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百家讲坛一个公允评价 来源:新民晚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5 14:4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百家讲坛一个公允评价 来源:新民晚报
[table=98%][/table]
    人民日报今天报道说,作为曾经轰动一时的名牌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最近又遭诟病,一时之间,百家讲坛成了众矢之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几天前,某杂志宣称百家讲坛进入“死亡倒计时”,理由似乎是其收视率已连续两个月跌出央视10套所有栏目的前十名。
    收视率下降或者有之,即便节目面临衰亡,也不是不可能。就像生老病死一样,这是任何事物的必然规律。可一直以来,似乎不少人巴不得它赶紧倒掉,而且节目办得越红火,质疑的呼声越高。对于百家讲坛的种种批评,从某种角度来看并不为过。这不仅出于批评的自由,还因为这档节目确实存在缺憾之处。
    但在这个时候,我认为应当给百家讲坛一个公允的评价。这是它该得的。
    有人说百家讲坛走向末路——且不论事实如何,就在于学术含量不高,没能真正起到学术大众化作用;还有人指责节目过度娱乐化,片面追求收视率,导致“娱乐至死”。让人不明白的是,一档电视节目不追求收视率何以存活?而过度娱乐化又该如何界定,像易中天那样脱鞋子作示范算不算?或者,哪位主讲人曾经一口一声“哦耶”?可见,以这些理由批评百家讲坛,缺乏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
    关键还在于,通过电视媒体普及学术、传播思想,国内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并无多少可供借鉴的范例。这种知识传播好比在学术和市场两端走平衡木,既要放下身段,又不可丧失基本学术规范。一有不慎,要么被人指责摆臭脸,或者被骂为低俗。无论日子好不好过,总有被人挑刺儿的理由。百家讲坛频繁遭受质疑,根本缘由或在于此。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有好几个,难以一概而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无疑是做得最好的节目之一。百家讲坛就像一扇小门,推开门往前走便是深幽的学术殿堂。这几年来,千千万万的观众从中了解历史、汲取知识,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如果再加上节目衍生品(图书、音像制品等)所发挥的巨大影响,更是没有任何同类节目能够望其项背。这是任何批评意见不容抹杀的认识前提。如此来看百家讲坛,也才不会有失偏颇。
    也许有人又会说,以央视拥有的垄断性话语平台,换作谁上讲坛都能走红。事实并非如此。百家讲坛以前请过一些名家,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收视率下降,也反证了这点。至于指责节目走庸俗学术路线的人,不仅有伪精英化之嫌,还可能藐视了大量忠实观众和读者的切身感受。像这一类节目,其实不是为高级知识分子准备的午餐,普通老百姓从中有所收获才是成功的风向标。从这档节目走出来的受欢迎的主讲人,难道个个完全靠炒作、凭运气?
    当然,百家讲坛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无论是否陷入困局,节目向来就套着双重死结:一是不开放的选人机制导致人才后继乏力;二来,话题选择、讲座内容又太单一,自然路越走越窄——这已让“百家讲坛”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家历史讲坛”。
    所以,我认为对百家讲坛有所批评的同时,还应抱有一份同情的理解。批评百家讲坛,主要是为了让更多具有学术和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参与进来,而不是废其武功,拔掉麦克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3:20 , Processed in 0.1113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