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试用新整理264组异形词规范词形的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4 16:3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与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联合提出
《关于试用新整理264组异形词规范词形的建议》
一个词有几种不同写法,词音、词义相同而词形不同,可以任意使用,不分轩轾,叫做异形词。异形词是汉语词汇中的歧异现象,骈枝赘疣,不利于语文的学习和应用,特别是不利于语文的信息处理。
由于异形词的存在,在使用时就有个选择的问题。但是,从古至今,异形词的使用选择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古代字书《广雅释诂三》:“唯,独也。”而实际上,在古籍里表“独”义时唯、惟、维是通用的。《辞源》指出:“古籍惟、唯、维通用。《左传》作‘唯’,《毛诗》作‘维’,《尚书》作‘惟’。”在现代汉语里,表“单单,只有”义唯、惟仍通用,“唯一—惟一”“唯独—惟独”“唯有—惟有”是全等异形词。现代出版的汉语词典对异形词的词形选择也不尽相同。《现代汉语词典》选用“惟一”“惟有”“惟独”,同时在“唯”条指出:“同‘惟’,用于下列各条”(注:指“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词条)。《新华词典》以“唯一”为主条,注明“也作惟一”。《汉语大词典》两词均收:“唯,独,仅,只有。”“惟,副司,相当于‘只有,只是’。”广大编校人员呼吁对异形词选用进行规范。
2002年7月17日,教育部、国家语委、新闻出版总署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对338组异形词做出了规范。但是,现代汉语异形词数以千计,第一批异形词规范远远满足不了语言教学和编校工作的实际需要。鉴于此,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同国家语委异形词整理课题组,组织三方的专家,沿用整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原则和方法,从通行辞书认定的500多组异形词中,选出一批较常使用、取舍倾向明显的,如“唯一——惟一”“交代—交待”“熏陶—薰陶”“坐落—座落”“哆嗦—哆唆”“部分—部份”“踟蹰—踟躇”“仓皇—仓惶”“悖理—背理”“当作—当做”等,订成 《264组异形词整理表》,作为建议向出版界和语文报刊界提出。希望在试用过程中,听到反馈意见,再作进一步修订,供有关部门研制《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参考。
2004年2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函复中国版协:“根据教育部语信司的意见,暂不以政府名义进行试用。是否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委员会会商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国家语委异形词整理课题组三方共同向出版界和语文报刊界建议提出试用,并在试用过程中听取反馈意见以做修订。”
《关于试用264组异形词规范词形的建议》及《264组异形词整理表》已在《咬文嚼字》第11期上发表。 (中国版协校对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1:50 , Processed in 0.1081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