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座浓缩中国古代艺术的殿堂——记上海博物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0 07:5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座浓缩中国古代艺术的殿堂——记上海博物馆
时间:2010-05-16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0年第36期

上海博物馆筹建于1950年,于1952年12月21日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开馆,1959年,又迁至了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在黄浦区人民广场启动,1996年10月正式建成开馆,新馆整体建筑造型为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有着“天圆地方”的寓意。上海博物馆是一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隶属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从1986年开始,上海博物馆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改建完成了青铜、陶瓷、书画、古代雕刻四个陈列室。陈列内容体现了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陈列形式有了新的突破,陈列面貌焕然一新。上海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3万件。藏品的年代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近现代,类别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石器、玉器、牙骨角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钱币、丝绣织染、少数民族工艺品等21类,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为收藏特色,工艺美术、钱币、玺印的收藏也较有系统。博物馆所藏青铜器自二里头文化期至商、西周、春秋、战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中不少是著称于世的重器和流传有绪的精品。历代书画中多系享有盛誉的传世佳作,如孙位《高逸图卷》、王羲之《上虞帖》、王献之《鸭头丸帖》、怀素《苦笋帖》、梁楷《八高僧故事图卷》、米芾《多景楼诗册》、苏轼《祭黄几道文帖》、王蒙《青卞隐居图》、祝允明《前后赤壁赋卷》、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等。其他如古玉的收藏,上自良渚文化玉器,历商周、西汉至以后各代。历代钱币藏品则体现了中国货币发生、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
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出的120余件历代绘画精品,上自唐宋元名迹,下至明代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初四王、四僧及扬州画派和清末海上画派的杰作。这些风格多变、独具创意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绘画的悠久传统和底蕴。为有效地保护古代绘画作品、方便观众欣赏,陈列室内采用了自动调节光照的感应射灯。整个展厅内长廊飞檐,轩窗低栏,传统的古建筑风格透出儒雅的书卷气息,在陈列的形式设计方面以明敞、简洁、典雅为特色。
中国历代书法馆是上海博物馆新馆特别辟出的独立专馆,整个展厅面积为600平方米,展出约80件书法精品,重点突出了唐宋以降各个时代的名家手迹,系统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轨迹。
中国历代玺印馆是目前国内外第一个专题陈列玺印篆刻的艺术馆,展出玺印篆刻500余件,是从馆藏万余枚印章文物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艺术性的精品,以印章艺术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分为四大部分,上自西周,下迄清末,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印史的悠久历程和艺术风貌。
中国古代雕刻馆陈列以历代佛教造像为主,以金、红、黑三色构成基本色调,莲瓣形的隔墙、佛龛式的壁橱和露置的陈列形式为展品添加了生命的律动,使观众产生流连于石窟寺的特殊感受。100余件展品上起战国,下至明代,展示了富有民族传统的雕塑艺术成就,尤其中国佛像雕塑艺术的展示,可以让观众从中体察到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与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此外,常设陈列还包括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
除常设陈列外,上海博物馆还设有3个临时展览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自新馆建成开放以来,上海博物馆在做好常设陈列的同时,致力于积极策划和引进多种多样的专题展览。至2009年底,共举办了近80个特别展览,大致可分为“世界古文明系列”、“我国边远省份和文物大省文物珍品系列”、“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中外文物艺术大展系列”三个板块。“世界古文明系列”主要有“大英博物馆藏古埃及艺术珍品展”、“墨西哥玛雅文明展”、“奥林匹克运动与艺术”等;“我国边远省份和文物大省文物珍品系列”主要有“新疆丝路考古珍品展”、“西藏文物精华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等;“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中外文物艺术大展系列”包括“西方现代艺术精粹: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珍藏展”、“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等。上海博物馆还多次举办馆藏文物精品展和捐赠文物回顾展,如“上海博物馆藏历代花鸟画精品展”、“上海博物馆藏文房四宝展”、“上海博物馆藏欧洲玻璃陶瓷展”等。
自1996年新馆开放至今,上海博物馆还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举办了50余个展览,展览所到之处受到了广泛好评。如:赴台湾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精品展”、“五千年前长江古文明———良渚文化特展”,赴新西兰达尼丁美术馆的“中华瑰宝———来自上海博物馆的中国五千年艺术展”,赴香港大学美术馆的“华容世貌———明清人物画展”,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灵山———上博藏中国明清山水画展”,赴法国巴黎莫奈博物馆的“水晕墨章写万物———中国明清水墨画精品展”,赴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南宗北斗———董其昌诞生450周年书画特展”,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书法至宝”等,展览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人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
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后,成功举办了多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如:“中国古代青铜乐器学术讨论会”、“书画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日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丝绸之路古国钱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世貌风情———中国古代人物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至2009年底,上海博物馆已先后与日本国立奈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俄罗斯艾米塔什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建立了友好关系,进行定期的业务交流。
作为由中宣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博物馆多年来不断致力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特色教育,如学生专场讲座、文博征文与夏令营、手工制作活动、为未成年人编写文物普及读物等。在做好未成年人教育的同时,上海博物馆还致力于举办多种类型的社会讲座,争取更多层面的受众,从而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上海博物馆的公众讲座主要按照文物讲座、文物与文化讲座、专题讲座和展览讲座等几大板块来组织,注意突出讲座的系列性,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由此拥有了一批稳定的听众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更广泛全面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上海博物馆不断摸索新的公众交流模式,积极整合、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更全面地展现给公众,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文化效应。(图为上海博物馆藏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6 09:08 , Processed in 0.12644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