体成员的自觉、自愿、积极主动。而且我也感觉到,相对于网络中的萃集和欢聚,现实中的互动、交往,更能维护共同体的运转和发展。而且我感觉到,真正有生命力的,往往是基于两厢情愿而走到一起的民间精神共同体。记得上次我们在召开教育研修协作体会议的时候,谈到协作体内成员互动的问题,我就说到一个观点,两个人要是真的想互动,就是隔得再远,他们也会努力走到一起,要是两个人不想互动,你就是用绳子把他们绑在一起,他们也不可能互动。甚至两厢情愿而走到一起,在这样的共同体里面,包含着一种大家愿意自觉遵守的心灵契约,能够让他们与跟自己“尺码相同的人”进行交流,以求得心灵的共同温暖,思想的共同成熟,专业的共同进步。这也就是在做精神共同体这个专题时,我特别关注民间层面的共同体的原因之一。

总起来说,促进教师精神成长的根本,我认为,就在于帮助他们树立职业认同感、团队归属感,帮助他们体验职业成就感,最终享受职业幸福感。这四个“感”,事实上也就是精神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在知行社这四年的运作过程中,始终坚持这样几种价值取向:

第一,因为理想,所以坚韧。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理想的事业,但是我们身处一个理想稀缺的时代。有一次我跟石塘小学的老师交流时曾经说:在当今时代,还有哪里可以供我们谈论理想?在大街上谈?人家要笑你疯子;在菜市上谈?人家要笑你傻子;在麻将馆里谈?人家要笑你瓜的。所以我说:“只有在学校里,在教室中,在讲台上,我们还可以谈谈理想了。”朱永新教授曾经说:“从整个中国的教育现状来看,我们的教师缺少了一点诗人的气质,缺少了一点理想的追求,缺少了一点青春的活力,缺少了一点创造的冲动,而这一切都与理想有关。”我记得,魏校长有一次讲话的时候,也说到“可怕的不是现实的问题,而是理想的死去。”朱永新教授还说:“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校长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不可能走多远。相反,当一个人有了理想之后,便会生活在激情与智慧之中;当一个集体有了理想之后,便会凝聚成不可阻挡的前进力量。”因此我经常鼓励我的知行社同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第二,因为快乐,所以成长。学习也好,教育也好,应该是快乐的事情。教育,或者说引导学生学习的老师,也首先应该是快乐的。我非常喜欢肖川先生的说法,他说:“快乐是一种美德,不快乐则是一种缺德。”因为人在人群中,人与人之间的情绪都会相互感染。要是我们都很高兴地在办公室里谈论着某个快乐的话题,然后突然有一个非常生气的人走进来了,他情绪非常低落,非常不高兴,可能我们就只有停下原本快乐的话题,去安慰他,让他的不快乐转变一下,所以我就说过:“快乐可以传递,而不快乐可以传染。”有一次我跟老师们交流时就说,教师脸上有多少阳光,学生心里就会有多少快乐。教师脸上有多少快乐,孩子心里就会有多少幸福。因此,我认为,学校不应该是学生疲于应付作业的冷漠世界,而应该是充满乐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乐园;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应付工作的机器,而应该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每一天的校园生活中,在每一节课和每一次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与教育的幸福。上周三下午,在剑门学校,我作的专题讲座就是关于他们做的爱心教育,我表述了一个基本的观点:爱是对彼此生命的最好成全――教师通过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有一种成全,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全了自己的生命。因此这个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师生双方都觉得快乐的事情。

第三,因为艰难,所以坚持。通过这些年的观察和思考,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是很容易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是出自一种本能,教师的本能,所谓的本能,除开生理的本能之处,我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本身的能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做教师的,因为我们都带过孩子,带小孩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影响和改变,而这种影响总会有的,改变迟早会发生,所以我说教育很简单,只需要我们基于对自己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尊重,基本上就可以做到。但是,教育也是复杂而艰难的。教育的复杂和艰难在于:第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牵涉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第二,教育行为的接受者总是具体的不同的个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的认识和理解、接受和变化,都有不同的方式。第三,教育的变化总是来得缓慢,过程总是充满反复和曲折,回报总是显得遥遥无期。这就是教育的艰难和复杂。但是我以为,这种复杂和艰难,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正是教师的荣耀所系——举手之间就能轻易做到的事,哪里需要专门的教师?哪里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说实话,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麻烦很多,就像一个人,心事重重,所以也就步履重重。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感觉艰难,总是不断地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我也曾说过:“正因山峰高迈,才需要我们不息攀登;正因道路险远,才需要我们不断跋涉;正因教育艰难,才需要我们不懈坚持――教育的复杂,决定了教师的尊严;教育的艰辛,决定了教师的价值。”所以我们始终有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因为艰难,所以坚持。

第四,因为行动,所以收获。成立之初,我们为知行社这个团队确立的宗旨是“展示我们的生命成长和经验,提升我们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从2007年3月30日到现在,四年多来,所有的工作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宗旨:共读教育书籍,共看教育电影,共写教育随笔,共话教育甘苦,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举措;通过论坛、博客圈、QQ群等网络平台,通过阅读、反思、交流、写作等方式,我们在教学现场、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我们还坚持每年3月30日举行一次“年度庆典”,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编印一本成员“年度作品选”――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这样的行动,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地成就自己。所以,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唯有坚持,才能卓越。

第五,因为成功,所以成功。我们平常总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固然有它的道理,但是很多时候,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如果一个学生,老是处在失败的阴影里,习惯性地失败,就像一个习惯性流产的人,他是很难成功怀孕的,一怀孕之后就要担心流产,这样的心理焦虑中,真的就很容易再次流产。所以我们总是对老师说,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要多鼓励、多肯定。其实,对于教师,也应当如此。所以,我认为鼓励可能是学校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文化。所以,我的朋友张文质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就是校长要当表哥,当表姐,就是最善于表扬人的大哥大姐,简称表哥表姐。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他能够经常地感觉到成功,经常感觉到自己被肯定,被需要,他的职业幸福感就会强,他的生命自豪感也就会强,他也会更加成功。我有一种发现:那种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更能够从他的本职工作中获得幸福,因此他的生活,也总是比较阳光,积极,开朗;反过来,那种专业能力差的教师,上课教书比较吃力的教师,看到学生都觉得害怕的教师,他的职业幸福感就会比较差,他的人生自豪感也会比较少,所以这种教师,要么非常暴躁,莫名其妙地就大动肝火,要么就是非常沉闷,甚至抑郁,好像提前到了更年期。所以我特别期望我们团队的成员,能够成为被需要,甚至被强烈需要的人。我一直跟他们讲,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你想一下,一个人在单位里不被需要,在家里不被需要,走在社会里也不被需要,朋友之间也不被需要,这就说明他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人。所以,以前我曾经引用过电影《蜘蛛侠》里的台词:“能力越强的人,承担得必将越多。”反过来说,承担得越多的人,也意味着他的能力越强。

最后,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就是他周围的人”――你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最终,造就什么样的命运。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同伴,经常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交流。作为今天这个信息时代的教师,只有不断地与人交流,才能得到别人的更多帮助,也才可能让自己做得更好,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共生、共进、共荣”。这就是共同体的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而从文化的意义上说,这些精神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其实是在缔造着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亚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这种非主流的“亚文化”,更能够直接地作用和影响群体成员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更能赋予成员们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该群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所以,今天跟大家交流这个话题,就是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共同体出现,能有更多的教师基于内心的需要和召唤,建立起或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共同体,让共同体成为自己“成长的沃土”。

谢谢大家。
19#
发表于 2011-7-26 11:28:13 | 只看该作者
过一种阳光而诗意的教育生活

——“知行社御小博爱分社”成立纪实



绵阳市御营小学 张芳军



春天花会开,多么美好的期许。花开,对于春天,则是幸福的相约。2011年3月9日。御小。知行社。花,真的开了!



★梦想

2010年春天,“知行社”创始人、涪城区进修校副校长谢云老师(网名:江湖一刀)应邀到御营小学做专题讲座。“……观念比制度更重要,状态比行动重要……我们的教育,如果能够让老年教师有活力,中年教师有激情,青年教师有智慧,未来便充满了希望……乐观主义者在地狱也能感受到快乐,悲观主义者在天堂里也只能感受到痛苦……停止抱怨,从教室做起,从讲台做起……成为有上进心,能坚持的学习者;成为有韧性,坚持向前的行动者;成为有耐心,坚持记录的反思者,你就能改变整个世界……”这位承担着全区师培任务的教育追梦人,每一次的演讲,总是满含憧憬,执著而热切的言辞,不断地点燃老师们心中的梦。

会后,谢老师与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谈到,御营小学有一大批充满激情和梦想、敢想敢干的中青年教师,如果把这些教师凝聚起来,对学校主流文化的构建、对团队学习力研究力的提升,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这一席话,龙校长甚感赞同,连连点头,对校内知行社成员大加赞赏,原本严谨的一个人,竟满脸喜色道:“的确,像知行社成员这样的老师,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在教学这一方面在努力思考、潜心钻研,比如易传秀、易小华姐妹俩的作文教学很有创意,张肖老师的音乐教学也很有自己的见地,赵慧灵老师能够把科学课上得有滋有味。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调动这些老师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影响力,朝着专业发展的路越走越好……”

谢老师说:“你们可以成立一个诸如‘读写俱乐部’之类的组织,在小范围内把读书的风气营造起来。通过读书来激发大家的职业热情,激励‘读书人’先行动起来,真心做教育,思考教育、研究教育、践行教育、记录教育。只要这一部分人的读、写、思、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便能成为学校的领军人物,当然也就可以左右学校的主流文化了……”

对一个团体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往往起源于偶然的事件。这一次的交流,无论对知行社、对御小人都是一桩不小的幸事。自那以后,龙凤校长心中一直在酝酿着。她在各种场合下多次与知行社成员谈到自己的想法,希望知行社的阵营能够在御营小学扩大,“我们要凝聚一批,打造一批,影响一批,你们几个骨干成员要主动牵头思考和筹划一下这件事”。

春光里,一粒美好的种子静静地躺在土壤里。



★筹谋

孕育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憧憬、喜悦、焦灼,还有或多或少的担忧:这粒种子能长得期待中那么粗壮吗?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吗?能结出诱人的果实吗……虽然是春天下种,可它却在四季的轮换中沉睡了一年!

2011初,春寒料峭。这个勾连起许多美好憧憬的季节里,龙凤校长在开学前的学校行政会上明确提出:本学期,要大力弘扬团队协作精神,积极鼓励、倡导成立“非行政组织”、草根社团,高度重视其在校园文化内涵发展方面的作用;学校行政要从舆论上引导、政策上倾斜、后勤上保证,让一批愿意进步、乐于奉献、勤于做事的年轻人能够在自己建立的组织中获得精神上的归宿感,行动的幸福感。龙校长的话犹如一声春雷,驱除了一冬的阴霾。于是,春天的序幕由此拉开……

当龙校长把这个决定在教师会上宣布后,知行社的几个老成员——孙健秀、曾建华、郭诗莉、张芳军,开始忙前忙后地跳腾开了。怎样让知行社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了解知行社,认同这个组织?以怎样的方式吸纳新成员?如何让新老社员产生共同的归宿感?这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大家的脑海中。经过“四人小组”的几次聚首,形成一致的思路:

首先,以教研组为突破口,将知行社的社训、誓言、章程等等印发给各个教研组长,在组内进行宣传;

其次,采取“友情邀约”的方式,向有激情、愿上进、乐思考的充满教育情怀的中青年教师伸出橄榄枝,欢迎他们的加入;

再次,精心策划、准备、举行一次成立仪式,建立共同的家。

基本思路确定以后,四人小组明确分工,开始了各自的行动。一个,两个,三个……看着主动报名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几个人的心里有一点小小的激动。是“知行合一、求真向上”的行动纲领吸引着大家,是知行社创始人、我们共同的精神领袖的教育情怀感染着大家,这是多么让人快慰的事情啊!

犹如期待一个还未出生的婴儿,大家思索着为这个新团队取一个既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儿。这个名要能体现御营小学的办学特色,又得和知行社的名号相统一。当“知行社御小博爱分社”这一行字出现在龙校长的眼前时,她高兴地拍板:“中!”是啊,博采众长,仁爱众生,感召着每一个成员的心!

接下来的筹备更紧张了:商讨议程,邀请嘉宾,主持彩排,会场布置……在大家的心里,这是一次多么隆重的仪式!



★成立

春暖花开的美好,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3月9日16:30分,御营小学仁爱楼演播厅,伴着熟悉的音乐——《风的色彩》,一个又一个“知行人”,陆续走进会场。砰砰儿的心间,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知行社御小博爱分社”巨大条幅下的大屏幕上,播放着知行社走过的历程。从孕育到诞生,从迈步到行走,从2007年3月30日展开的那些记忆,一一重现在眼前:“征召令”成为热帖,“新浪博客圈”“教育1+1”的热烈,活动中激情飞扬的身影,桃花山的笑脸,圆梦园的亲密,御营小学的憧憬,教师进修校的展望,南昌之行的画面,送教下乡的精彩,年度作品选中跳闪的喜悦,《北京教育》《教师博览》等刊物上亲切的名字……

望着这些画面,老社员心中泛起缕缕温暖;望着这些画面,新社员眼里闪着熠熠的惊喜。一早就来到学校的知行社创始人谢云老师,掩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窃窃地和左右私语;作为特邀嘉宾,曾经的年度人物廖学军老师(网名:风来云往)、罗红老师(网名:冷月星辰),本年度活力十足的才女钟锦钰老师,应邀光临的石塘小学王凯校长,兴奋地指点着屏幕……

掌声中,“知行社御小博爱分社成立仪式”在主持人曾建华、张肖老师的宣言声中拉开了序幕:“求真向上,知行合一;我们不能先行,但能做到先醒;我们不是哲人,但有自己的思考……”

在大家热切的目光里,谢云老师应邀走上前台,脸上早已挂着笑:“……说实话,今天的成立仪式我已经盼望了很久,就像一位父亲期待着孩子的落地……我当时之所以要成立知行社,是对校园正向文化的一种追求……包括我们所成立的博爱分社,是对我们其中每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丰富,对精神长相的一种建设……”谢老师的致辞,是内心的激情倾诉,是文化追求的演说,更是热烈的期望与嘱托。

当谢老师宣布“孙健秀老师作为分社长,曾建华老师作为助理”时,全场再次响起雷动的掌声。“我们既然坐在了一起,我知道是因为我们精神上有非常相似的DNA,我相信我们都是这样的一群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思考、热爱写作…”

签名仪式开始了,谢云老师大踏步上前,在签名簿上挥笔写下自己的网名“江湖一刀”,接着是曾建华,张方军,郭诗莉,张小燕,王叶,杨青霞……无论是真名还是网名,从写下它的那一刻,就代表着开始,意味着出发。一个共同的家——知行社御小博爱分社,从这一天开始,将大家凝聚在了一起。

音乐组老师的一首《青春舞曲》,将现场的空气点燃。沸腾的掌声中,嘉宾、新老社员发表感言。对教育始终执著的廖学军老师智慧的话语让我们回味,年轻新锐王叶的发言感染人心:“……特别是“知行社”的口号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平凡,但不平庸…御营小学博爱分社吸纳新成员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主动靠拢,当接到邀请时,我外表虽然显得很淡定,其实内心甭提有多高兴了”,而当德高望重的鲜碧容老师走上前,每一个社员的脸上都写满了敬仰。因为已快退休的她,依然保持着对于教育的挚爱,对学习的激情,让现场的每一颗心都为之肃然。精神的共同,行动的共进,把这一群人凝聚到了一起。

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我们满怀虔诚地走来

追逐一个温暖的名字

知行社



徜徉在您绿色的阳光下

沐浴在您精神的光芒里

我们的梦想与激情

在教育的路上美好绽放



在开满芳菲的三月

我们满怀信念地走来

追随一个光亮的名字

知行社



您是春天的信使

您是我们飞翔的翅膀

我们坚信:在您明亮的路上

我们一定可以

营造一个教育的春天

站在台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在通往春天的路上》,发自肺腑的誓言,向着明亮的憧憬,在演播厅里久久地回荡。

“……每当提起知行社,我的心中就会涌动着一股激情。在谢帅引领下的这个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都是那么优秀……现在的教师中,真正热爱教育思考教育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需要这样一群能够对教育保持赤子之心的人……”作为特邀嘉宾,王凯校长的话语如初春的阳光,让我们穿过岁月看到了秋的硕果。

最大的惊喜,总是出现在最后的一刹那。作为御营小学的当家人,龙凤校长从走进会场的那一刻起,脸上就保持着盈盈的微笑。笑容里有欣喜,有期望,更有美好的祝愿。“……首先我要感谢谢校长创立了知行社,才能将这一批有才气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才能让这群朝气蓬勃的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从酝酿到成立博爱分社,我们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衷心地希望我校这个非行政组织能够紧跟谢校长的步伐前进……作为学校行政,我们将会提供坚强的后盾。今天的仪式上,我代表学校送给每一位社员一份见面礼希望由此铺开我们的新教育读写之路!”接着,谢校长亲自带来的“知行社2009年度作品选”——《风景无边》,和龙校长手中的《窗边的小豆豆》,共同开启了“知行、博爱”的旅程!



★方向

每一个团队,对未来都有无限美好的憧憬;正如每一粒种子,都渴望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共同的教育信念才会成为分社成员的精神皈依,共同的价值追求才会让大家一路同行。信念,会感召着每一颗心灵艰险无惧地追寻,会激起每一滴热血奔赴向前。同行的路上,用怎样的方式,去寻怎样的风景?

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人,都会胸怀阳光一样的仁爱之心,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每一个有梦想的教育人,都会诗意地经营自己的人生。阳光,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是一种幸福的心态;心态,让行动在感性和理性的光芒里睿智从容。诗意,无限的想象,包容着巨大的感召力,昭示着人性向善向美。

“过一种阳光而诗意的教育生活”吧,为着这样的信念和追求,我们出发。在春的桃李下去呼吸芬芳,诵“人间四月芳菲尽”;在秋的落叶中去收获硕果,饮“无边落木萧萧下”;在影片的情节中去体会感受教育人的赤诚,在风格各异的文字中去对话另一种人生;去听王崧舟的《二泉映月》看徐长青的《重叠》,去理一理叶澜的苍苍白发,去见一见《第56号教室的奇迹》……放眼,我们可以如此阳光地做教师,我们可以这样诗意地做教育。

过一种阳光而诗意的教育生活!我们出发,带着使命带着爱,带着信念带着梦,一往无前!
20#
发表于 2011-7-26 11:29:08 | 只看该作者
知行社的行云流水

关于“知行社”

教师民间团队。成立于2007年3月30日。首倡者为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进修校副校长谢云。成员以涪城教师为主,以负责任、愿上进、有激情、能时时听从内心召唤者为要。

知行社成员坚信,作为致力于精神培孕、灵魂呼吸的事业,教育始终应有一种向上、向真、向善的召唤声,不断激发和引领自己,向着更新的一天、更新的目标,前进——两年来,他们通过论坛、博客、QQ群等网络平台,通过阅读、反思、交流、写作等方式,在教学现场、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知行社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编印一本“年度作品选”,并不断扩大学习、交流和探讨的范围。

“我们走在一起,想要探究的,包括了知与行两个方面,或者说,如何更好地求知,如何让知更好地引领我们的行,如何让行更好地验证我们的知,最后,就是如何以知行一体,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这既是他们最初的理念,也是正在践行的路径。(谢云)



脱口而出,或一刀语录(选)…………谢 云

亲情测试…………………………………李 丹

眼睛的命运………………………………张芳军

我的“长相思”…………………………孙健秀

光影记: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王礼洪等



脱口而出,或一刀语录(选)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校 谢 云(江湖一刀)



●“象牙塔”曾用来批评校园的与世隔绝,有时也指校园里人与社会的不同步,不合拍。但是现在,当校园这块“最后的净土”也不干不净的时候,连校园里也充斥着浮躁、虚假、瞒和骗、急功近利、尔虞我诈的时候,我倒真希望,我们的校园,能够成为一座真正的象牙塔,成为教育灵魂和本质的保护区——在那里,可以存储人类最后的期望和梦想,可以安放人类精神灵魂世界最后的“舍利子”。

●教育是智慧的事业,教师必须具有教育机智。这种机智,并非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而是教师不断总结育人经验,在谙熟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面对突发事件时深思熟虑和果断决策的艺术表现。个人以为,这种机智,与聪明关系不大,与爱心联系紧密。看过一句话:“教师的智慧源于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我想略作篡改,追加一句:“教师的智慧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若不是因为对学生满怀无私的爱,教育机会再多,怕也把握不住,所谓的“教育机智”,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鼓励孩子前进,鼓励他们有理想,有信念。尽管我们明白,这样的理想,不一定能最终实现,这样的信念,不一定能坚持到底。毕竟,理想与现实间,有着很大差距;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会显得无能为力;理想主义者,也总是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但我更知道,尽管如此,教育依然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在教育的路途上,将始终飘扬着一面叫“理想”的旗帜。

●我觉得,教育应当是从容、优雅的。可是,如果我们老是跟着潮流和概念疲于奔命,老是被检查与评估搅扰得鸡犬不宁,我们怎么可能从容优雅?不能从容,就只能浮躁,不能优雅,就只能粗糙。不能从容优雅,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地体验教育、享受教育,甚至不可能真正投入到教育中。什么时候,我们的校园里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分优雅,多了一分诗意,我们就更加接近教育的灵魂了。

●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很大危机,靠我们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改变。这很悲哀,也很无奈。但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无奈就停止思考和行动。我说过: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但众多的声音汇在一起,就可以汇成时代的最强音。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但众多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却可以改变一个时代。最可怕、最悲哀的,不是身处无奈之境,而是因身处无奈之境而冷漠、麻木。

●身为教育中人,对教育的许多沉疴痼疾,种种弊端陋习,我有着深刻的体验,清醒的认识,甚至切肤的痛憾。但对教育的未来,我仍有着坚实而温暖的期望,或者说理想。教育,本就是理想色彩浓厚的事业,我甚至说过,教育是人类“最后的乌托邦”。因为是“最后”,所以更为必要,珍贵,也更值得我们坚持守望。



亲情测试

四川省绵阳市成绵路小学 李丹(小圈子)



上周,学校各班流行亲情测试。我特意在办公室请教了小谢老师具体的测试方法。

周五班会课,我先做了一个深呼吸,才面无表情地迈进教室,径直走到讲桌前,默然无语地站了大约两分钟。挺会察言观色的孩子们规规矩矩坐着,睁大眼睛紧张地望着我。

我顿了顿嗓子,说:“好,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写出自己最爱的五个人,可以是父母、长辈或者朋友。注意,一定要想仔细、想清楚了再下笔写。”

话音刚落,多数孩子就开始落笔了,嘴里还在不停地说:“我写了爸爸、妈妈......”

写好后,我让孩子们交流:写了谁?为什么?胥春燕说:“我写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姐姐。因为他们平时对我很好!”周莉鸿说到她,写了老师,因为老师教给她知识......多数孩子都是这样写的,说实在的,我没想到有那么多孩子会写到我,心里感动得有些颤抖。但,测试才刚开始!

“接下来,请你在五个人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划去他的名字。”

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呀?”

“划了,就知道了!”我毫无表情地说。

看样子,真是给他们出了道比数学计算还难的题目,不少人左顾右盼地作参考,“老师,不划去行不行呀?”“唉呀,好难选呀!”小马更有趣,笑嘻嘻地对我说:“李老师,那就对不起哟,我划掉了你!”

我停顿了十来秒钟,缓缓地说:“划去的,就代表他死了。”

“啊?......”全班张大了嘴巴。

“早知道我就不划了!”

“我重新划行不行?”

“孩子们,请你想一想,如果你划去的这个人,有一天真的死了,离你而去了,你怎么办呢?”我严肃地望着大家。

王田第一个举手:“我划去的是我爷爷,我爸爸妈妈一直不在家,是爷爷照顾我,如果有一天爷爷离开我了,我会完成他的心愿。他一直希望我语文数学考到一百分。虽然我现在还做不到,但我会努力,一定要实现的!”接着,彭帝游说他划去的是哥哥,因为哥哥平时对他特别好。点到唐新晨了,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班长小马,认真地说:“我划去的是马正恩,他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有一天他真的离开了我,下课就没有陪我玩了,平时也没有人帮助我了......”他的话还没说完,坐在第二排的小马已是热泪盈眶了。唐新晨没有继续说下去了,这时,坐在临近窗台的那一组有孩子发出压抑的低泣声。

我抓住机会要求孩子们划去第二个人。这一回教室里安静多了,但还是有个别孩子极不情愿:“还要划呀?”接着又请同学交流,听着听着,开始落泪的孩子又多了几个......

划去第三个名字后,我让孩子们趴在桌子上静息。慢慢地,哭泣的孩子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了......接着划去了第四个、第五个。我像一个刽子手那样,用一把无形的刀,一下一下地割伤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窝。我的眼睛里也包满了泪水,我努力克制不让它滑落。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如果有一天,我最爱的五个人也相继离我而去,我也同样无法承受......

除了十来个孩子没有反应外,整个教室被痛哭的泪水浸泡着,坐在最后排的两个乖乖女——曾茂莹和班长李莹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一边哭,一边大声喊着“妈妈”,泣不成声...... 那一刻,我不得不转过身去。

略事平静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纸巾,一一递到他们手中。

“孩子们,不要哭了,其实这节班会课,老师是在给大家做一个亲情测试!在刚才的测试中你伤心地哭了,说明你是非常爱他们的,那为什么我们在他们还活在身边的时候,不好好的珍惜呢?从今往后,你打算怎么做?”

举手发言的孩子很多,李玉玲说要帮妈妈做家务,崔志强说爸爸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太好,就希望他现在努力,他一定好好学习,不让爸爸失望,许小川说不再要父母操心......李莹萍的话最让我记忆深刻:“以前妈妈说我,我总是不听,还和她闹脾气,以后我要好好的听话,她也是为了我好!”说完后,又是一阵嚎啕大哭......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的哭声已经停不下来。小谢老师跑来提醒我,一定要多安抚一下孩子们,不然他们的心理会承受不了的。

后来,我终于在放学前,结束了这个伤心的亲情测试。



眼睛的命运

四川省绵阳市御营小学 张芳军(弦上一箭)



半生中,虽不算阅人无数,却也看到过不少眼睛。清澈的,浑浊的,迷茫的,朝气的,火辣的,明亮的,大而圆的,小而细的,奸诈的,让人生厌的……难以铺陈。见过的许多人,昔日的同窗好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很少走动的亲戚——即使久未谋面,淡忘了轮廓,但每每想起,或有人提及他们的名字,最先进入记忆的,就是那一双双独具个性的眼睛。

于是常想:在孩子们眼里,我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不能说不幸,父母给了我一双小眼睛。但天意造化,它有幸可以躲在透明的玻璃片或树脂胶片后面。如此,也便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因为近视,所以眼睛变小了。但每见到漂亮的大眼睛神采飞扬,这安慰便灰飞烟灭——为何大眼睛就能摄人心魄?细细想来,不外乎荡漾着清澈,闪烁着光洁,飞扬着自信。因此尤其在大眼睛的美女面前,往往不敢抬眼。

为我这双眼睛,在少年时代特伤脑筋。

走出校门,踏上讲台,竟也不敢当着孩子的面摘下眼镜。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次课堂,趁着学生做作业的当儿取下眼镜擦拭,被一学生窥见,窃窃私语。问及原因,孩子说:“老师,你取下眼镜的样子好难看哦。”童言无忌,有时伤人。从此,尽管镜面污垢重生,也不敢当着学生的面儿取下,须经过转身、摘镜、擦拭、戴镜、再转身这一系列程序。当时,我曾开玩笑说,自古红颜春易老,外在的美稍纵即逝;只有内心的完美才可以获得不朽,而老师就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这样说时,心头却很不悦,有如人造美女被人当场拆穿之感。于是感叹,上帝造人,何不先造眼睛;眼睛为心灵之窗,眼睛美了,心灵就美了!

一直酷爱阅读。在没有接触网络之前,我的业余生活几乎就成了“我的阅读史”,且大多在夜间,眼睛随着摄入文字的增多而加剧恶化,越来越近视,变形,变小。痴恋上网络之后,没日没夜地在网页间行走,在键盘上敲击,这样近距离接触辐射,眼睛的恶化于是变本加厉。甚至在一段时间里,终日忧心忡忡,担心终有一天会瞎掉。若果真如此,岂不连书也教不成了?心想:身体是父母给的,眼睛更是我飞翔于万物间的翅膀,为网络这玩意失去光明,实在划不来。于是决心不再看书,不再上网。

又一次课堂上,和孩子们聊到读书,一个孩子忽闪着眼睛问我:“老师,你有多久没看书了?”我诧异,这小子什么眼睛,这也看得出来。

“说,你怎么知道我没看书?”我惊奇地问。

“因为你讲课的时候,偶尔会呆呆地看着一个地方,好象想不起该怎样说下去。”小家伙得意地说。

“那我以前讲课是什么样子?”

“很有激情,而且一口气讲下去滔滔不绝,从你眼睛都能看出来很有自信……”

我蟠然醒悟!不敢想象,哪一天,眼睛流淌的是浑浊,将如何面对孩子的天真;哪一天,眼睛里布满冷漠,将如何面对孩子的微笑;哪一天,眼睛里不再有温度,将如何熨烫孩子的创伤;哪一天,目光中少了一份期许,将如何指引孩子的迷茫……

于是,上班后回到家,又会坐在电脑前,享受在文字间徜徉的快意;床头上又叠起了一摞书,为我营造人生美丽的梦境。不同的是,我时刻提醒着自己:保护眼睛。因为,它不仅闪耀着我的激情,更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

于是,我的职业生命也就在眼睛的命运中涅磐!



我的“长相思”

——读王崧舟《“长相思”的精神三变》



四川省绵阳市御营小学 孙健秀(霏霏小雨)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初读《长相思》

此词韵味十足,以“清朝第一词人”的妙笔写下来,更是非同凡响。但初读时的感觉,只和其他词一般,有一些寂寥,有一些伤感,别无其他。

●再读《长相思》

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居然发现了王崧舟老师的备课经历《“长相思”的精神三变》。便在他的带领下,再次走进《长相思》。他说——由“山一程,水一程”聆听到“行行复行行”的沉重旋律,我便也有了这样的具象:路途遥远而又漫长,“家”在诗人渐行渐远的脚步和叹息声中,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温暖,却又越来越遥不可及。“身”向“榆关”,“心”在“故园”,一种撕扯的痛,在诗人心中被不断触及,不断碰撞。是想忘却又不舍忘记的痛苦,是该淡忘却又不愿忘记的幸福。

“夜深千帐灯”中,诗人举目:夜色深沉,千帐之内,灯光明亮――那光,亮得仿佛要灼伤每个思家人的眼睛。白天的狂奔,夜晚的沉静,面对灯火沉思的眼睛。抱膝、凝神、遥望。思乡的游子啊,原本只想做个回家的梦,却也要被这可怖的风雪声击碎。怎不怨这冰冷无情又恼人的风雪声?

这时候,在“故园”里,一定有红红的炭火,映照着每个人幸福洋溢的笑脸。母亲纳鞋,妻子绣花,孩子在她们中间嬉闹、追逐……凝思的诗人被风雪声惊醒,只见茫茫的原野,风在呼啸,雪在击打,痛,在心中萦绕。

●读而有思

脑海中形成这样强烈对比的画面后,对《长相思》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读而吟,吟而诵。每诵之,便有湿热的泪珠滑向脸庞——似乎就这样爱上了《长相思》,爱上了寂寥、孤独、忧郁而伤感的纳兰性德。

很想要我的孩子们也如我一般,沉醉,眷恋。在词的语言与韵律撞击下,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亲近词,亲近纳兰,亲近《长相思》。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有自己独特的情绪情感体验?如何让词的意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呈现?如何去感悟诗人的身心矛盾?

根据自己读《长相思》的情感体验,我有了比较清晰的想法:一、读。读出天涯行役之苦,读出故园亲近之暖;二、想象。在读中不断构图:行役图、分离图、原野亮灯图、风雪击打图、“故园”美景图……三、对比。感受身与心的矛盾,感受天涯与故园的反差。

●以思促行

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之后,我开始引领孩子们走进《长相思》,与纳兰性德对话。在实践过程中,我采用了王老师的几个办法:

读——反复读词牌名——想——你最初的感觉是什么?

读——一字一句读词——想——哪些字眼触动了你的心?它们在诉说什么?

听读——听老师读——想象——头脑中呈现怎样的画面?

思考——身与心之间,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想象——诗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故园又是怎样的景象?

为了让孩子们读得更有滋味,我还在黑板上将这首词以语线走向做了朗读示意图的板书。在读的过程中,加以适时的语言激发并辅以动作引导。

●行之有果

读词牌名后,孩子们说:感到一种浓浓的思念之情,情长意浓;是许多次的、反复的思念;仿佛看见一株独自立在山坡上的小草,迎着风吹,瑟瑟发抖,寂寞、孤独、无奈、无助;好象有种立在万丈雪峰之间的感觉……

读词后,“山一程,水一程”在诉说:诗人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趟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跋山涉水,无休无止。

“夜深千帐灯”在诉说:思家的人儿都在灯光中幻想自己的家园,思念自己的亲人。

“聒碎乡心梦不成”在诉说:这风雪啊,不仅刮碎了诗人的梦,也刮碎了诗人的心。残忍的风雪,竟然连做个回家的梦也不让!

孩子们看到了诗人远行的脚步,留恋的目光,身在远行,心在依恋。

“故园”美无处不在。是那么亲切而温暖。画面一幅幅呈现,可现实呢?却是“风一更,雪一更”是“夜深千帐灯”。

●课后反思

能有这样的结果是为什么呢?是我自己感触太深所以引发了孩子的感动?是因为我的课前充分准备吗?是我在课上的激情吗?是孩子们原本天资聪颖吗?是孩子们善于发现且敏感而积极体验的心吗?

也许因为跟着名师在前行,也许因为跟着纳兰在前行,也许因为和孩子们一起前行……



光影记:关于《放牛班的春天》



前言:同看教育电影,共写感受评论,是知行社的一项重要活动。成立以来,知行社先后推荐了《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肖申克的救赎》、《我的教师生涯》、《把爱传出去》等教育电影。下面是部分成员对《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受的节录——



春天因为爱心更美丽



当马修提着行李来到偏僻简陋的“池塘之底”学校时,我知道,那群问题少年的春天即将到来:那个秃顶,圆脑袋,下挂眉眼,上翘嘴角,其貌不扬的马修,就是春天的使者。尽管他遇到了很多麻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反倒是不断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包容少不更事的孩子所犯的错误,用音乐的魅力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去赢得学生的尊重——这与校长冷酷,同事的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静心细想,在封闭暴力弥漫的“池塘之底”,马修的教育方法和传统的简单暴力教育相比,除了感化教育外,还有着他独特的魅力。早已麻木“犯错—惩罚”教育方式的那群少年,对马修的“怀柔政策”发自内心的拥护,尽管这需要一个过程,但他最终用爱心赢得了孩子的爱心——当马修被暴戾的校长解职,静静离开“池塘之底”时,一只又一只纸飞机,伴着美妙的歌声,从修道院碉堡样的教室窗户里飞出,我知道他的教化成功了。

看过影片,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现行的教育是不是也走到了一个极端?——“池塘之底”把体罚惩戒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我们现在把“说服教育”运用得密不透风,以至把教育中正常的惩戒都说成是体罚,所以弄得很多老师在面对调皮学生的“教师不能体罚学生”的豪言壮语时,也束手无策,狼狈不堪。

一直以来,我始终相信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虽然我也反对体罚,但是我总觉得教育不能没有惩戒。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一种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可能会更有效的教育。打个比方,就象大鱼大肉吃的过头了,吃腻了,总想吃点素菜,感觉才会舒服些一样。同样的道理,现在很多的学生是在蜜罐里成大,有些时候,他们已厌倦了满耳的的“说服”,我们单纯的说服教育方式似乎就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呼唤教育中的惩戒,虽然它不是万能的,但在很多时候都能起到震慑作用。

我一直相信:春天因为爱心更美丽,教育因为完善会更健全。

(四川省绵阳市第十一中学 王礼洪)



为天使缝补翅膀



有则故事说,每个孩子都是掉到人间的天使,他们来到人间,是因为翅膀断了。他们并没有忘记天空,他们向往飞翔,他们在渴望能够遇到一个可以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我想,对于这所叫“池塘之底”的乡间寄宿学校的孩子来说,马修就是来为他们缝补翅膀的。相互能够遇到,是一种幸福。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纤弱的。将这群问题少年集中关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被一道道铁门禁锢着,他们只能看到高墙围着的四角天空——感受不到爱和尊重,得到的教育只是“犯事的人,必定受罚”。尘封的心灵因此扭曲,他们领受了太多太多的冰冷和无助。

但是,马修来了。这个秃顶老头,可以说是其貌不扬,然而,当他轻轻握起圆圆的拳头,随着音乐节拍挥舞的时候,那些纯净的童心就被轻轻唤醒,那如天籁般的美妙旋律随之缓缓流泄,让人感受到一股挣脱污泥的力量。马修以跳动的音符,驯服了一群如小野牛般桀骜不逊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味道,春天的气息……

总是记得马修那微笑的面容,那期待的眼神,那里面承载了很多很多:鼓励,包容,理解,交流,没有冷酷,没有责备,只有彼此,只有温暖。他坦然而坚持,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平实,让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也许,这就是心灵和职业使命吧——他知道自己应该是为天使缝补翅膀的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接纳和欣赏每一个孩子,他用自己激情的灵魂去温暖冰冷的心灵,当对方被温暖的时候,他自己也因此更加炽热。

“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童年的欢歌,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伴随着孩子们真诚而清澈的歌声,开始懂得:心灵从来就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用来走近并温暖的。于是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他那样的老师,让那些孩子也可以拥有春阳般的眼神,也能唱出那和谐高亢的生命旋律,也能扇动翅膀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四川省绵阳市滨江小学 廖学军)



不一样的感觉



看《放牛班的春天》已颇有时日,心里那种暖暖的感觉依然流淌。与前段时间看《死亡诗社》时越看心里越堵得慌的感觉,形成鲜明对比。

《死亡诗社》结束时,只让人觉得无语,久久的,不知说什么好。在铁的事实面前,教训是惨痛的,前途是渺茫的,虽然最后孩子们齐声喊道“船长,我的船长”,好象从中嗅到了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但那可能只是泡影。

而这部影片,让我感觉是在听一场音乐会。整个故事被优美的乐曲浓浓地包围,故事开篇便是深情的《歌声伴我心》,让人心情愉悦,中间的合唱《黑夜》让人陶醉。而比音乐更触动人心的,是人性之美。马修——一个落魄的乐师,用他的生命感化了一群野孩子;莫朗——一个内心向善,行动叛逆的孩子,最后走向音乐的天堂;佩皮诺——一个胆小懦弱的孤儿,最终得到了马修的爱;老麦、沙拔这些“池塘之底”的普通员工,也展示着平凡的美……

当然,影片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马修对孩子的引导;孩子用特殊的方式与马修告别;最后,一条通向远方的绿荫小道,加上此起彼伏的音乐,都让人想到孩子的未来是美好的,与开篇遥遥呼应——面对最后那无限的伸向远方的路,谁不想做个好老师呢?即使前面的路仍然迷茫、遥远、我们也愿走下去。你说呢?

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能象电影中那样润物无声地进行,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像马修、老麦、沙拔一样,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能像莫朗那样发挥自己的所长——中国的春天将更绚烂。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新皂小学 甘开瑛)



(《明日教育论坛》总第48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6:42 , Processed in 0.3064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