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0 16: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方案
发表时间:2007-04-24  发布者:陆建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类社会正进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新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因此,作文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核心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责无旁贷,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在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与提高写作能力的思维水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基于对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的思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文教学改革已初具成效,不少实验学校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生习作已由以往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转变为说“真话”“趣话”,“情话”,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品尝,教师也逐步树立了“为情趣而作文”,“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教学追求做人的真谛。趁着这股改革的东风,我校提出“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一定会让广大语文教师更多地吸取人家的经验,更好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师生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4、基于我校作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我们曾在常熟市“十五”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省“十五”课题《良好学习态度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对作文教学都进行过专题性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喜人的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作文教学的内容、方法指导、评价机制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此,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课题具有更大的意义,使以往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果得以推广,得到滚动式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本课题中的生活主要指学生所有的日常生活积累,教师创设的各类活动或情景,和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拓展的学生的生活时空。
作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
    作文教学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作文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理论依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学。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生效。”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由几个基本观点组成:“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表明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教育对生活是从属的,教育对生活也是能动的;“社会即学校”揭示了生活教育的场地、空间和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思想,代之以社会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强调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教学不能脱离实践。
    陶行知生活理论拓宽了教育的时空,形成社会教育的大教育观。它主张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奉自然为宗师,以社会为大课堂,也就是把课堂、书本、学校延伸到大社会、大自然中去,也把大社会、大自然引进学校、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2)其他教育家、作家的“生活教育”理论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语文教师要科学地营造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投入于生活,强调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启迪他们触发灵感,概括生活,创造生活,学生就能写出感情真挚、触摸心灵的优美作文。
    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三年写作自述》中说过:“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事、风景和卖酸杨梅、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写它。它是一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这就道出了一个作文的道理:只有真正地贴近生活,让生活“原汁原味”地从我们的笔下流淌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善于调动入微感觉,捕捉生活中令人心灵颤动的极细小的生活“切片”。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语文与生活同在,把语文学习挤到狭小的课堂里,挤到无穷无尽的练习中,学生几乎不读书不看报,与自然接触少,与社会接触少,学语文的源头被堵塞,积淀储存少得可怜,有怎能学得好呢?”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李镇西的作文教学就力主“生活化”,他在教学作文时所用的训练材料,都尽可能来自学生生活,要求学生作文时必须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他说:“每一位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个同学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写出来的东西就应该是自己心灵的轨迹和生活的镜子。”
    作家契诃夫认为,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活动内化理论和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础生活经验基本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3)、新课程改革理论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十分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各门功课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强调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构建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了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四、研究目标
    1、作文是为了同别人交流思想、情感、经验,达到某种交际的目的。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培养交际能力,尤其注重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生活作文目标是作真文与做真人的统一,生活作文研究必须树立做人与作文的协调统一的目标,以期达到生活与写作的同步前进、协调发展,最终为达到生活教育理论求真人的目标服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文的习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时地以“我手写我心”;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探索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作文教学的策略。
    5、生活作文指导课与作后评讲课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6、构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相评价,教师家长评价。
    五、研究的主要策略
    1、致力于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与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我们的首选策略是通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通过生活作文的研究来丰富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才是深入的实践,没有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的生活作文实践是难以奏效的。
    2、牢固确立作文教学的生活本源观——所谓“本源”,是指事物产生的根源。学生作文的本源是来自生活。“生活本源”,是指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是贯穿小学作文教学始终的主线。让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让学生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
    3、追求多种形式的生活作文表达方式,丰富生活作文的写作内容
    (1)“循环日记”——日记是作文的辅助形式,“循环日记”是作文的补充和延伸。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组长和组员,排列好先后顺序。每组同学合用一本日记本,依次轮流写作。每天轮一个人,写什么内容,什么体裁都由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加干涉。后写的同学要先当读者,认真阅读自己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写上“评语”。然后,再做作者,也写一篇日记做交流。这样,每天都有若干个同学同时习作。轮到小组内作后一个学生写完后,就是“一轮回”。一轮回,一评比,评出班内这一轮的“最佳习作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是否顺畅。评出的优秀日记,每天都要抽空让小作者在班里朗读。之后,收入班级自办的《循环日记欣赏》,并向优秀刊物推荐发表。写“循环日记”可以使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使他们的眼睛和大脑迅速敏锐起来。 “循环日记”可以使学生健步踏入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可以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写作的轻松,协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画生活中的画,写生活中的事——手画、眼观、嘴说,可调动各种感官,有利于语言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一句话,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充满幻想和想象的内心世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抒发真情实感。多引导低年级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或者要他们走到社会上去,体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再用笔把他们记录下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一句,就写一句;能写几句,就写几句。对写的内容再配一幅漂亮的画。写得好,画得好,及时鼓励。“绘画写话”,学生喜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作文!
    (3)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写出精彩。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互相交流所得,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备、误解时的难过与愤慨……引导学生把这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开辟第二课堂活动阵地,“玩”出文章——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迎阳文学社,迎阳电视台、自然科学社,雏鹰广播站,兰花戏曲班等,学生们通过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的活动,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与感受,如果记下来,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生活的印记,生命的律动。
    (4)捕捉时机,即兴写作——抓住点滴灵感,尝试激情写作。
在生活中,永远会有新奇的事物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点滴灵感,尝试激情写作。每位学生自备课外练笔本,教师提倡学生自由表达,不规定内容,不规定题目,自由写作,个性表达,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学生们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让学生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诉真情”,从切身的生活中来,到缤纷的生活中去,让生活作文充满情趣。
    (5)利用互联网, 让习作插上翅膀——(作文过程是学生尝试使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他们对生活素材的描摹。)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大量阅读,进而提高作文水平。随着我校信息技术硬件装备的不断完善,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习作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已成可能。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起来,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4、加强生活作文指导课的研究。
    作前指导是学生习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储存,完成见闻、思想、情感等信息的输出。作前指导一是夯实表达基本功,即做到“能以妙笔绘春秋”,用扎实的训练提高写作技巧;二是要打开学生思路,调动生活积累,减少训练作文的“假”的因素,以激发动机,提高兴趣,促进生活作文的良性循环。此外,还要重视写中指导,除了传统的课堂巡视、个别指导外,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采用“现说现录”“现评现改”的“现场教学”新方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有说到写、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既让学生高效地掌握基本的习作知识与技能,又真切地体会到了作文的轻松快乐,还完整地呈现了作文的过程与方法。这样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课应该是比较理想高效的。
    5、生活作文评讲课的研究
作后评讲是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作文评讲必须体现发展性,通过评讲发展学生的认识和表达生活的能力。通过评讲,解决本次作文的普遍问题,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可以先示范评改,然后集体尝试修改,再由每位学生作自我评改,让学生们逐步养成“推敲”的作文习惯。
    6、生活作文批改方法的研究。
生活作文坚持“学生是作文批改的主人”的观点,研究改革批改方法,切实提高作文批改的效能,克服“教师批得累死,学生无动于衷”的弊端,变教师埋头苦批为学生互批互改,变书面集中批改为分散轮流批改,变统一要求批改为分层批改。同时,我们鼓励每个学生阅读批改,小组讨论批改。让学生懂得: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7、师生共同开展“大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教师要读读文学作品,增强文化底蕴。要求孩子们读的书,教师首先要去读一读,真正成为孩子们阅读、作文的引路人。
    8、教师要养成写下水文的习惯。一方面,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们的专业成长,让师生在课题研究中共同成长。
    9、家校携手,形成合力。教师还应该多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多给予孩子参与家庭生活活动的机会,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公园、工厂、乡村、田野……教师甚至可以把此项活动作为回家作业布置给学生及家长,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社会、自然中去,感知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样,我们的生活化作文才会走到一条光明大道上来。
    六、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实际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以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人的发展。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当然也是学习的主人。生活作文强调学生是作文的主人,在作文指导、评讲、批改中,学生都是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真正成为主人,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3、开放性原则。针对以往作文课堂封闭、作文内容封闭、指导和批改封闭、训练手段封闭、习作心理封闭等弊端,在实施这一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开放教师的训练观念,拓展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开放心境,内容上注重时代性、社会性、教育性,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形成开放性的作文教学渠道。
    4、因材施教原则。人与人之间不仅先天遗传有别,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要让作文教学生活化,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目标分层、命题分解、教学分档、指导分类、评批分度、修改分次”,使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5、愉悦性原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愉快地教,学生才能愉快地学。教师要通过丰富生活内容帮助学生搜索和提炼写作素材,用富于感染力的教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艰苦的写作过程中,体会到表达的乐趣,师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共同体验教与学的美感和愉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6、发展性原则。生活向前发展,作文也向前发展。发展性是生活作文的原则之一。作文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7、和谐性原则。生活作文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别强调学生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和谐发展,生活作文也正是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表达的统一。
    七、研究方法
    1、现状调查法:课题组教师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授课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找出对策。
    2、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3、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4、个案研究法:树立作文优秀的典型,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八、研究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05年9月~2006年1月)
    (1)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并申报立项。
    (2)落实课题组织人员,分析教师、学生作文教学现状。
    (3)组织课题研究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方案的内涵。
    2、中期实施阶段(2006年2月~2007年8月)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主要工作安排:
    (1)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逐步构建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2)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如问卷调查、课题研究课、教学沙龙、教学竞赛等。
    (3)做好中期阶段分析总结工作,并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3、后期实施总结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
    (1)根据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的实验方案,继续做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作体系。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2)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学生作文集《迎阳花蕾》;教师论文案例集《教科苑》等)。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1、课题研究网络
    学校的行政领导为整个实验的指挥系统,做好计划决策、组织指挥、调节控制工作。教导处为实验的参谋管理系统,做好组织实施、协调控制、检查反馈、总结推广等工作。课题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努力实施课题计划。
    2、课题研究组织      
    组 长:朱文宝
    组 员:全体语文老师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09:56 | 只看该作者
《听音乐想象作文》课题研究成果汇编




主编:王玉恩
山东枣庄师范附小









贺成金,33岁,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就职于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天翼:35岁,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枣庄师范附属小学教学业务副校长,枣庄名师培养人选,枣庄市骨干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参与编写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主编并出版了《听音乐想象作文参考曲目》音乐光盘。30余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发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子课题——《小学环境德育的深化研究》的课题已圆满结题。


侯晋超 :37岁,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中国教育学会实验研究会会员,枣庄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副秘书长,枣庄市教学能手。枣庄市小学语文过渡教材编者。20余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现任职枣庄师范附属小学教导主任。




琴瑟文章
——《听音乐想象作文》课题研究成果汇编

主编:王玉恩
李天翼

副主编:侯晋超
殷惠

编委:杜益勇
孙守民 邢丽 于伟利
褚鹏
周利 赵凤艳 张成玲 刘媛媛



枣庄师范附属小学

目录

引言/王玉恩
理论研究
1.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侯晋超
2.实验人员调整申请书
3.成果鉴定书
4.结题报告/侯晋超
实践探索
1.活动掠影
2.案例精选
龟兔赛跑/刘媛媛
鸟 儿 的 心 声/于伟利
鸭子拌嘴/周

听音乐想象作文/孙守民

空山鸟语/邢莉
泉涌流思
——《牧童短笛》教学设计/殷 惠
听音乐编故事/杜益勇
3.习作展台
勇敢的小青蛙/李瑞文
空山鸟语/赵源野
空山鸟语/姚帅
战马奔腾/宋昱漫
鸟儿的呼声/刘晓林
雨中的小青蛙/高瑾
雪儿/王旋
小青蛙/刘抒妤
小青蛙/周玉洋
小青蛙/韩家怡
龟兔赛跑/李维浩
4.学生手抄报
5.实践悟语
永远的彩虹桥
——《听音乐想象作文》实验有感/殷惠
静听神驰细思量/邢莉
情动而辞发/孙守民
音乐、作文共绽放/于伟利
文以乐辅,乐为文用/杜益勇
成果摘登
1.经验共享
课题的再思考/枣师附小听音乐想象作文课题组
音乐与听音乐想象作文/李天翼
和音乐面对面/李天翼2.文苑留香
发表文集

《苗岭的早晨》习作设计/贺成金
浅谈听音乐想象作文/侯晋超
让音乐飞扬课堂/殷惠
听音乐“鸟儿的心声”写想象作文/于伟利
求异 创新
——听音乐写《赞美母爱》作文教学设计/邢莉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10:56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作文习惯良性循环形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09-09-19 浏览: 24  收藏到:    字体设置: 作者:
《小学生作文习惯良性循环形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由MyRain.org编辑收集整理,除MyRain注明原创文章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需要论文或者其他文章请联系我们,我们有专门的硕博和部分专家学者,多年的写作经验,文章的质量有保证。请先将您的题目、专业、字数等内容告诉我们,稍后将会有该领域的专家联系您。

2009年09月17日

《小学生作文习惯良性循环形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教育理念,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良性循环的很好解释.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立足于“不教”,就得立足于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或者说立足于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学生一旦形成这种能力,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那么学生对作文便会产生兴趣,从学生学习的个性心理品质来看,这是他们作文习惯良好循环的起点.如果我们在小学阶段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并使他们逐渐养成一种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习性,那么学生写作文时咬着笔头苦思冥想的现象将大大改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低段年级的教师,更应该做好这个起点工作,积极的把学生引入到这个良性循环中.
对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通过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开始得到尊重,激发了兴趣,培植了自信,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自然会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始落实自主学习,落实读书、实践、写作,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索如何写好自己的每一篇作文;开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乐于发表个人的感受与见解,乐于写出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与发现,那么学生才能在作文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当然,小学生作文习惯良性循环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培养、逐步养成的过程,教师作为引领者,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这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更是学生能正常作文的基本条件.对学生作文习惯的培养,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这一良性循环的形成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这一研究注重的是对学生作文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在学生作文习惯良性循环的形成过程中,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为语文教育界所公认的.为使作文教学取得实效,一些教育专家、语文教师还开展过相应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江苏省杨中市八桥中心小学在对“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后,提出: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应从“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真文’习惯”、“修改习惯”等的养成入手,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11:4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的李凤敏老师在经过自己多年的实践后认为,学生的作文习惯是他们在长期练习写作时养成的作文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要培养他们“心口如一”、“勤于积累”、“善于观察”、“自觉练笔”、“富于想象”、“注重修改”等能力.李老师认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后,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才能持久.
纵观当前对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大多数研究者是从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入手来展开的,注重的是对学生在作文中,内在经验的养成与生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情感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中,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是学生作文能力有效提高的关键,也是作文习惯良性循环形成的核心所在.如果我们把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看成是一坛美酒,那么,扎实的作文能力应该是水和米,而他们的情感则是做酒中不可缺少的发酵剂.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形成,是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通过对学生作文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对作文的兴趣,在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继我校在对省级立项课题“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后,提出的又一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的界定
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它是后天获得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后,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作文习惯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长期训练而获得的一种行为或倾向.,小学生作文习惯的良性循环,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反映,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并呈螺旋上升的趋势.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注重的是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从而达到对学生作文动机的激发和对作文兴趣的培养,通过学生自身作文方面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从而有效克服自身在作文过程中的困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水平越高,学习兴趣就越稳定;外界刺激越强烈,形成习惯的强度越大、速度越快,抵抗消失的能力也就越强.
针对这一规律,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研究:
1、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习惯的途径探索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12:22 | 只看该作者
2、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生活积累习惯的途径探索.
3、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作文习惯养成之间的关系.
4、情感在小学生作文习惯养成中的作用探索.5、在各学科中,如何渗透对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
(二)研究预期目标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过分注重对作文立意、结构等的分析,过多进行机械、重复的所谓作文技巧的训练,老师主宰教学过程,“牵着学生走”的作文教学,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削足适履”式的作文方式,逐渐淡出语文课程.
——加强对学生在作文中情感作用的引发,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形成学生作文习惯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发展.
四、研究课题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实验时间:三年(2009年9月—2012年7月)
第一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设计方案,查阅资料,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2010年1月—2012年1月)开始实验,并初步形成经验.
第三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在深化初步实验的成果上,形成理论.
(三)实验组成员及具体分工:
组 长:陈汉祥:
副组长:张朝霞: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作文习惯养成之间的关系.
范颖盈: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生活积累习惯的途径探索.
成 员:胡建成:在各学科中,如何渗透对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
谢鉴红:情感在小学生作文习惯养成中的作用探索. 凌芳丽: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习惯的途径探索.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热诚学校是绍兴市东浦镇中心校本部,系省级农村示范小学和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教学改革和实验是本校办学的一个宗旨,本课题的开展,将为本校增添光辉的一页.
——热诚学校有教改的历史,是徐锡麟创办的百年老校,五十年代是省级劳动教学示范基地,六十年代朱德芬的融化识字法在省内外颇有影响,八十年代学校的全方位识字教学法是省级课题,在市县内有一定的影响.二零零三年省规划课题《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经过两年的研究,现已圆满结题,并荣获“绍兴市二零零五年省规划课题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作文教学的研究,本校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浓郁的氛围,这些因素,为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与实验的教师事业性强,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有改革创新的锐气.组长陈汉祥是东浦镇中心校副校长,本科学历、小学语文中学高级教师,绍兴市名师培养对象,绍兴市市属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组织过“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和“基于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错别字现象的研究”、“小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等省、市、市属级课题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能力,尤其在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著《生活·个性·创造》(由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表过《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准确地运用语言》(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02、2)、《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途径探索》(发表于《作文教学研究》2003、8)、《形象思维让学生在诗心的张扬中展开想象的羽翼》(发表于《作文教学研究》2004、7)、《如何利用区域文化促进作文教学》(发表于《作文教学研究》2005、7)、《情感在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发表于《作文教学研究》2006、1)、《由抛秧所想到的……》(发表于《绍兴教育》2006、3)等多篇有关作文教学的论文,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获第二届“面向新世纪”全国小学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基于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及对策研究》(获绍兴市二零零五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指导学生作文数百篇发表于全国少年儿童作文刊物上.田鲁萍老师是镇高段语文学科大组长,大专学历,多次参与本校的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其他五位教师均为学校语文教学骨干,具备较强教改实验能力.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12:53 | 只看该作者
(本课题已于2006学年立项为“绍兴市教育科学2006学年规划课题”)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13:44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5年10月1日


    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方案,我校“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课题由“写作个性化与口语表达个性化”和“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两个子课题组成。课题研究坚持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以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核心,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特别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与实验工作,争取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概念化、成人化、功利化、抄袭、杜撰等现象,解放中小学生的个性、思维、情感,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要致力挖掘教师潜力,发挥教师口语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个性特长,帮助教师成长为有特色的教师,最终达到教师作文教学个性与学生写作个性充分发挥的有机结合,实现师生同步发展,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可行之路。

一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组织机构:
组   长:孔文东校长
副 组 长:黄黎明副校长  
执行组长:陈国胜
组   员:梅建夫  王永权  曾小英  林小慧  区俊辉
      石 淳  吴晓宝  吴丽芝  叶满莲
(二)、成员分工:
1、组长孔文东为本实验课题的总策划人,主要负责课题实验的总体规划、整体指导与监督工作,为实验的开展积极创设条件,确保课题实验的经费等基本保障。
2、副组长黄黎明为本实验课题的主要业务主持人,主要负责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方案、计划的制定,对实验过程进行必要理论指导,及时检查与监督实验的开展进程等工作。
3、执行组长陈国胜负责课题实验的具体操作指导、协调等工作,及时总结实验进展情况,做好信息反馈与实验资料的积累存档工作。对内为实验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对外做好实验开展的联系工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设良好的条件。

4、组员分为两个小组,各负责一个子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工作:
(1)、第一小组:由小组长石淳,组员吴晓宝、吴丽芝、叶满莲四位教师组成,具体负责“写作个性化与口语表达个性化”子课题的实验操作工作。
(2)、第二小组:由小组长梅建夫,组员王永权、曾小英、林小慧、区俊辉五位教师组成,具体负责“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子课题的实验操作工作。

二  实验对象

(一)、“写作个性化与口语表达个性化”:本子课题的实验对象为一至三年级开展“学法指导”实验的班级及一年级“双语”实验班的学生,共有四个教学班的学生参与实验。
(二)、“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本子课题的实验对象为四至六年级开展“学法指导”实验的学生,共有四个教学班的学生参与实验。
(三)、衔接问题:三年后,“写作个性化与口语表达个性化”子课题结题后,学生继续参与“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子课题的实验。
三  研究过程活动安排

本课题实验总周期为六年,由“写作个性化与口语表达个性化”和“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两个子课题组成,两个子课题的实验分别安排在一至三年级和四至六年级进行,实验周期各为三年。“写作个性化与口语表达个性化”子课题结题后,该实验班学生将继续进行“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子课题实验。课题研究过程的具体制度如下:
(一)、研讨制度:
1、课题组成员应积极参加中央教科所、区教研中心等组织的各种探讨学习及年会等活动,把握实验方向与重点。
2、研讨活动分为集中研讨与分组研讨共四种形式,一般情况做如下安排:
(1)、每学年由学校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邀请有关专家,到校举办一至二次专题讲座并具体指导实验的开展。
(2)、每学期由课题组组长或副组长牵头,组织子课题实验组成员及学校语文教学骨干,集中开展两次课题实验进程研讨活动,主要是进行实验过程计划的设计,实验的理论指导及实验的阶段性总结,提高实验实际效益,确保实验整体规划的落实与实验的顺利开展。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14:21 | 只看该作者
(3)、每月由执行组长牵头,组织两个子课题小组成员,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学习本课题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经验,小结本校实验的经验与教训,协调两个实验子课题相互之间的衔接与促进问题,确保实验在正确的指导下前进。
(4)、每月由小组长牵头,组织两个子课题组成员分组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实验的操作水平与效益,并努力争取形成理论认识,不断丰富实验的内涵,使实验更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备课制度:
1、课题组要建立、健全备课制度。本实验课题组的备课分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两种主要形式。
2、实验教师要紧密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子课题实验目标与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认真撰写好教案
3、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重点是从整体规划上解决两个子课题的衔接与配合问题。
4、两个子课题组隔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重点是做好本子课题的具体教学实验设计,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5、实验教师要对备课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如实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并努力建立起本实验课题的备课资源库,提高实验的层次。
(三)、观摩制度:
1、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一次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现两个子课题实验的成果,展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
2、学校每学期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开展一次讲故事、专题演讲、现场作文竞赛等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推进实验进程,展示学生个性化发展风采。
3、每月由文学社负责出版一期专刊,刊登实验班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教师的点评,为师生提供发挥个性特长的舞台,以点带面,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
4、条件成熟时,举办对外的教学公开观摩、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推广实验的成功经验,提升实验的实际价值。
(四)、交流制度:
1、根据中央教科所及区教研中心的安排,积极参加相关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努力丰富知识,提高实验能力。

2、实验教师坚持每月一次经验交流活动,实验班学生坚持每学期一次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3、每学期在语文科组进行实验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并虚心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努力改进实验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实验的效益与推广价值。
4、主动参加其他课题实验学校的相关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每学期争取与有关课题实验学校进行一次实验专题交流活动,在相互学习中推进实验进程。

四  课题结题与验收安排

(一)、本课题结题分为两种形式:
1、两个子课题的实验周期各为三年,即2002—2005年,在实验周期中间进行一次中段总结,三年实验结束时,于2005年进行子课题结题总结。
2、总课题实验总周期为六年,即2002—2008年,在“写作个性化与口语表达个性化”子课题结题后,实验班学生将继续进行“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子课题实验,一年后进行中段小结,三年实验结束时,于2008年进行课题的整体结题总结。
(二)、验收安排:
1、验收时间:
(1)、子课题申请结题验收时间:2005年。
(2)、总课题申请结题验收时间:2008年。
2、结题验收步骤:
(1)、由课题组组织实验教师收集、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总结实验经验与教训,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将之初步整理后报学校课题组。
(2)、学校课题组组织力量撰写课题实验结题报告,做好实验资料的整理与存档工作。
(3)、学校课题组邀请罗湖区教研中心教研员等专家进行指导,总结成功经验,深化认识,提升实验的理论层次与推广价值,完善实验结题报告。
(4)、将结题报告及实验相关资料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总课题组,申请验收工作。
(5)、收集、出版有关《实验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及《师生个性化作文集》等,充分展示师生个性特点。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15:11 | 只看该作者
(3)、每月由执行组长牵头,组织两个子课题小组成员,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学习本课题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经验,小结本校实验的经验与教训,协调两个实验子课题相互之间的衔接与促进问题,确保实验在正确的指导下前进。
(4)、每月由小组长牵头,组织两个子课题组成员分组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实验的操作水平与效益,并努力争取形成理论认识,不断丰富实验的内涵,使实验更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备课制度:
1、课题组要建立、健全备课制度。本实验课题组的备课分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两种主要形式。
2、实验教师要紧密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子课题实验目标与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认真撰写好教案
3、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重点是从整体规划上解决两个子课题的衔接与配合问题。
4、两个子课题组隔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重点是做好本子课题的具体教学实验设计,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5、实验教师要对备课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如实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并努力建立起本实验课题的备课资源库,提高实验的层次。
(三)、观摩制度:
1、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一次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现两个子课题实验的成果,展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
2、学校每学期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开展一次讲故事、专题演讲、现场作文竞赛等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推进实验进程,展示学生个性化发展风采。
3、每月由文学社负责出版一期专刊,刊登实验班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教师的点评,为师生提供发挥个性特长的舞台,以点带面,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
4、条件成熟时,举办对外的教学公开观摩、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推广实验的成功经验,提升实验的实际价值。
(四)、交流制度:
1、根据中央教科所及区教研中心的安排,积极参加相关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努力丰富知识,提高实验能力。

2、实验教师坚持每月一次经验交流活动,实验班学生坚持每学期一次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3、每学期在语文科组进行实验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并虚心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努力改进实验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实验的效益与推广价值。
4、主动参加其他课题实验学校的相关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每学期争取与有关课题实验学校进行一次实验专题交流活动,在相互学习中推进实验进程。

四  课题结题与验收安排

(一)、本课题结题分为两种形式:
1、两个子课题的实验周期各为三年,即2002—2005年,在实验周期中间进行一次中段总结,三年实验结束时,于2005年进行子课题结题总结。
2、总课题实验总周期为六年,即2002—2008年,在“写作个性化与口语表达个性化”子课题结题后,实验班学生将继续进行“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子课题实验,一年后进行中段小结,三年实验结束时,于2008年进行课题的整体结题总结。
(二)、验收安排:
1、验收时间:
(1)、子课题申请结题验收时间:2005年。
(2)、总课题申请结题验收时间:2008年。
2、结题验收步骤:
(1)、由课题组组织实验教师收集、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总结实验经验与教训,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将之初步整理后报学校课题组。
(2)、学校课题组组织力量撰写课题实验结题报告,做好实验资料的整理与存档工作。
(3)、学校课题组邀请罗湖区教研中心教研员等专家进行指导,总结成功经验,深化认识,提升实验的理论层次与推广价值,完善实验结题报告。
(4)、将结题报告及实验相关资料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总课题组,申请验收工作。
(5)、收集、出版有关《实验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及《师生个性化作文集》等,充分展示师生个性特点。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6:15:47 | 只看该作者
五  经费及其他保障

(一)、经费保障:学校保证为课题实验提供正常的经费开支,如参加中央教科所、罗湖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学习与年会活动,邀请专家到校开讲座,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活动,购置实验必需资料等开支。
(二)、其他保障:
1、学校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领导保障,学校课题组对实验全过程进行规划、指导、检查与监督。
2、学校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师资保障,选择具备较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语文骨干教师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保证课题实验质量。

3、学校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教学设施、设备保证,如提供实验活动场地、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等。

附:《“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实验方案》。




                              深圳市桂园小学课题组
                   执笔:黄黎明                 
                                               2002年11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1:36 , Processed in 0.1906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