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厉害”的 文/怀德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 16:2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厉害”的

——《奶奶的剪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厉害”一词的理答评析
前不久,听到《奶奶的剪纸》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你觉得奶奶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奶奶的剪纸手艺高,孩子很调皮,奶奶怕他乱跑,用剪纸 “栓”住孩子的心,奶奶可真厉害。

师:你这个“栓”字找得好,确实能看到奶奶的剪纸是吸引人的。

听到这个环节,作为听课教师第一个直觉反应就是:这个孩子很会读书,很会品味字词,在理解人物的时候也能把词语抓得也很准,而执教教师的赞赏也很到位。

但是一位专家对该教学环节的重建设计给了我新的启示。

师:(追问该生)你为什么用“厉害”这个词?

生:略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理解吗?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相应作出点评,同时教师加速作出判断,谁的更合适

师:(在生的基础上)“厉害”本意为 “难以对付或忍受 ” ,在这如果加上引号更合适,这就是语文中词语常被反用的方法。是为了更加突出奶奶的手艺高,有本事。

评析:

第一个案例是已经发生的课堂,第二个案例是专家根据对学生当时的回答做教学后的一种重建设想。两种处理,虽然一种是即成的现实,没法改变;一种是假设,也未必能真的实现。但比较两者,还是带给我许多的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理答行为是最具有生成性的。这也是考验一个教师在面对灵动课堂时,能否运用智慧应付一切未知可能的发生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背后必将隐含着教者的教育理念,显性得反应在教者的教学行为上。

一、教师秉持发展性理答的教学观念。

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一个又一个的回答,教师对学生提出答案或作答后的即时处理,这样的评价我们称之为理答行为。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修饰和评价,有多种形式。如直接评价,即直接评价正确答案,表扬和鼓励,直接纠正错误答案,批评或指出错误。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执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是采用了简单的肯定方式,而专家的再设计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做了发展性理答的行为。发展性理答指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对于表示不够准确或者模糊的情况下,教师继续追问,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更加清晰。这样的理答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这样的理答行为能促进学生的更为主动思考。

二、教师要捕捉学生的回答生成教学资源。

在教学的过程中,上课的教师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没有追问孩子,而我们听课的教师也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但对于学生的这个回答,恰恰是很有价值的资源。我们在追问这个孩子“为什么用厉害呢?”,让学生进一步去弄明白自己冒出这个词,产生的背景,所用的时机及正确的表达形式,所有的对话最终回归到语言文字上来了。这个词的追问,让所有的孩子思维都动起来,这就是我们一直希望出现的生生对话的情景,而这个问题在抛出的同时,教师也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作出恰当的判断,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成了挑战。如果我们能善于捕捉到这些有价值的回答,对生成资源有敏锐性,使课堂中的看似不经意的小插曲源源不断被我们使用,那时呈现的课堂才是真正焕发师生生命光彩的课堂

恰当适时理答,使课堂更具魅力,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吧,让我们也在课堂上变得很“厉害”起来。
2#
发表于 2009-1-3 07:29:17 | 只看该作者
恰当适时理答,使课堂更具魅力,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吧,让我们也在课堂上变得很“厉害”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16:29 , Processed in 0.1070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