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构建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5 01: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构建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长沙县星沙镇盼盼中心小学   彭慧琴

               

【内容摘要】

专题作文教学网站围绕某一作文训练点,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定位准,信息全,训练到位,集作文选材、发表、评改、传播于一体。构建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具备指导性、个性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 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  有效   提高习作能力

专题学习网站是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一专题整合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型网站。具备信息丰富、资源共享,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重优势。目前,互联网上关于作文教学的网站很多,但都有大而全、广而泛的趋势,不能使学生的写作得到扎实训练,其习作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专题作文教学网站围绕某一作文训练点,如“成长故事”、“写信”、“编童话”等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含“经典阅读”、“作文课堂”、“素材仓库”、“妙笔生花”、“在线评改”、“病文医院”、“优作展厅”等板块。定位准,信息全,训练到位,集作文选材、发表、评改、传播于一体。构建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具备指导性、个性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    培养自主性,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毋庸质疑,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教师难教,学生畏写。教师常处于既不代替学生思考,也不能代替学生写作,面对学生写作困难却爱莫能助的尴尬局面。学生畏写,存在不会选材、不会构思、不会下笔成文等问题,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写。提起笔来,往往搜肠刮肚,却写些空话、假话、套话。

为此,传统作文教学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多读多写”。“多读”就是多读名家名篇,丰富社会生活阅历,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写”即写日记、写周记,所谓“读百篇,不如作一篇”。从作文教学策略来看,“多读多写”倡导的实际上是一种“阅读→写作”迁移策略,希望通过阅读认知结构来帮助形成作文认知结构。问题是,在常规作文环境下,这种“多读多写”只能发生在课堂教学之外,难以得到落实。

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使“多读多写”即时发生在课内,读是为了写,写是为了读,实现了“阅读→写作”一体化。专题作文网站的“阅读经典”、“素材仓库”等板块存储了和习作有关的主题知识、素材和范例,能使学生在线选材,或激活已有的生活体验,不愁没话写。专题作文网站的“作文课堂”、“在线评改”等板块,教给学生习作方法,不愁不会写。

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提供了发表作文的机会,使学生的习作广泛传播,得到老师、同学的评改、建议。因此,很容易使学生得到鼓舞,产生创作冲动,保持写作热情,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可见,构建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真正解决了学生在作文选材、构思、下笔成文等方面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到作文有话写,容易写,愿意写,培养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有效提高习作能力。

2、    培养协作性,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个信息的单向传播过程,文本大多“呆”在老师案头,新作文读者少,旧作文更没机会让大家赏读,陷入“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尴尬局面。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教师就是惟一的读者,而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少数学生的几篇文章。

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协作性。教师成了广泛意义的读者,跟众多的读者一样,参与文本的解读与建构,理解作者,同时也被读者理解。学生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作品、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主动接受作品、阅读作品的能动者。每一个学生都享有网络平台带来的平等地位和空前的自由,自己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评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判。于是,对同一篇作文也往往有了形形色色的意见和看法。教师不过是读者群中的一员,不再是最后的裁定者。

作文与读者关系的变化,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师生、生生间的密切协作,将指导、写作、评改融为一体,互为促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如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作文评改不及时,反馈不畅通的问题,一直是费时、费力,让老师头疼,却收效甚微的工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这样总结:“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认为老师帮学生评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可见,教师“愚公移山式”地精批细改作文,考验的只是教师的敬业和执着,并不能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多大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习作得到广泛交流,并且具备在线评改功能。老师在网上制定评改标准,指导评改方法,及时示范评改习作,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文章,自评自改。还可以利用网络强大的互动功能,让所有师生同时参与作文的评改,实现师生共改、互评互改、互评自改,达到反馈均衡、多向流动,高效利用信息资源。学生只要一提交习作就能发表,即可得到读者的评价和建议,并能及时修改。长此训练,能培养师生、生生间的协作性,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3、具备指导性,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也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不仅是网站作文信息的编辑者、组织者和导航者,也是整个作文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指导者。需在课前设计问题情境、信息资源、表达工具、评改工具等,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观察、选材、写法、评价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如观察指导。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学生就不能把话说清楚、把作文写具体,因此在习作之前指导学生观察非常重要。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一般采取作文前布置学生课外自己观察,但学生往往观察不细致、不准确、不深入。有时,教师也会组织学生课内观察,实地观察,但因时间、空间、注意力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观察难以得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学生对事物仍然缺少足够的了解,写起文章或条理不清,或内容空洞。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完全打破时空限制,将事物、活动过程等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永久呈现、反复呈现,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训练观察能力。如指导观察小动物,教师在网站中存储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视频。先让学生观察整体、全景的图片,再观察局部的头部、身子、腿、毛色等图片,指导学生掌握“先总后分”的观察方法。然后播放视频,指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坐、卧、奔跑、捕食等姿态,发现其动、静的不同特点。这样,经过多次指导和观察,学生观察事物会由笼统变得细致,学会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等方法,写起作文来自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如写法指导。学生往往有话说,却苦于不会表达。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习作教学应关注“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这三个问题。其中,“怎么写”就是怎么表达的问题。如何表达准确、具体、生动、形象等,均有法可循。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传授写作方法,指导写作过程,并做到一文一得,以小见大地进行指导,把写作训练落在实处,求细、求精,使学生在一点一滴的写作实践中积累方法,让语言文字成为学生得心应手的工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传统教学模式教授写作方法往往由教师口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如何立意、如何升华主题等,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面对写作的这些条条框框,往往无所适从。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性,但目的是让学生自悟自得写作方法。根据作文心理学,导致学生不会表达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程序性知识,即头脑中不具备连贯整体表征所需要的知识,缺少关于这篇作文写完以后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知识。专题作文网站提供“在线课堂”、“阅读经典”、“素材仓库”等板块,指导学生筛选、感悟、概括出写作方法,灵活运用于写作实践。如指导学生《我的家乡》,围绕这一主题,网站存储相关信息、范文、素材、写作方法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轻松掌握选材、写作的方法,有效提高习作能力。

构建专题作文教学网站具备的指导性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指导,还能通过“在线评改”、“同题擂台”“病文医院”等方式体现出学生之间的互相指导,均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           具备个性化,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作文需要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习作要求中都提倡写作文要写出个性:

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四学段: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文章要写出个性,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开放的写作心态。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写作套路,如怎样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逻辑修辞等。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学生作文容易形成固定格式,宁愿放弃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绪,也要符合教师的写作规则,进入教师传授的写作模式。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营造了宽松的写作环境,造就了开放的写作心理,打破作文思维的种种禁忌。使学生真正“有话可写”,“有感而发”,充分体现个性。如一个学生写下《看京戏》,语句活泼、幽默,叙事较清晰,但没有首尾呼应,也没有高唱赞歌。按传统作文评价标准评定等级,教师一般会评为“良好”,但这样的文章却大受学生欢迎,纷纷“献花”,推荐其进入“优作展厅”。因为这样的文章真实,充满个性、充满想象、充满生活激情,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

    《语文课程标准》还建议,“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写作档案包括写作提纲、草稿、修改稿以及最终作品在内的资料集合。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就具备自动存档,便于查阅、修改的功能,为学生建立个人文集、个人博客等,全面记录学生写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全过程。

所以说,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具备个性化,能实现真正个性化的灵感写作,才能真正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主动调取已有的生活素材,并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自动生成新的个性化表达语言,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与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的差异对比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
专题作文网站教学模式
作文工具
纸、笔
.计算机 网络
作文环境
作文氛围沉闷
帮助支持较少
作文气氛活跃
帮助支持较多
作文时间
同时,有限制
同时异时,有弹性
作文地点
同地,课室固定
同地异地,课内课外皆可
作文方式
协作性弱,交流渠道单向
自主性弱,教师较少引导
协作性强,交流渠道多向
自主性强,教师重视引导
作文材料
材料缺乏,常常是“无米之炊”
材料丰富、多样,找寻存储方便
作文构思
苦思冥想,搜肠刮肚
构思可视化,减轻认知负荷
作文表达
以书面表达为主
转换困难,写写停停,涂涂改改
兼顾口头表达,所说即所见
降低转换难度,所见即所得
作文修改
“一稿定音”,几乎不改
涂改增补删除困难
一稿多改,写就是改
复制粘贴删除快捷
作文评价
注重分数,教师怕改,学生怕评
教师为主,面窄量少,反馈不足
兼顾过程,学生参与,形成成果
互批互改,评改公正,反馈及时
作文形态
纸质文本,形态单一
媒介文本,形态多样

【参考文献】:

王春国,《让作文在网络里飞翔》

谢海龙,《网络作文教学的概念框架》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

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2:51 , Processed in 0.1047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