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数人像写真中的大禁忌——摄影作品点评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3:22:54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Canon PowerShot G9
曝光时间:1/60 光 圈:2.8 曝光补偿:0EV 曝光模式:未记录
白 平 衡:未记录 ISO感光度:160 焦距:37mm
拍摄时间:2009-01-26 17:25:38 分 辨 率:538*750






评委:陈渝平--点评铜奖作品《古城阆中》
   
   
        摄影是一项爱好;摄影是一种乐趣;摄影是一门艺术。“古城阆中”的拍摄者,在摄影爱好中找到了乐趣,并由此进入了摄影的门楣。仅在春节回老家的探望中,用镜头拍摄纪录下了阆中这座千年古城的今与昔。古城的大街小巷,商铺人流,在摄影者的镜头下再现出往日的兴旺繁荣,老街店家对历史及伟人的追忆仍长存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作为摄影组照,我们不好乞求拍摄者将古城的方方面面反映得如此热烈,但家乡美之阆中古城在七幅图片中也表现出拍摄者的家乡情节,更传递给他人对老家,对古城的怀念和寄情。我们何时也去阆中古城?
        摄影讲究意识,摄影语言是以图片的内容说话.而拍摄者在这方面的把握还稍逊,照片组成还有不足。街景的三幅照片内容基本相同。阆中的特色景点,如张飞庙等名胜古迹是大家想看到的.照片却没有。而全组照片黑白和彩色相间,也影响了全图的统一。
《家乡美之古城阆中》 http://bbs.0812.cn/showtopic-9171.aspx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3:23:35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NIKON D70s
曝光时间:1/6400 光 圈:3.5 曝光补偿:0EV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白 平 衡:自动 ISO感光度:400 焦距:18mm
拍摄时间:2009-01-11 12:33:04 分 辨 率:563*750





评委:熊元刚--点评铜奖作品《窑工》

        摄影的本质就是一种记录。但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我们用手中的照相机该记录什么?怎样记录?摄影当然可以象绘画那样组织各种各样美丽的画面,但比较而言,摄影的写实(纪实)本质却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显得更为重要。
      《窑工》是在网友投票中落选,经评委提名直接进入决赛的。这组作品以平实的手法,记录了制瓦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工艺的过程和窑工(瓦匠)的劳作场面。作者对这一日渐稀少或将消失的行业的记录,体现了其强烈的记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既反映了制瓦的基本过程又生动的表现了瓦匠的劳作状态。
        这组作品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构图太紧,环境交代不够充分;二是景深的控制和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文字交待的过程在作品中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作为组照还没能充分反映出制瓦的全过程。让人产生“到此一游”的感觉;四是用光偏平,没有视觉冲击力。



《窑工》 http://bbs.0812.cn/showtopic-9128.aspx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3:24:52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羊城晚报获奖作品点评


  本版点评:颜长江
  

  种猪拍卖
  作者:陈文笔
  科技类一等奖
  2007年12月18日,广东省第24届种猪拍卖会上,一头“杜洛克”种猪以2万元成为身价最高的种猪。它充分显现临场不乱的大将风范,全然不顾台下的竞买者和欢呼的观众,屁股对观众,“酷”劲十足
  点评:陈文笔这张作品图如其人———如生活中的作者也如图片中的男子汉们———表面上严肃认真十分庄严,但也暗含着对生活荒谬处的会意与自嘲。评委也很有想象力地作了同样的理解。
  

  围睹红魔
  作者:郑迅体育类二等奖
  2007年7月26日,英超冠军曼联到访羊城,成千上万“红魔球迷”到奥体中心围睹球星,令阅历无数的大牌明星很“受惊”
  点评:这张作品的构图和场面是没说的。同时,这也是一张深刻的照片,我虽然是一个曼联老球迷,也想说一句:不知谁最可怜,也许在这个时代,谁都可怜。
  

  123票 649票
  作者:陈秋明
  人物类二等奖
  2007年3月25日,香港特区第三届特首选举,曾荫权得649票当选,竞选对手梁家杰得123票
  点评:这张作品的特色在于得体———作品中的人物,胜利者不夸张,亲密而又不过分,失败者不失态;作者构图也是主次合适,并让人影填住中间的空白,这让视觉与含义都立体起来,是点睛之笔。
  

  爆肽
  作者:陈秋明
  体育类一等奖
  “2007国际伐木大赛”在澳洲悉尼举行,4月14日晚上,澳洲队和新西兰队进行最后总决赛,一名队员砍到“裤裆爆肽”,令人捧腹
  点评:陈秋明的摄影以明晰的瞬间见长,这张就是如此,当然,这回是很有分寸地捕捉了一个有趣的场景。
  

  桥殇
  作者:陈秋明
  突发新闻类一等奖
  2007年6月15日凌晨,广东九江大桥被一艘运沙船撞击桥墩,其中200米桥面掉入西江,4辆汽车坠江,9人死亡,空中俯瞰断桥,令人震撼
  点评:九江大桥断裂,羊城晚报设法进行了独家航拍,形成了巨大的优势,现场一目了然,对角线构图和沉郁的色调也极富感染力。
  

  最牛钉子户
  作者:侯恕望
  非突发重大新闻类二等奖
  2007年3月27日,重庆钉子户杨武的房子,恍如一个孤岛,矗立在一个商品房工地内
  点评:最牛钉子户将是一个历史级的符号。当然不少记者都进行了拍摄,我猜度这张照片获奖是因为房子右面的推土机———恍若一只权力的小爬虫来假意地叩拜。
  (编辑:左左)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3:25:59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3:27:20 | 只看该作者
竹韵人生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专家评语



高清组图:竹韵人生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中国国家地理》竹韵人生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2009年1月9日,北京,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举办的皇冠汽车独家赞助的竹韵人生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此次大赛自2008年10月开赛以来,得到海内外众多知名摄影师的鼎力支持和踊跃参与,共收到4000多幅摄影佳作,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现了“竹”这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元素的儒雅、包容、知性风范。更为难得的是,在此次竹韵人生摄影大赛的后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从报名参赛的选手中选出10位优秀摄影师代表,在中越边境的广西德天跨国大瀑布进行了采风和摄影交流活动。最终,经过历时两个月的网络公开投票以及专家评委组的最终评比,共10名摄影师分获大赛一、二、三等奖。
竹韵人生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专家评语及作者简介

一等奖
竹海神韵组照 摄影:董志宇
评委点评:竹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需要有气势磅礴的画面来表现,四川的蜀南竹海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气势,加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渲染、竹海中的建筑人文因素,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影像素质上来说,这一组也是最好的。另外,这组照片没有经过过多的人工后期制作,更为难能可贵。而且这组照片从摄影角度来讲是现场拍摄、无过多后期处理,强调了摄影的瞬间性和真实性,而且一组三幅照片意义不同,从自然与人居氛围的写实描绘中进行象征喻示,引出然于自然的和谐关系。蒸蒸日上的景象也具有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董志宇,男,1953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人像学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宜宾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酷爱摄影艺术,喜欢风光和人文纪实,尤其关注川南本土题材。若干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类影展中入选(或获奖),并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


二等奖

墨竹图 摄影:魏前程
评委点评:体现了中国人对竹子的注解,符合摄影多元化方向。
作者简介:魏前程,男,1963年4月9日出生,1984年从事摄影工作至今,现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车的故事》获《香港摄影画报》英雄榜。 《午睡》获《摄影与摄像》月赛一等奖。 《心灵的对白》获《人民摄影报》“凤凰杯”摄影比赛二等奖。 《街头视觉污染》获U2杯全国摄影比赛三等奖(《大众摄影》杂志社主办)、《摄影与摄像》月赛一等奖。 《化学污染的代价》(组照)获2004-2005年度联合国世界环境摄影比赛青年组佳作奖(联合国环境署主办)。 《快乐无比》获佳能“爱.美感动”摄影比赛“爱之感动”奖。

节节高 摄影:蒲文川
评委点评:照片采用明暗对比手法、强调了节节向上的竹节和竹叶的呼应关系、表现了竹子努力生长的动感、体现中国人期望的“节节高”的美好愿望。
摄影师简介:蒲文川,男,1967年11月29日生于云南大理,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任昆明市人防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昆明今晨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5年开始业余从事摄影创作。

烟雾山村 摄影:刘智宁
评委点评:突出了人与环境、人与竹子的特定系,宁静和谐、虚实交相辉映,在瞬间的把握上恰到好处,表达出竹海人家宁静的世外桃源氛围。
 摄影师简介:刘智宁,1975年出生,就读于丽水学院中文系,在大学时代本人就爱好摄影,并担任校摄影协会主席,毕业后坚持摄影创作。2003年调入文化馆任摄影干部至今,当年被选为遂昌县摄影协会主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历年来有212幅摄影作品或摄影论文在全国各级摄影比赛中获奖,500多幅摄影作品或文章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


三等奖

灵竹意影(组图) 摄影:吴军
评委点评:这组组照用多重曝光形式描写了一种意境,强调光影,将竹子自身所具有的诗情画意用摄影语言表现出来,是中国人对竹子一种特殊的书写方式,尤其是将这次摄影大赛的主题“竹韵人生” 的“竹韵”两字表达的很有味道。
摄影师简介:吴军,湖北荆门人。中国建筑摄影协会会员。现任职于湖北东星集团,摄影师。2003年,举办《三人行》黑白作品联展。擅长用光与影融合的影像再现身边所发生的事物,专注于纪实摄影 爱好拍摄风光、创意题材类作品。

绿苞初解 摄影:秦盱丰
评委点评: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用非常明确的摄影语言把竹子在刚出土时的景象表达到位、以特写手法把斑驳竹衣、嫩绿新竹表现出来,以小见大,色彩明快、干净、简洁。 而且本次大赛作品以大中景为多,此图以小见大,用特写的方式展现出竹子的另一番韵味。
摄影师简介:秦盱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高级技师,安吉五洲丽人婚纱摄影艺术总监。先后多次获<<大众摄影>>、<<摄影之友>>月赛年度十佳.02年在沈阳美术出版社出版摄影画册<<竹韵>>,07年被评为湖州市十佳文艺工作者,08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十佳摄影师。

竹之韵 摄影:杨惠光
评委点评:准确利用光影组合,突出竹林的宁静气氛,色彩统一,画面干净。
摄影师简介:杨惠光,男,1963年1月30日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国家摄影专业一级/高级技师、中国优秀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97年进行摄影创作以来,已经二十次深入西藏,曾徒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怒江、独龙江、岗仁波济神山以及从米兰到楼兰南北穿越罗布泊等经历。至今,已有50多幅作品在《中国摄影报》等有关专业杂志发表和专刊介绍;已有300多幅摄影作品先后在全国及国际有关影赛中入选和获奖;已获得全国金、银、铜奖项36个;举办13次个人摄影讲座,两次个人专题摄影展览。先后荣获 “2002年中国优秀摄影家”、“2003年度中国最佳摄影”、“中国摄影报2004十佳报友”、“2003-2004年度中国优秀人体摄影师”、2006中国首届郞静山摄影奖提名奖;入选2006和2007 “中国摄影艺术年鉴”、“第三届海峡两岸摄影艺术展览”以及入选“中国红河哈尼梯田名人名作摄影展览”,并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摄影作品。摄影作品多次代表国家赴欧美等地区展览,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国家级博物馆收藏。获“中国上海第六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等。

竹影婆娑 摄影:隋彪
评委点评:经霜耐雪,不惧严寒,是竹子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画面简洁,简洁之中又有意境,将冰霜雪骨的竹子一枝一叶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出来。
摄影师简介:隋彪,男,37岁,网名“走来走去”。出生于浙江湖州,1989年移居香港。现任职于香港九龙仓集团.近年来在国内、国外及香港各大小摄影比赛中屡次获奖。

万众一心 摄影:马轶群
评委点评:作品使用广角镜头仰拍的手法、体现出竹子笔直、挺拔、节节向上的特点,而放射式的构图,使视觉上产生“万众一心”的主题气氛。
摄影师简介:马轶群,2000年至2004年主要从事产品摄影和广告摄影,对于任何被摄体的光线处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2004年至今,接触的事物较多,风光,人物,专题等摄影都有所涉及,在专题与风光摄影方面较突出。2008年9月为进入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开始参加各种摄影比赛,分别获08年山东文博会广告创意大赛三等奖与优秀奖、济南通讯城杯摄影比赛优秀奖。

修竹神韵 摄影:边伟虎
评委点评:强烈的光影效果,把竹的枝与叶植物特征强调得很明显,枝干用摄影语言交代明确,逆光和顺光运用都有独到之处。
摄影师简介:边伟虎,1951年生于杭州,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感光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摄影艺术学会副秘书长,高级摄影师,1989年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1997年编入《中国摄影家全集》。1979年开始摄影创作,迄今发表作品2500余幅,许多作品曾在国内外影展、影赛中入选获奖。其主要作品有《沐浴》1984年入选全国第十三届影展,《老姐妹》2001年入选第九届国际影展,《老茶客》2003年入选第十届国际影展。《雾雅荷韵》2007年获第二十二届全国影展优秀作品奖。《龙人》1999年入选全国第八届摄影作品群星奖。《水乡早茶》、《拼搏》和《夏日的欢乐》获浙江省群星奖金牌奖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6:53 , Processed in 0.0975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