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追踪熊丙奇言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26:24 | 只看该作者
熊丙奇:应关注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教育回报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发布时间2007年03月13日作者熊丙奇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做客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我认为现在的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因为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只是读完大学就业,还是不读大学就业的问题。”
  周济部长的话不无道理,但仔细分析,用“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来解释“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暴露的却是教育者忽视了学生和家庭的教育投入产出问题。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在实施教育成本分摊之后,还没有切实关注到教育消费者的利益。
  诚然,这些孩子迟早要就业,高等教育扩招,也没有为整个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人口,但是,这些孩子花四年时间,每年开支上万元钱,我们的高等教育能要求他们不把四年时间、几万元开支当一回事,像其他高中毕业同学一样去对待就业问题吗?
  如果可以这样要求这些孩子,那么,我们就必须反思高等教育成本分摊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支撑下的高校收费行为。发展高等教育,有两大基本作用,一是提高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素质,从而推动国家经济、文化、社会持续发展;二是提高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性并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正是因为有这两大基本作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摊理论才在国内被接受――国家和受教育者根据从高等教育中的得益情况,要分摊相应的教育成本。
  显然,如果我们努力告诫大学生的是,接受高等教育,不要期望获得相应回报――“你就业困难,是因为你把自己当作大学生”,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摊理论,还能站得住脚吗?
  许多教育管理者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每年有30%当期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虽有整个社会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但关键在于大学生们的“过高期望”,即有业不就――宁愿放着乡镇和农村的一些就业岗位不去,而在大城市里寻找渺茫的就业机会。
  笔者认为,根本上说,这不是大学生们期望过高――在市场经济背景中,大学生的行为日益市场化,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取自己更大的回报。在一些地区,一些大学生甚至提出零起薪的要求以获得一份工作,有的大学生之所以“有业不就”,是因为这些就业无法给予其希望、无法让其看到未来。
  社会上不同的“业”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而当前的教育和一些社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回报又相对太低(对应其过高的投入来说)。其中,对于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的,便是高等教育没能给大学生“回报”相应于其投入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显然,这与高等教育的大扩招不无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高等教育不关注受教育回报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关心高校就业率,并不是关注受教育者回报)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少高校并不承认自己没有给学生“回报”,而他们所“回报”的,就是一纸证书。这是典型的“学店”办学思路;二是我国高等学校缺乏市场竞争。国家垄断教育资源的格局,容易导致再差的教育服务、再低的教育质量,也有相当一批人来购买、来消费――有能力走到境外去读书的,毕竟只是少数。
  提高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回报,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高等教育就无法健康持续发展。而提高回报,必须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社会用人单位多方面着手。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必然关注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用人单位在乎人才的能力与素质,高等教育能提供有用于人才能力与素质提高的教育,人才去接受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高等教育――这才是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当然,还必须从根本上建立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让高等教育在竞争中提高质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知名教育学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27:02 | 只看该作者
熊丙奇教授:怎样孕育大学精神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是最近大热的教育话题。有媒体记者感慨,大学为什么不能答应这个贫困女研究生的申请,给她母亲提供栖身之地呢?大学为什么不出面帮助这个母亲,给她找份工作呢?并由此问,大学精神何在?
  我知道,大家是很容易把一个学生的自杀与大学精神联系起来的,而且,在校学生在宿舍里自缢,大学也很自然地成为被指责对象。但就事论事,如果是因学费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导致这名女研究生自杀,大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把大学不为学生的母亲解决住宿、安排补助也归为大学的直接责任,并认为是大学精神的迷失,则是误会了大学精神,把大学当成了政府部门。
  大学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追求思想自由、独立人格,教育如此,学术亦如此。而要孕育这种精神,大学只能承担自己应有的功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大学基本上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上学免费、看病免费、住宿象征性收费;教师则从进校园之后,就被学校负责生老病死,甚至亲属的工作、小孩的教育,这才有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与附属中学。
  当国门进一步打开,我们把眼光投向诸多世界一流大学后发现,大学就是大学,社会就是社会,国外的大学根本没有国内高校那样庞大的后勤服务机构,也不会花时间去料理职工孩子的求学问题,甚至有很多高校只给一、二年级学生或最多给本科生提供校内宿舍。但没有人说这样的大学没有大学精神,而是认为大学正集中力量做有大学精神的事,给学生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服务。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开始学习国外高校,推行缴费并轨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是,这样的改革并不彻底,甚至走调。对应于高学费,没有完善的帮困助学体系,尤其在一些民办教育学校。一夜之间,教育产业化概念风靡大江南北,在人们印象中,大学做起了“买卖”;对应于宿舍公寓化,大学依旧实行过去的集体宿舍管理模式。而且在2003年前后,教育部曾发文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外租房,这使社会化改革踟蹰不前。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上述改革的同时,大学的行政级别进一步提高,有一批大学的书记、校长相继成为副部长级干部,大学在办教育之外,同时成为一级政府。我国高校也没有国外大学所面对的社会福利保障环境,大学不做的事,社会也不做,最终还是只有大学自己做。
  这才是导致社会对大学精神误读的重要原因,人们会把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一样对待,要求大学对教师、学生负责到底。而且,这种要求往往会得到舆论的支持。
  当然,要改变社会对大学精神的认识,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理解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政府的关系,而应该以这样的关系定位,改革高等教育管理,让大家确信,大学就是大学,社会是社会,而政府机构是政府机构。这方面,大学的管理改革至少有三方面需要推进,一是取消行政级别,回归单纯的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机构,所承担的政府色彩功能也就淡化了;二是集中精力关注教育与学术事务,按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确定大学应该关注的事务,做自己擅长的事,而把与教育、学术无关的事务交由社会去办;三是依法治教,严格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大学章程办学,以法为据处理权益纠纷。
  如果有这样的大学,我相信对于这起女研究生自杀事件,大家的关注点不会是学校没有答应给其母亲提供住宿,不是把大学作为声讨对象,而是会探究社会和政府为这个贫困女研究生家庭做了啥,她的母亲为何没有得到救济。这才是大学精神真正能够得到孕育的环境。否则,要求大学去履行办社会与办政府的功能,是不是真正的大学都值得怀疑,更谈不上大学精神了。
  (作者熊丙奇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摘自《人民网》:http://www.nen.com.cn/73507854169931776/20091224/2610390.shtml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29:35 | 只看该作者
熊丙奇:iPad中是否能找到“现代课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腾讯科技配图)
开学以来,各地学校不时冒出“创新之举”。山东平阴县一所学校,要求学生将作业写成电子文本,然后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给老师;某些城市的小学计划在数学课试点 “电子课堂”,让学生拿着iPad在学校的任何角落“移动学习”,甚至取代课本成为教材。
老师将每天的作业公布在学校网站、博客或是班级QQ群内,这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不是什么“创新”,而将iPad引入中小学课堂,这潮流显然跟得很紧。然而,一个值得所有中小学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是,采取“电子化”教学、作业,就“现代”了吗?
笔者曾应邀参加哈佛中国论坛,会议组织者在发给我的邮件中,明确要求在演讲时不用PPT,因为使用PPT不利于现场讨论。在国内,有不少教授就是带着一个PPT文本,混迹于各种报告场合,照本宣科。幸好,我几乎不使用PPT。
在不少学校,教师使用PPT情况是评价课堂是否“现代”的一个指标,这从促进教师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假如认为这就代表课堂现代化,则是对现代教育教学的严重误解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不转变,现代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很有可能对教学效果起反作用。
对着PPT“念课”,就是当前一些课堂的大问题。此举带来的问题是,有的老师可能根本不备课,而是从别人那里借来 (或网上下载)课件。于是在讲课过程中,没有了引导学生参与思维的过程,而把整个推理直接呈现在PPT上。这确实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统模式,弄得老师连粉笔也不用了。同样,电子作业和电子课堂,也可能出现相应的问题。从电子作业看,老师的随意粘贴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增加学生的作业量,而电子课堂则会让学生时刻处于“题海”的包围。
其实,任何现代技术,都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过分强调工具的重要性,而不改变教育理念、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初衷就可能变调。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中,现代技术的使用效果就很不同。国外一些学校课堂上使用PPT,是为了在开放、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更深入地讨论;而国内教学普遍实行灌输模式,所以电子工具就成了发布作业、做题练习的新载体。在哈佛的图书馆里,笔者看到有免费的扫描仪,学生只要花一些工夫,就可以把一整本书扫描到U盘里,带回去阅读,可在国内大学的图书馆,扫描服务都是要付费的。这就是同一工具在不同地方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另外,国内学校的电子作业、电子教材、电子课堂,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和家长“被电子化”。老师发布电子作业,要求学生提交电子文本,这就要求每个家庭配备电脑、有上网条件,有的还要购置打印机;而将iPad引进课堂,不也需要每个学生都手持一个iPad吗?也许在学校看来,现在有能上网的电脑、有iPad,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不是难事,但这显然并不现实。一些贫困家庭未必能有电脑、有上网条件,更不用说iPad了。对学生提出的“电子化”要求,极有可能成为学生家庭新的负担。
我国的各类学校有无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眼下最关键的。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太陈旧,这些不改变,引进新技术,只是形式上的现代化,除了增加学生的负担、做一些表面文章之外,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果并不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30:39 | 只看该作者
● 高考改革要推进,核心是录取制度改革。 ● 如果仅仅以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等进行改革,录取制度不改,永远没办法突破我们现在的困境。
● 我们必须真正去构思符合我们的教育规律的考试制度,首先是打破集中录取。



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过去十年的高考改革

高考制度改革有很多弊端,我们的高考制度改革让所有人不再相信改革。过去十年来,我们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是学科改革。上个世纪90年代,广东等地就开始推出“3+X”考试,后来有些地方“3+1”、“3+2”、“3++X+1”。虽然科目减少了,但是按照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没有改变,分数的重要性还是一样的。因此不要在学科上做文章,再怎么做文章,目前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改变。就是只考一门,在中国目前体制之下,我们的学生也是不堪重负。学科改革,没有针对我们的实质,就是录取分数是占了绝对的比重。

第二次改革推出两次高考。北京、内蒙古、安徽、上海、天津等地,在2000年推出了春考。当时我们希望有一次多的选择,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海存在着我们的春考,而且已经是惨淡经营。因为随着平行自愿的推进,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随着很多学校在秋季高考就能招满学生,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不再参加春考。

第三是2003年推出了自主招生改革。当年有22所学校获得了5%的自主招生试验权。到现在为止,已有80所学校有55%的招生权。可是现在已经有人在呼吁,自主招生最好不要再搞了。本来自主招生用意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遗憾的是,学生先参加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获得资格后,还必须再参加统一高考,填报志愿,且必须把这个学校填报在第一志愿,否则就被视为放弃名额。这样一来,我们很多人所期冀的自主招生可以招收天才、怪才,可以让我们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完全是从制度设计上来说已经落空了。更重要的是,所有学校全部用这样的政策来抢生源。

第四是平行自愿录取制度。2002年湖北率先实行了平行自愿,到现在为止有16个省市区在开始实行。但平行自愿强调分数和学校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与素质教育完全背离,一是强调了分数,二是限制了学校的选择权,限制了学校的自主招生权。学校会严格按照教育考试部门投来的档案,一对一对地录取,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空间,又成功地把这一个制度变成了原来的分数单一指标。

第五个是现在的新课程、新高考。要把学生素质评价的分数放进高考统一录取。比如推出学业水平测试,有几种思路:一是江苏高二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四门课考完获得ABCD的评价,这是一种把学业水平测试提前跟高考结合起来。二是上海把每个学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不同权重加起来、结合起来,跟高考分数相加,这让每一个考生更加紧张,一旦有一门考差了你就会非常痛苦。三是山东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测评,最后录取学生。这三种措施,都有一点没有变,就是最后按照分数的高低一次投档没有变。

以上五个改革,为什么都出现社会的质疑?在于没有真正去推进有价值、有意义的改革。我们当前高考制度改革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教招考一体化,教学、招生、考试一体,所有的中学教学围绕着考试转,所有的大学招生是由考试来支配,考试变成了中心,考试具有主导性的地位。


打破高考的集中录取

高考改革要推进,核心是录取制度改革。如果仅仅以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等进行改革,录取制度不改,永远没办法突破我们现在的困境。

◆多次考试等于“凌迟处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推进招考分离、政府宏观管理专业组织、学校组织考生参加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等建议。比如多元录取,我们的想法是借鉴美国的多样体系,设置一个全面考察学生个性、素质的体系。在美国的考试评价之中,有16项指标,包括中学考试、参加大学的面试考查成绩、特长、还有地区因素等评价。但是如今在我国,多元录取变成了制度录取、推荐录取、择优录取、保送录取,还有定向录取。它只是变成渠道的多样而已,最后的评价指标还是单一的分数。还有一些地方推进考试科目一年考多次,最后按照分数的高低录取学生,多次考试对学生等于“凌迟处死”,把一次考试分为5-7次,每一次考试都加到最后高考统一的分数里面,学生将非常痛苦,从高一一进门,就开始准备高考。

◆由学生确认进哪所学校

我们认为,高考改革绝对不是简单地取消统一高考,而是怎样打破集中录取。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高考成绩变成以前的选拔和评价,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不按照高考的成绩一次录取,一次投档,而是把高考成绩变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每所高校自主提出申请自己学校的分数线,学生自主向学校申请,学校可以单独发出录取通知书,最后设立时间,由学生确认进哪所学校。这样的制度保持基本公平,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权,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香港地区在内地的自主招生就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的,而且推行得特别好。我们不执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高等教育资源不充分,如果一个学生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不去某一所学校就意味着这个学校的资源被闲置。第二个理由,我们很多人担心在后面有猫腻,现在有一分之差就不能录取。其实,我们在统一高考之下,集中录取之下的腐败现象很多。每一年在高考中有200万学生放弃,首先是100万学生放弃高考报名,大概50万名学生放弃高考报名填报志愿,还有很多学生录取不去报到。学生已经对高等教育做出选择。

◆两条路径推动改革

如果真正对学生负责,我们未来的高考可以尝试两条路径进行改革。

第一,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高考6月底公布成绩,到7月一个月期间,学校进行自主招生,学生可以自主申请学校,学校可以独立录取,最后再进行确认。结束之后,没有完成的计划、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再集中填报志愿,在8月份进行录取。结合我们目前的情况,是统一高考加自主招生,再集中录取。如果统一高考加自主招生的模式成熟了,我们的比例可以扩大,后面的集中录取可以降低。所以,基于统一高考和自主招生如何来推进,目前来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考试评价应该走向社会竞争。高考改革还可以用一种模式,就是高水平大学的联考加上自主招生。但与以前不同的是,这种模式不再要求学生参加统一高考,再去进行集中录取。也就是说,学生参加联考,然后申请自主招生之后,被学校录取就不再参加高考了。这样的话,真正实现了学校的自主,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多次选择。并且考试要社会去组织,要社会中间结构用竞争来提高考试质量。当我们有统一高考,又有联考,它们互相竞争,最后就会提高我们的考试评价质量,学校可以自主选择我承认哪一个考试,学生就会选择这个学校的话,就参加这个考试。最后就形成了多次考试、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以及多元录取。

其实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在重新配置权力,重新调整利益,当权力和利益重新调整之后,它只能是更公平,而不是更腐败。现在是大学选择学生,如果学生拥有选择权之后,你们会发现,学校会感到恐惧,感到有压力。美国有两个制度,一个制度是自由申请学校制度,一个制度是自由式转学,学校必然要以学生为主,一旦不以学生为主,就没有学生来申请。而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是我进入学校之后没办法选择,而且不仅不能选学校,就是连专业都很难换。比如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个二年级学生退学了,必须回到高考体系再参加高考才能被录取。他连申请转到一个二本学校的情况都不可能。

我们必须真正去构思符合我们的教育规律的考试制度,首先是打破集中录取,然后再逐渐去推进中学的自主教学,以及落实素质教育。如果不打破集中录取,只是一厢情愿地在现在的框架之下推进素质教育,我们会越走越远。(根据论坛现场速记笔录,吴永远整理)

微博语录

@阳光女孩:熊丙奇是我比较喜欢的专家,观点犀利鲜明,期待有更精彩的发言,持续关注中……

@DaKid:改革必须要经历阵痛!教改和医改等等都一样,关键要看能否在改革之前找到一条真正正确的路线,然后坚定地走下去,不受任何外力的干扰和影响!

@一弯秋月:熊老师说的有道理,单一的高考制度对于高考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制约。

@summer:高考的直接目的是选拔人才,核心价值是公平、公正。因此,不管高考制度如何改革,其出发点必须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壊壊:我们在高考改革讨论中,如果不对现行的高考制度的合理性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提出一些方案,不仅不能解决高考制度现有的局限性,而且效果比现在的高考还不如;不仅不能弥补高考的短处,而且还会损害高考的长处——公平性。这是特别值得认真注意乃至警觉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33:02 | 只看该作者
熊丙奇:规范汉字做法本身就需要规范
2009-08-23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间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21日,《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等在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他们认为,调整44字的字形只是调整印刷宋体字,不是另搞一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公众表示赞成,约6%的公众表示反对。可新浪网的网上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九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是“穷折腾”。王宁教授强调,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既然“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那么,为何专家们还主动提供调查数据,以示多数公众支持呢?
在笔者看来,上述官方和民间完全相左的“民调”,以及专家难以自洽的解释,恰恰表明,规范汉字不能是少数几个专家说了算,而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因为汉字字形的调整,关乎的不仅仅是汉字本身的“美观”、符合“字理”,更涉及各方利益。目前规范汉字这一做法,本身就需要规范。
专家们一直声称,规范汉字,调整字形,并不影响大家的生活。但是,如果汉字已经变形,那么,所有印刷品、出版物,都得修改,有人算了一笔“规范”成本账:44个字“整形”后,字典、课本、招牌……都要重新修改,花费可能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这么大的一笔成本,谁来承担?无论是政府出钱(涉及城市的道路、标牌),企业出资(本身的形象识别系统、广告宣传,比如某个琴行、某个亲水花园),还是老百姓埋单(字典、教材等),都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怎么说没有影响呢?
其实,比规范汉字更严重的问题是,规范汉字的不规范使用、书写,对于已经“定形”的汉字,乱用、乱写的情况并不鲜见,对此,谁来进行规范?比如,随意增减笔画,“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再比如,广告中的滥用谐音,几成文字污染,如卖沙发的写成“坐想(享)其成”,卖饮料的写成“饮(引)以为荣”,卖蚊香的写成“默默无蚊(闻)”……这些问题早已被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可这些广告语至今仍随处可见。这44个汉字整形之后,如果教材不改、门牌不改、学生作业不改,那么,规范字的不规范使用问题,不就更严重了?
单从“字理”上说,对一些汉字进行变形,可能是合理的,可是,规范汉字的规范使用,必然有“推广”与“规范”成本,在进行变形决策时,这是比“整形”更重要的事,如果要花上百亿元去为44个汉字的美容付出代价,这代价是不是太高了?
只有慎重地全面分析、评估调整汉字字形的必要性、可行性,才能使汉字的规范得到更广泛的支持。笔者所担心的是,贸然对汉字“整形”,将加剧汉字使用的不规范,而不久之后,面对严重的使用不规范,再进行新的“整回原形”,会让汉字美容最终成了汉字毁容。 作者:熊丙奇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34:36 | 只看该作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35:26 | 只看该作者
熊丙奇:质疑博士质量调查能查出个啥
  • 2007年11月13日
  • 来源:新浪

大河网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正在开展博士质量调查工作,调查范围包括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博士质量调查将持续到今年12月,调查报告将提交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中国青年报11月9日)
  笔者注意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谈到这次调查时,特别指出,过去有的教育类调查多由教育部门单独开展,容易导致“自己说自己好话”的结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这次特地引入了人事部门。调查设计了博士生版、博士生导师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版、毕业博士版等4个版本的问卷,请被调查者从培养制度、质量现状评价等角度进行详细回答。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人的表态,如果在具体调查中真能得以“贯彻”,那么,博士质量调查,对于真实反映当前博士生教育质量问题,并由此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社会各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笔者依旧担忧,博士质量调查最终成为“歌功式”调查。
  这样的担忧,并非对调查者不信任,而是基于对目前教育现状的认识。拿本科教学评估来说,最近几年来,社会舆论以及高校师生,都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极度忧虑,都认为由于快速扩大培养规模,加上不少高校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本科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但是,本科教学评估的结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基于评估发布的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却是总体质量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优秀的。而在评估之中,不少高校根据指标体系,新写教案、重做试卷、修改毕业论文、编造就业率数据,让教师和学生一起为评估获得好成绩系统作假。
  当然,有人会说调查与评估毕竟不一样,评估结果涉及到经费、学校声誉,学校不得不重视,“评出”一个好结果来,而调查,则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这未免太不了解中国高校领导的政绩观了。普遍看来,即便对于正常的调查研究,领导们也希望调查出成绩,调查出经验,而在成绩之外、经验之外,“点缀”一些问题与不足。两年以前,笔者一位朋友,撰写了一篇对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文章,文章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与案例,对研究生招生规模问题、研究生导师问题、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图书资料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得出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缺乏保障,严重下滑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被部分媒体报道,引起有关领导重视,领导认为这有损教育的形象,没有看到教育的主流,要求他不得将此论文发表,今后也不要再做这方面的研究。
  虽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目前有两大问题影响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一是质量观念淡薄,很多学校、很多地方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博士点、硕士点或者授权单位的增加,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扩大规模上;二是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缺少从入口到出口、从培养过程到指导教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指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上还没有系统的措施。并希望从不同角度,来调查博士培养质量。但是,在行政管理至上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老师、学生缺乏自主权利以及独立思考空间,很难避免自己说自己好话,或者被迫说好话的结果。
  对博士生进行调查,除非匿名,不写学校,否则博士生担忧得罪学校和导师,也就不得已会说一些违心话,在各类评估和调查中,学生往往会提前被打招呼,要求他们“拎得清”,不要乱说话;对博士导师进行调查,他们会把质量下降的原因推到学生身上,比如,缺乏追求学术的理想、功利性太强,却不太会找自身培养不到位的原因,说不定还会举证自身是多么负责;对研究生教育负责人调查,更不用说,他们会主动地维护自身的形象,突出质量管理的意识与有力的保障措施;而对人事部门的调查,则要看选择的人事部门,以及调查者本身的诚意了,几年前,笔者与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老总或人力资源负责人对话,请他们谈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几乎没有企业老总、人力资源负责人愿意谈,一是觉得这可能得罪有关部门,影响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关系,二是觉得即便谈出问题,依照国内的教育体制,也无法接受社会的建议,从招生到培养、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笔者所了解的高校针对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的访谈,得到的几乎都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十分满意的结果——因为访谈者都是学校派出的,不是无关的第三方,而这次博士质量调查,主导的依旧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37:06 | 只看该作者
熊丙奇:中国有世界一流大学吗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2010年04月19日
    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许智宏介绍,现在的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但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国外一流大学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很远,很远”。他更表示,“一流大学是拿钱堆出来的。”
    中国真的没有一流大学吗?中国大学被排在“一流之外”,除了投入不足之,还有什么原因?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差在哪里?
    把中国大学整体发展现状与世界大学的发展比较,结果令人遗憾,尽管中国一直在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学校本身也非常注重一流大学建设,但“结果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中国的确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甚至严格一点说,中国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没有。评价一所学校是否是一流大学,应当具有国际视野,不能惟数字指标。
    目前国内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有很多研究,普遍倾向于采取数量指标体系,将一所学校教师的论文、科研成果,学校培养的人才所获得的著名奖项(比如诺贝尔奖)、学生的规模与结构(研究生所占比例、留学生所占比例),实行打分排序。
    但实际上,关于世界一流大学,除了这些外在指标,更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培养一流的人才。尽管关于一流人才也有不同的定义,但一般来讲,一流人才要满足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这个基本条件。
    其次,应当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就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应用领域,则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具有持续创造活力。
    最后,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这是由学校的制度、校园环境,校长、教授和学生的言行共同形成,对社会文化起到公认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学校有自己独特的灵魂,有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学术尊严、学生素质都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中国教育研究者们所言的一流大学,更看重“形似”,而非“神似”,不关注或者说也无法关注大学精神实质。因此只能通过论文发表数量、人才培养规模、教师本身教育背景等指标衡量学校质量。
    而按照这种评价方法,的确可中国得出大学正逐渐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的结论:论文更多、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更多。但实际上,这个结果“可能过于乐观”,如果考虑到学校的制度、文化以及其他“软实力”因素,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偏差。
    此外,如果过分依赖数量指标评价一个大学的好坏,很可能会造成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校规模上,也就是像许智宏所说的,“过于急功近利”。实际上,中国大学的当务之急并非从数字指标上向一流大学靠近,而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上。
    所谓现代大学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学校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唯有如此,才有希望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国内大学无法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那么“即使再过去50年,我们仍将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这是一个基本判断,熊丙奇表示,如果这一点未能被教育管理者,大学办学者及教育研究者认识到,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我们将会走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还未踏上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起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这里的“现代大学制度”与世界一流大学秉持的原则“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纲要》中强调的主要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但没有明确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责界限。
    建立现代教育制度,首先要明确相关各方的权益,并加以保障,这也是对大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挑战。
    目前政府作为学校的举办者,尽快厘清自己的责任与应当扮演的角色,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应明确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权空间,即做到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学校的教授享有何种程度教育权与学术权的独立性;对于受教育者,也就是广大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选择教育、评价教育的权利。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40:57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42:04 | 只看该作者
熊丙奇:学业质量达世界水平,值得骄傲吗?


2009-08-03

来源:新民网 作者:熊丙奇



  【编者按】上海6个区的学业质量测试数据差异都小于25%,这说明上海学校间差异不大,学生学业质量均衡,已进入世界第一教育方阵,这是近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上海市教委共同组织的“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测试”,经过测试和分析得出的结论。
  新民网特约评论员熊丙奇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发展,我国教育,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严重缺陷。诚然,在知识教育上,我国其实早已经“领先”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这不用教育部门引用国际标准来测试,大家也知道——我国小学生,现在做的题目是一些大学生也无法做出的题目。但是,在知识教育之外的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等方面,我国教育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实践表明,个性、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一个受教育者真正能成才、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本。

新民网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新民网评】上海市黄浦、静安、杨浦、宝山、闵行和奉贤6个区250所小学近3万名四年级学生,191所中学近2.8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上海市教委共同组织的“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测试”,相关的测试报告业已完成,其结果引人注目:上海6个区的学业质量测试数据差异都小于25%,这说明上海学校间差异不大,学生学业质量均衡,已进入世界第一教育方阵,与芬兰、瑞典等国家相匹敌。(文汇报8月3日)
  这一测试结果,不由让人想起近30年前的一个关于中美基础教育的故事。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基础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如下文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扳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访问团由此得出结论: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一年,美国也派了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有如下文字:“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它人则没有。”于是得到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在过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的甩在后面。
  30年时间过去了,这两个代表团的预测都错了——美国教育不断培养问鼎世界科学高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教育,还在基本的教育理念中挣扎。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喜欢用“国际标准”来评价国内教育质量,以此表明教育的进步。拿学业质量评价来说,据说就是按照国际标准,来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包括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可以说,如果进行这样的学业质量测试,如果不考虑所测试地区的均衡问题,中国所有中小学生,都不会输于国外中小学生——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学业就是第一要务,上课老师传授学科知识,课后布置家庭作业,家长要监督学生完成作业,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没完没了的培训班、特长班。
  据笔者了解,国外中小学之所以引入学业质量测试系统,是因为不少中小学,“太不重视”学业了,就如我国当年的报告团所见所闻一样,小学二年级学生,不识字、不懂加减乘除,因此,政府部门希望引入一套测试系统,促使中小学能改变这种对待学业漫不经心的态度。拿这套系统来测评我国中小学学业教育质量,显然文不对题——我国的中小学是太注重学业了,而置学生的其他教育于不顾。(新民网原创)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发展,我国教育,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严重缺陷。诚然,在知识教育上,我国其实早已经“领先”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这不用教育部门引用国际标准来测试,大家也知道——我国小学生,现在做的题目是一些大学生也无法做出的题目。但是,在知识教育之外的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等方面,我国教育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实践表明,个性、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一个受教育者真正能成才、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本。那些小学时就被“拔苗助长”能解出大学生也解不出的题目的学生,到了中学毕业时撕书、烧书,到了大学毕业,发誓一辈子也不看书。
  多思考怎样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参与实践,这才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当下应该做的“正事”。如果还满足于用所谓的国际标准,来测试国内的学业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唯一的结果,只能是在自我感觉良好中,进一步误导基础教育。几十年之后,人们的感慨可能是:我们的学业质量早已“世界一流”,为何却始终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呢?(新民网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02:01 , Processed in 0.1229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