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象力的教育危机与哲学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30 02:4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象力的教育危机与哲学思考*
潘庆玉
    摘要:想象力是人类保持自身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原始文化基因,是人类把自身从有限的现实世界带向无限的可能世界的不竭动力,是贯穿人类精神生活一切方面的最隐秘最伟大的力量。但是在现实教育中,想象力却不再被当作积极的创造性力量,而是被看成威胁学生学习成绩、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不良诱因。想象力的丰满形象在教育中遭受到了严重的挤压和扭曲,它被减缩为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形象思维而蜗居在人文艺术教育领域得以暂时栖身;它被视为不切实际、毫无用处的幻想和胡编乱造的虚构而沦为教育所极力回避和抵制的不良因素。无论想象力经历了怎样的哲学命运,也不论哲学家们对它怀有怎样的偏见,它都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在森严的哲学概念的裂缝中坚韧地生长出来,以自己的坚韧的沉默对抗理性傲慢的喧嚣,以自己无处不在的渗透力量维持着思想与情感的运功和平衡。教育呼唤想象力,想象力将赋予教育以新的生命和活力。富有想象力的教育不仅是一种系统的理论或理念上的形而上思考,而且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创造性的教育行动方案。结合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参照基兰·伊根教授的理论观点,我们拟对想象力视野下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与评价观等方面尝试作出新的解释和阐述,以期对我国当前正步入高原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发和助益。
    关键词:想象力;教育危机;富有想象力的教育


潘庆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此文是潘庆玉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规划课题《“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为FFB90708)与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认知工具理论的课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为09YJC880064)的阶段性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4 09:49 , Processed in 0.0890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