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象公会:钱钟书输给了工业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4 20:1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象公会:钱钟书输给了工业党
2014年01月04日
来源:大象公会 作者:潘游






(作者 潘游)“破镜重圆”是个进入中国成语千余年的典故,而钱钟书或许是质疑它的第一人。钱钟书先生摔镜的结论固然对解析“破镜重圆”典故并无实际价值,但它至少还算一桩文坛佳话。


(作者 潘游)“破镜重圆”是个进入中国成语千余年的典故,而钱钟书或许是质疑它的第一人。
钱钟书曾读到宋书《太平广记》中《杨素》记载的破镜重圆故事,由于家中“旧藏古镜十数枚”,突发好奇心,看看古代铜镜能否轻易打破。因为“所见汉、唐镜皆铜铸”,又有把玩古镜的实际体验,钱钟书认为铜镜绝非隋代笑话集《启颜录》中“堕地分二片”的“壁上镜”那般脆弱。
怀疑古人描述真实性的钱钟书,遂取出自己收藏的古镜“一一掷诸地”。结果,十数枚镜子“了无损裂”。体验到颠覆快感的钱钟书,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读书笔记写入卷帙浩繁的《管锥编》中。为表示谦逊和审慎之意,钱钟书特地补充道:“疑冰莫涣,当见博古或博物者而叩之”。
“摔镜”体现了钱钟书先生的实证精神。只是,中国古代的铜镜是否如钱钟书先生所言,是很难被打碎的呢?这个问题认真解答起来,远不能用是否可以被摔碎这么简单。

中华书局1978年版《管锥编》(全五卷)

铜镜的配方问题
铜镜其实是青铜镜,至少迟自春秋起,古代中国工匠都会在铸镜时配以锡等其他金属。他们很早就掌握了铸造青铜器物时,不同金属配比物理性能有别的规律,根据器物的用途选择不同的金属配比。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第一部手工业工艺技术典籍《考工记 六齐》有云:“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里反复提到的“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铜。而这里的齐通剂,是剂量、配比的意思,而“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说的便是铜镜的合金配比。
不过,现代的考古学家和金相分析专业人员对“金锡半”有着多种不同的语义理解,但无论是哪种配比,铜镜都不可能是按“金锡半”这个说法铸造出来的,因为它会脆到缺乏实用价值。因此学界普遍认为,“六齐”只是一种写意的描述,在古代并不用于指导生产活动。
实际上,从战国起至唐代,铜镜所用合金中的含锡量一直稳定在18-26%之间。不仅是因为该比例下铜与锡“合两柔而为刚”,强度硬度都较高;同时铸出的合金镜子,经研磨后镜面颜色洁白,也易于映照成像。
在铜矿贫瘠的中国,青铜镜很长时间是有闲阶级可以显示身份的珍藏,实用功能之外,不厌精雕细琢。到了宋朝以后,湿法冶铜技术开始大规模运用,铜的供应增加,普通百姓购置铜镜变得不再特别困难。同时,精美瓷器的崛起,使有闲阶层可收藏及把玩的小型物件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的青铜镜不再受到特别垂青。

精美的唐代铜镜

由于铜镜摆脱了审美、斗富上的额外功能,人们更注重其经济耐用方面的表现,所以宋代及之后的铜镜生产者,将配方改为低锡合金。锡含量大多维持在5%-7%的水平上。曾著有《岩窟藏镜》、并奠定了古镜研究的民国文人梁上椿先生认为:“镜质成分,宋以降含锡量减少而铅分增多,完全为易于铸造。”
低锡合金会析出Cu31Sn8为基础的固溶体,质硬且脆,其色青灰。不但强度降低,由于改变配比后在铸造时体积收缩稍大,曾经精美绝伦的镜背花纹也大大简化。不过,强度和成像问题,能够用镜面镀锡、表面热处理等被命名为“开镜”的工序挽救。

“开镜”后的镜面

那些易碎的铜镜
无论是高锡还是低锡铜镜,使用一段时间后,闪亮的镜面不免氧化而黯然失色,此时就需要重新磨亮。磨镜在古时是个专门的行业,甚至在清末民初,与外交通不便、未能引入玻璃镜的一些地方,还可看到磨镜人挑着行头走街串巷。在古代制镜业的巅峰时期,铜镜颇为轻薄,唐代铜镜甚至有仅厚0.5毫米者。而这样的铜镜磨得多了,自然越来越薄,薄镜坠地碎裂并非不可能。
一枚在湖北鄂城出土的铜镜,就被发现有碎裂之后重新修补的迹象,而它最厚处达到4毫米;2007年,CCTV《艺术品投资》栏目在民间寻宝活动中评选“十大宝物”。一面留存在民间藏家手中的战国青铜镜,可能保养不当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有些氧化。展示环节中意外坠落在地,这面据称曾被陈逸飞出价100万美元的铜镜当场四分五裂。

破裂的青铜镜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青铜镜质量低劣倒退的特殊时代。——隋代笑话集《启颜录》中的堕地而碎和“破镜重圆”的典故,都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铜镜与前代相比铸工低劣,形制上异常小而薄。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20:12:59 | 只看该作者
南朝时期工艺倒退,不仅只是长期战乱破坏了技术传承积累的缘故,更重要的原因是严重缺乏铜料。晋室衣冠南渡后,长江中下游的传统铜矿产区产铜量都大幅减少,且程度越来越严重。在破镜重圆典故发生不到一百年前,南齐武帝曾命令重新开采汉文帝宠臣邓通的旧铜山,以解决铜荒问题。由于旧矿地处巴蜀,成本高而产量有限,之后不了了之。五十年后的梁武帝时期,竟下令尽罢铜钱,改用铁钱。
中国考古专家曾在湖南省长沙市的梁、陈时期墓葬中发现过直径只有125px的小型铜镜,在江西省赣县发现的同时期墓葬中,甚至还有直径仅为82.5px的小铜镜。有这样的特殊时代背景,破镜重圆的主人公陈朝乐昌公主所用铜镜估计也难免遭遇偷工减料。

破镜重圆: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重逢

即便皇室用品不会在质量上打折扣,但由于“破镜”并非无意,且典故中并没有交代公主及其丈夫是如何将铜镜打破的。因此钱钟书以铜镜掷地方式验证,本身就未必严肃。他认为破镜“非有削金铁如泥利器不办”,但是,公主的仆人们或许用的就是“利器”呢?
钱钟书出身自无锡豪族,家中所藏铜镜自然不会是工艺低劣,养护不当的次品,且流传至今已通过了许多考验,本来就存在考察样本上的偏差。此外,“破镜”仅仅是独发事件,去考证“铜镜能否容易打破”并无普遍意义。
破镜重圆的墓葬文化
“破镜重圆”故事本身是否真的发生过?今天史学界对此仍存争议,但故事中“重圆”要素,则脱胎自久远的墓葬习俗。
所谓“一物分葬”的习俗,是有意将一件完整的器物分为两半,并分别葬在夫妻的两个墓葬中。距今3300年的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就出现过。该地两处墓葬中,分别出土过一件彩陶壶的口、颈部和同件彩陶壶的腹部及底部,各部分经过拼接后,恰是一件完整的彩陶壶。从两墓所葬的骨骼分析,一为男性,另一为女性,且两者年龄相仿,推测可能是一对夫妻。
“破镜重圆”寓意即肇始于此。而铜镜又能为“一物分葬”带来更多新的寓意。沈从文在1949年后的压抑岁月中远离文坛,潜心文物研究,依据多枚有“见日之光,长毋相忘”铭文的铜镜推断:西汉初年的社会,已经开始用镜子作男女间爱情的表记。因此,铜镜不仅在生前相互赠送,以作纪念,在身后也可以用于“一物分葬”。1956年在鄂州发掘出的两座南朝时代的古墓证实了这一点:出土文物中便有分在两墓却可完美拼合的铜镜残片。
学界对“破镜”能否作为“一物分葬”葬俗的表征,最初十分谨慎。偶然在墓葬中发掘出的残片,一直无法排除盗墓者毁坏或自然灾害的可能。直至恰能严丝合缝的铜镜残片大量出土,且分布范围包括河南、广东、安徽、江西等地,墓葬跨越的历史年代涵盖西汉、东汉、唐、宋、清代后,这个判断才建立起来。

2003年,安徽省怀宁县两座唐代墓葬中各清理出土一枚半面铜镜,可完美拼合

“一物分葬”体现了后人希望前辈可通过破镜于阴间再相识相聚,永续爱情的愿望。习俗的形成来自教化影响,《中庸》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存,孝之至已”。《荀子 礼论》也有论述:“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
按儒家经典的论述,夫妻合葬是“事阴如事阳”观念的最好体现之一。但夫妻同穴合葬,很多时候在真正实行起来会有诸多困难。例如合葬时若打开逝者的坟墓,在传统观念中这无疑会扰动先人,而看见死者腐烂的尸骨,则会再次伤害死者后人的感情。这时,破镜分置成为变通处理的选项之一。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成书于1970年代,资料依赖于多年深厚积累,他摔铜镜时,当不知鄂州出土了被分葬的铜镜,而学界承认“破镜”是“一物分葬”葬俗,亦晚于《管锥编》。所以,钱钟书先生摔镜的结论固然对解析“破镜重圆”典故并无实际价值,但它至少还算一桩文坛佳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8:36 , Processed in 0.1294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