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女儿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4 17:0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女儿的一封信 来源:搜狐教育
2011年09月01日


    2008年,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在女儿18岁时提笔给女儿写了封长长的信,里面有如同朋友间的回忆,有慈母般的关怀,有对女儿的愧疚,有对未来的憧憬。 

     以下为信函正文: 
  写给我的女儿,何松阳
  阳阳:
  提起笔,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只觉得又是辛酸,又是高兴。
  阳阳,我还没有来得及疼够你,你就像雏鹰,要自己飞了。可在我眼里,你永远是我小小的,长不大的孩子。总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够彻底闲下来,做一个慈爱的妈妈,只属于你,做你最好的朋友,听你最撒娇的话,并且和你一起做游戏,要让你感到母爱是从容的幸福。可惜,这个机会终究还是失去了。我有些心酸。
  可是,我的孩子,今天你十八岁了,我又怎么能不为你感到高兴呢?十八岁,是一个庄严而又神圣的仪式,只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才能体会到。十八岁,是童年走向"成人"的标志。我的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作为你的母亲,看到你走进十八岁的行列,老实说,我心理上并没有准备好,还有很多愧疚压在心上。真的,孩子,我不知道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或是什么样的姿态给你写信。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要知道,我们养育你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学习如何做父母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可能简单,可能粗糙,我们总认为,我是为了你好啊,你以后会明白的。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孩子,我多么想以朋友的身份,求你能原谅我。
  阳阳,我的朋友,那就把这封信当作我们彼此的回忆与展望,好吗?
  善良,一个人的慧根
  还记得吗?十多年前,我俩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小蜜蜂》。小蜜蜂失去了妈妈,就伤心地哭起来,才4岁的你,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清澈的流淌,我手忙脚乱的帮你擦,却怎么也擦不完。孩子,那一幕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孩子,我为你骄傲,一个眼泪为别人而流的孩子,内心一定是柔软的,善感的,温润的。后来,你也经常哭鼻子,可在我眼里,我从不觉得那是缺点,是软弱,眼泪是你的一种倾诉与表白。孩子,你的眼泪是懂得自己,也懂得他人;呵护自己,也呵护家人,你的泪就是你的心,会如溪水般柔软,像春天一样明媚。因为流泪,你学会了感动并丰富了心灵。
  一个没有善心的人,肯定不是社会欢迎的人,这一点什么时候也不会变。有人说,独生子女都很自私,但我发现,你每次跟着妈妈到农村,从来没有嫌弃那里的环境不好,丝毫没有城市孩子的娇惯,你自己穿过的衣服,哪怕是崭新的,只要她们需要,你就一件一件拿给了她们,我觉得这不仅是亲情,更重要的是你的善良。
  孩子,我还观察到,你很有人缘。最重要的是你为人的好心。要知道,一颗好的心,一定埋藏真诚的情谊。你曾让我给回不了家,在学校住宿的同学打印复习材料;曾带着没有吃上饭的同学到咱家里来吃;曾把学校的窗帘,以及桌布带回来一个人默默的洗刷;甚至还找我为你同学的妹妹帮忙到附小读书……多少次,我被你深深的感动。孩子,我那刻被世俗磨砺过的心,常常因为你而柔软下来。
  还记得吗,一天夜里,你跟我说了令你难过一天的事情。你早上骑车到清华附中上学,你看见地上一只被车轧过的喜鹊,可你来不及刹车,竟然也从喜鹊的身上轧过去。上学的时间快到了,你没办法停下来,你是从来不迟到的乖孩子,所以,你不知道怎么"安顿"那只喜鹊……第一节下课后,你又隔窗张望躺在地上的那只喜鹊(学校的墙外就是上学的马路),却发现已经不在了。直到晚上回家,你还难过着,惦记着……"许是哪位如我一样的人,把它拾起,埋在泥土里了吧。"你安慰着自己,那一刻,我心里的感动,满满的。我在我的博客里写下来,并且长久的沉浸在你善良的情怀中。
  孩子,我罗列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这,也许构不成你整个的善良个性,但,这些已足以说明,你已经拥有善良的慧根。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可以没有善良。善良是人可以爱人的根本,也是人可爱的根本。也许我们并不漂亮,个头也并不高,但因为善良,就变得美丽起来。十八岁以后的你,可以有权利选择自己爱的生活,因为善良,你会爱兄弟姐妹,爱周遭的人,更爱这个世界。孩子,善良的慧根,将带给你人生的幸福和圆满。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热爱,一缕头上的阳光
  孩子,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你是一个阳光女孩。就好比你的名字——松阳,如松树一样挺拔,扎根在泥土之中,如阳光一样明亮,能接宇宙之精华。而因姓"何",你知道古汉语中"何"有"多么"的义项。孩子,我们期望你,也赞叹你"多么青翠挺拔,多么阳光灿烂。"孩子,名字里藏着故事,也藏着我们对你的希冀啊。
  宇宙是浩瀚的,人毕竟渺小,再强大的人,也要始终心怀谦卑。这里,不是说人要妄自菲薄,而是说在对生命心怀敬畏的同时,能够活出自己味道,阳光的味道。人群中应该脱颖而出,同时又能融入人群。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在层层冰川下找到爱,在厚厚包装下发掘美,不在世俗下无所适从,不在他人后亦步亦趋。真正让你自由的,是你的灵魂和内心。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不管时光多么无情,只要有了阳光的味道,就永远能够温暖自己,清新他人。
  正因为你很"阳光",我看不到你灰暗的自卑或者坚硬的自大。你总是憧憬未来,并用美好来描绘。多少次,我总是对你说,"阳阳,个头没有妈妈高呢,赶快长啊","阳阳,长得不是漂亮型的","阳阳要搞音乐创作,可能是幻想"……这些不该说的话,每一次落到你那里,都被你给"弹劾"了回来……
  孩子,学习的压力并没有把你压倒,相反,你对生活却越来越热爱。你开始抹一点润肤膏,开始选择衣服的搭配了。这说明,你爱漂亮了,爱打扮了,但我更愿意看成是我的孩子长大了,学会审美了,学会享受生活了。
  热爱,也体现在你为了某一爱好所付出的努力。我到台湾的时候,你嘱咐我能否找到"五月天"乐队,让他们签名。开始我接受不了,后来我发现,这个乐队是一个阳光组合,散发着一种明亮的朝气,我终于还是理解你了。为了让你听到五月天的歌,你爸爸专门把你送到首都体育场,我呢也给你凑钱买门票,甚至怕我不高兴,有一次,你竟然偷着又去听了一次;为了得到他们的亲笔签名,你排队等候……之所以没有责怪你,是因为你的这种热情是真诚的。因为热爱五月天,你梦想自己能做一个编导,一名歌手。即便高三的紧张岁月,你也没有丢开对"五月天"的热爱。是他们影响了你,他们的朝气内化为你的气质。
  孩子,你可以选择我并不赞成的爱好,但你必须对生活的某一方面充满热爱,哪怕在常人眼里这些都叫"没出息"。在我的眼里,爱好没有贵贱之分。人最怕的就是没有热情,只要对你的生活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就坚决支持你做!
  童年的你爱好广泛,你喜欢诗歌,绘画,音乐,我相信,你的心灵洒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我敢和你打赌。因为我看到,你不是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热爱,不是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更不是让虚荣和诱惑迷失了自己,而是去追求有意义的生命。
  孩子啊,热爱会使你不因美貌而依然出众,会让人因你的感染与"照耀"而喜欢上你。热爱会纯洁你的气质,净化你的心灵,化作你的执着。孩子,通向理想的道路也许不尽人意,也许坎坷不平,但,因你何松阳,"多么"地青翠挺拔与阳光灿烂,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奇迹和风景。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05:37 | 只看该作者
窦桂梅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启示   
        之一:重返朴素课堂   
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们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创造力发出赞叹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点: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

<<
黄河象>>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文章介绍了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化石的情况,对化石的形成缘起进行了推想,并交待了发现化石的经过。很明显,这不是一篇“文学味”很浓的课文,但窦老师把它处理得很“语文”。她抓住课文中“假想”和“推想”两个关键词,采用角色转换的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一设计出人意料地朴素。她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展开,没有补充其他资料,只借助一台幻灯机打出几个问题、一幅静止的图片,照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不能不令人佩服。
首先研究“推想”。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窦老师让学生成为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自主学习课文。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这些小科学家,一会儿要进行想象和推想,你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往日调皮的孩子在窦老师的课堂上都变得特别懂事:“要特别认真”,“我会做到细心”,“仔细观察”,“还要有坚强的毅力,遇到难题决不退缩”。听听,五年级的孩子说得多好啊!本该教师强调的学习态度变成了“小科学家”们的“自律”。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角色转换把课文的内容变成了学生的推想,孩子们真正在课文中走了一趟。   
接下去,窦老师领着孩子们进行“假想”:“现在你不是科学家了,而是个小作家。听了科学家的推理假想之后,要是让你写的话,你会怎样写?你非得停留在课文作者的那种写法上吗?”学生兴奋地跃跃欲试,提出了几种调整文章结构的方案。教师没有提什么顺叙、倒叙、插叙,没有提什么续写、扩写、改写,但是,学生却自然而然地运用了这些方法,因为“作家”的角色让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创作”之中。这样,从内容到形式,从态度到知识,学生在“科学家”和“作家”两种身份的切换中经历了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   如果仅仅有这些,这堂课似乎还缺少点什么。在学生说出了调整文章结构的几种方法之后,窦老师提示:“从内容上考虑,有没有创新的想法?”——“假想”在这里又插上了翅膀   开始,学生一时之间似乎还没回过神来,她就进一步启发:“假如我也是作家的话,我就想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有的想象可以超越原作者。例如,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学生开始渐入佳境:“也可能是两群大象争夺领地,一方追逐另一方,不小心陷进去了。”教师乘机“扩大战果”:“在北京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椎哪里去了呢?小组合作,大胆创编!”学生的思维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两头公象争夺地盘时被对方咬掉的”,“母象救公象时用鼻子牢牢地卷住公象的尾巴,一使劲拉断了”。就这样,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思路通畅开阔,想象丰富合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同时,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可圈可点的细节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比如,教师对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尊重:“你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我们就来读出属于‘自己的滋味’好不好?”比如,教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你们看我刚才提问题的时候,从课题到文章的字句以至课文的内容,只要有疑问,就可以提出。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学习的科学态度。”再比如,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交际技巧:“你得评价呀,说说人家答得怎么样?”“握握手,说声谢谢。”窦桂梅认为,教育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而对于教学细节的思考则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素养底蕴是否深厚的标志。是啊,这堂朴素的公开课之所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不仅在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且在于精心打造之后自然流露出的细节之美
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二 高明的营养师   
人们说起理想的教材处理方式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句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不是一无是处,“用教材教”也有道理。就语文教学而言,教材通常是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那么,对于什么样的课文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什么样的课文教师应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呢?   
窦桂梅认为,对于经典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仔细揣摩文字的魅力,而对于那些不够精彩的课文,教师则应具备一双慧眼,或略“讲”、不“讲”,或大胆“手术”。   她曾以入选不同课本的两篇描写荷花的文章为例来阐发:一篇是叶圣陶的《荷花》,另一篇是北京出版社编写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夏夜荷花》。既然是以“荷花”为题,文中有描写荷花的语句自不必提,限于篇幅,我们略去这些“核心”的描写语句,仅仅把两篇文章的结尾来进行一下对比   
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跳舞。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荷花》)   
“荷花从不孤傲,要开就是满池满堂,方圆一片,给人一种壮观的美。荷花从不娇贵,只要有泥土和水,她就能生长,就能开花结果。荷花根茎节生,老根纵横,新枝交叉,雷雨骤来,荷花依旧,真是风也不怕,雨也不怕,一任九天雷电鸣,她在水中放奇葩!荷花毫无私心,她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了人类。荷花啊,荷花,你多么美啊!人们怎能不赞美你,称颂你呢!”(《夏夜荷花》)   聪明的读者一定早已看出高下:第一段文字作者写自己看荷花时的想象,营造了一种“人花难分”、“物我同一”的意境,第二段文字却生硬地给荷花贴上了三个道德标签——“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像是学生的习作一般,缺少直达人内心的力量。因此,窦桂梅认为,教师面对叶老的《荷花》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教教材,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而对于《夏夜荷花》,教师则可以补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帮助学生体会夏夜荷花的特别之美,而不宜将教学重点放在挖掘课文对荷花“品质”的表述上   
谈到补充教材、拓展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时,窦桂梅强调,“一定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既不能任意抛弃教材文本,也不可肤浅认识文本的内涵。例如,在教学《渔歌子》时,教师应该好好让孩子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蕴。但有的教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后,便急忙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对《渔歌子》的景物描写进行拓展,却忽视了原词中表现的独特意境。类似做法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   对此,窦老师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没有品读、交流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在情感和文字里走个来回,仅仅有从文字到情感的‘读懂了什么’就引发开去,就好比电力很猛的钻头在水泥地上擦滑,没有深入到文字的骨头里。   
一会儿是“教教材”,一会儿是“用教材教”,一会儿是“删减课文”,一会儿是“美容增肥”,其间的门道可谓变化无穷,需要教师潜心去钻研——具备了这个能力,教师就像一个高明的营养师,有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窦老师打过这样的比方:用“慧眼”去批判地选用教材,既不能放过那些营养丰富的“主菜”(指教材中选入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又要明白哪些“主菜”不能直接上餐桌(有待处理的教材文本),还需经过配料的辅助才行(补充资料);用“巧手”将“主菜”、“配料”适宜地组合在一起,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带领其走进文本)。要想做到这些,教师首先应该做个“美食家”,从长期的积累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先要自己知道什么好吃,才能把学生的菜谱设计好。
  
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三 为了“阅读”的阅读教学 王鸣迪   
师:稀疏的篱笆下,一条幽静的小路伸向远方,看见了吗?   
生:看见了!   
师:什么样子?   
生:“篱落疏疏一径深。”   
师:树上的花落了,叶子还没长大,还没形成树荫呢!   
生:“树头花落未成荫。”(学生抢着应声回答)   
师:小朋友们急忙跑过来抓蝴蝶啦!   
生:“儿童急走追黄蝶。”   
师:抓到没有?   
生:“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时,一个叫刘宗文的学生大声喊:“老师,请等一等,我马上就要抓着它了!”大家静静地等着他,过了一会儿,刘宗文睁开眼睛兴奋地说:“终于抓住了,嗯,真难逮呢!菜花是黄色的,蝴蝶也是黄色的。”正说着,他还做着手捏蝴蝶翅膀的姿势呢,再看表情更是一脸的喜悦……   这个动人的教学片段发生在窦桂梅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当时,师生一起诵读《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窦老师描绘诗意,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概括描绘的是哪一个句子。在闭着眼睛想象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灵魂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个人的审美体验与教材文本实现了“无缝对接”,享受着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幸福。   
这种“过电影”的方法是窦桂梅经常使用的,它能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审美想象,帮助学生体会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正是这种快乐有可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窦桂梅认为,对于阅读而言,最重要的永远不是懂不懂,懂多少。很多时候,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才能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森林”。   
窦桂梅还在每次的寒暑假要求学生给自己喜爱的诗人写信。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达2000多人,自村夫到皇帝,从稚童到老叟,可谓群星灿烂。她让学生寻找诗人的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代表作、成才的经过或悲凉的人生,写出对诗人的认识或者鉴赏评价。有的学生写到:“李清照奶奶,你的心情还好吗?”“谭嗣同,您够男子汉!”“李白,你的铁杵磨针的故事是真的吗?”“虞世南先生,你的那首《蝉》难道仅仅是写的不停叫着的‘知了’吗?不,你同时也在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在描写着自己。‘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我感悟到其中蕴含着一个真理:自身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在这种与诗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孩子们关心古人的喜怒哀乐、质疑其生活细节的真实性、品味出诗句中的弦外之音,与历代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平等交流。这正是阅读的魅力——让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知音,让人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思考人生、提升境界。而教师在这里却“消失”了,学生直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这就是窦桂梅追求的阅读教学的“一见钟情”:学生不需要教师这个“媒婆”就能直接爱上文字、爱上阅读。   窦桂梅在阅读教学领域内的建树是与她的深层思考分不开的。她始终在想: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通过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阅读?教师不能把阅读教学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应该是学会读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用支离破碎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阅读课应该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地方,成为学生讲故事的地方,成为学生观点碰撞的地方,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地方!   
此外,窦桂梅还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与“读”的割裂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在“课标”的引领下,在语文先辈的强烈呼吁下,小学语文教师懂得了小学语文课堂要重视“读”,并且要书声朗朗,这实在难得。能够高举“读”的大旗呐喊:要读,真正的读!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感受更是难得!不过,静静想来,很多人对“课标”表述的“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理解得并不全面和深刻,也没有具体弄清阅读的真正内涵。结果导致教师在语文学习中把“阅”和“读”割裂开来,只注重读的声音、读的形式、读的技巧,一句话,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把“阅”字几乎是扔掉了。“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会有“读”。“读”并不是单单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明白:课堂要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也就是营造一个“静静的学习的场”。   其实,每一个人读书更多的是默读品味,读到动情处流泪,读到气愤处生气,读到感慨处叹气,很少看到一个人读书后放声而有语气地朗读。现在,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知道哪是重音,晓得在哪里停顿,听起来很动人,但也许他的心灵却依旧空无。我们读书是读给自己的,读的是自己的感受,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听、动听。


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四
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
  牛郎星上居住着许多外星人,一个月前,牛郎星人张明坐着宇宙飞船去了一趟地球。这天,他正和伙伴们在屋里闲谈。

  李军问:“哎,张明这次到地球去旅游,感觉如何?”

  “感觉嘛,是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的。”张明回答。

  “那我问问你,地球上的大人天天干什么?”李军问。

  “地球上有些人就干两件事儿,一件事是混文凭,一件事是挣钱。”张明说。

  “文凭、钱?”

  “对,两种特别的纸。文凭可以升官发财,钱可以换取任何东西。”

  “真有意思!张明,地球上像咱们这么大的孩子,干什么呢?”

  “在教室里上课,教室里有一行行简单的课桌挤在一起,另外有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可能还有几幅画。不过他们学习是很累的,就拿那儿的高中来说,一共分三个年级,一年级早上6点半上学,晚上6点放学,二年级和三年级也是6点半上学,但放学要到晚上八九点呢!”张明认真地说着。“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也争着进所谓的重点大学,要知道,只有3%的人才能进去呢!”张明边说边瞪大了眼睛。

  这时,妈妈进来了,送来一些饮料,并说了一句可以载入史册的话:“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可以随便去地球,而地球人却连太阳系也飞不出去!”

  以上是窦桂梅的学生李东隅写的一篇自由作文——《外星人的谈话》。其中的个别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但这出自于一个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笔下,文章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深度不能不令人佩服。在那个窦老师苦心经营了六年的班级中,像李东隅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窦桂梅认为,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在于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没有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没有创造。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用心呵护和点亮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骄傲在于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超越教师”呢?

  首先,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教师无拘无束的交流、平等真诚的对话,才会实现对教师的真正超越。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经验早就告诉人们,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教育有一条简单明智的真理——你向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要同时给予十条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长出幸福、自信、向上的庄稼,从而排除掉那些狭隘、自卑、失败的杂草。

  其次,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窦桂梅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英雄的坚强和伟大。学生们讨论了之后,大都沉浸在对英雄的敬佩之中。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有问题,火势多大呀,敌人又那么近,他身上又带了子弹、手榴弹,火烧了那么长时间,这些一点就着的东西怎么没有爆炸呢?”这是窦老师教了多少遍课文却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她当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但窦桂梅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向老师挑战的思考,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讨论,课堂一时静了下来。这个富有冲击力的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再思考,再感悟。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发问者解决的。他说:“枪支弹药一旦爆炸,整个形势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战斗的胜利,导致战友的伤亡,邱少云会想,光身体一动不动可不行。他肯定把一只手深深往泥土里抠,使劲地抠,奋力地想把子弹或手榴弹埋在泥土下面,同时还要忍受大火对他的灼烧。最后用身子死死压住泥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个让教师呆住的问题,这个课文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被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

  最后,创造的火花要用创造之火去点燃。窦桂梅经常在课堂上抛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教学设计。例如讲《司马光》时,她创设了如下情景:此时,你就是司马光同伴中的一个,看到同伴有危险,你首先应怎么做?如果同伴落水发生在当代,你都会想出哪些解决的办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许许多多的抢救同伴的“现代化办法”。再如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一番情景导入后,窦桂梅鼓励学生根据刚才的“所见”、“所闻”,把人民大会堂的内部布局用简笔画勾画出来。在此基础上,她又大胆提出:根据你的能力和在生活中、电视里看到的布局设计,如果让你重新设计,安排这里的布局,你打算怎样设计?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窦老师建议学生一定找到有关“设计学”方面的书籍读一读,然后就个人设计再仿照课文的手法,写一篇新的《人民大会堂》,给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作业。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被教师的“创意”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能力、磨砺了思想、激活了大脑。

  《中国教育报》2005218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06:55 | 只看该作者
窦桂梅简历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在六年的实验中成绩突出,1999年获吉林省首届教改成果评比小学唯一的一等奖。1995、1997年两次参加国家级的教学比赛都获一等奖。1998、1999、2001、2002、2003年《人民教育》分别在“教师风采”、“新星舞台”“世纪演讲”“今天怎样当老师”等专栏介绍她的先进事迹、教改经验及教学思想,并先后到全国许多地方做专题报告和观摩教学几百余场。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爱是一堆细节》《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 》四本个人专著以及《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主编或参编7本著作,发表文章近百篇。 窦桂梅先后评为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政府命名的“省管专家”,省首届“五四奖章”获得者,省三八红旗手,省师德标兵……1998年作为部分科教界优秀代表之一,受党中央国务院之邀,赴京得到7位政治局常委的亲切接见。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讲师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以及全国各地做专题报告。2002年作为国家西部义务讲学团成员到内蒙等地讲学。相信,新的工作环境也会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当你翻开《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时,你会强烈地感受到我在天天阅读着75个孩子的75本天书,阅读和欣赏着人类最伟大的生命杰作。在和孩子的生命交流中一同成长,和孩子一起享受着生活和生命的快乐。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07:5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对于窦桂梅来讲仿佛是一种心灵的呼吸。儿时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里,寒冷的冬天,围在炭盆旁听姥爷讲《杨家将》、《封神演义》、《水浒传》,或是在没有电灯的夜晚,躺在被窝里听妈妈讲《聊斋志异》,这是窦桂梅对书最早的记忆。好奇的童心使她常常猜想着山的后面是不是住着书里面讲的那些神仙,或者哪一天能够遇上梁山好汉。上学之后,《孙悟空》、《七把叉》、《小刀会》以及《红灯记》等书润泽着窦桂梅求知的心灵。还有《三国演义》48本全套的小人书——她记得,每天放学在火车站候车室等车回家的时候,她便会花二分钱租上一本《三国演义》,静静地坐在候车室的角落里,捧着一本小人书,心中便会产生出一股幸福的暖意。
  渐渐地,文字开始对她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只要遇到文字她便要读一读,哪怕是家里糊在墙上和顶棚的旧报纸。第一次走进图书馆对她是一次奇妙的经历,满屋琳琅满目的书籍,一瞬间,她仿佛觉得这里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在图书馆一大堆发黄的旧书中,她发现了《简·爱》,书中的主人公似乎就是她自己,相同的年龄和渴望,对未来充满向往,简·爱成为她心中不灭的偶像,并把自尊自强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了心里。许多年过去了,她在读书的过程中在书里又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读书伴随着窦桂梅从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姑娘,成了今天一名为人师表的老师。
     1967年4月,窦桂梅出生在吉林省蛟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是姐弟四人中的老大。山村艰苦的生活孕育了她坚毅向上的个性。父亲早年曾经做过老师,这件事对年幼的窦桂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当一名老师很早就成了她心中的愿望。
  1982年,15岁的窦桂梅考入吉林师范学校学习,这让窦桂梅“高兴得几天几夜都没有睡着觉”。在师范读书期间,窦桂梅凭着勤奋与刻苦,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写字、画画、唱歌、演讲、指挥、弹奏样样出色。4年后,窦桂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做文书工作。同学们向她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但此时的窦桂梅心里却并不情愿。她认为自己既然学习了四年的师范专业,未来的人生之路应该是站到讲台上成为一名好教师。于是,她跑到市教委,去找方方面面的领导,“我想找个小学去工作,让我当老师吧。”
  窦桂梅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她被改派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工作。报到后走出学校的窦桂梅竟高兴得一个人偷偷地哭了起来,“我终于是一名真正的老师了!”
  由于分配得太晚,第一实验小学刚刚对教师进行了定岗定编改革,教学一线上的岗位已经排满,窦桂梅被安排到教务处做辅助教学工作。在这个岗位,窦桂梅干了将近5年。这期间她先后教过语文、音乐、数学、美术、自然常识、思想品德等多门课程。每一次代课,窦桂梅都全力以赴,力争做到最好。代数学课时,所带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代音乐课时,上过大型公开课。在几年的辅助教学实践中,窦桂梅渐渐地感觉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语文,这期间窦桂梅曾多次恳求学校领导让她担任语文课老师。
  要想在教学一线做老师,必须先在公开课上得到大家的认可,有领导、专家指导的公开课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机会。窦桂梅找到校长,主动要求上公开课。有过3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校长还没有见过主动争取上公开课的教师,于是,校长安排窦桂梅先在年级组内练兵。她三天两头请领导专家听课,每一次接受领导评课时窦桂梅都会郑重地把本子打开念道:“上节课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我改了多少。”她用录音机把自己讲课的过程录下来,回家后再反复听,把发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争取在下堂课上改进。
  1992年5月,窦桂梅终于有了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她为自己选了《王二小》这一课。窦桂梅为此做了精心准备,她甚至把课堂的45分钟时间分成2700秒来准备,因为她不希望等待了5年的机遇从自己的身边轻易溜走。一次次的课堂设计,一次次地推翻重来。第二天就要上公开课了,下班之后,窦桂梅一个人留下来做最后一次试讲。此时,在她的眼里,台下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一排排可爱的学生。由于太投入,她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托儿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到了教室。于是窦桂梅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演练。
  由于窦桂梅在公开课上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感染,真诚的师生交流,加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感人歌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有的学生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窦桂梅从此一鸣惊人,此后,她有了更多的机会在省、市级公开课中得到锻炼,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95年和1997年,她先后两次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无论窦桂梅工作有多么忙,她都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教育名著、文学名著等各类书籍占满了她家中的书柜。《南方周末》、《人民教育》、《书屋》等报刊也是她最爱的读物。从23岁到32岁这9年的时间里,窦桂梅从函授专科一直读到师大研究生课程。在报考中文函授本科的时候,窦桂梅每天晚上5点钟到师范学院上辅导课,9点钟回到家后,先给孩子做好第二天上幼儿园带的菜,然后备课、批改学生作业,最后,才有时间复习成人高考的内容。那段时间,她每天都是半夜才能睡觉。半年之后,窦桂梅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中文函授本科。
  不断地积累知识并做自我总结已经成为窦桂梅的自觉行为。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她还会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和教育心得,哪怕是头脑里闪现的几十个字她也要赶紧记下来。她先后出版了《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多本个人专著。她还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教育网站“教育在线”的常客。她在“教育在线”网站上经常粘贴自己的“豆腐块”文章,和网友进行交流。她的“玫瑰之约”个人专帖(专栏)成了她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获得专业信息交流的新空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共鸣。
  她说,谁都不要轻视小学教育,一个人未来各个方面的形成,小学教育时期尤为重要。与大学、中学教育最大的不同,窦桂梅认为小学教师的最大本领在于:要以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激发孩子们求知的兴趣。她打了一个比方:同样是要孩子吃土豆,对于大学生,你可以理性地分析土豆的营养价值和化学成分,但是,对小孩子而言,老师必须得变着法子把土豆变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土豆丝、炸薯片或者是薯条,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对土豆有兴趣,喜欢吃。
  窦桂梅讲课,是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自1994年窦桂梅接手实验小学一年级五班一直教到2000年,6年的时间里,她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6年中,她的阅读量达到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10余万字的教学后记,听校内外讲课1000多节……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她先后多次在全国范围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讲观摩课,并应邀到北京、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讲教学观摩课及作师德报告近百场。随着窦桂梅教学艺术的日益成熟,她也逐渐成为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窦桂梅认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要体现一种人文的关爱,必须从人的素质发展的规律出发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可以说是窦桂梅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会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然而,窦桂梅认为,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因此,在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超越的就是教材。
  她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她保留了精读180篇、泛读72篇,选择了300多首古典和现代诗词,200多条古今格言,她要求学生掌握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阅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老人与海》等世界名著和曹文轩的《草房子》、余秋雨的《牌坊》、刘镛的《莹窗小语》等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此外,她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到“美国中学生必读的30本文学著作”,都要求学生进行广泛涉猎。据统计,窦桂梅所教的这个班全班人均阅读书刊145本,平均识字量高达3500字。她抓住了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用大量的经典阅读占据了学生们的头脑,从而摒弃掉了以往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现象。使学生不但在语文知识方面得到大量积累,同时在书籍的人文熏陶中建构起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窦桂梅认为“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让窦桂梅自豪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丰厚,但同时她又痛惜现代人文素养的单薄。一个从事“人之初”教育的语文教师,她要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智慧撞击、与美交流,从而积累起厚重的人文素养。
  第二个超越是超越课堂。“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这是窦桂梅告诉学生同时也是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因此,她将语文引向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着眼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在超越课堂的过程中,语言已经不只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更是人的存在方式。学生的生活、情感、心灵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让他们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只有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窦桂梅请学者、教授、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她还经常带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等节目,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采访,并做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班级组成了记者团,采访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学生们自己动手编辑了《萌芽文集》、《创造文集》、《诗画文集》以及《发现父母》等校内杂志。超越课堂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们主动认识社会的能力。
  窦桂梅认为,超越课堂不光是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它还触及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在她的倡导下,班级开展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对话,那些字里行间带着滚烫的泪、含着浓浓的情的信件在家长和孩子们之间传递着,真情流淌在孩子和家长的心里。在家长们的强烈要求下,这些信件被结集出版,书名为《发现父母》。
  六年级的下半年,窦桂梅又开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她给75个孩子每人都写了一封信。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优缺点用6年里发生的小故事进行述说。学生以自己的回信回报了窦桂梅的爱,一封封充满感激的信都化作了爱的翅膀让窦桂梅的心伴着幸福的泪在飞翔!在窦桂梅的心里,所有的感受都沉淀成了一句简单的话语:“当老师,值!”
  第三个超越是超越教师。“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窦桂梅说,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如何让教师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呢?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脱离教师的搀扶,学会主动地学习呢?教师又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呢?
  窦桂梅认为,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超越之。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中,鼓励学生有超越之胆——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有超越之识——能够超越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实现超越的成功。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的,它需要学生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从一个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
  窦桂梅在教学中常常这样提醒自己:“如果每一个孩子都学会了认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他们获得的将是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 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就要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在教学实践中,窦桂梅会鼓励学生上台当老师,敢于和老师平等对话,敢于挑老师的错误,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自我发现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
  学生们用成绩回报了窦桂梅辛勤的努力。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以全市最优的成绩升入中学,其中考入吉林市第五中学的学生共56名,而在这56名学生中,窦桂梅班的学生就占了25名!升入初中不久,在吉林市五中举行的口头作文比赛中,窦老师的学生以他们流畅的语言、完整的叙述、深刻的思想、独特的创意,令新学校的师生们刮目相看!
  天道酬勤,窦桂梅在全心付出的同时,事业也一步一步登上了新的台阶。199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邀请全国部分科学家、优秀教师代表赴北戴河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共商科教兴国大计,窦桂梅作为30位教师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0年,吉林省教育厅为窦桂梅召开了“窦桂梅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2001年10月24日,窦桂梅又作为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的主讲人,走进人民大会堂,做了《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
     2002年年初,窦桂梅从吉林调入北京,任清华大学附小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环境变了,窦桂梅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身处国家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区,她的教育生命再一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清华附小的两年中,她和全体教师们一起大胆实践,勇于尝试。现在,她努力把每一堂课都当作公开课进行研究。
  2002年这一年,窦桂梅听了将近500多节课,她在年末结合听课的感受给附小的76位一线教师每人写了一封长信,后来这76封信被结集出版,书名为《和教师一起成长》,这是窦桂梅对自己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自己和一线教师共同进步的一个记录。今年的3月27日,海淀教委专门举行了“特级教师窦桂梅专业成长研讨会”,来自北京十八个县区的代表近1000人参加了这个研讨会。会上窦桂梅不仅做了专题发言,还讲了两节观摩课,并由专家课后点评……这次研讨会成为窦桂梅教学道路上的又一个新的起点。
  现在,窦桂梅在语文教学中的改革方向是,通过“主题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学习的模式。窦桂梅希望“主题教学”是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整体构建的新课堂教学观。在大语文观中审视和建构教材,即超越教材并围绕主题重新选编内容,从而打破了原来以知识、逻辑体系为核心的方式对人的限制,打破了那种知识单元教法“见学不见人”的弊端,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所创造的情境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这种转变是观念的转变,是思维体系的转变。《人民教育》分别在2002年12期和16期上发表了窦桂梅关于主题教育的论述。
  作为清华附小引进的特殊人才,学校为窦桂梅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爱人和女儿也从吉林来到北京工作和学习,解除了窦桂梅的“后顾之忧”。女儿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窦桂梅说,由于自己平时的工作很忙,女儿其实很少能够“吃小灶”。生长在一个喜爱学习的环境里,女儿主动学习的习惯很早就已经养成,在这方面她认为是身教胜于言传。在新学期即将开学之际,窦桂梅在北京的新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她说,与过去不同的是,来到清华附小之后,在心态上她要求自己一切从零开始。她感觉这3年的时间是自己教育生涯中进步最快的时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带起来更多的老师,也能够和大家一起获得更大的进步。做一个勇于改革、勇于实践的教育家,这是窦桂梅的最大理想。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09:52 | 只看该作者
采访窦桂梅,北京正是寒风劲吹、天将欲雪的时候。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
        《湖南教育》记者   黄耀红
采访窦桂梅,北京正是寒风劲吹、天将欲雪的时候。
在清华西北的荷清苑,着一袭风衣的窦桂梅把我们迎进了她的新居。
我们的话题从她与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展开。说起与孩子一起走过的日子,说起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说起她走进童心的种种感悟,窦桂梅的话语里充满了思者与行者的快乐。
这是一种单纯而高尚的快乐,一种在平凡中演绎精彩的快乐,一种生命与童年相约的快乐。
以人格呵护成长
1986年,窦桂梅从吉林师范毕业。
在师范读书时,窦桂梅就特别引人注目。写字、画画、唱歌、演讲、合唱团指挥、手风琴弹奏,样样都出色。师范学校的领导决定让她留校做文字工作。照理说,这对出身农村的窦桂梅来说是命运的垂青。出人意外的是,她并不情愿。
窦桂梅想去的地方是吉林市实验小学。她曾在那里实习,实习结束时孩子们与她难舍难分的情景总在她眼前浮现。是的,开朗活泼的窦桂梅,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喜欢回答各种各样充满孩子气的问题,喜欢那些顽皮而淘气的鬼脸,喜欢听他们用稚嫩的童音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窦桂梅的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
几经周折,窦桂梅的梦想实现了。走在校园的林阴道上,看着那么多孩子欢呼雀跃,叽叽喳喳,窦桂梅想:从跨进小学起,这群孩子就把大半个童年交给了老师、交给了学校。童年是每个人生命的早晨,一个小学教师将以什么去呵护孩子的这一段生命旅程?
窦桂梅的教育热情简直就是一把火,她很快融进了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每天,只要走上讲台,她的眼睛里都是笑,几十个孩子围在她的周围,师范所学的十八部武艺全都派上了用场。她教学生唱歌、教学生跳舞,教学生游戏,教学生运动,用东北话说,窦桂梅什么事都能“呼哟”(风风火火的意思)。
就在窦桂梅热情四射的时候,一件令她痛心不已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她班上有个特别捣蛋的孩子,叫魏志恒,矮胖矮胖,经常找人打架,动不动就欺负小同学。窦桂梅为此伤透了脑筋。一天,她正在办公室改作业,两名同学突然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窦老师,窦老师,快去,魏志恒挂在操场边的大树上下不来了。”
窦桂梅跑过去一看,只见魏志恒骑在一根小小的树枝上吓得直哭。情急之下,窦桂梅仰面躺到地上,朝着魏志恒大喊:你别怕,跳到我身上,让我接住你。树并不太高,魏志恒纵身一跳,正好落到窦老师身上,他的脚当时就在窦老师的脸上蹭出两道口子。
联想起魏志恒平日里的种种淘气,窦桂梅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她全身热血奔涌,竞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重重地给了魏志恒一教鞭!
孩子的家长马上把电话打到了学校和教育局,窦桂梅流着泪给家长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愧疚与歉意写在纸上,更刻进了她的记忆。她说,这是她教育生命中永远的痛!
这次不大不小的风波让窦桂梅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成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教育的艺术在于关怀与理解、唤醒与期待。要在任何情况下都把热情与爱心洒向孩子,这需要教师的崇高人格。
以人格呵护成长,才是一个教师高层次的追求。窦桂梅的教育热情里从此融入了更多的理性与智慧。
她给记者说起了这样一个故事:班上有个孩子叫刘子慧,字写得特棒,还私下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笔。二年级时,刘子慧在一家小卖部意外地发现一种造型特别的笔,他太喜欢了,以至于设法把它偷了出来。得知情况后,窦桂梅马上领着他去小卖部向阿姨承认错误。阿姨摸着刘子慧的头,说:“孩子,你看,你这样做怎么对得起你‘妈妈’?”
师生相视一笑。回校的路上,刘子慧像个知错的孩子主动跟“妈妈”说起了事情的前前后后,窦桂梅只是指着路边的新柳说了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刘子慧懂事地点点头。窦桂梅的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她似乎一小子明白了:什么才是唤醒与期待。
经典照耀童年
窦桂梅常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她的童年记忆里,有寂静的村舍,葱郁的树林,有欢快的溪流,也有美丽的野花,可是,没有三百首唐诗,没有安徒生,没有白雪公主与小矮人。
当了语文老师之后,窦桂梅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种野性童年所留下的文化欠缺。错过了修炼语文“童子功”的关键时期,她明显了感到自己语文功底的薄弱。  
窦桂梅的性格中似乎天生有一种特别好强的因子,既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她就疯狂地阅读经典、背诵诗文。并且,她想通过自己的读与背把全班的孩子带动起来。
以经典照耀童年,这是窦桂梅对语文教育的质朴理解。1994年,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了“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课题研究。她规定:小学六年,学生要阅读100本书籍,背下200条格言、300首古诗。为了落实这一计划,窦桂梅与学生一道编写了《诗词集锦300首》《精选格言200条》《精品寓言100则》《成语1000条》。每天,她要求学生提前半小时进教室,利用这段时间,她向学生推介自己读过的好书,诸如曹文轩、秦文君的小说,刘墉的散文等等。利用这段时间,她组织学生交流当天读书与背诵的感受,朗读他们写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每天的语文课上,窦桂梅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每课一背”,有人说,窦桂梅的语文课里,常常是“听取蛙声一片”。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读书,除了经典篇章之外,窦桂梅对很多课文的教学都是删繁就简。有时候,她干脆把教材中几篇相关课文组合到一起,一两节课就解决了。她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课堂的超越、教材的超越上。讲《丑小鸭》,她就把学生带进安徒生的童话国,教《争吵》,她就把学生引向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实验小学的附近有一个书店,每隔半个月,窦桂梅就要带孩子们到书店逛逛。窦桂梅说:“带学生读背经典是我最感充实的时候,为了给孩子作出表率,我不得不逼着自己不间断地阅读与背诵。每当遨游书海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充实与快乐。”
窦桂梅挤出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她说,小学教师的最大本领在于:以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激发孩子求知的兴趣。比方说,同样是要孩子吃土豆,对于中学生,你可以理性地分析土豆的营养价值,但是,对小孩子而言,你必须变着法子把它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土豆丝,变成让孩子垂涎的薯条。就从这种质朴的理解出发,窦桂梅不断探索教学艺术。1995年、1997年,她两次代表吉林参加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同时,她课题研究也获得吉林省首届教研成果一等奖。
其实,让学生多读多背经典名文,远远算不上什么教育新论。窦桂梅只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践行者。当别人还在理论的天空“打雷”的时候,她已经在实践的大地“下雨”了。
窦桂梅的教育实践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随着学生读背量的增多,她明显地感到学生的阅读的品味越来越高,产生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孩子们对教材的态度。书读得多的孩子,不再满足于教材的内容,有时还会向教材发难。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学生从课外读到了更完整的李大钊。课堂上,有学生谈起了李大钊的思想激进、有学生介绍他的博学多才,甚至有学生说到他对爱情的忠诚。教《小杨眉》的时候,有学生说:“在飞机遇险的紧急情况下,周总理还跟小杨眉说那么多道理,这样写是不是不够真实?”
如果翻开窦桂梅班上的作文,你很难相信这是小学生的作文。诗词、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写思念,学生会用“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写秋天,学生会引“洛阳城里见秋见,欲作家书亿万重”,写心情的激动,学生会说“惊涛烈岸,卷起千堆雪”。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汇量更是大大超过了小学生的要求。有个学生叫张一帆,他居然巧用宋词形式,抒写自己考试失败后的心情:泪眼已过朦胧,成绩难留心中/风光还似旧时同,恰如一场春梦/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必见伤痛/荣辱成败瞬念空,明朝仍笑春风。
经典照耀的童年,确实是美丽的童年。
以美德滋润童心
诗人说,童年是梦里的真。
小学老师,守护童年梦想与纯真的人。窦桂梅虽是一名语文教师,但她关注的重点不只是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她的眼睛里映着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字:人。      
窦桂梅总把自己的教育眼光总是放得很远,很远。她经常设想身边的这些孩子会在青年、中年、老年时回首童年的种种情景。作为一个与童年相约的小学教师,自己有责任帮助孩子用文字与影像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记录那些永不重复的生命旅痕。
从三年级开始,每到期末,窦桂梅就开始为孩子们编撰一本“班级史册”――《萌芽》,那都是孩子们用以灵写下的成长故事。到了五六年级,她又把孩子们的作文编成《感悟文集》和《创造文集》。考虑到孩子们喜欢生动直观东西,窦桂梅便将学生的六一联欢、入队仪式、野外春游等活动等一一摄录下来,最成制成一个光碟,作为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送给每个孩子。
文章与活动都是可见的,师生之间的心灵相知怎么记录呢?窦桂梅想到了书信,她要把对每个孩子的理解与期待化成书信中的文字。毕业前夕,窦桂梅开始翻阅自己的工作笔记,回想孩子成长中的桩桩往事。针对不同的个性,像妈妈给外地工作的儿女写信一样,窦桂梅给每个孩子都写了一篇亲切的文字。可以想像,那些孩子收信后是怎样的惊奇与感动!
回信像雪片一样飞向窦桂梅,这真是深入心灵的一次作文。她们的这些书信后来由吉林人民出版社结为一集,名为《我们一起成长――一个教师与75个学生的心灵对话》。
读着这本心灵对话,你不得不惊叹于窦桂梅对教育的一往情深,她把教育当成了以火点燃火、以心发现心的生命过程。在信中,窦桂梅谈孩子在六年中闪光的思想与行为,特别的兴趣与爱好,鲜明的个性与才情。作文、写字、朗读、口才、画画、弹琴、劳动……孩子的每一“闪光点”,都映入了窦桂梅那双贮满童贞的大眼睛。
然而,不管是班级史册的编写还是与学生的书信往来,窦桂梅总是要挖拙孩子身上的种种美德。诸如勇敢、正直、奉献、同情、诚实、善良、节俭。她觉得,人类的美德是滋润童心的甘露,是点亮夜空的星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使每个人从少年和青年时期就对人的高尚精神深怀赞美,产生敬爱之心。这实际上决定着对人、对人性美的信任。如果缺少这种信任,人的内心世界将是空虚的。”
为了让人类的美德点亮孩子人生旅程中的每一个晨昏,窦桂梅悄悄地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灵。
丰子恺先生曾把天上的神明与星星、地上的艺术与儿童当成他生命中的最爱。窦桂梅虽然不是诗人与艺术家,但她成天生活在童心的世界里,她一直在陪伴孩子走过童年。她说:“岁月可以改变我的容颜,童心却让我青春永驻。”
生命与童年相约,窦桂梅是幸福的。????这节课有很多感动我的地方,最感动我的是这样一个细节:当窦老师突出了“茫茫人海 ?   给学生示范朗读:“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这句话后,问学生能听出些什么时,一个学生眼里闪着光亮,轻轻回答:“我听出了黑暗中的一点光线。”??    “黑暗中的一点光线”,我不知道孩子说这句话时是怎
心理状态,但我敢断言,她全身心投入了,她被深深的感动着。我更敢断言,窦老师的那一节课会使大多数孩子终身难忘,这不仅因为对一个新老师的好奇,不仅因为对一个名教师的向往,而是因为窦老师用两节课在孩子的心弦上弹拨了一曲高妙的旋律。??    在听她的这节课之前,我曾经听过别人评价她的课,有
,窦老师的课不像语文课,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也说不上来。”听了这一节课后,我明白了,有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窦老师的课和一般语文课的程式不一样,我们习惯了“披文以入情”式的阅读过程: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分别讲的是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他这样写好在哪里?我们习惯了传统的四平八稳的“从语言文字——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教学程式。??    窦老师的课不是这样上的,她从对朋友的理解和感悟说
从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开始,她把阅读这四篇文章的过程当作了引导学生认知朋友、感悟朋友,引导学生精神成长的一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启发谈话,还是让学生谈读四篇课文后的感受,还是对最后一篇选文的精读探究,还是让孩子实话实说、现场采访,都立足于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也许这就是有些老师说她的课不像语文课的原因。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她所追求的人文性的背后的东西。她对人文性的追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体验,从而更充分、更准确的感知文本、感悟语言。她没有按部就班的逐段分析,而是抓住三个包含“但”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感悟。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的朗读训练和想象训练,其实用“训练“”这个词可能不是很恰当的,因为我们看到她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几个句子的时候,并不是仅仅在说哪个词该重读,什么时候语速该慢一些或快一些,而是着力于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品读,什么样的情感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读法:“假如皮斯阿司回来了,他告诉人们没事了,我回来了,他想到了自己,会怎么读?”“假如皮斯阿司回来了,他很累,上气不接下气,应该怎么读?”……想象训练也很独特。一篇叙事的文章必然有很多的“空白点”,窦老师抓住了这些空白点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他们会议论些什么呢?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达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他还是……面无惧色……”“同学们,我们能够想象,皮斯阿司飞奔刑场,解下达蒙的绞索,然后紧紧拥抱在一起,风雨中,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皮斯阿司回来了,结果会怎样呢?”窦老师巧妙的设计了这几个问题和练习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其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融入人物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准确感悟文本。我们看到,朗读训练也好,想象训练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情感,内化语言的形式,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可能无动于衷,木然呆然呢?学生读得投入,说得动情,论得深刻也就不足为怪了。——“我听出了黑暗中的一点光线。”这难道不是语文课吗?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习惯了条分缕析,习惯了拿个解剖刀把一篇篇生动
性的文字解剖得七零八落,习惯了练习的、分析的、理性的语文课堂,却不习惯感悟的、动情的、个性化的课堂。过去我们总在谈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这固然不错,但其实情感和语言的关系更加密切。窦老师从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始,像一个高明的艺术家把学生的心弦拨动,再让他们研读文本,走近人物,体会人物的真情实感,当然她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朗读和语言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文本的对立面上,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了一体,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创造者。从始至终,孩子们深深被文本、老师、同学和自己感动着,他们走在精神的旅途中感动着,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这种感动:“我听出了黑暗中的一点光线。”“我是达蒙的话,我就不去,因为我的生命比他更有价值。”“我认为朋友间是默默的,什么东西都没有信任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情动于衷而发于外”。情感和语言是同构的,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语言的情感是我们语文教育的过失,窦老师这种用对情感的感悟带动对语言感知的做法,或者说,这种以人文线带动工具线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和总结。精神和语言是同构共生的,窦老师在拨动学生精神之弦的同时,引起了学生语感之弦的共振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标准的语文课应该是
么样子?在听了《朋友》这节课后,我沿着时间上溯,研读了她最近几年上的一些课,读了她的一些论文,希望找到她探索语文课堂,形成教学风格的轨迹,我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她一直在试图超越过去,超越自我,她从来没有把一节课当作一节课来上,而是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突破旧的课程模式,寻找新的小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在这节《朋友》中,我们看到了她对学生读书的引导,看到了她对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现场采访、中央电视台的《朋友》节目等等),她对真实的课堂、真实的表达的追求,但去看她的更多课例,把她的一系列实践和探索连接起来,我们会感觉到,她所做的一切:让孩子背诵好词佳句、古诗文,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等等都是对原有语文课堂死学课本,奉教材为圣经的语文课程的解构,和对新的以促进积累、引导感悟、鼓励创造的新的语文课程的建构,我们看到,她一方面让学生走进书本世界,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一个民族化和现代化的语文课程在她的实践下,已有了一个可爱的雏形。在《将相和》中,在《我诚信,我美丽》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有丰厚积累的学生在侃侃而谈,看到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亲近和反思,看到了孩子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更重要的看到了孩子们对母语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活力。??如果把一次课比作是一间房子,那么学生从走进《朋友》这座房
到走出去,他们不仅获得了情感的熏陶,言语的感悟,更重要的他们还获得了精神的洗礼。??    让语文课从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始,让语文课到感动学生
灵结束。语言的、工具的训练在哪里?在整个过程中,和情感同生、共振。??    当然这节课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作为这一节课全部
造者(因为这几篇选文是窦老师自己选取、组合的),这几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修改、完善的地方(修改略),特别是最后一篇文章,我找到了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见《美德书》中央编译出版社,[美]威廉·贝内特 何吉贤等译),这个被精读的文本有必要重新改写一下一些细节,在教学时,也很有必要让学生领会到皮斯阿司是被无辜处死的(文中有这样的字眼),达蒙并不是一个只讲哥们义气的人,否则可能孩子们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对朋友的理解会发生那么一点偏差,但这些小的缺憾是不足以让我们太留意的,因为这节课的探索的意义远远大于了它作为一节公开课的具体的意义,我认为。??    我听出了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光线。???关注情感
??——听窦老师教《朋友》有感??有幸听窦 执教《朋友》
触颇多。相信听课的老师和学
被感动着,尽管程度和形式不一。就我自己而言,整个课堂最让我感动的是窦老师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这让阅读教学闪现着迷人的人性的光辉。??一、学会感悟情感。 四篇文章用两节课完成,这本身就是对
阅读教学方式的挑战,传统意义上对字词的理解、对章节的繁琐分析、对中心思想的概括等等被一种平和的进入代替:??(师:我相信,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
读了文章后,多多少少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篇来谈谈,可以说主要内容,也可以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很受鼓励的学生,非常踊跃地说出了自己对朋友的理解,有的
了谈内容,有的选择了谈自己对朋友的看法,他们在充分地展示着自己对“朋友”的理解。有个同学甚至完成了对四篇课文的概括:??(生:读了这几篇文章,我有四点感受:第一个感受是既然是
,就要记住朋友对你的恩惠,朋友对你的批评和鞭策,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自己翱翔,飞得更好;第二个感受是既然是朋友,就应该在危险的时候给予别人最大的帮助;第三,那些事不关己,一心想着保全自己的朋友,与他们不相交也罢。第四,朋友之间,应该守信用,这样的朋友才是最好的朋友。)??当学生概括性的语言被老师赞赏并自己去写在黑板上的时候,
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已经完成。??窦老师话锋一转,将理解带入了感悟中:??(你看你们多了
呀,自己读书,就获得这么多对朋友的理
这让我想起罗曼罗兰说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已,检查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同学们,我们能否在人家的情感世界里,真正去走一趟,也在里面真正的发现自己,检查自己,超越自己呢?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点很难。下面我们就选择一篇我们这一生也许遇不到的一篇《朋友》,我们来好好地研究研究,体验体验,来谈谈我们的感受。)??学生在窦老师设置的情境中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朋友的
和意义,大声吟诵、大胆想象、调动自己的日常经验……他们完成了一次对朋友认识的升华,完成了一次对情感的感悟。窦老师甚至还安排了一次学生自由采访周围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朋友的意义,用更多的方式学习语文……反馈的信息,又掀起了课堂的一个高潮。学生沉浸在激动之中,情绪激昂。??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索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窦老师的课到这里,我想已经非常好的体现了这样一个新的理念。有这样的老师应该很幸福了。??但窦老师的这节课,我最喜欢最感动的却是后面的部分:??
学会表达情感??窦老师的一句话,将课堂上的学生带到
一个境界:??(
通过这堂课的理解,你对朋友想要说的一句话或者一个
者一首诗等等,或者你想唱出来都可以表达此时你对朋友的理解。)??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是一种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一种情
验后的外化。??(生:我想对徐薇,我想对你说,朋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信任
能互相猜疑。??生(徐薇):我也想对你说要相信朋友,信任朋友。)??听
两个学生意味深长的对话,我一直在想:也许这两个朋
刚发生了什么吧,那么学了这样的课文,有了这样的对话,她们下课以后会如何呢???第一排站起个小个头男生,转身对很后排一个高个男生说:“
前不知道什么是朋友,你在我做了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对我说,你好棒;我碰上什么不愉快的时候,你总说没什么……”后排的男生沉默了一会,几乎没有说什么。??传统的中国人不喜欢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男生的恳切
感动。课后,窦老师说,后排有个男生掉眼泪了,我想也许就是那位高个男生吧,他被一份感激感动了。做一个朋友不难,做一个被别人认可和感激的朋友很难。语言表达是一种方式,而无言和眼泪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吧。??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的影响是必然的
果我们还是像传统语文教学一样,“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那么就是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也导致了人的感受能力的下降,影响了人的情感的正常发展。??窦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对学生情感的关注,而且是由课
生活,由整体到个别,由感悟到体验表达。真正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这样的学习,会让孩子知道,很多的朋友尽管不会出现在如达蒙那样的特殊情景中,但我们身边的友谊,也一样让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一样值得珍惜。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期有自我确认的强烈要求,朋友的价值、同龄人集体的价值有了特别的增长,他们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珍视友谊。这样的对话对他们人格的构建、对他们学会感激别人、对他们情感的选择都是会有帮助的。??在过多讲究实效,过多关注理性的时代里,更多的关注学生的
,是不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应该关注的内容呢?我想窦老师的课就是个很好的回答。??听完窦老师课,我只有一句感慨:语文教学可以没有固定的样
但不可以没有感情、没有感悟、没有表达。??    我想就像文本阅读是个性化的一样,每个人从窦老师
中得到的感受也是个性化的,也正因为这个性的东西才更加亮丽。相信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在消化着自己的感受,结出不同的果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8:00 , Processed in 0.2306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