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2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7 14:4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今日开通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5:03:00 | 只看该作者
孝南区小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战略问卷调查



一、关于您个人教学情况的介绍部分:

   1、你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入职以来的工作简历。现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或学校其它工作。在语文教学工作之外是否兼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每周课时量是多少。

   2、你所在的教学班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住地与学校之间距离(路程)分布、上下学的交通方式。留守儿童(或流动人口家庭)占多大比例。

   3、你从事小语教学工作以来,在哪些方面有过自认为较为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值得向同行推广介绍的教学经验?你目前在教学上最感困惑(困难)的部分是哪些?为什么?
   请你推荐一位你身边最熟悉的优秀小语教师同行,介绍一下他(她)不一定为人所知的工作业绩、业务探索。

    4、你在岗自修的情况介绍(订阅的报刊、自费购藏的书刊、自学读书、写作的基本情况等)。

   5、你的工余闲暇时间一般如何使用?在教学工作和工余闲暇与哪些同行交流较多?获得的启发较大?

    6、其它你乐于介绍的个人基本情况(如较为突出的个人特长等)。


二、关于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现状的分析部分:

   1、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习作教学的基本做法,并对本校/本班学生习作现状作些分析。

   2、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校本教研”、“教研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对其得失作些分析。
   你所在学区开展过哪些跨校的“域本教研”活动,主要做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认为目前区级教研活动是否频次过密?
    应该在提升学术质量、增强实效性、把握必要的评奖学术尺度、形成应有的工作节律和逻辑系列上作哪些改进?(请详细阐述)
   你认为目前我区小语教研的区级评奖学术标尺是否适当?(宽了还是严了?)为什么?可举例证之。

    4、若干年来,我区各小学、各语文教研组都编印过各种各样的文集(打印件),总数估计在数百册,所耗打印费也是相当不少的。
      若干年来,我区小语教师也向区、市教研部门交送过总数至少在千篇以上的论文、案例、教案、具规模的教研活动发言稿。
     请问,你看过这些打印件中的哪一些?看后受到过启发吗?试举例证之。
    假如将这些已录成电子文稿的各类文集、论文、案例、教案,教研活动会议发言稿全部上传《槐荫学苑》、《孝感教育科研网》或《教师之友网》等网站,想来应该使原创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发挥应有的交流实效、更大的社会效益,起到很好的学术交流作用。

    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少有老师将自己的这些电子稿上传到网站上,连向有关报刊投稿的情况也并不多见呢?区教研室去年组织过一次“零费用”的《小学语文、艺术课网络教研评优》活动,在近一年时间里,也只有不到50人参加,请问原因何在?

   5、请你介绍一下你校在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电子备课室的使用等方面的实况。
    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自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否会使用电子邮箱、QQ,是否会上网发帖跟帖交流,是否会制作电子课件等等)。

    6、你是否浏览过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创办的公益服务专业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
    请你对《教师之友网》的栏目设置、存帖质量、学术品位、网管风格、资讯服务能力作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

    你认为如果依托该公益服务学术网站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跨域跨校小学语文网络教研”工作有必要吗?为什么?有可能吗?为什么?

    你认为目前可以依托该网络平台先着手做哪些工作?你认为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担任该网站各栏目的版主?
    你乐意参与依托该网络交流平台的“课例讨论”、 “习作评点”活动吗?

   《教师之友网》一直设想义务为本土帖多质高的网络交流高手设立个人专栏,以此促进“教育网络人”之间的学术交流。请你推荐几位这样的“专栏作者”(可以列网名/非孝南教师同样欢迎)。

    你平日最喜欢浏览哪些教育类网站?为什么?

三、关于孝南区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发展战略构想部分:
     1、你认为“小语校本教研”、“域本教研”、“区级教研活动”该如何各自找准着力点,分工合作,形成点面结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能、各彰其效的新格局?

     2、你对改进区级小语教研活动的“四优评比”工作有哪些期待和建议?如何兴利革弊,真正发挥其公正公平地选拔优秀教师,引导教研工作正确方向的效能?

     3、请你对“加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活跃以校为本务本求真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发表意见。

    4、在对我区小语教研现状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询一线小语教师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将在今年暑期起草一份《孝南区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寄达全区各小学语文教研组征询意见,积思广益,寻求共识。
    请你为这份拟议中的《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谈一些设想。即或不太成熟的意见也可以先谈一谈,贡献你的智慧。

    在此,先感谢你为全区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的改进所作的思考。
    谢谢你认真、坦率地发表意见,真实地描述目前的小语教学教研现状。谢谢!

管季超为您服务:13971958105
                  QQ:1309586706

                   E-mailxnjyw123@163.com
            公益服务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http//xnjyw.5d6d.com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5:34:04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0:30:39 | 只看该作者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

2009年10月

全体成员于陡岗镇小共同签署


一、“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是由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倡议组建的基层学校教师读书活动组织形式。
“教师读书小组”的活动创意得到了该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的明确支持。
管季超同志从2009年9月起,在该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田野研究工作”,其间将直接介入“读书小组”的组建、小组读书活动的组织、读书成果的结集、推介全过程。
管季超是“小组”活动的召集人,陡岗镇小高雄、曹继桥、王义林同志予以配合。
二、“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的活动目的是:
——引导和帮助一线教师研读教育名著、前沿教育理论文章,上网进行“主题检索”资料,提升教育理论素养;
——通过读书和思考,增强教育反思能力,拓展专业视野,使全体成员由读书而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
——倡导“教育写作”,培养“教育写作”能力,积聚教育智慧;
——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改进和提升“小组”成员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为丰富学校工作的学术内涵,提升办学水平作出贡献。享教育阅读之趣,品教育人生之味。
三、“小组”活动分“成员个体的工余自学”和“有组织的集中主题研讨”两种形式。
——建议“小组”成员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研读推介的教育名著和教育理论文选。
建议“小组”成员采用“作批注”“摘抄”“写读后感”或“读书报告”、整理书目、篇目等多种形式留存“读书成果”。
——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支持下,争取每月(或一段时间)组织一次“小组”成员集体参加的有主题的集中研讨。
每次集中研讨活动均须经过认真准备:
1、提前指定“中心发言人”作“读书报告”;
2、“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发言。
发言者必须对“主题”有所准备,发言前必须列出发言题纲,专人作现场研讨记录,当日整理成文。
四、“小组”成员均为自愿参加,允许中途退出;也允许首批未参加的教师中途申请加入“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坚持自愿参与原则、民主平等原则。
五、为体现学术活动的民主、平等原则,“小组”活动只设“召集人”一人。“召集人”只负责设计“小组”集中研讨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召集人”与成员之间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平等研讨的“读友”,“召集人”为“小组”成员提供“专责服务”。
“集中研讨活动”由“小组”成员轮流主持。
即每次活动的“中心发言人”为活动现场主持人,前次活动时即当众公议下次活动的主题,推选下次活动“中心发言人”。
“小组”活动时,不设“主席台”,环状围坐。由“中心发言人”主持会议,公推“记录员”一人。所有与会者都有自由发言权利,但参与研讨成员首轮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可多次发言。
“集中研讨活动”记录由“召集人”和“中心发言人”、“记录员”共同整理成文。
六、组建“教师读书小组”的倡议在2009年8月29日“区实小、陡岗镇小结对帮扶工作协调会”上正式提出,得到了陡岗学区领导和区实小、陡岗镇小两校校长的一致同意,并被列入该次“协调会”《会议纪要》中。
陡岗镇小何琳彬校长明确表态:支持《教师读书小组》的组建,应允在本学期结束前,由管季超等同志编选“小组”成员“读书成果”,由陡小结集印行。
“小组”成员所需“读书”资料,主要由“召集人”管季超赠送或提供复印母本,陡岗镇小应允适当时候,为“小组”成员选购至少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七、“小组”09年10月至12月读书活动主题推荐:
——数学教育理论文选篇目整理及读书报告撰写(交由“小组”成员杨再接同志完成)。
——关于本校“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与教育对策的探讨。
“小组”成员管季超已在五(三)班进行了初步调研,建议“小组”成员在各自所在班级进行更细致的调研。
“调研题纲”由管季超提供,“调研报告”由管季超、夏天桥、张华明共同完成。
配合这次“专题调研”,建议“小组”成员以“主题检索”方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校本教研的一般组织形式及区实小教研组“说-上-评”活动的经验移植。
建议高雄、曹继桥、王义林、黄琦君等同志着重搜集研读以“校本教研”“教研组建设”为主题的专著、文章,结合本学期“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尝试移植区实小教研组“说-上-评”活动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予以改造和创新。
——建议五(三)班雷琼老师集中研读关于“日记”写作教学的专著、文章,启动本班学生“日记写作”。
所需理论文章均由管季超提供或推荐,管季超乐于每次到校均批改该班学生日记。如接到执教老师明确邀请,乐意到陡岗镇小3-6年级任何一个班上“作文评改指导课”。
——为凸显本“读书小组” “以读促思、以读促教、以读促研、以读促写”的理念,本学期将组织一次全体“小组”成员参加的“现场写作比赛”。赛题有四个方向。一是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二是关于本班学生某个学科的学习现状调研;三是对某一个学生的个案分析;四是精读某本教育理论著作或某篇重要教育理论文章的感悟和体会。
建议“小组”成员尽早作准备。
●请您签字:
如认同此“行动计划”内容,乐意参与“教师读书小组”活动,请您签字表示承诺。

申请成员签字:
5#
发表于 2010-5-5 14:46:20 | 只看该作者
我能加入吗?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7:15:4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陡岗朋友袁苏亮。。。。。。。。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09:15:4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均衡:一场智慧与魄力的考验  作者:叶飞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继2008年的河北省教育均衡现场会在邯郸召开之后,11月5日,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经验交流现场会也要在邯郸召开。邯郸在义务教育均衡化方面,到底有哪些亮点?
  赵浩军: 回顾邯郸教育在均衡化发展上走过的路,我们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在城区,以打造一个“不择校的城市”为目标,探索实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盟”、优质校兼并薄弱校、优质校异地建分校、新建一批高水平优质校等四种模式;在农村地区,我们实施了以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的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工作,结合最近启动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我们力争在3~5年内,让邯郸市的所有农村中小学实现基本均衡;其次是以农村中小学学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农村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邯郸教育系统在全市的行风评议中,获得了一个比较靠前的名次,以及各级政府在邯郸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体现了老百姓、各级政府和领导对邯郸教育的支持和厚爱。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没有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邯郸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会这么迅速地见到效果。比如在邯郸市的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始终牢牢地确立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次专题研究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市委崔江水书记曾连续走访各类学校,专题调研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郭大建市长也多次强调教育工作“怎么抓都不过分、怎么投入都不过头”,要求各主管部门要给教育开绿灯。在财力异常拮据的情况下,大力支持薄弱学校改造、危旧校舍改造、不达标学校扩建,还在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的情况下,每年补充师资等等。市委市政府这么重视教育工作,作为全市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唯有敢竭鄙诚。
  打造一个“不择校的城市”
  中国教师报:请详细介绍一下主城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四种模式。
  赵浩军: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我们提出了9字方针:“盟、扩、增、并、强、训、改、轮、扶”。我们探索实施的邯郸市城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四种模式,其实就是这9个字中的前五个字。
  “盟”。就是实行城区的优质校与薄弱校结盟。在保持学校间法人不变、编制独立的前提下,打破校际界限,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成“盟校”,实行“一统筹、二交流、三共享、四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实行由优质学校校长负责“盟校”整体规划和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实行校长和教师双向交流机制;实行管理模式、教学资源、科研成果三项共享机制;实行教学计划和进度、管理制度、教科研活动、质量考核标准“四统一”的管理机制。近两年,先后将市直7所优质学校与9所相对薄弱学校结成7个“盟校”。市内三区也分别组建覆盖全部薄弱学校的“盟校”,盟校间形成了共同的育人机制和办学体制,有力地促进了薄弱学校发展。
  “扩”就是扩张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优质学校异地建分校。2007年将市四职中整体外迁,其校址作为社会声誉较好的汉光中学南校区,一举解决了邯山区无优质初中和该区域学生不能就近接受初中教育问题,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均衡分布,带动了区域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增”是扩张优质教育资源的另一做法,即新建一批优质学校。出台了《邯郸市主城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在人口密集区和新建住宅小区,分别高标准新建了广泰中学、广安小学、百花小学、亚太小学等6所中小学;在这些新建校的师资配备上,首先是从全市公开选拔校级领导班子,然后邯郸市教育局在2004年、2006年、2009年分别组织了统一公开招考,为这些学校选聘优秀教师。使该服务区域内的学生直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并”就是优质学校兼并薄弱学校。2007年,我们将薄弱校市24中与优质学校市11中进行了实质性合并,重组为市11中东西两个校区,统一领导班子、师资调配、教学管理和质量考核,在人事制度上,也进行了适当的改革探索。通过这样的兼并,24中甩掉了薄弱校的帽子,兼并的当年,就实现了片内学生招生上的大突破。原来这所招生十分困难的学校,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优质学校。
  另外,为充分挖掘优质初中的发展潜力,先后取消两所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的义务教育招生任务,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离;撤销了两所办学规模小、教育质量较低的薄弱初中,撤销了部分优质初中的戴帽高中部分,使优质初中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强”就是对城区偏僻地区的薄弱校进行高标准改造。在硬件建设上进行高标准配置,为每所薄弱校建了塑胶运动场,班班配齐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在配备新教师时,重点向缺编的薄弱校倾斜。这批学校的改造过程中,有的危房率高的学校,几乎是推倒了重建,比如10中,由于危房较多,最后总的投入加起来有6千多万元;有的是新建了实验室、体育馆等设施,比如26中、29中等。通过改造,这批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水平都有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善。
  在这批薄弱校的改造过程中,城区各区委、区政府也投入了很多,比如邯山区政府就为辖区内的15所学校建设了塑胶运动场,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三个区加起来,政府投入的资金在两个亿以上。
  中国教师报:探索和实践这四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三年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赵浩军:通过“四种模式”,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趋于均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2007年~2009年,主城区中小学择校生分别减少2500人、3400人和3900人。
  我们在城区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目标,是想把邯郸变成一座在公立学校无择校现象的城市。为此,我们还在城区大力扶持民办优质学校,这项措施就是我们9字方针里的“扶”字。近几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间力量参与办学的政策,吸引优秀企业家建设民办学校,并引导民办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结成帮扶对子,支持优质公办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到民办学校传经送宝。使得育华中学、锦玉中学等民办优质初中迅速崛起,在邯郸城区初步形成了“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校”的办学格局。  

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09:16:24 | 只看该作者
努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师报:说到义务教育均衡化,农村似乎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求也更迫切, 难度也比较大,你们如何做的?
  赵浩军:从2007年开始,我们将全市原211个乡镇中心校撤并调整为131个学区中心校,学区中心校分设学区研训室,构建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区中心校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实施学区管理,使800多名原中心校行政干部充实到一线,解决了办学成本过高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学区范围内的学校实行管理、课程、研训、资源配置、考核“五统一”,解决了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学区设立研训室,使教研真正植根于教学,解决了教研活动难开展的问题。同时结合农村办学实际,结合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办学布局。从2007年开始,全市上下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合力攻坚,拟将农村中小学由3211所逐步调整至1190所,到2012年基本消除不完全小学、1轨制小学和6轨制以下初中,基本实现区域内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总体规模适中。到现在为止,已有近80所农村中小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今年又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校安工程”相结合,力争三至五年内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
  让农村学生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在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邯郸市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政策推动。全市财政新增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的70%以上用于农村;组织教师培训时,农村教师参训人数不低于培训总人数的70%,新聘任教师首先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接受社会捐赠的钱物优先分配到农村学校;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评优评先优先考虑农村教师。二是城市带动。建立了城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每年选派1000余名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建立农村学校教师到主城区学校挂职学习、跟岗培训制度和省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巡回送教下乡制度。三是县域联动。将4个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较高的县(市、区)与4个相对薄弱的县结成4个“盟县”,县域之间、校际之间实行对口帮扶,联动发展。四是信息化促动。近年来,投入8608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实现了“校校通”,一半以上的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除此之外,为了促进优质校长资源的均衡,邯郸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校长的轮岗制度,这就是9字方针中的“轮”字。比如现在城区很多薄弱校的校长,就是从优质校选调过来的。
  改革评价制度实现教育质量观的改变
  中国教师报:如何在制度层面上保证刚才提到的这些教育均衡化的措施,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得到真正的落实?比如说,盟校之间,都是城区内的初中,凭什么一所名校就一定要去帮助一所薄弱校?我想,仅仅靠政府的倡导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不够的。
  赵浩军:是的,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化,是对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政能力的考验,需要智慧和魄力。在这些措施推行之初,我们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我们在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改革现有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希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中考等评价制度的改革实现教育质量观的改变。比如你刚才提到的优质校与薄弱校结盟这条措施,邯郸市教育局按照盟校“一统筹、二交流、三共享、四统一”的运行机制,提出了详细的考核方案,依照考核方案,对盟校的结盟双方,尤其是“盟主”,也就是优质学校的校长的工作业绩进行捆绑考核。
  在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出口——中考的评价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其主要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重点考核合格率、平均得分率、综合率,淡化优秀率、良好率,引导各中小学之间由“升学竞争”转向“办学竞争”,由“生源竞争”转向“管理竞争;引导“热点”学校向名校成长,薄弱学校向特色校行列迈进,实现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校级领导班子考核,邯郸市教育局也主要依据新的中考评价方法进行,并依据综合率和进步幅度,进行奖励。
  与此同时,我们努力为每名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舞台,深入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实施了“平和安静、谦和大度、博爱真诚、感恩包容”的新时期邯郸人文精神教育和以“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为主题的“六爱塑魂”系列教育活动;大力推进了让每名学生都至少有一项艺术爱好和一项体育爱好的“双爱好”活动,即要求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锻造坚韧毅力、坚强意志,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从2009年开始,邯郸市教育局把学生在 “双爱好”活动练就的特长本领列为中考加分的重要内容,并把“双爱好”活动开展情况与学校和教师的年终考核、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挂钩;全面推广了“太极拳进校园”和“太极推手进课堂”活动,大力开展了以书香校园、生态校园、平安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拓宽了素质教育渠道,创新了素质教育载体,增强了素质教育实效。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教师报:无论是城区薄弱校的改造、新学校的建设,还是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钱从哪儿来?
  赵浩军:资金来源分几块:一是邯郸市教育经费的大头来自邯郸政府征收的教育费附加,还有每年的城市维护税中的一部分,以及市县政府预算内专列的学校危房改造资金等。农村学校建设方面还有一部分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各项专项资金和各县(市)区的配套资金。我们把这些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建一所学校就力图建好、达标。这样,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不用再重复建设了。
  除了硬件建设,在教师培训上,邯郸市也在资金使用上给予倾斜,这就是我刚才说的9字方针中的“训”字。比如近年来,我们每年都派出教师到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江苏的洋思中学等去挂职培训,有一年的长期培训,也有一个月的短期培训;我们还请了大批名师到邯郸来上示范课,作报告,开讲座;定期组织县(市)区的中心校校长、中学教师分学科到市区参加培训,这一块的投入每年都在500万以上。 (叶飞)
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09:18:2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首现“父母学堂”专门服务农民工家长  作者:孙毛宁 庄庆鸿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讯(实习生 孙毛宁 记者 庄庆鸿)在刚刚过去的5月10日母亲节这一天,专为农民工家长开设的“新公民父母学堂”项目在北京市朝阳区第一新公民学校马各庄校区启动。
   学生家长赵女士在北京一家超市作促销员,这天下午特意请了假来参加这一项目的启动仪式。她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母亲节礼物。”
   赵女士2003年和丈夫从老家安徽省阜阳市来到北京打工,女儿小艳则留在家里由外婆抚养。两年前赵女士发现,由于老人的溺爱和长期缺少父母的监管,女儿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于是只好把女儿带到身边读书。由于父母工作的变化,读五年级的王艳已经换了三所学校。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让我们担忧。”赵女士说,“我们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由于文化水平低,爱人初中毕业,我只上了三年小学,我们没法辅导孩子的功课,有时候也很难沟通。”
   推动这一项目的第一新公民学校校长方原认为,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问题,使他们受教育缺乏完整性。“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家长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分身乏术,较难将时间和精力分配到子女的教育上来,亲子间缺少沟通;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们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致使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家教方法及能力不足。”
   据了解,“新公民父母学堂”每月都会为新公民学校学生家长提供一次免费的课程培训。培训包括识字、写作、口语表达与基础数学等基础文化课,还有电脑和互联网技术、就业创业实用信息交流等。
   方原说:“学校希望通过开办这个学堂,提高农民工父母们的生活技能、思想观念水平,从而从根本上引导农民工家庭从生活质量到教育理念的全面进步。”
   学堂还将每月组织一次家庭文体类亲子活动,以加强农民工家长与子女们的感情互动。
   “新公民父母学堂”项目由南都公益基金会资助,主要由新公民社工发展与教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估。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翔教授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说,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家庭和孩子的发展却还存在种种困境。“我希望我们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规律,最后能走向社区、走向全社会来普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09:20:54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将推广干部教师跨校流动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  作者:贾晓燕   来源:北京日报
  从今年9月起,东城区干部、教师全职跨校交流的人数将从上学期的17人增加到100人,交流的时间也将从一学期延长到一学年。市教委表示,这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将在18区县推广。
  去年9月,东城区率先在全市启动干部教师全职跨校交流制度,要求各校中层以上干部3学年内至少完成一人一学期的学区全职跨校交流任务,同时,各校还要保证在3年内派出15%的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完成一学年的交流任务,使教师跨校教研、跨校带徒、跨校送课等教师流动形式成为常态。
  目前,全职交流主要有三种教学形式:学科水平相当的教师,在跨校交流后可以彼此交换教学环境,互相切磋;资历较浅的教师如交流到名校,可以留在骨干教师身边做助教,以学习为主;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到普通校不会任课,而是当“老师的老师”,通过组织年级教学、上观摩课等形式,带动整个学科团队发展。
  东城教委有关人士介绍,随着干部教师交流人数的增加,今年9月,一线教师交流的比例也将扩大,“基本上是三七开,干部占三成,教师占七成”。
  对此,市教委负责人表示,教师队伍的不均衡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东城区的做法使区内的优质资源辐射到区内更多的学校,值得推广。考虑到北京是一个超大型城市,在现阶段跨区流动还有诸多不便,所以,干部、教师的流动将先从区域内跨校流动开始,待条件成熟后,再把核心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一些新城输送。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近几年来,本市采取引进人才、加强初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开展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发动高校对中学进行“智力支持”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带动了薄弱学校的发展。目前,本市已经形成一支符合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初中教师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初中骨干教师的比例由2005年的7%提高到15%,超过95%以上的初中学校都有骨干教师。 (贾晓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04:49 , Processed in 0.1268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