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仲的传说:从乡村田间走入学术殿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4 09:5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管仲的传说:从乡村田间走入学术殿堂

作者:阜阳日报记者冯启俊



   今年5月,省文化厅公示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颍上“管仲的传说”名列其中。令人称道的是,“管仲的传说”起源于管子故里今天的颍上县建颍乡管谷村一位庄稼汉,经过学术文化界的整理研究后,不仅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使历史名人管仲的故里之争得以厘清。

    关于管仲的传说在颍上有据可查就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文化部门在非遗普查时发现后,积极搜集、挖掘、整理、扶持,使“管仲的传说”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种田汉第一个用文字记录管鲍故事



    颍上县管谷村的农民冯传礼,痴情管仲研究20多年,在村子里由于他经常喜欢收集流传在老人口中的关于管仲的故事,村民嘲笑说放着好好的土地不侍弄,经常写那些已过去的事情,还能当饭吃。

    迄今为止,他是第一个用文字把管鲍故事记录下来的人,也是唯一一位痴迷研究管子的种田汉。

    1984年,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就开始对流传在村子里关于管仲的故事和传说进行挖掘整理。管谷行政村位于颍上县西北部十多公里的沙颍河湾套里,这里附近几个村子流传着关于管仲的大量故事,如管鲍分金的万杠头、射蛇让金的老荒沟及老雁墩等地名的由来和传说,而这些故事在当地上了年纪的人都能说出一二来。只要听说谁知道有关管仲的故事,冯传礼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缠着对方讲给他听才罢休。

    在挖掘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后,冯传礼开始思索,在管谷村为什么有这么多关于管仲的传说故事呢?他认为,大凡一个名人,其出生地必会有他活动的痕迹,而且这种痕迹会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在管谷村一带,至今还有管鲍不通婚的习俗。管谷村人世代传说,管仲“生辰八字”是“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他经过反复推算和考证,大胆认定管仲出生在公元前723年。戊午年即公元前723年,同年五月恰是戊午月,他1993年提出了管仲的出生年月。而在当时,管仲的出生年月还是一片空白。现代《辞海》记载管仲出生年月也是一片空白,仅记载管仲(?——公元前645年)。

    冯传礼还撰写了一些村民口述的故事传说,如《管仲的故事》、《射蛇让金的传说》、《老荒沟和管谷村的由来》、《从颍上县的传说看管仲出生地》等二十多篇文章发表。冯传礼的研究,得到了颍上县研究文史方面的专家认同,并称他为“管子迷”。



    文史专家写出《千古管相》



    “管仲的传说”经过系统化整理,得益于当地文史学家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现供职于颍上县政协的龚武。不久前,市“非遗”保护中心公布首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龚武和冯传礼同时被列为“管仲的传说”传承人。

    近年来,龚武运用《管仲的传说》文本的精华,进行多种文体的再创作,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管仲生于公元前723年》是根据《管仲的传说》的文学文本,转换创造而成的科学论文,是一次质的突破,获得重要成果,在国家一级社科期刊《管子学刊》发表后,形成著名的“管仲生年颍上说”,为目前主流管学界所认可。

    根据《管仲的传说》文本结合史料和管子研究,龚武还进行多方位的发掘、写作、传承,创作出大型十一幕戏剧剧本《千古管相》、相声《大话管子》等,近年来,他撰写有关管仲的论文、戏剧和曲艺等体裁的作品达50多篇、30多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06:07 , Processed in 0.2122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