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堂语文特级教师的低效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5 17: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堂语文特级教师的低效课
——试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角度分析
作者:傅丹萍   
摘要:一名语文特级教师,曾经在重点中学颇受好评,进入普通高中后,教学效果明显不如以前,本文试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上海洋恒中学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在上《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公开课时其中一个低效的教学环节:
师:大家看多项选择题第七题,##,你为什么认为这两项对?
生:因为AC错,所以BD对。
师:噢,你利用的是排除法,很好!坐下!
师:##,你认为哪两项对,为什么?
生:因为AC错,所以BD对。
师:好!坐下!
这是个低效的教学环节,首先,上面教学环节中*老师的言语行为并未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思维反应与教师讲解相脱离,对于老师的两个不同问题,回答得却一模一样,有敷衍了事的嫌疑。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完后没有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分析,学生说AC错,那么错在哪里,BD对又是为什么对,这些都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再次,教师的评价语言失真,内容空洞、平乏,无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任课的*老师是语文特级教师,他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差,在省重点中学任教时课堂教学曾受到好评。然而,在这堂公开课里,整堂课显得沉闷枯燥,学生没有被调动起来,甚至不少学生注意力完全不集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因素,笔者试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分析。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受到教师教龄、社会家长的压力、学校的特点、学生特征、学校管理、评价制度等影响。
一、教龄
一般来讲,教龄达到3 0年以上的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降低。由于长期在传统教育的氛围中工作,形成了非常稳固的教学模式,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当新课改的新思想、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固有模式,或者新的教学环境与原来的教学环境有明显差异时,他们的教学效能感明显降低。
二、学历
教师学历越高,文化素养相对越高,新的课程理念更新更快,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也快,对传统教学的反思性研究较深入,对于新课程教学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教学方式、师生地位等有更深认识,教学效能感高。
三、教师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教师个人对于生活的期望,本身的性格也会影响他的教学效能。对生活缺乏积极的追求安于现状,对教学工作缺乏理想的教师情
绪相对低落,教学效能感会降低;反之,精神饱满,活力充沛的教师教学效能感会提高。四、社会家长的压力
高考的指挥棒一样悬在课程改革实验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头上。尽管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仍然是目前的一种有效的选拔方式。升学率依然是现在社会、家长评价学校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这些压力将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7:20:18 | 只看该作者
五、学校的特点
重点高中跟普通高中的教学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学校的客观条件好,风气越正,学校制度越合理,工作提供发展的条件越好,教师会比其它学校的教师有优越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越高,所以学校的管理者,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提高办学水平,必须重视良好工作环境的创设,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人才成长氛围,建立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
六、学生特点
学生的原有知识积淀差异、智力差异、接受水平的不同、是否具有学习的信心、对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对教师的态度是否友好,是否尊重老师和信赖老师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七、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八、工作成败的正确归因
一般来讲,教师将工作的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足,就会保持努力工作的动机,并产生较高的教学效能感;如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或埋怨学校不好、生源不好等客观因素,久而久之,教师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愿作进一步努力去争取成功,从而降低教学效能感。
洋恒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其生源相对较差,学生的原有知识积淀少,接受能力与重点学校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教学时教师要作更多的引导和分析。*老师有多年的教龄,原先在重点中学任教多年,或多或少习惯了那里的教学模式,当面对普通的学生必然会引起教学层次的落差,若是不能适当调整,必然会在教学中受挫,导致教学效能感降低。
洋恒是一所普通中学这是一个事实,可是洋恒的学生面对的是同一张高考卷这也是一个事实。家长要求升学率,学校要求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也就相应同升学率挂钩,压力和矛盾并存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
在课堂上我们见到的学生是缺乏生气的,由于中考失败的阴影和长期以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偏差导致普通中学的学生对于学习相对缺乏兴趣,这将会影响课堂师生间的互动,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能。
洋恒的例子在普通中学中并不罕见,很多的老师由于教学效能感影响了他们在教学中的发挥,教师,特别是普通中学中的教师该如何增加自我的教学效能感,学校该如何帮助教师增强他们的教学效能感,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讲是具有教学意义的。
首先,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对于新教师,其教学效能感尚未定型,容易通过教学实践锻炼、观摩教学社会劝说等方式加以改变和发展。对于新教师,学校要给予更多的教学和管理学生的机会,协助他们尽可能获得成功,并及时反馈信息,教师个人也要主动争取实践的机会。
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基本趋于稳定,但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让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潜能还有待开发。
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特别是普通中学的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的能力以及原有的知识水平,理解他们在遇到学习困扰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对学生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师生坦诚交流中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校要让老师有充分的安全感,保护教师的权益。
再次,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努力提高学术水平,积极赢得正面评价。
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无疑会提高自己的教学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尽量上好每一节课,体验更多的教学成就感,没有什么比教学上的成功经验更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学校要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对于取得成绩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积极评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给自己增添力量,增强信心,增加教学效能感。
最后,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教学归因。教师对于自己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既要从教的方面找原因,也不可忽视学的因素;既要注意到成功中积极的客观因素,也要注意到失败时不可改变的外在阻碍。学校要帮助教师尽可能减少教学上的负面因素,正视教师的教学失败并主动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困境,特别是普通中学的老师更需要学校的关心和帮助,更需要在较多的教学干扰中获得成功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11:04 , Processed in 0.1212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