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教授可以来 普通工人也欢迎
武昌实验小学敞开校门请“老师”
工程教授给小学生讲桥梁知识。
金融行家给小学生讲理财故事。
【学校的讲台,不再是专职教师的“专利”。只要在某一领域见长,家长都可以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传道授业”。两年来,武昌实验小学一直坚持开办“家长课堂”,把校门向家长敞开。
昨日,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谈到此事说:“这是学校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有益探索。”】
封闭的校门 开放的学校
武昌实验小学地处武昌司门口闹市。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进入该校一律实行严格登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对一般人而言,这扇铁门永远都是封闭的。
不过,每周一下午,总有几个特殊的人进入学校。他们不但出入畅通无阻,还可以走上某一间教室的讲台,为孩子们讲一堂课,孩子们的专职老师在一旁旁听。
他们的身份也不是很特殊,有大学老师、有银行职员、有警察、有司机,甚至还有卖菜的阿姨。他们讲的课,都是结合自身的专业或特长,专门给孩子们准备的。
“家长课堂”的“导演”——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说:“‘家长课堂’,已经在我们学校坚持了两年。两年来,我们有效地整合了家长的资源,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上小学讲台大学老师也紧张
近日,该校2A班教室内,一位名叫朱红兵的家长正在给孩子们讲《我们身边的桥梁》。
朱红兵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老师,儿子是这个班的学生。今年初,班主任老师给孩子们发了一张登记表,请愿意到学校讲课的家长登记。朱红兵身为大学老师,马上填了自己的名字和准备上的课名。
半个月前,朱红兵接到通知,请他到校上课。
“接到消息,我很紧张。”朱红兵说,这位多年给大学生上专业课的老师,为了准备一堂45分钟的小学课堂,花了一天多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制作PPT。
课前几分钟,2A班的班主任老师事先给孩子们介绍此节课的内容,朱老师则站在教室门外默默地准备。他说:“说实话,给大学生讲课相对简单,但给他们上课我从来没有试过,现在非常紧张。”
无独有偶,当天下午,还有另外几个班也在同时进行“家长课堂”。其中,3A班的“老师”是湖北电大的会计专业老师桂高山,她主讲的内容是《个人理财》;3B班的“老师”是武汉市交管局后勤装备财务处的警察颜希亮,他的讲课的内容是《交通安全记心间》……
记者发现,几位“家长老师”在事前显然都做了大量的准备,由于授课内容新颖丰富,他们的表现也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
课堂上,“师生互动”明显,课堂效果非常好,这让“老师”们信心百倍。警察颜希亮讲完课后说:“虽然为了这堂课准备了好几天,但是很值得。我觉得孩子们可以通过这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老师”来校上课,肯定都有一位特殊的“学生”,那就是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表现,让这些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非常自豪。桂高山的儿子肖维翰接受采访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自豪!”
工人也能“开坛授业”
“在‘家长课堂’,老师没有地位和工种的区别。只要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走上我们的讲台。”张基广这样定位“家长课堂”。
在副校长肖建萍的电脑里,有两份“家长课堂课程表”,分别是去年和今年的课程。
表格做得很漂亮,其中的课程设置更是琳琅满目:茶道、烹饪、书法、剪纸、摄影……在教育部门规定的课程中没有的课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家长课堂’,形象地说,就是让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我们邀请家长来当老师,请他们用自己的视觉,给孩子们传达更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肖建萍说,开设“家长课堂”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拉近孩子和家长的距离,让孩子们更理解和尊敬父母,同时,也能拉近学校和家长的距离,让家长更理解学校。
按照学校的规定,每个班级必须开办“家长课堂”,具体由每个班的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家长也可自愿报名参加,每学期的课程控制在4到8节。张基广算了一笔账,按照这个规模,全校每年“家长课堂”的总数接近400节,也就是说,全校将接纳400个国家课程外的课程。
文/记者 翁晓波 通讯员 徐仲书
图/记者李少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