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语文老师谈语文教学方法荟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8 13:5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著名语文老师谈语文教学方法荟萃作者:迎春花开


  
于漪老师:
    语文与生活同在。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局限在课本中,必然远离实践。一定要打开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

钱梦龙老师
   真正成功的语文老师,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内在功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辐射和渗透。
胡明道老师:
   所谓高效率的语文教学:第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要得到不断激发。教学过程紧凑、生动、热烈。第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吸收与表达的训练,知能共进。第三,教材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教学内容丰富、饱满。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而不仅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要:于无疑处设疑;于无趣中引趣;于点拨中探胜;于比较中鉴赏;于揣摩中获知;于辨析中识误;于发散中思维。

余映潮老师
    好的语文课应该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充满着诗意手法。语文课堂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成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试做,去进行,去完成。可以说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是高层次的教学境界,是语文教师近乎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是让孩子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


李镇西老师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带领学生学,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只做学生思想的“尾巴”。教师在课堂的对话与共享中发挥与其它参与者(学生)所无以伦比的“能力培养”、“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前提。


程翔老师:
   “热闹”和“虚空”不是课改的必须,更不是新课标的目的,诵读、理解、感悟、积累、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内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用相关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深化学生的理解,使课堂变得更加厚重。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扭转被动课堂的局面。


程红兵老师:
   有缺点的课才是真实的课,如果教学没有缺憾,那就是作秀了。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是语文教学风格的一大要素,它决定了一位教师与众不同的个人风貌和独特的教学创造力。语文教学要真正达成目标,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培养人,必须发展学生的人格。课堂教学要注重认知规律与美学规律结合的创造性运用,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态和美感多渠道地诱发,来诉诸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审美意识,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巧妙安排和编织,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智力内容与施教手段的审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

宁鸿彬老师:
   语文课堂上,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教师只要在“指导”上下功夫,在打开学生各个学习环节的“思路”上做文章。



李卫东老师:
   教学从实质上讲,是一种交往,对话合作,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性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陈军老师
   教育者应该是思想者,教育的力量说到底是思想的力量和思想感召的力量。语文教学实际上是语言教学,而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有强烈的人道、人性、人生、人格意向,所以,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的人文精神,以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悟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造就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共同从中体悟语言的妙处,掌握运用语言的本领。一堂好课,一堂有价值的好课,一定是充满问题的课堂,充满思考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善于、巧于提出问题的课堂。
郑逸农老师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深入到课文的语言中去,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语文教学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自主生成语文素养,自主走向精神成长,自主形成健全人格。
程少堂老师: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然具备三方面的特点:一是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二是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可爱的人;三是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存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等手段让人体验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课要教出情感美。一堂好的语文课会给师生的情感带来强烈的冲击,师生双方都被感动的场面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语文课应该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潘凤湘老师: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读书,以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因为读书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
高润华老师: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朗读来品尝语言的魅力,把握文章的意境,理解其中的诗情画意,感受蕴含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自身要学习语言,锤炼语言,不断提高语言修养,用美的语言粘住更多学生,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作者:spring2010aut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21:46 , Processed in 0.0960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