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年后,转身遇见三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7 22:4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年后,转身遇见三毛
叶倾城


我在北京有三书架书,在武汉有四书架——现在我在长沙,很恋恋不舍,在每个书店里都乌鹊似的绕树三匝。我坚持不让自己买书,又屡屡破戒,我真的不想在出租屋里弄一天一地书呀……
众人怀念或者怀疑三毛,我都懒得搭理,只是我一转身,就看到我身边的书架上,一长列,淡蓝封面,我知道那是全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过的三毛全集。再扫一眼,我发现缺了一本,《谈心》——是某位朋友借了没还吗?
还有一些跟她有关的书不在这里。比如说她译的《玛法达看世界》,我记得我在宜昌买的,一共六本。去三峡的船上,那真叫“座无虚席”,甲板上挤得满当当,我就站在船舷边看书,手举累了,把书半搁在栏杆上——一直担心它会掉下去。好像没有。一定有江风徐来,吹我年轻的发。
还有她主编也参与翻译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全集,叫波洛是白罗,让我别扭。但其中选了一些国内不曾也不可能出版的篇目——嘿嘿,你懂的——我从图书馆,东一本西一本全借阅了。
我怎能说,我与三毛无关?她的著作,横亘了我青春的阅读史。谁能看《哭泣的骆驼》而不血脉偾张?虽然我连撒哈拉在哪里也不知道,而我过了很多年,才马马虎虎弄清西班牙与那块土地的恩恩怨怨。
而她是第一个,以“私生活加私写作”方式不停让我们震动的作家吧?我知道她与三毛之父的会面,她去新疆遇到王洛宾——我只恨王老不够怜香惜玉……1991年她自杀,这是最大的新闻。在那之前,我所知道的作家,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就自然地寿终正寝。比如冰心奶奶,我从来没觉得她是我的同时代人,当然我也从来没觉得她是古代人。作家对于我们,是异次元空间存在的。而三毛,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呀。
后来我自己进入这一行,我真的见到很多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作家们。我很客气:我看过你的书。——绝不是奉承,曾经阅读饥渴的我,看过能搜到的所有出版物。他们往往很高兴,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不再写,如果还有圈子里的聚会,就是麻将兼钓鱼。
而我,不看三毛也很多年了。
此刻我随手拿了一本《倾城》:实在看不下去。她的文字,就现在来说,用力过猛,形容太凄厉。任何常见的、平和的情绪,都说得洪水猛兽。
但,她确实影响过我的写。我入迷过她笔下的沙漠;我艳羡过大胡子荷西的存在——我一个朋友说,他开启了她对熊男一生的爱好;她写过一根草的故事(《有人送我一根草》)让我知道任何小故事都可以入文;《我的宝贝》,我大吃一惊,原来仓库记录一旦有情也可以成书;她写的《紫衣》,开启我思索不一样的母亲……
有人怀疑她的故事都是虚构——至少是添油加过醋。我苦笑:大哥您从火星来的?女作家写爱情,一向亦真亦幻。苏雪林的《绿天》何其畅销,男人问她:“我们的小鸽儿几时来?”事实上,她婚后没多久就分居,孤清终老,活到一百零一岁高龄。她自称:“我本应是一只花蝴蝶,但被夹在空白书页里。”张洁前半生写《爱是不能忘记的》,借《祖母绿》说“无穷思虑”,无非是抒发对一位男士的爱意。而终成眷属后,败得惨不忍睹,竟至《无字》可说。那么,如果三毛的爱情和人生,更多的来源于所思所想,而非真实的见闻,有何关系呢?
我不会重看《稻草人手记》(公平地说,这是她作品中次好的一本,最好的一本是《哭泣的骆驼》),而她其他的作品,我当年就看得很勉强……但我从不否认她带给我的,那些快乐、幻想以及激情。
作为曾经的文学女青年,现在的文学女中年,以后的文学老年,我不免想到,如果她还活着,已经快七十了……这让我的心,温柔的,微微酸楚地痛一下。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3:22:3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0:35 , Processed in 0.1163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