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物描写有妙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3 21:5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景物描写有妙招
文/俞永军
上周六学校组织春游,回来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孩子写一篇作文,突出美景和趣事。趣事,总体来说写得不错,毕竟远离了紧张压抑的校园,远离了絮絮叨叨的老师,远离了单调乏味的知识,孩子们自然如脱笼之鸟翱翔于万里晴空无所不为。
好像是城区班一个男孩,居然从十几米高的文游台北坡滑下来,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结果脸被蹭去一大块皮,依旧乐此不疲,意犹未尽;几个女孩买了几瓶饮料,据说含有一定量酒精,喝下几口,个个脸红脖子粗,照旧呼朋引伴,载歌载舞。随同老师亦不忍过多批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高高兴兴、痛痛快快地玩。
玩得尽兴,写得也比较精彩。但这仅仅局限于事情。有些孩子对于美景只是一带而过,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比如,运河大堤、大淖河文化广场、文游台、新河新天地等等,孩子一路走一路写,要么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要么然后、然后、然后,缺乏语言的文学性,抑或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得当,缺乏文章的层递性。更为关键的是景物描写缺乏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难以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那么,如何写好沿途景物?我想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选好自己的站点。站点,也就是立足点,它有可能固定不变,好比摄影师站在某个方位,不停旋转镜头陆续按下快门,结果周围景物就像一幅幅山水画永恒定格;也有可能经常变换,如同摄影师步步紧逼,适时按下快门,留下无限精彩。立足点不同,景物方位、物体形态、光线明暗等等亦有相应变化。如果边走边写,自然不成问题,可以细细琢磨与品味。如果仅凭记忆,那么必须选好立足点。倘使不在记忆中选好自己的立足点,往往会弄得方位不明,形态失真,明暗无准,这样的文章也只能是记流水账,或者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
朱自清散文名篇《绿》,相信同学们不会陌生。文章主要描写作者游览浙江仙岩梅雨潭后,惊诧于它的绿,从而突出自己喜爱和赞叹之情。不必说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不必说文章的意蕴美、情感美,单是观察梅雨潭的立足点就值得学习与借鉴。先是“走到山边”,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看见“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流;接着来到梅雨亭,它正对着梅雨瀑;而后“坐在亭边”,亭下是梅雨潭,远处是山,是岩石,是草丛,是瀑布。作者的脚步不断移动,景物亦在不断变换。但不管怎样,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不断拉伸镜头,先是全景,后是特写,先是大致印象,后是独特感受。其最终效果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又有听觉上的享受;既有语言上的享受,又有情感上的震撼。
第二,突出自己的感官。如何突出自己的感官?说明白点,就是眼睛怎么看、耳朵怎么听、内心怎么感念,笔下就怎么写。“阳光如金色袈裟,静静地披在每一片叶子和每一瓣花上”,突出视觉。“我轻轻地跨过盍簪堂门槛,里面什么声息也没有”,突出听觉。“这一片天地好像属于我,我也超出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突出自我意识。由于各种感官合理运用,小作者亦能和诸多景物有机融合,“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反过来,即是客套话,假话、空话,犹如一把面糊刷子,刷到哪里哪里都一样,忽略了地理环境的差别,观察角度的差别,自我意识的差别。如山明水秀、桃红柳绿、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有视觉,有听觉。视觉突出藤萝的颜色,听觉突出藤萝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有实写,有虚写。实写突出藤萝的色彩美、形态美,虚写突出藤萝的生命气息、活泼特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作者眼里,藤萝已不是一株植物,而是一个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一个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向往的人。
第三,融入自己的情感。有了站点,有了感官,才能滋生各种真切的经验、思想,直至引起作者内心真挚的情感。成则喜败则痛,“以物喜以己悲”,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对于他人往往也会兴起身后的同情。诚如叶圣陶所言:“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也就是说,景物描写必须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样才有可能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还是朱自清的《绿》,倒数第二节:“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用“女儿绿”来形容梅雨潭的绿,还有比这更真挚的情感吗?还有比这更喜爱的程度吗?孩子都是父母心尖之肉,再丑再笨再有多少缺陷,也是一块天然雕琢的碧玉,难以估价。事实上,用心写出来的文章绝非寻常,不仅感情柔美到极点,而且感染力、震撼力亦不容小视。
【附录】
【美景】
一路上,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我倍感舒服。抬头仰望,几朵白云将湛蓝的天空点缀得格外清新。排成“V”字型的大雁们又回来了,小鸟儿站在电线上,唱着春之歌,那小小的身躯,在五根电线上就像是一个个音符。小树冒出嫩绿的新芽,小草呆在土里也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冲破泥土,探出脑袋呼吸春天的气息。
——七(5)班 郭浩天《春游记趣》
道路两旁的垂柳长出了嫩芽,好像美丽的少女在梳着她那飘柔的长发。天空中,一支有着百只大雁的队伍排着“人”字形正整齐有序地飞着,好像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七(5)班 汤星琦《春游》
早晨,太阳探出了半个脑袋,那么大,那么红,接着像被谁推了一下,弹了出来,变成了纯金色。我们走在春游的路上,浸润着春的味道,触摸着春的气息,欢声笑语,意气风发,不知不觉抵达第一个目的地——大淖河文化广场。
——七(5)班 朱玲《愉快的春游》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文游台。刚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株白玉兰,上面的叶子全掉光了,只剩下白净而美丽的玉兰花。它们都像一只只小灯泡立在树上,次第开放。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大片,像白雪一样纯洁、诱人。仔细一看,那根部带着紫色,由下而上,淡淡的,浓浓的,到了顶部,便是一片纯白,像紫色冰淇淋上撒满了白糖,既可爱又漂亮,真让人忍不住舔上一口。我躺在草地上,忽然,一片花瓣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片晶莹夺目的雪花,我轻轻托住,顿时,仿佛进入爱丽丝仙境,无比惬意与舒服。
——七(5)班 赵欣悦《春意盎然乐趣多》
不知不觉,我们“闹”到了一个广场,看着周围的美景,一个大湖横卧在大地上,湖面波光粼粼,泛着金光,仿佛是一个金面玉边的宝盆。微风吹过,荡起阵阵涟漪,一圈接着一圈,真像爷爷嘴里吐出来的烟圈。湖边栽了许多树木,有一种花,虽不知其名,但白里透红,煞是好看。我们停歇的地方有一棵大树,千姿百态的花朵竞相开放,有的含苞欲放,鲜嫩可爱,有的已经绽放,在阳光下泛着白光,让人忍不住要摘下一朵,嗅嗅那淡淡诱人的芬芳。
——七(21)班 居玟《快乐的春游》
春姑娘仿佛也来了,她挥一挥衣袖,杨树急忙抖落身上的残雪,顽皮地吐出嫩舌头;柳树吐出鹅黄色的嫩芽,就像一只只刚刚啄破壳儿的毛绒绒的小雏鸡;桃花看见美丽的春姑娘,也害羞地露出粉红色的小脸蛋。
——七(21)班 周诗怡《此处风景独好》
【凤头】
春天,犹如一位时髦的女郎,毫无保留地展现她迷人的风采。早春的高邮犹如一个舞台,任春姑娘展现出万种风情。为了欣赏春的美丽,学校举行了我们期盼已久的春游。
——七(5)班 杨俊杰《春游》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它毫无保留地把大自然蕴藏了一个冬天的力量释放了出来。在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迫不及待地融入自然,尽情地享受它带给我们的恩惠。
——七(5)班 居景《春的感召》
迎着春风,踏着春光,哼着歌曲,伴着笑声,我们全体七年级一起去春游。从学校出发,一路向西,走到路的尽头,再折向北,没过多久,便隐约看见了运河二桥。
——七(5)班 黎雪《一日春游》
天气开始渐渐转暖,冰河消融,柳树抽出新条,青草露出嫩苗,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就在这样一个季节里,我们春游去了。
——七(5)班 周飞悦《春游》
告别了学习的枯燥乏味,告别了家长们的声声唠叨,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游。这一天,我们早早来到班级,背包里全是零食。随着班主任一声令下,我们便向目的地进发。
——七(5)班 徐冯乐《生活如此多娇》
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桃花张开了粉红色的笑脸,柳树抽出了嫩绿的芽儿,一群鸟儿正排成人字形从西边飞过来,它们不时地叫喊,好像在向我们问好,再加上同学们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七(5)班 许逸安《爬山》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每每听见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总能说明远足开始了,这不,今天我们也开始远足啦!
——七(5)班 吕晋晨《春游》
春天悄悄来临,春风轻抚大地,春雨哺育万物。在春天,最好不过的就是远足。期盼中,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游,一次别开生面的春游,一次趣味盎然的春游,一次与众不同的春游。
——七(21)班 刘倍彤《别开生面的春游》
打打闹闹,说说笑笑,阵阵放荡不羁的欢笑声似高出池边的水,从同学们的嘴巴里溢了出来,瞬间注入大街小巷,在春日暖阳的爱抚下,化为水蒸气,融入点点春光,勾勒、渲染着秀丽的某处风景。
——七(21)班 金一涵《淖边记趣》
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湖水。在这个美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游。
——七(21)班 姚雨晨《春游》
温暖的阳光,湿润的空气,和煦的春风,美丽的小树小花,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这次春游的主色调。
——七(21)班 姜凌霄
【衔接】
不必说长着许多柳树的河岸,弯曲的小路,清澈的河水;也不必说麻雀儿在树枝间歌唱,肥胖的毛毛虫抱着草叶,灵敏的蚱蜢从这儿蹦到那儿;单是土山一带就有无限乐趣。
——七(5)班 夏婷《春游》
一路上的美景很多,不必说高大的建筑物在天地之间陡然矗立,不必说平静的河面上映出了太阳初升的倒影,也不必说文游台那古老与神秘的大厅,单是后山坡那一带就有了无限趣味。
——七(5)班 徐宏臣《快乐的春游》
一迈进大门,一股浓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不必说清脆鸟鸣的映翠园,古朴庄重的四贤祠,独领风骚的秦观词社;也不必说漫天飞舞的柳叶儿,窃窃私语的蟋蟀,与人共舞的蜜蜂;单是泥泞的“滑坡”就有了无限趣味。
——七(21)班 毛铭《激情燃烧的春游》
【优秀之作】
七(5)班:薛玲、胡楠、赵欣悦、徐文霖、徐冯乐、居景、夏婷、任艺宸、杨俊杰、师卫清、朱玲、马坚、
七(21)班:居苗苗、毛铭、刘倍彤、居玟、焦欣生、郭悦彤、秦杨、金一涵、赵爽、钱思涵、肖晓、周诗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4 10:08 , Processed in 0.0769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