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馆藏文献采访的质量控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17:2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馆藏文献采访的质量控制
2009年04月  来源:《教育》旬刊
  文献采访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发挥。如何合理利用经费,购买学术价值高、内容新颖、能切实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是每一位采访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影响文献采访质量的因素
  1.图书出版现状
  出版发行是图书馆文献采访的上层环节,出版发行业的整体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献采访的质量。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近五年来,图书品种每年以5%~10%的速度增长。图书出版市场的空前繁荣对图书馆来说,有更多的采访选择,但由于一些出版社趋于经济利益,存在交易书号、盗版、虚高定价等不良现象,导致图书价格持续上涨,高质量的专业图书出版有限、收集困难,假书、伪书盛行。
  2.采访人员素质
  采访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信息收集能力、业务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到文献采访质量。图书采访计划不合理、经费配比不科学等,都会严重损害馆藏文献质量。
  3.经费投入
  经费问题一直是影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原因。经费不足,必然导致采购量、采访面、采访渠道减少,文献采访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会受到影响。经费不稳定,如有些藏书基础较差的馆为达到评估标准,在短时间内大量购书,易造成无序采选、浪费经费等现象,严重影响文献采访质量。
  4.图书供应商
  由于图书馆文献需求品种较多,不可能由一两家出版社满足,文献采购主要依托图书供应商。出于控制成本、防止腐败等因素的考虑,高校图书馆选择图书供应商多采用招标方式。虽然图书采集费用降低了,但采购范围和方式由此受到一定局限,图书的品种、数量不一定能充分保证,造成某些读者需求的图书缺藏,一定程度上影响馆藏文献质量。
  文献采访质量控制的策略
  1.确立合理的馆藏规划,科学配比购书经费
  科学的馆藏发展规划,使文献采访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可行,是文献采访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图书馆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发展方向、专业设置及读者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文献采购制度和周密的采访计划,科学规制经费配比数额,保证馆藏文献的良好质量。
  例如,我院现设有文、史、哲、法、理、工、管、教育8大门类,共30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涵盖了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其中人文地理学、计算数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古代文学、自然地理、国民经济学、音乐学、课程与教学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校级重点学科。这些重点学科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带动其它学科的快速发展。我院图书馆馆从馆藏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灵活掌握采购原则。对重点学科、科研课题涉及的文献全面系统收藏,对基础学科文献收藏突出读者需求,侧重收藏同学科教育相关,应用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书籍,从而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质量良好的藏书体系。
  2.采用灵活的采购方式,切实丰富馆藏资源
  当前图书文献市场复杂纷乱,图书质量良莠不齐。鉴此,我院图书馆改进采访策略,拓宽采访渠道,针对图书类型的不同,灵活选用书目预订、出版社书目补缺、现场采选等各种采购方式采选图书。
  ①书目报订。对专业性很强的图书以及散见于各类图书目录的地方版、大学版图书,我院图书馆主要采取书目报订方式,由学科带头人和一线教师圈选推荐后购买。
  ②现场选书。由于现采有更高的直观性和时效性,从2004年起我院图书馆逐步加大图书现采力度。对新成立学科专业图书、时效性较强的图书、英语四六级用书和考研用书等类书籍,多采用现采方式选购。由图书馆招标选择技术实力较强、服务水平高、有较高信誉的若干书商进行合作,按照文献采选比例和数量,组织学科带头人和一线教师实地采选图书。由于教师处于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对图书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有较强的鉴别能力,由他们亲赴现场采选图书,所选图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既保证了所需图书的快捷采选,又保障了入藏图书的良好质量。
  3.制定规范的采访程序,严格控制采访质量
  为确保图书采访质量,我院图书馆制定了严格细致的采访程序,采取责任到人、层层检查的全方位质量控制措施。从采访数据收集、查重、整理,到图书拆包、清单核对、验收、交接等工作都有规范严格的操作程序。
  ①双向选择收集预采书目。图书馆馆收集图书预采目录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书目报及大型供货商、出版社提供的图书目录;另一种是教师和学生推荐的书目。为科学采选,我院图书馆还通过网络征求读者意见、定期走访读者、召开读者座谈会、开展读者问卷调查、分析流通借阅情况等方式,全面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及时调整购书思路。增加对英文版文学作品的采选,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外语阅读能力;增加对各类教学参考书、培训辅导书,注意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各层次教科书的积累;增加各专业考研、考级类图书和辅导资料;增加社科类图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原著的采选;多方购置与各专业相关的大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等,大大提高了文献采访质量。
  ②专业教师圈选预采目录。教师是图书馆的高层次用户,将预选书目交给一线专业教师圈选,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读者真正需求,采选出适合读者需求的图书,更好地完善图书馆的馆藏分布。
  ③汇总查重书目。查重分为预采查重和现采查重两种情况。预采查重较为简单,采访人员将反馈的预采书目汇总,通过ISBN号、题名等多种方式在采访模块中进行查重;现场采选时,专业教师利用便携式数据采集器快速扫描ISBN号进行首次查重,采访人员将这些即时数据导入到Excel表格中,回馆后应按题名、责任者方式等再次查重,最终生成订购单。
  ④文献验收。新书到馆后,采访人员应严格拆包验收,逐件核对清单种数、册数、价格等,对误订、盗版、存在装订或印刷质量问题的图书退回书商,确保入库图书质量。
  总之,影响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文献采访质量的控制也是一项需要从多层面、多方位入手的系统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在科学规划和严格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信息视野,积极拓宽采访渠道,努力提高人员素质,科学规范地控制馆藏文献采访质量,使馆藏文献真正成为读者取之不竭、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4 18:44 , Processed in 0.1318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