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改新气象:“择校家长”回归家门口学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6 20:4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改新气象:“择校家长”回归家门口学校

作者:靳晓燕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6日-



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

  不挑选生源、不争抢排名的草根学校,能办好吗?当然能!
  2009年,上海首次参加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的PISA测试。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在科学、阅读、数学素养三大测试项目中均获世界第一。
  “正是一大批最普通学校的整体进步托举起上海基础教育的基准线。”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在日前教育部举行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案例系列通气会”上表示,上海高水平学生成绩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当,而相对低水平学生成绩则远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上海学校校际差异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高质量的教育。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有相当多家长对家门口的“好学校”视而不见,因为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校,有着骄人的学业成绩、分数排名。
  去年初,上海成立“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重点研究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如何走向优质的轨迹,以“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为目标,积极回应社会的热点难点。“我们主张每所学校都要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对学生终生的可持续的发展负责,学生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习,那么考试、检测分数的意义何在呢?”上海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组组长胡兴宏研究员表示。
  而新优质学校的家长们往往是从孩子每天的笑脸中、话语中感受到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变化,也感受到学校的确真是好,超出他们的预期。
  在项目的推进中,一大批普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的”办学理念,普陀区江宁学校提出“不一定第一,但绝对唯一”,杨浦区上理工附小提出“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虹口区实验中学则提出“把百姓的孩子高高举起”……在这些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特点的理念引领下,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围绕课程关照学生心灵成长的办学实践非常精彩,在区域内获得了一定的声誉。
  “假如我们的校长和老师还在千方百计地争抢生源以体现学校的教育水平,那么在一批新优质学校老师面前都将黯然失色。这些学校老师的所为是最接近教育本质、最接近育人本原的,因为他们知道教育面对着的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能够把这些孩子培养好,让他们接近和融入城市文明,就是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尹后庆动情地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3 19:59 , Processed in 0.1019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